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免疫
主备: 备课时间: 2014-03-17 复备时间: 总第 20 课时
单元、章、节 第25章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第3节 教学内容21世纪教育网 免疫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需课时: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 举例说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能力目标:1. 通过“免疫接种率”调查,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提高增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 举例说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 说明计划免疫的特点。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教学方法 新授 教学辅助手段 讨论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导入:我们生活在细菌和病毒的包围中,但一般人大多数时间能健康地生活,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入免疫的概念。新授:一、人的免疫功能讲述:免疫从狭义上讲是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课本的内容:在阅读中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人体的免疫防线从外到内有几条?每条免疫防线分别由什么组成?学生阅读课本并寻找答案,时间大约3分钟。师生共同学习总结:第一条免疫防线由皮肤和呼吸道的纤毛来组成。学生皮肤在人体的位置来了解皮肤的保护功能。当人体的皮肤出现了破损,第一道防线就被突破了。此时病原体就能侵入人体,这就需要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的抵御了。学生总结: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了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主要是指白细胞。通过课本图片,指导学生描述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指导学生看图:人体的免疫器官描述:描述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名称抗体和抗原:抗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关注抗体和抗原的针对性和唯一性。引导学生讨论:患过麻疹的人一般都不会再患麻疹,而患过流感的人会再患流感,为什么?在学生的讨论中理解:由于流感病毒是常常发生变异的,所以体内产生的抗体就不同,所以会再患流感。分析三条免疫防线之间的不同:人体的第一、二两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叫做 ,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称为 。二、计划免疫1. 从预防接种证来说: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的计划免疫的特点,了解四苗免疫的种类,以及目前我国新加入的疫苗种类。2. 我国将每年的4月25日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3. 计算:疫苗接种率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免疫人体免疫功能人体的免疫防线免疫防线名 称功 能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分泌杀菌物质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杀灭和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识别和吞噬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