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空中(一)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在星空中(一)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7-08 11:3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星空中(一)
(一)背景和目标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本课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已有一定的认识,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称来。但对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可能是知之甚少。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是本课学习的重要教学日标。本课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北斗一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北斗一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其实这一七颗星,离地球有远有近,远的离地球有近150光年,近的距地球也有50光年。活动中,让学生在一个纸板上挂七个橡皮泥球,投影出北斗一七星的图形,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一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构图。
星座也有实用之处,它们相当于夜空的平面坐标。教科书中让学生根据北斗一七星寻找北极星以确定方向。由于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北端所指的中心,所以看上去北斗一七星和其他星座都在绕北极星转动一“斗转星移”。这些现象,如果指导学生作夜晚观察活动,都是可以观察到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天文兴趣具有很好的作用。
科学概念
.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
.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作好相关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
给全班学生准备:全天星空图、投影机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了解星座
1.教科书中介绍了星座的由来一人们为了便于认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然后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是星座。由此可见,星座是人类认识星空的产物,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并非什么神话传说中所谓的神仙或其他动物的塑像,更不能决定人的命运等。这对树立学生正确的星座观有好处。
2.教科书出示了全天春夏星图。当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刻,看到的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可能跟这幅图所标的位置有差异。因为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同时星座也做相对视运动。但星座的构图是一样的。
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
1.建造星空的模型与前面建模活动的侧重点不同,这一活动的侧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明白模型所传递的意思。
2.纸板上的孔位和线长短的数据,实际上是根据北斗七星与地球的实际距离、一七颗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的。北斗七星离地球是有远有近的,在50光年一150光年之间。教科书设计让学生按要求去做纸模,打孔挂线吊小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明白:橡皮泥小球挂在纸板上的位置不同,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
3.如有学生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孔打成这样 线为什么这样长 教师也不要急于解释,让学生在后面的观察活动去领悟。
4.让学生把做好的模型放到灯光中,再让学生观察投影屏幕上橡皮泥小球的影子,将它们画下来。学生会画下许多不同的图形。只有光从模型的一个侧面照射时,学生才会看到橡皮泥的影子构成了一个勺子形。
5.让学生根据记录下来的橡皮泥的影子图形进行讨论。如果教师再提示学生其中一幅图片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北斗七星,学生也许就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6.模型能传递出哪些信息呢
(1)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有近;(2)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我们从地球这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情况,如果从宇宙中其它不同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形状会不相同;(3)在转动模型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一七颗星不同的图形,就如同我们坐了宇宙飞船绕这七颗星转动一周所看到的不同景象;(4)天空中的星星离我们也是有远有近的。有了这些认识,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教材所列出的星座的真正概念。这比前面的星座的概念,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7.如果有的学校没有投影机、幻灯机之类的强光源,用几支手电照橡皮泥模型也是可行的。
第三部分:认识星座
1.让学生认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所属的星座及它们的空间关系。
2.正如书中所讲,北极星是一颗不太亮的星,要在星空中找到它相对比较困难,利用北斗一七星就可以较容易找到北极星。如何找呢 由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向勺子前端直线延长,在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处找到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3.学生在夜间如何去认识星座呢 教材介绍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亮星,根据亮星的位置所构成的图形来找星座。当然还有另一个方法,就是学会根据已知星座来找未知星座。
4.要认识星座,就要组织学生夜间观星。教师在组织学生观星时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可以按住家的远近组织观星小组,也可以定期让学生观察,也可以自由灵活地观察。一般来说,农村地区的观星活动质量会相对较高,城市的观星活动会受到灯光、建筑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都需要教师用心去组织,对于后面开展的交流会,对于培养学生天文方面的兴趣都至关重要。
(四)教学建议
1.引人。
.在观察月相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的同学可能还听说过有关星星的传说故事,有的同学可能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名称来。
.看看天空中的星图,你能说出星座名称来吗 星座又是什么呢
.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
2.建立星座模型。
.做一个模型,所用的材料有纸板、细线、橡皮泥。
.投影制作方法,请学生按要求在纸上打小孔,按长短要求把细线剪好挂在小孔上,再把橡皮泥球挂在细线的下端。
.把模型放到投影机光中,转动模型,让光从四个角度照射模型,请学生分别将橡皮泥球的影子画在本子上。
3.讨论交流。
.从橡皮泥球的不同的影子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从中又领悟到了什么
.假若将这些影子想象成天空中的星座,你对星座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如学生不能回答,请学生根据以下题日展开讨论:
组成星座的星星离我们的远近是否相同
从星空中不同的角度来看星座,它们组成的形状相同吗
星座中看起来比较亮的星星可能跟什么有关
.小结交流情况
4.认识大熊星座和北极星。
假若你在夜晚迷了路,你有什么方法来辨认方向
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识方向,可是北极星是一颗不太亮的星星,但我们可以利用前面学习的北斗星较容易地找到它。
认识大熊星座:
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如果要你在天空中找到大熊星座,你该怎么办 再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讨论,如何利用北斗星找到北极星
4.组织夜晚观星计划。
成立观星小组:住家较近的同学自愿组成观星小组。
观星小组制订观星计划:观星时间,小组分工。
强调有关的安全事项。
5.小结并提出下节课开交流会的要求。
《在 星 空 中(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在星空中(一)》,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本课时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的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已有一定的认识,有的同学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称来。但对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可能知道的很少。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是本课学习的重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
察,图形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  
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
空中的视觉图像),激发学生强烈观察星空的意识。  
【教学难点】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模型。  
学生准备:模型盒1个、手电筒1个、卡纸5张、直尺1把、记号笔2支等。  
【教学过程】  
(一)神话导入,引入新课  
1、播放牛郎织女故事 
2、师:在茫茫星空中,像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都是真的吗?
揭示课题
(二)教师引导,了解星座  
1、茫茫星海,常常使很多人望而生叹,不知该怎样认星,其实,和星星交朋友
也不难,首先要了解星空是怎样划分,星区 又是怎样划分的?
2.南北星空的北天星空:以赤道为划分线,把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站在地
球北半球看到的星空叫北天星空; 站在地球南半球看到的星空叫南天星空;地球自
转轴的北极指向北极星。我们所处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北半球)因此我们
看到的是北天星空。
3.那么星区又是怎划分样的?要想了解星区的划分,就像了解你的朋友一样,
你应该知道他家的住址,他家周围的环境特征,恒星天区 的划分就相当于街区
的划分。
4、课件显示北天星空图:特别让你感兴趣的星座有哪些?你属于哪个星座?  
5、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演示星空软件!)  
(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大多是恒星,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
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将全天划分为88个星区,结合神话
故事,根据其形态不同分别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
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将宏观的宇宙微观化,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俗易懂地介绍星座,变枯燥的概念为感性的信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
理。】  
(三)小组合作,建构模型  
1.寻找北极星
师:关于漫天星,你了解些什么?
生:组成星座。
师:除了牛郎星和织女星你还了解些什么?
生:北斗七星。
师:北极星是指路星,在这片星空中有一颗北极星,你可以把它找出来吗?
师:北极星该怎么找呢?我们把这些星连起来,你发现什么?
师:北斗七星的最前端勺子的前方的2颗星的5倍延长线的地方,就是北极星。
(在不同的画中学生寻找北极星)
2.
师:(出示三幅不同位置观察的北极星)你发现什么?
师:其实我们在不同时候观察到的北斗七星都是不一样的,古人经过长期发现,斗柄指向东面为春天,南为夏,西为秋,北为冬。这些都是人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七星的样子,在宇宙中你觉得还是勺子形状吗?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研究北斗七星?
生:做实验。
3、为了更好的研究某个星座,我们可以像学习地球自转一样采用建立模型的方
法,让我们一起动手做几颗星星,开始我们的探究活动。
4、课件显示:
(1)打开盒盖,将盒盖和盒底摊开平放在桌上。
(2)把顶端带小球的七根钢棒从长到短依次插入序号为2、7、1、3、4、5、6的
孔中。
(3)从任何角度来看这七颗星
(4)用模型表示夜空中的一个星座,转动模型盒,从四个不同的方向用手电筒
照射,画出七颗星的影子(点);再依次把点连接起来,看看成什么形状?
温馨提示:手电筒离模型远一点,尽可能全部照射到星星;一张纸,一个方向画
一个投影;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做实验:请组长分好工,由1人插好带钢针的小球并转动
模型盒,1人固定卡纸,1人从四个不同的方向用手电筒照射,1人描出7颗小球的
影子,并把它连接起来
5、请同学们先完成第1、2个步骤,仔细观察带钢针的的小球,这7个小球相当
于7颗星。提问:天上的星星离我们一样远吗?(有远有近)
6、接着完成第3、4个步骤,教师巡视指导。
7、小组汇报展示作品
8、提问:这7颗星的投影跟北天星空什么星座的7颗星相似,它们成何形状?我
们将它的影子连接成线之后还能感觉到这些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吗?为什么?
(视觉图像,没有距离)
9、大熊座和北斗七星:这几颗比较亮的星星叫北斗七星,连起来像个勺子,也
叫勺子星,北斗星所在区域叫做大熊座。。
10、小组讨论:(1)从星空中不同角度来看星座,它们组成的形状相同吗?
(2)星座中看起来比较亮的星星可能跟什么有关?
(天空中的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是立体的;从投影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不同)
教师简介:这四幅图形,想象成我们乘坐宇宙飞船,绕着这个星座一周,选取4
个定点观察并记录。  
11、真实的北斗星是怎样排列的呢?出示真实的北斗七星排列。(课件)
北斗七星最近的离我们50光年,最远的150光年  
12、现在通过观察模型、模拟实验,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什么是星座呢?  
(小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北斗七星的模型,将传统实物建模与多媒体动画和投影手段相结合,有效地突破“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这个难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星座是立体的表象。】  
(四)师生互动,寻找北极星  
北天星空有哪些重要星座呢?  
1、认识大熊座和北斗七星(课件):大熊座由很多颗亮星组成,它的背部和尾
部的七颗亮星组成我们最熟悉的北斗七星,这7颗星其中6颗2等星、1颗3等
星。,北斗七星是大熊座最显著的标志。
2、我们曾在语文课中学到了如果我们在晴朗的夜空迷失了方向,该怎么办
?(寻找北极星)  
3、认识小熊座和北极星:北极星可以在晚上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可它是颗不太
亮的星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容易找到北极星呢?  
4根据图片进行讨论,如何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学生发表意见:(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向外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5、古人确定四季的方法。
远古时代没有日历,我们的祖先以北斗七星来估测四季。你知道其中的奥秘
吗?这是一年四个季节的晴朗夜空中晚上8点30分的北斗七星图,你想知道那幅
是现在(春季夜晚)可以看到的北斗七星图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掌握用常用的认星方法来认识星空中具有代表性的星星,利用斗柄判断四季,为学生课外认识星空作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见作业本
2、见同步练第44页第2题
3、课外作业:我们还知道天空中有哪些星座?它们的形状有何特征?有哪些动
人的传说?请收集相关的资料以便下节课交流。
同学们,茫茫宇宙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非常有限的了解了
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中的几颗星星,相信同学们对观察星空有了更加浓厚的兴
趣,让我们迈出探索星空的第一步。
【设计意图:设计第1-2两个作业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及时、有效、快捷地检查自己本课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达成本课学习目标,设计课外作业是为了下堂课开个观察交流会用】 
《在星空中(一)》作为宇宙题材的科学探究,难度之大使得大部分老师望而却步,看了教材分析之后,本节课,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引导学生采用的是建立模型的方法,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的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通过设计之后,毛剑梅老师的科学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1.在整体设计上,重点引导学生建立星座的概念,从神话导入到北斗七星以及从北斗七星延伸出来的对于宇宙星座划分的认识。让学生对宇宙有全新的认识,对星座由来有客观的理解。整节课前后呼应,认识星座建立在北斗七星、北斗星、织女星、牛郎星所在星座,并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观察星座的材料。
2.增加寻找北极星。对于这部分,自己对教材的深度挖掘较少,看到毛老师对于寻找北极星的讲解,发现自己了解甚微。“给孩子一杯水,我们需要一桶水,”现在老师不仅仅需要一桶水,更需要十桶甚至更多,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孩子课堂上的生成。
3.古人对星空的认识。通过古人对于北斗七星的知识的收集,学生掌握用常用的认星方法来认识星空中具有代表性的星星,利用斗柄判断四季,为学生课外认识星空作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准备。这也激励孩子们在平时注意观察普通的现象,并进行思考,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时倡导的“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孩子们在观察和思考中获得了思维的活跃和能力的提升。
4.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北斗七星的模型,将传统实物建模与多媒体动画和投影手段相结合,有效地突破“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这个难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星座是立体的表象。对于宇宙知识,需要发挥孩子们的抽象概念,以模型为基础,增加表象,为进一步观察学习提供依据。
5.了解星座和宇宙,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让学生懂得牛郎织女星之间并未有真正的联系而是人赋予的,在理解星座,从现在网络上对于星座的理解让孩子们明白星座的由来是由认为命名的,对于宇宙和星座有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