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主备: 备课时间: 2014.2.24 复备时间: 总第 7 课时
单元、章、节 第22章第1节 教学内容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需课时: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情感目标: 1.促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生物学的兴趣。3.让学生在认识生命现象的基础上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2.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观察细胞核移植实验,分析细胞核在遗传中的作用。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新授 教学辅助手段 讨论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导入:从一些常见的俗语来引入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名话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现象?“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又是说的什么现象? 从学生的回答来导入生物学中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新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中心1、在信息化时代中人们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传递各种信息。生命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呢?投影:细胞核移植实验示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2-33的实验,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一的伞藻实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的移接体的两部分分别来源于什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读图和对文字部分的理解,来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从而得出结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其中几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理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分析:在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一般是一定的,而且一般是成对出现的。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种”,个体可以不同,种相同(2)“体细胞”,给学生分析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别(3)“成对”,以人为例,了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指导学生了解,如果染色体的数量多了一条或是少了一条,会导致严重的遗传病。染色体的结构组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展示DNA结构图,请学生据图说出它的结构特点。DNA分子就像旋转的楼梯,它由两条长长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理解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小组活动,绘制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图
板书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人体细胞中23对) 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双螺旋结构)组成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