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3 17:39: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大道之行也
八年级下
学校即将举办“短视频中的语文”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古人畅想中的社会”,右边的视频为样片(以桃花源记为基础)。
请同学们先阅读《大道之行也》,然后思考如何以这篇文章为基础制作“古人畅想中的社会”短视频。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1
知识必备
2
理解文章意思
3
切分视频片段
4
录制视频配音
5
课堂小结
7
作业
8
思考探究
6
教学环节
1.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短文的句式特点,赏析文章的语言风格。
3.理解理想的“大同”社会。
学习目标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作品简介
知识必备
知识链接
《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大意是:从前,孔子曾参加过鲁国的蜡(zhà)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鲁国的现状。
知识必备
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心向往之。”
可见,孔子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1.诵读文章,揣摩文意。
2.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
3.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
限制时长5分钟。
理解文章意思
整体感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ɡuān
ɡuǎ
fèn
zhǎnɡ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指品德高尚。
指才干出众。
指父母。
培养。
用作动词,以……为亲。
用作动词,以……为子。
指子女。
有终老的保障。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同“鳏”,老而无妻。
老而无夫。
幼而无父。
老而无子。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的人。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图谋之心。
闭塞。
兴起。
作乱害人。
兴起。
从外面把门带上。
从外面把门带上。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分,女子要及时出嫁。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重点实词
实虚词及文言现象总结
(1)大道之行也 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为公 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贤与能 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讲信修睦 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男有分,女有归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行 
公共的 
品德高尚 
才干出众
诚信 
培养 
父母
职分,职守
(7)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故外户而不闭 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恶
兴起 

文言现象
1.通假字
(1)选贤与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同“举”,推举 
“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
(1)不独子其子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有分,女有归 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货恶其弃于地也 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盗窃乱贼而不作 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子女 今义:儿子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
古义:财物 今义:商品
古义:害人 今义:偷东西的人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故人不独亲其亲(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只是
老而无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独子其子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为亲
以……为子
切分片段
解读文本
1.阅读文章,本文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是全文的总括
整体感知
2.文中“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分别是什么意思?
大道 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大同 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 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怎样实施“大道”,构建“大同”社会?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来说,叫作“德才兼备”。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切分片段
4.本次的“古人畅想中的社会”可以分哪几个片段去展示?
满足生存需求: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满足发展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男有分,女有归:“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细节补充
5.我们还需要补充一些细节部分,作者眼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外户而不闭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6.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一段介绍文字。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征战不断。在这样的时代,人们自然更加向往和谐,希望战争停息,邦国和平安宁。所以,孔子对“大同”社会的赞美与憧憬,正是源于孔子强烈希望重整社会秩序,恢复圣王之治的初衷。“大同”社会理想是他对于社会政治的终极追求。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录制视频配音
请朗读本文并录制音频,为我们所拍摄的短视频配音。
在朗读时需要注意什么?
合作探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全用排比、对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故”
“使”有统领作用,字后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一气呵成的排比句句式,形成了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得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大同”社会有何相似之处?
思考探究
合作探究
本文通过对理想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课堂小结
社会纲领
      
与现实社会相比(总括)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基本特征
满足生存需要
社会关爱,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大同
板书设计
——暗示黑暗,向往美好
作业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古今中外对理想社会的构想:
孔子:大同。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陶渊明:世外桃源。
洪秀全: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孙中山: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快乐地生活着,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请同学们依据课文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和《桃花源记》对“世外桃源”的描述,联系现实,展开合理想象,以《我梦想中的社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