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环境问题概述 课件 (共3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环境问题概述 课件 (共3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2 21: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神秘的复活节岛
公元4世纪
公元8世纪
公元12世纪
公元15世纪
公元17世纪
开始有人居住
人口过度增长
人口到达顶峰
争夺资源
难以与满足生活需求
砍伐树木 建造石像
人口衰减至顶峰
森林损失殆尽
公元20世纪
土著居民少
文明殆尽
在该岛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其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议一议,应该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第2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课时1 环境问题概述
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2.能对环境问题进行分类。
3.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新知讲解
一、环境问题概述
环境问题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一)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脱离环境来谈资源利用,也无法脱离资源来谈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发展
人口
环境
资源
摆一摆
明天的中国由你来规划,你会怎么做?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会导致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人类对环境的索取与排放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等作用
人类对环境的索取与排放
但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生环境问题








资源枯竭
(三)分类
新知讲解
一、环境问题概述
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成因)
在下列环境问题中,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1、3
1.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
2.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
3.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
4.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5.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
2、4、
5
活动
新知讲解
一、环境问题概述
环境污染
指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新知讲解
一、环境问题概述
森林毁坏
草原退化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破坏
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
森林毁坏
草原退化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阅读
生活中的“公害”和全球性环境问题


说说身边的公害
说说身边的公害
说说身边的公害
说说身边的公害
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热带雨林遭受破坏
资源短缺
资源枯竭
活动
完成教材P14活动
(1)根据图1—11,描述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活动
完成教材P14活动
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
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若超过了资源本身再生速度: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等。
人类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若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也会演化为生态破坏,如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会得到保护或改善;反之,环境质量会下降。
环境把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一种是良性影响,另一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探究
完成教材P12探究活动
1.在世界地围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3.在该岛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其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议一议,应该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问的关系
公元4世纪,岛上居民可以利用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海洋渔业资源。
1、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该岛形状近似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地理环境封闭;亚热带气候,受信风影响显著;土壤以砂砾、岩石为主;动植物较为匮乏,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海洋资源丰富。
探究
复活节岛
3.在该岛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其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议一议,应该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问的关系
人类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加上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必定会产生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认识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可利用资源变得更有限。若超过了资源本身再生速度,会产生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必须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1)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要转变发展模式:①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②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交通、通信; ③发展科技,推动对外开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产业化经营; ④协调区域发展,对资源进行跨区域调配,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和商品流通;(3)转变消费模式,提倡文明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开展国际合作。
探究
复活节岛
课程小结
环境问题概述
概念
原因
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