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登勃朗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 登勃朗峰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3 18:1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勃朗峰》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阅读这类文章,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先是用一课时通读整单元文章,完成字词的掌握和积累。接下来进行单课教学。
本课在通读整单元,字词都得以整合后,设计为一课时完成,重点是梳理作者的游踪和品析文章写景写人的语句,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难点是从作品中品味出马克·吐温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本篇是外国游记,与前两篇游记不同,语言也有很大差别,本课带学生在品读具体语句的同时,感受这一语言风格。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游踪。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者的写作技巧,感受景色的奇美,人物的奇特。
文化传承与理解:欣赏优美又幽默的语言,品味“马克·吐温式的幽默”。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的写作技巧,感受景色的奇美,人物的奇特。欣赏优美又幽默的语言,品味“马克·吐温式的幽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导入: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这是一位青年人写来的,他想向这位作家请教成为大作家的诀窍。信中说:“听说鱼含大量的磷脂,而磷脂是有利于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鱼吧?但不知道你究竟吃的什么鱼?又吃了多少呢?”这位作家回信说:“噢,我亲爱的小伙伴儿啊,看来,你得吃一头鲸才行。”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被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得主)誉为“美国文学之父”。主要代表作品有《汤姆·索亚历险记》(长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长篇)、《百万英镑》(短篇)等。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
今天,我们跟随马克·吐温穿越到一个多世纪以前,一起去登游勃朗峰,相信这一定会是一次轻松愉快而且非同寻常的旅行。
二、整体感知
教师:找一位同学做向导,给大家领路,作者的游览线路是怎样的?
学生:马蒂尼→上坡→取道黑首、抵达高地→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看到勃朗峰→阿冉提村→沿河谷→沙蒙尼旅馆
教师:你是如何快速找到这些线路的?
学生:大部分提到的地点都出现在每段前面。
教师:很好,那以后我们在搜索游踪的时候也可以多关注这样的位置。按照作者的游踪可以把课文分为哪两部分?
学生:
第一部分(1—6):写徒步登山的所见与所感。
第二部分(7—11):写乘车下山遇见的人和事。
三、重点探究
(一)品读美景
探究1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第2—6段,圈画出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批注赏析。
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把山峰比作“纤指”“塔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秀美、奇形怪状的特点,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山峰的喜爱之情。
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明确:运用比喻修辞,把白云比作“游丝蛛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的形状特点。此外,还写出了白云色彩绚丽,如梦似幻。
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明确:陡峭幽深的峡谷,令人惊心动魄,色彩鲜明,有动有静,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先俯视再环顾四周,变换不同视角,写出了峡谷的奇美。
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明确:山之王者,威严雄伟。还有种独特的体验,爬山时越往上越觉得山高,仿佛出现了幻觉,可见山之高大奇伟。
探究2
此外,还有哪些段落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明确:美景和肥皂泡一样都有美丽且易逝的特点,因此,作者由眼前白云的绚丽色彩和无穷变幻,联想到了肥皂泡,这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不仅表达了对勃朗峰奇景的赞叹,也在提醒我们学会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探究3
阅读第2—6段,从词语的角度,有没有发现特别之处?
明确:有很多四字词语,富有诗意。
清流急湍 岩壁巉峻 丘岗葱绿 美不胜收
轰鸣作响 光艳耀目 皑皑白雪 拾级而上
独踞苍穹 色彩斑斓 彩霞满天 白云缭绕 轻歌曼舞 交相辉映 妖媚迷人 飘忽不定
瞬息万变 纷至沓来 妩媚动人 奇形怪状 精美柔细 粉红嫩绿 轻淡柔和 天衣云锦
口语表达小挑战
“今天,我们去登勃朗峰……”
(任选四个雅词,补写一句话)
学生1:今天,我们去登勃朗峰,我们拾级而上,看到丘岗葱绿,美不胜收,岩壁巉峻,十分美丽。
学生2:今天,我们去登勃朗峰,山很高峻,尽是皑皑白雪,各种山峰奇形怪状,白云轻淡柔和,美不胜收。
学生3:今天,我们去登勃朗峰,举首仰望,可以看见各色山峰奇形怪状,独踞苍穹,俯瞰脚下,清流急湍,轰鸣作响,令我心潮澎湃。
游记写作小口诀
赏景小结
学习如何写游记,编个口诀来记忆;
段落安排讲顺序,游踪变化要明晰。
景物描绘多角度,远近俯仰加高低。
多种感官齐上阵,雅词短句显绮丽。
大胆调动想象力,虚实相生巧处理。
描写抒情加议论,景物风光更旖旎。
(二)品读奇人奇事
奇人奇事,主要指哪个人?做了什么事?
明确:车夫、“酒驾”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7至11段,找出相关句子,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车夫?
明确:
学生:“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
这是个对自己车技十分自信的车夫。
教师:如何读出自信来?
学生:声音洪亮、语气坚定、放慢语速,关键词句重读,读出自信,还可以加上神态、动作。
教师:设置情景,扮演同行游客,说:“哎呀,趁着我们吃饭的工夫,他们都超过我们了,这可怎么办?”
学生:再次朗读车夫的话。
教师:还有哪儿体现了自信?
学生:但我们不停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那位镇定而善良的狂车夫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神情威严地冲我们说道:“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正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可看出车夫技艺高超、镇定自信、善良、为他人着想,旅行惊险刺激。
教师:找学生创设情境,分角色再次朗读体会。除了车夫外,还有一个勃朗队长,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将转述的内容变成直述,情景再现。
学生:哦,朋友们,请瞧过来吧,请容我再次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名副其实的勃朗队长!要知道,我爬山的次数可比谁都多,47次!47次!可这位车王兄弟,也只有37次罢了。哦,兄弟,请不要生气。因为,你是这世上最佳的向导,当然,除了我,因为“勃朗队长”的尊号非我莫属!
教师:读出了自信!
四、品析语言
这篇文章奇景奇人奇事的展现,得益于作者优美而又幽默的语言。引导探究:语言风趣幽默,使旅行趣味无穷。找出一例并分析。
学生:“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让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明确:调侃式的幽默语言。
学生:“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子背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
明确:调侃坐在马车里的人。
五、回顾小结
请大家用一个字概括这篇文章,并说明理由。
学生畅所欲言:奇(奇景、奇人、奇事)、趣、乐……
六、课堂总结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和观察点的移动为线索,描述了作者游勃朗峰的所见和所遇之事。
作者笔法多变:写上山,用散文笔法,运用了大量比喻等修辞方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从多角度叙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车夫精彩的驾车本领,语言幽默风趣,细细品味,趣味横生。
希望大家也可以像作者一样,像车夫一样,做热爱生活的人,积极乐观的人,因为这样才能遇见最美的风景,最美的人。
七、布置作业
必做:学习本文写景方法(景+人+事),对某处景物进行定点观察,选择你曾游览过的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选做:读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感受独特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