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泥塘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青蛙卖泥塘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2 21:2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
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什么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 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环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明白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环境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大象和蜘蛛的改变,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小伙伴——青蛙,那这只小青蛙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课文中有一个插图,请你们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牌子上的字“烂泥塘”)这节课我们就来瞧瞧这只可爱的小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生字。
1.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对照拼音把字音读准。
2.(出示生字 水坑坑、烂泥塘、挺舒服、愣住、游泳)学生拼读。
①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查,读后说说标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字都是后鼻音。)
②再出示词语(牌子、吆喝、舒服、水坑坑)请你们读一读,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呢?(这些词最后一个都是轻声)
③吆喝这个词都是口字旁,与说话有关,这个“喝”是个多音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的读音吧。
hè 吆喝 喝彩

hē 喝水 喝茶
3. 指导书写。师范写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在田字格中
4.学生描红,师巡堂检查学生书写情况,及时纠正。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角色。
1.教师播放朗读,学生边听边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用“ ”标出。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泥塘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听写生字词。
2.教师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还朗读了课文,知道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很多事情,那青蛙是如何做的呢?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泥塘到底卖出去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读第1自然段,找出青蛙卖泥塘的原因?
2.学习第2-5自然段,了解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
(1)为了卖泥塘,青蛙是怎么做的?
(2)理解“吆喝”。
(3)老牛来看过,但没有买,原因是什么呢?青蛙又是如何做呢?
3.自由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了解青蛙第二次买泥塘的过程。
(1)此时的泥塘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泥塘周围长满绿草图),此时的青蛙会想些什么呢?它还要不要卖呢?
(2)青蛙又吆喝了起来,这次吸引了谁来?这次青蛙成功的卖掉泥塘了吗?
4.师生合作读第7自然段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灌足了水)泥塘已经变得漂亮了,但野鸭也不满意泥塘,听了野鸭的话,青蛙又开始怎么想怎么做呢?
5.学习第9-10自然段,边读边想又有哪些动物从泥塘经过,他们不卖泥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 展开想象,扮演角色:当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是怎么说的?请你扮演其中一种动物,学着刚刚的动物的语气说法来说一说你对这个泥塘还有什么整改的要求?
(2)青蛙听了其他小动物的话,它又是怎么想和做的呢?
(3)泥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栽树——栽了树种花——种了花修路——修了路盖房子——盖了房子
6.学习第11-12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1)思考:青蛙为了卖掉泥塘做了很多事,但是做了那么多事却不卖泥塘了?这是为什么呢?
(2)出示句子: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提问:为什么青蛙没有继续吆喝?为什么愣住了?(学生了解青蛙愣住的原因,读出青蛙不想卖泥塘的想法)
(3)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回归整体,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提问:青蛙的泥塘原先是一个烂泥塘,青蛙不想住于是就想卖掉它,但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造,最后变成了一个有花、有树、有草、有水、有房、有路的漂亮地方,泥塘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漂亮呢?
2.你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联系生活,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四、小结、作业布置
小结:青蛙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用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自己的居住环境,幸福的生活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同学们,老师建议大家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好吗?
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板书
21青蛙卖泥塘
青蛙卖泥塘
老牛——种草
野鸭——引水
小鸟——种树
青蛙———烂泥塘 蝴蝶——种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小兔——修路
勤劳 好地方 小猴——盖房
努力
听取意见 不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