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3 18:1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读准字音,识记并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感悟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善用铺垫、叙事灵活、巧用修辞、生动形象,用词准确、语言丰富的特点。
把握课文的写景顺序,理清作者的游踪。
教学重点
欣赏作者笔下的景物,感受其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把景物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跟随作家马丽华去感受一场终身难忘灵魂之旅。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
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
这个地点的具体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怎样呢?请同学们结合着预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百度百科: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位于东经91.0°,北纬33.5°,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的源头。
地理环境
各拉丹东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千米,有冰川130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千米,宽1.6千米,尾部有5千米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支冰川长10.1千米,宽1.3千米,尾部有2千米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冰塔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
在第三世纪时期,这里是古地中海的边缘,后来地面开始强烈上升,到第四纪晚期(约1.5万年前)终于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自然气候
各拉丹冬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仅200毫米,但在5000米以上高处存在着强大的局部环流,使降水量高出山下几百毫米,常常雪、雹、霰铺天覆地,极利于冰川发育。这里年平均气候为-5℃,其中6-8月最高,达20℃,最低在一月,气温-18℃,海拔 5000米以上常年低温,最冷时低达-30℃以下。
各拉丹冬,位置特殊,是长江的源头,地处高原,环境恶劣,是探险旅游、登山、猎奇、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鉴于此,相信很多人都想去一睹他的风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为其他人制作一个各拉丹冬旅游攻略。
二、乘兴而来 推荐景点
各拉丹冬是作者心中的一块圣地,她极力向大家推荐去这个地方。请大家迅速浏览全文,用文中的一句原文来作为我们这次攻略的推荐语。
各拉丹冬值得你历经艰辛去走上一遭。
三、历尽艰险 细赏美景
1、我们看旅行功略,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
明确:什么时候 去哪里(行程安排)
是的,请大家结合着作者的叙述,把她的行程给大家梳理出来。
明确:
第一天: 草坝子上——砾石堆上——接近冰山——置身于冰窟
第二天:重返冰塔林
2、旅游攻略不仅可以让我们有计划地规划行程,还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最值得游玩的地方。
读了作者的游记,你认为那个地方是最佳打卡点呢?理由是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参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
我认为最佳打卡点是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的草坝子上,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各拉丹东的东南阳坡,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这可以让你感受到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峻、雄壮、变化多端。
我认为最佳打卡点是( ),这里你可以欣赏(听)到( )。
这可以让你感受到( )。
预设:
1、我认为最佳打卡点是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还可以看到远方白色金字塔的格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可以让你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创造力。
2、我认为最佳打卡点是靠近冰山的地方,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像屏风一样的一壁冰山,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无以名状,还可以爬过冰洞,欣赏到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的冰塔林。这可以让你感受到各拉丹冬冰塔林的瑰丽、壮美。
3、我认为最佳打卡点是冰窟,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原始的风一刻不停地呼啸,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的扫荡着,又纷纷扬扬的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冰体,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还有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洞、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遇到太阳,这冰的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这可以让你感受到各拉丹冬如仙境般的晶莹和洁白。
4、我认为最佳打卡点是过午时候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这里你可以听到呼啸的风声和坚冰之下的流水声。这可以让你感受到大自然最原始、最初的样子。
总结:作者笔下的各拉丹冬奇绝险远,有着最原始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你浮躁的内心可以得到净化和洗涤,怪不得一批又一批的冒险者前仆后继地奔向这里。
四、苦难幸福 旅游心得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作者也在文中说:“格拉丹冬值得你历经艰辛去走上一遭。”
作者为了欣赏这奇伟瑰怪的冰雪之景,作者经历了哪些艰险呢?
明确:
1.天气寒冷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
2.高原缺氧反应。
3.新伤剧痛。
作者写自己糟糕的身体状况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
1.从侧面写出了格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
2.他经历的这种艰辛与大自然的环境奇绝险远是相契合的。
3.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身体情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格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也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
如果让你选择承受这样的苦痛去遇见最特别的风景,你会做跟马丽华一样的选择吗
学生各抒已见,只要言之有理,都予以肯定。
预设:会。人生只有一次, 就应该去做自己感兴趣喜欢的有价值的事, 况且承受苦难换来的是从未见过的美景,超越了苦难本身,这是值得的,如果终其一生过重复的生活没有意义。
不会。文中第一段说到“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有探险就会有危险,人生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人和事,和家人在一起甘于平凡,珍惜眼前的风景也是一种幸福。
作者马丽华是苦难美至上者。她说:“我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是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
一场旅行,我们能看见的不只眼前的风景,还有内心的风景。看一场奇绝险远的美景,在旅途中邂逅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想这就是旅行的真正意义。
五、意犹未尽 作别圣景
同学们,如果要在文中选一句总结性的话语来作为我们这篇游记的结语,应该选哪一句好呢?
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但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同学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把活换成生活?体会其效果。
活既体现了环境的艰辛,也体现了人们的勇敢。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篇各拉丹冬的旅游攻略还不够完善,还差一个温馨提示,同学们下来把它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