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空中(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在星空中(一)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7-08 11: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在星空中(一)》是学生在认识地球、月球、太阳系的基础上来认识星空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向往宇宙星空的神秘浩瀚,也有从科普书籍、网络电视中了解到一些宇宙知识。个别感兴趣的学生对星座有一些认识,甚至还能说出一大串名称来,但对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清楚其中的关系、原由。由于星空遥不可及,没有直观的经验,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很陌生,而且成长过程中可能还会伴随着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更是难分真假。
教材分析:这是六下宇宙单元第6课。主要活动有3个。活动一:了解认识一些主要星座;活动二:建一个“星座”模型;活动三:寻找北极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
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发展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初步认识一些主要星座。
教学难点:通过星座模型、模拟星空软件、网络等,对星座做出合理解释。
设计理念:探究法、操作法等方法教学。故事导入,揭示问题。通过课件带大家进入美丽浩瀚的星空世界。自学探究:借助搜索引擎、模拟星空软件等,初步知道星座的来源;合作体验:组建星座模型,作出合理解释。通过互联网等进入模拟星空等,自己操作通过星座找北极星,体会星座的价值。明白原理。引导课外观星,尝试继续实践探索星空的奥秘。
教学准备:教师:模拟星空软件、课件等;学生:电脑、模拟星空软件、星空模拟材料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问题
浩瀚星空,星光灿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明珠一样闪亮。有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对着夜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对。就是张衡。奶奶笑着说:“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孩子却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你认为谁说得对。为什么?星星真的不是乱动吗?真能数得清吗?让我们也一起仰望星空,走进星空的世界,探索星星的奥秘!出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数星星的孩子切入,唤起大家对星空美好的向往,引出问题。)
二、进入模拟星空,初探“星座”来源
让我们进入模拟星空,也来亲自观察星星的变化。
1.学生进入嘉兴地区的模拟星空软件(Stellarium),点加速键。让星星移动起来。请大家观察星星移动有什么规律?(星星一起东升西落,每颗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2.你知道星空中的星座吗?学生介绍牛郎织女星的传说及知道的一些星座名称。
3.学生自学:利用星空软件等探索星座。初步了解星座的由来。
进入模拟星空,点大气(隐藏),出现夜空中的星星;点星座连线,猜像什么,取名什么星座;点星座图象,再次思考什么星座;最后点星座名称确认。
如:北斗七星的大熊座,北极星的小熊座;牛郎织女星所在的星座等。
4.交流反馈:星座:其实是古人为了更好地辨认星星,根据这个规律,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根据它们的形态分别给它们起了名字。这就是星座。
(设计意图:通过星空软件等自学搜索,让学生初步了解星空中的星星分为星座的一些原因。)
三、组建“星座”模型 ,合理解释“星座”
1.这么多的星座,究竟是怎样的?想不想亲手组建一个星座模型。比如:我们平时在天空看到的北斗七星是怎样的呢?交流。只是像勺子一样吗?试着动手做一做。
2.教师说明:可以用长短不同带小球的小棒来组建星座模型。
(小球代表星星。板代表天空,长短不同的小棒代表距离不同。)
4.学生分组制作。并画出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小球的影子。
5.反馈:学生用手电筒照射模型,转动模型,让光从四个角度分别照射模型,展示学生画的投影图。
思考:从不同的投影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从中又领悟到了什么
(学生会画下许多不同的图形,只有当光从模型的一个侧面照射时,学生才会看到小球的影子构成了一个勺子形。是地球上看到的北斗七星的图象。)
6.讨论和交流:通过星座模型,你知道了什么?组成星座的星星是在同一平面吗?星座中比较亮的星星可能与什么有关?
(进入模拟星空 点加速学生观看北斗七星一晚上不同方位看到的模样;
教师分别点击七颗星的距离等信息,展示放大看似相同的亮星距离地球的不同远近。)
学生百度查阅北斗七星的信息。如离地球最远的123.64光年的天枢亮星;及离地球81.44光年的较暗的天权星等的不同。
7.小结:你现在认为星座是怎样的?星座是其实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其实星座的图像与实际的星星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古人为了观星方便,人为想象命名的。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观看星座模型、搜索星空软件、百度等,学生意识到看起来在同一平面上的亮星,其实是立体的,不在同一平面内,离地球有远近的。“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我们从地球这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情况,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星座,有不同的形状。)
四、借助“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
1.谈话:假若你在夜晚迷了路,用什么方法来辨认方向呢
2.学生思考回答。(提示: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但是北极星是一个不太亮的星星,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
3.怎样才能在天空中找到北极星?
(先找到大熊星座上的北斗七星。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然后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4.学生实际操作。
观看实时星空软件。先找到北斗七星及大熊座,再找到北极星及小熊座。点加速键,观看斗转星移等。
师介绍北斗七星等不仅一个晚上在绕着北极星转一圈;而且一年四季也在转动位置。
5.也可进入互联网的星空专题网站,点击操作认识春季的其他亮星、星座的一些图像及名称、远近等。
(设计意图:利用星空软件或互联网进入星空,认识其他星座及北极星。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星座的作用,可以借助熟悉的亮星图形来找到北极星。与生活结合,学以致用。)
五、总结拓展,引导课外观星体验
通过这一节课有关星座的探究学习,现在你能说服张衡的奶奶吗?
这样看来,张衡说的没错,星星是在动,而不是乱动,是整体星座都在有规律地围绕北极星慢慢地顺时针转动。出示张衡成就图。现在肉眼能观察到的有6000多颗星星,可能还有未发现的,等待着小科学家们继续去探索、发现!
课外可自愿组成观星小组,制定观星计划:包括观星时间、小组分工、安全考虑、记录等。(出示星空软件加速调到晚上8点,在北方的天空出现的亮星,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大概位置等。)下节课交流。因为自然界是千变万化的,等着你的新发现哦!
(设计意图:用科学家的事例激励学生,鼓励实际观星,体会观星的乐趣及新发现。)
板书设计:6、在星空中(一)
大熊星座:北斗七星
星座: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在星空中(一)》课后反思
宏达学校 沈海利
看到学生跃跃欲试,带着准备观星的心情轻松地离开教室。我也颇感欣慰,感觉这一节课没有白上,因为学生认识了北斗七星的星座,能在星空模型中找到北极星。现在想要在真正的天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及北极星,及另外的星。接下来就要看天气、环境及学生的耐心了。但至少已经激起了学生观星的兴趣。因为真正的星座要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才更有价值。
一、《在星空中(一)》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建立星座概念。但是星空毕竟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遥远了。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唤起学生对美好星空的向往。因此,用学生熟悉的《数星星的孩子》的故事导入,并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究竟你认为谁说的对?星星真的不是乱动,是怎么动的?真能数的清吗?学生带着问题、疑惑进入星空中,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兴趣。
1.利用模拟星空软件初探星座的来源。于是,带领学生进入模拟星空观星。利用模拟星空上的加速键,让星星移动起来,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能观察到星星的移动方向、位置。请学生找移动的特点。学生发现:星星都是在顺时针运动;每颗星之间的距离好象不变(还不确定);还发现,它们是一块儿运动的。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哪些星座?检测学生的前概念,星座的名称学生知道的还不少,但是具体的内容学生不明白,于是请学生进一步了解星座。,看模拟星空中的星星,看不清;给邻近的星星连线,猜一猜是什么形状,可能是什么座;再出现相应的图案,学生猜对星座的机会更大了,兔子座,天狼座,猎户座等等。最后出示的星座名称玉兔座、大犬座、大熊座、小熊座……。观看星座后,最后请学生说说观看后对星座的印象。根据什么取名的?学生从模拟星空出现的星星移动的规律,星座的图象、自学搜索等明白古人划分星座的依据、来源,是根据形状不同分别取了动物或人的名字。
2.组建星座模型,明白星座的特点。并对模型进行合理解释。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我们平时看到的北斗七星星座,只是像勺子一样吗?学生说方法。教师补充因为小球不发光,可以借助工具,手电筒照射,我们观察小球的影子像什么?直接在屏上画下来。做这个实验,还要注意什么?如果影子不全在屏上怎么办?可以让手电筒离远一点,这样,调整好距离,让七个小球都在屏上,再画下来。展示学生的记录。哪一个是从地球上看到的北斗七星?出示北斗七星的照片,模拟星空中北斗七星的样子、上网查询等方法,。请学生比较。学生明白只有一个才是从地球看到的北斗七星的形状。那么其他的形状不是北斗七星的吗?也是的,只是角度不同,但这只是模型,在宇宙中看北斗七星呢?利用网络、模拟星空软件、照片等多方面丰富学生的感知,从而建构起比较全方位、宇宙空间的、立体的星座概念。
二、学以致用,借助星座来认星。当夜晚迷路的时候,人们可以借助什么星来认路?北极星。但北极星是一颗不太亮的星,我们可以借助北斗七星找到。让我们再次进入模拟星空。能否在天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学生很快点出来了。再次点加速键。请学生观看斗转星移。说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的缘故。观看北斗七星斗柄的变化。北斗七星不仅一个晚上转一圈,而且一年四季斗柄的形状不同。像春夏秋冬斗柄分别指东南西北。点击其他感兴趣星座如狮子座的形状、名称、远近等。在模拟星空中或网络中,模拟认星,让学生有成就感。
三、激励实地观星。总结归纳收获。在实时的模拟星空中找出北方天空的星座。晚上观星,实际找出北斗七星、北极星等,记录时间、方位形状。
优点:1.课件软件使用的好,是活动星空,可链接,能移动,有图案,与实时实地的星座的位置相对应。比较真实、直观、形象。
2.实验效果还不错。让学生直接在屏上画小球的影子比在纸上记录更准确些,学生兴趣也高些。
不足:1.为什么要做北斗七星的模型?要想办法转变成学生自己的愿望。如:你认为北斗七星是怎样的?是这样的吗?做一个模型试试。
总之,活动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去展开,既要让学生从中达到目标上的认识,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学生会更感兴趣。小学生很喜欢探究、动手。课堂要始终让学生思考,有自己的发现,利用网络、课件、模型等逐渐丰富自己的认识。最终建构科学概念。课外,真的去观星,坚持一段时间。因为自然界是千变万化的,总有新的问题等着你去解决!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