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2 21:43:07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A项,“郭茂倩对新乐府的界定标准是正确的”说法不当,根据材料可知,郭茂倩的界定标
准可以说是“明确”的,但未必是“正确”的;C项,“始于郭茂倩”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人们通
常依据的是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但不代表郭茂倩是第一个界定的人;D项,“直到
吴相洲确定为‘尝’后”理解不当,文中说的是吴相洲确定为“常”)
2.A(“都认为人们对郭茂倩新乐府的界定有误读”说法错误,材料一只是说“人们对《新乐府序》
的解读不同”,但没有说是误读)
3.C(C项将新乐府仅仅归于“诗”,认为“不谐钟吕”,否定新乐府的歌辞性质)
4.①先驳后立。文章首先指出人们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读,并加以批驳,最后
提出观点;②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列举有关学者的观点例子,同时引用有关
文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作者白居易是唐代诗人;②诗歌形式上取法汉魏古乐府,以“行”为新题歌诗;③诗歌内容上
表现了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表达了诗人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符合
“兴谕规刺”内容标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B(“章华勋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对方信任的感微”理解不当,从语境来看,章华勋之所以这
样说,是为了找到谈判的平等感)
7.D(“章华勋对‘钳工王’等其他工人命运的担忧”分析错误。根据“一想到将有半数以上工人
失业,他内心里矛盾极了”“几次欲提出修改合同上那两个关于失业工人安置的百分数的建
议”可知,“对‘钳工王’等其他工人命运的担忧”应是事先就有的,而不是看到工人们抢修供暖
管道之后才有的)
8.①技艺精湛。②不受利益的诱惑。③为工人利益着想。④立场坚定。(每点1分,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文本一以改革开放初期,国营大厂被兼并为写作背景,体现了作者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
②文本一批判了全权代表之类人物的不良行径,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身处困境中的下
层百姓的同情,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歌颂正义的立场。③文本一讴歌了人民利益至上的精
神,对为人民着想的章华勋这样的平民英雄进行赞美,作品充满正能量,具有文学的人文品质
和人文立场。(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0.BEH[(原文标点)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11.A(科举事务不属于郡守掌管)
12.B(“于是下定决心,用二十年来使天下安定太平”说法错误,文中意思是说“等过二十年后天
下安定太平,自己也不过是与现在五十岁始举者同岁罢了”)
13.(1)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得分点:“忿”“致”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高一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什么是新乐府?人们通常依据的是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

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其收录标准说得明白:一是唐世,二是新
歌曲。但由于郭茂倩依据了丰富的音乐文献,且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其界定的具体依据,

今天我们是无从得知的,这就给后人造成了困扰,比如,哪些作品曾经是唐代的新歌曲?《乐府


诗集》收录的新乐府并不完整,究竞应该如何界定、补辑,一直处在争论之中。
早在1995年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一文,对新乐府应该如何界定做出了深入的探

讨,她对“唐世之新歌”予以绝对的认可,据此进一步提出新乐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乐
府指从旧题乐府中派生的新题,或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取法汉魏古乐府,形成以“行”“怨”“词”

“曲”为主的新题歌诗。狭义的新乐府指广义的新乐府中符合“兴谕规刺”内容标准的部分歌诗。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歌辞性标题只能是代表了一部分的乐府,有些乐府并不具有典型的歌辞

性标题,如白居易的新乐府中绝大部分就不是这类题目,所以若以此衡量恐怕会遗漏一批新乐
府辞;有些诗题虽带有“歌”“行”“曲”等标志,但未必就是乐府诗,如刘禹锡的《城西行》就不在其

乐府卷中。因此,此标准仍然有待完善。其后,人们纷纷尝试制订更为具体的判定标准。人们
之所以不断探讨新乐府判定标准,就是因为看到了新乐府蕴含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其中反映时
事、为民请命、总结一代之兴亡经验教训的乐府作品,体现了新乐府诗人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良
知,具有珍贵的历史与文学价值。采用新乐府的形式记录历史、反映现实民生、追求理想政治,
也是中国古代士人艺术理想与政治理想的完美结合。
然而由于人们对新乐府序》的解读不同,新乐府的界定标准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拟定的标准或
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都不能完美诠释唐代新乐府,这里就给研究者留下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还有新题乐府的概念。新题乐府侧重于表达题目的创新,其实和新
乐府是一回事。根据实际创作情况来看,唐人所说的新乐府很丰富,既包括如元(稹)白(居易)
新乐府那样揭露现实、批评政治的作品,也包括如娱乐场合演唱的作品。至于唐后,历代不乏题
为新乐府的作品,都属于诗人的拟作了。
(摘编自张煜《新乐府相关问题辨析》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