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从闪电谈起 习题课件(共30张PPT) -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1从闪电谈起 习题课件(共30张PPT) -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23 20:3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3.1 从闪电谈起
1.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____________,就说这个物体带了电,或者说有了________。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__________;另一种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__________。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______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_____电。
3.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
轻小物体
电荷
摩擦起电
正电荷
负电荷


排斥
吸引
4.实验室里常用一种叫__________的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两片金属箔由于带________电荷互相________而张开。
5.静电现象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电复印等。
验电器
同种
排斥
静电喷涂
静电除尘
知识点 摩擦起电
例1 小伟的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塑料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塑料小勺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
B.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C.若塑料小勺带负电,则它失去了电子
D.若塑料小勺带正电,则它得到了质子
A
  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知识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例2 (2022绥化改编)将a、b、c三个轻质小球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1所示。已知a带的电荷种类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相同,则a的具体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b的具体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c的具体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图1
带正电
带正电
带负电或不带电
物体是否带电及所带电荷种类的判断

知识点 验电器
例3 如图2所示,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片金属箔张开说明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
B.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C.两片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橡胶棒
所带的电荷越少
D.验电器能检测出橡胶棒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
图2
B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工作的,它能检验出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检测出物体带哪种电荷。
知识点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例4 (YH素材)下列现象中属于静电现象的利用的是 (  )
B
知识点1 1.将塑料梳子在化纤衣服上摩擦几下,再将塑料梳子的一端靠近小纸片,会看到小纸片被吸引,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现象,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________物体的性质。
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因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________电荷,此时丝绸带________电荷。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因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______电荷,此时毛皮带______电荷。
摩擦起电
轻小
失去


得到


知识点2 3.甲、乙、丙是三个轻质小球,甲、乙靠近时互相排斥,乙、丙靠近时互相吸引。若甲带正电,则丙 (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
D
知识点3 4.如图3所示,用带电的金属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金属棒一定带负电
B.金属棒一定带正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图3
C
知识点4 5.(YH素材)油罐车的尾部总装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如图4所示。其作用是 (  )
A.向外界散热
B.作为油罐车的标志
C.发出响声,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
D.把电荷导入大地,避免静电造成的危害
图4
D
1. 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的部分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现象有关的是 (  )   
B
2. 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记录了“顿牟掇芥”,意思是经过摩擦的琥珀(顿牟)能吸引(掇)芥菜籽等轻小物体(芥)。这一记录说明 (  )
A.分子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使琥珀带了电
C.摩擦后的琥珀得到电子带正电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
3. 图1是A、B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之间电荷转移情况的示意图。其中B物体因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________电;A物体带________电。由此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________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
图1
得到


电子
转移
4.小明在科技馆内看到,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爆炸头”的有趣现象,如图2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 (  )
A.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B.带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C.带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D.带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图2
A
5.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如图3所示。如果丙球带正电荷,则甲球 (  )
A.可能带负电荷
B.可能带正电荷
C.一定带正电荷
D.一定带负电荷
图3
A
6.(RJ素材)如图4所示,小华把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远离橡胶棒,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吸管不带电
B.吸管带正电
C.摩擦时,餐巾纸的电子转移到吸管上
D.摩擦时,吸管的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
图4
C
7.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如图5所示,金属球与金属箔之间用金属杆连接,金属杆与圆形支架之间必须用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相隔。若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这是因为两个金属箔带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图5
绝缘体
同种
排斥
8. 复印机里出来的纸页粘在一起难以分开,这是因为纸张之间相互摩擦而带上了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在整理年代久远的古书时,为了防止翻动时损坏书页,需要先给书“充电”使书页分开,该方法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请你就静电的应用和防护各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种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静电除尘
油罐车用铁链接地
9. (2022西藏)如图6所示,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漆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图6
D
10.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用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便飞起来,如图7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后的“章鱼”细丝之间会相互吸引
C.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带上了同种电荷
D.“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图7
D
11.(RJ素材)如图8所示,用带电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张开;再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C同时接触验电器A、B的金属球,发现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验电器的原理是电子的转移
B.B的金属箔张开,说明B所带电荷量减少
C.通过验电器可以判断橡胶棒所带电荷的种类
D.如果橡胶棒带负电,则电荷从A转移到B
图8
D
12.下表是两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意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1)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带________电。
(2)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纸________(选填“强”或“弱”)。
(3)根据表格信息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出毛皮和尼龙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西耳斯 石棉 玻璃 云母 羊毛 毛皮 纸 木棉
赫西·蒙科马利 羊毛 尼龙 粘胶丝 木棉 火碱 丙烯树脂 聚乙烯醇


不能
13. 如图9所示,当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置于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导体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这是因为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b端。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导体乙的a、b两端都不带电
B.导体乙的a、b两端都带正电
C.导体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D.导体乙的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图9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