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22 20:27:11

文档简介

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C B D C D D B D C A C B A D
(12分)
(1)群落(2分) 种间竞争(2分) 阳光、无机盐(写出一个即可,2分)
(2)季节性(2分)
(3)实验后期,水稻的生长吸收了稻田的无机盐(1分)以及水稻的遮阴作用限制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1分)。(2分,营养争夺与光能限制两个角度各1分,描述合理即可)
(4)(2分,可从资源利用率、环境保护、增产等角度分析,合理即可,若有科学或逻辑性错误可扣1分)
充分利用了稻田的垂直空间,提高其资源利用率;
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既能收获稻谷,又能养殖河蟹,实现双丰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利用物种间的种间关系,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助于环境保护;
河蟹的活动有助于增加稻田土壤和水中的溶解氧,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产量;
河蟹的粪便及残饵的分解,可为稻田提供丰富的无机营养,有利于增产。
18.(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1)神经-体液(2分)
(2)胰岛B细胞(1分) 胰岛素(1分) 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2分)
(3)肾小管只有近端小管含有葡萄糖-Na+同向转运蛋白,且数量有限(2分)
主动运输(2分)
(4)DKS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血浆蛋白滤过量过多(或:未能全部重吸收),蛋白质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或:形成了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偏少,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渗透压,过多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3分)
19.(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1)温度(1分) CO2浓度(1分)(补充:土壤pH)
(2)m(2分)
叶绿素含量较低(1分,或:“叶绿素b变化不大,而叶绿素a含量较低”),且气孔导度较小(1分)。(共2分)
(3)盐胁迫下MAD含量增多,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受损程度较大(1分),光反应速率下降,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1分),进而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1分),最终使光合作用速率减慢。(共3分)
(4)(两组实验顺序可调换)
①正常灌水+喷施适量含适宜浓度的褪黑素溶液(2分,“适宜浓度”占1分);
②正常灌水+盐溶液+喷施等量含相同浓度的褪黑素溶液(2分,“相同浓度”占1分)。
20.(除说明外,每空2分,11分)
(1)温度/激素(赤霉素、乙烯)/蔗糖(2分)
(2)15L+9D(2分) 叶(2分) 连续黑暗(2分)
(3)苍耳只需一片叶片经过适宜的光周期刺激就能产生成花素,该物质可通过嫁接转运到其他个体中发挥诱导开花的生物活性,且不管是相同还是不同的光周期需求的植物个体均能接受调控(3分。一片叶片的效应描述1分,可通过嫁接转运至其他个体发挥作用1分,强调嫁接植物光周期需求情况1分)
21.(除说明外,每空2分,11分)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2分)
(2)是(1分)
白色棉的叶肉细胞与其他细胞均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染色体DNA相同(2分)
(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补充:“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得1分)
(4)粉色(棉):深红色(棉)=1:1(2分,表型1分,比例1分) ③(2分)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生 物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等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南澳牡蛎是广东省南澳县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肉质饱满、鲜美细嫩的特点,科研人员宜采用哪种方法调查牡蛎的种群密度( )
A.样方法 B.标记重捕法 C.抽样检测法 D.逐个计数法
2.唐代诗人杜牧曾作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霜叶”之所以“红”是因为液泡中的色素
B.“霜叶”中无叶绿素,故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叶片中色素的含量会随着气候而发生变化
D.秋冬时节“霜叶”的脱落与细胞凋亡有关
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可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因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会融合在一起,形成类似“合胞体”的大细胞结构而得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RSV侵染宿主细胞时发生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RSV的遗传物质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上
C.“合胞体”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RSV与真核生物相比,最大的结构区别是没有核膜
4.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细胞不断分裂,其端粒长度往往会逐渐下降
B.细胞死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C.自由基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多种成分和生物结构
D.细胞通过自噬过程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
5.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其生存环境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研究发现,在漫长的低氧适应过程中,藏羚羊体内的携氧蛋白发生了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异的发生和环境的选择是藏羚羊适应低氧环境的条件
B.高寒、缺氧环境的定向选择提高了携氧蛋白基因的频率 
C.即使生存的环境保持相对稳定,藏羚羊也可能发生进化  
D.藏羚羊个体间在争夺食物和配偶中相互影响、协同进化
6.“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实际上,有些药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困倦、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也不宜开车,否则也会和酒驾一样危险。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人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进行急刹车属于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B.酒精和某些药物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速率,易引发事故
C.喝酒后酒精可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人体内环境,可随着血液定向运至肝脏代谢清除
D.药物的代谢清除或排出需要时间,睡前服药则有较长时间缓冲,对第二天开车影响小
7.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可以调控植物基因表达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对玉米中DNA甲基化模式的解析将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右图为玉米细胞中DNA某些区域的甲基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引起的表型
变化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B.玉米细胞中DNA发生甲基化,其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玉米性状改变
C.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都可与鸟嘌呤配对,可见DNA
甲基化不会影响转录过程
D.玉米产量除了受基因影响,还受病虫害、高温、盐碱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
8.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浙江杭州举行,中国选手何杰夺得马拉松男子组冠军,这是中国队亚运史上首枚男子马拉松金牌。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赛开始时,运动员能听到开跑指令,与听神经膜两侧的电位状态发生改变有关
B.运动员比赛过程中需要控制合理的呼吸和运动节奏,这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控
C.马拉松比赛的赛程长,运动员出汗多,能量损耗大,需在中途适当补充葡萄糖盐水
D.运动员在比赛中肌肉细胞代谢增强,机体产热量大大增加,以致其体温明显升高
9.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23年11月30日,国家卫健委表示,我国艾滋病经输血感染病例接近零报告。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母婴传播也是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但患者经合理干预有可能生下健康孩子
B.HIV主要侵染免疫系统中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感染者将无法检测到相应的抗体
C.感染HIV后,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逐渐减退,往往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D.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无根治方法,但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
10.右图为人体肝脏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a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d作为媒介,且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
协调配合
B.人在饥饿时,往往①处的O2浓度比②处高,而葡萄糖浓度①处
比②处低
C.b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含量有关,能受到神经系
统的调控
D.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是c和d,人体的体液中d的含量是最多的
11.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
度(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退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比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速
度快
B.已知丙个体大、数量少,故可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相对
数量
C.据图分析可知,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的种群密度逐渐减小
D.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自然演替的方向
12.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每个基因都是有着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正常情况下,女性的神经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均为46条
C.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1个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含35S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微管是一种中空管状的细胞骨架纤维,参与维持细胞形态,辅助胞内运输,可与其他蛋白共同装配成纺锤体、中心粒、鞭毛等结构。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细胞质分裂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B.在高等植物细胞质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和中心体参与了初生壁的形成
C.根据上图推测,高尔基体小泡膜可能聚集成为新细胞膜的一部分
D.微管可作为细胞结构运动的轨道,参与囊泡运输,该过程无需消耗能量
14.樱桃成熟时色泽鲜艳、香甜可口,是许多人喜爱的水果。樱桃果实发育期一般为30-50天,开花后采果前一般有3次生理落果,为研究其机理以指导生产实践,研究人员对樱桃盛花后的ABA(脱落酸)等激素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据此分析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可推测,樱桃的3次生理落果可能发生在第5、15、35天左右
B.樱桃在硬核期IAA和GAs的含量均降到了最低,果实暂停生长发育
C.樱桃果实的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由各激素的相对含量决定
D.激素的含量变化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可通过人为干预降低落果率,提高产量
15.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具有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等作用。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出现炎症时,应立即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以防引发细胞因子风暴
B.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分级调节
C.若药物中含有糖皮质激素,使用过多很可能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等副作用
D.精神紧张、焦虑时,机体糖皮质激素增多,会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易生病
16.Laron综合征又称垂体性侏儒症Ⅱ型,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最常见病因是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突变引起生长激素(GH)信号通路传导障碍。曾有一病例,患者女性9岁,身高84.8cm,其父母和姐姐身高均正常。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GHR基因发生突变而患病的个体,其体内GH水平低于正常范围
B.夫妻只要有一方为Laron综合征,就不可能生出身高正常的后代
C.理论上看,GHR基因均杂合突变的夫妻,后代为侏儒患者的概率占3/4 
D.Laron综合征患者不能通过注射外源生长激素来促进其正常生长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共60分。
17.(12分)稻-萍-蟹生态农业模式是通过人工调控的方法,改变传统稻田的结构和功能,稻田中的杂草、稻株无效分蘖、浮萍等能为河蟹提供部分饵料资源,河蟹的残饵(有机物饲料)、粪便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1)稻田中的水稻、绿萍、河蟹等全部生物构成了________。其中水稻、绿萍、杂草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三者共同利用和争夺________等资源。
(2)稻田群落受季节影响,其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_____。
(3)科研人员在构建稻-萍-蟹生态农业模式后对其中浮游植物的变化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其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后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后期下降的原因:________。
(4)请结合题干信息,分析稻田养蟹模式与传统的稻田相比,有何优势?请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简单的阐述:_________。
18.(13分)肾脏是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血浆在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再通过选择性的重吸收作用将绝大部分物质回收到血液中,从而实现血液的“净化”。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患者遭受肾脏损害,可能出现蛋白尿,并随着病程的发展越发加重,后期往往出现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出现肾衰竭。
(1)一般情况下,一个健康的人即便爱吃甜食,也不会排出糖尿,这是因为当人体血糖升高时,机体能通过_______调节机制使血糖维持在合适范围。
(2)链脲佐菌素(STZ)对胰岛某种细胞有选择性破坏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常用于建立糖尿病模型鼠,可见STZ破坏的是________细胞,能使大鼠产生的_________减少,无法正常地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从而维持高血糖。
(3)已知人体肾脏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有限,且只在肾小管的近端小管重吸收(如右图),其他各段均没有此能力,请结合图示分析原因:________。据研究发现,当肾小管管腔中Na+浓度不足时,葡萄糖的重吸收会减少,这说明肾小管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转运方式是________。
(4)正常机体只有极微量的蛋白质能滤过并在肾小管被全部重吸收。据此分析,DKD患者后期身体出现水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9.(13分)梭梭是防风固沙能力极强的绿化树种,在我国西北地区被广泛栽植。研究人员为研究梭梭光合特性对水盐胁迫的响应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处理 叶绿素a (mg/g) 叶绿素b (mg/g)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气孔导度 (mmol·m-2·s-1)
对照组(正常灌水) 1.27 0.44 7.69 22.91
干旱胁迫(60%灌水) 0.95 0.34 m 20.34
盐胁迫(正常灌水+盐溶液) 1.14 0.32 n 21.66
表1 不同水、盐处理条件下梭梭幼苗光合特性相关参数
(1)光合作用是细胞中重要的酶促反应,而酶活性能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在进行以上研究的过程中,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因素保持一致,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2)已知干旱胁迫与盐胁迫时其净光合作用速率均降低,根据所测数据推测,下降幅度更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梭梭在盐胁迫下丙二醛(MAD)含量增多。已知MAD为膜脂过氧化产物,其含量越高,生物膜受损程度越大。请据此推测,盐胁迫导致梭梭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褪黑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提高植物抗逆性等功能。有研究表明,喷施褪黑素可通过提高梭梭的抗盐胁迫能力来提升其光合效应。为验证这一结论,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两组实验,请简述相应实验处理:①________;②________。
20.(11分)苍耳是一种短日植物,含有4片完全展开的叶片的苍耳才有接受光周期(一天24h中白天与黑夜的相对时长)的能力。为探究苍耳的开花调控与光周期的关系,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图中光周期处理的L表示连续光照处理,D表示连续黑暗处理,除特殊说明外,均为整株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开花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调节,除了本实验所探讨的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等(列举1个即可)。
(2)实验一中②③④组均不开花,据此可推测,苍耳开花需要的光周期为________,且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____。科研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若提供合适的光诱导周期,但在连续黑暗的时段中间,施加足够强度的闪光间断,苍耳则不能开花,这说明,苍耳的开花调控是由________的时长所决定的。
(3)已知植物接受光周期刺激后能产生成花素(开花刺激物),实验二中4株苍耳通过嫁接连在一起,经过图中所示的光周期处理后均能开花,并且即使进行嫁接的是对光周期需求不同的植物,也能诱导开花,这说明________。
21.(11分)棉花纤维是全球最重要的纺织材料之一,在织物中使用天然彩色棉纤维能极大地减少加工印染环节,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下图为某育种基地科研人员利用白色棉(BB)培育出粉红色棉(b-)的过程(B/b是一对等位基因,bb表现为深红色):
(1)从遗传变异的角度看,获得粉红色棉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2)图中白色棉植株的叶肉细胞中是否含有B基因_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发现,若使粉红色棉的b基因沉默,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酶无法形成,花青素含量在棉纤维中会明显减少,棉色明显变浅。这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_________。
(4)已知基因B、b均没有的花粉败育,若将该粉红色棉种下,其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为提高粉色棉的抗虫性,研究人员将一个抗虫基因s插入到粉色棉的染色体上,则以下哪种情况自交后代的抗虫粉色棉的比例最低: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