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2 22: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上)教学质量检测卷
七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分)
1.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 )
A.化石 B.遗址 C.传说 D.文字
2.中法两国2021年为中法文化旅游年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揭秘了古人类发展进化的重大历程。记录影片中最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
A.北京人采集的植物果实放在陶器中 B.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狩猎,捕鱼 D.北京人掌握了人工取火并烧烤食物
3.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农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要种植粟。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文明程度
4.2022年新冠疫情多点暴发。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华民族凸显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下列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中,被誉为“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尧和禹 D.舜和禹
5.《周礼》载:“金有六齐(剂,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B.甲骨文的雕刻技术
C.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6.下列三幅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图1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B.图2是反映出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成就
C.图3所示宗教形成于东汉 D.三幅图片所示内容反映出我国科技辉煌
7.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同时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种对比说明了(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天子依附于诸侯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地位衰落
8.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 )
A.废除郡县制度 B.巩固分封 C完善法律制度 D.尊崇儒术
9.《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杜”。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修筑长城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
10.“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用的历史典故与中国历史上哪次农民起义有关( )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军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11.西汉初年,连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到处一片荒凉景象。因此统治者采取( )
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与匈奴和亲 C.实施大一统战略 D.大兴儒学教育
12.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恒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继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七国之乱爆发 B.八王之乱兴起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篡汉
13.很多成语都和一定的典故相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这些成语都与哪一战役有关(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涨水之战
14.“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古“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班超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
B.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C.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桥梁和纽带
D.丝绸之路向中原地区输入的主要商品是丝绸
15.右图是电视剧《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的剧照。它们共同反映了人口迁徙这一主题。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是在( )
A东汉后期 B.三国时期 C.西晋时期 D.南北朝中期
二、辨析改错(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最终使秦国一跃成为七雄中最强盛的诸侯国。
改正:____________
【 】(2))汉武帝在全国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还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现了经济的大一统。
改正:____________
【 】(3)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宣扬道教,开凿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改正:____________
【 】(4)名医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因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称为“医圣”。
改正:____________
【 】(5)公元前207年,项羽在涿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改正: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17题14分,18题15分,共29分)
17.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三农”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古代农业兴起与发展】
材料一:如下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的地域特点。(2分)
材料二: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分)
【古代农业政策与技术】
材料三: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分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3)分别概括材料三中汉文帝的农业政策和材料四中发展农业遵循的原则。(4分)
【建言现代乡村振兴】
材料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十大报告
(4)乡村振兴人人有责,请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为现代乡村振兴提2条合理化建议。(4分)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图1)
(1)请写出材料一示意图中A.B.C字母对应的政权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3分)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薨,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
材料三:“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择中原大姓(汉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2分)材料三反映了此次改革的哪些措施?(2分)此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2分)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1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某校七(1)班以古代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汉字起源】
材料一:见图
(1)图一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二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4分)
【思想光芒】
材料二:“孔子的仁,它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怒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
——《孔子讨论文集》
(2)材料二主要体现出孔子的什么思想?如果想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最好查阅哪本书籍?(4分)
【史学精粹】
材料三: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粗俗),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夸大好的方面),不隐恶(不隐瞒坏的方面),故谓之实录。
——摘编自《汉书·司马迁传》
(3)材料中“不虚美,不隐恶”是对哪部著作的评价?该著作具有怎样的史学地位?(4分)
材料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4分)
2022—2023学年度(上)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A C D D C B B A C D B C
二.辨析改错题(10分)
(1)√;(2)×;改正:圆形方孔钱改为五铢钱;(3)×;改正:道教改为佛教;(4)×;改正:华佗改为张仲景;(5)×涿鹿改为巨鹿
三.材料解析题(29分)
17.
(1)分布非常广泛,主要是位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东北辽河流域。(2分)
(2)铁制农具和牛耕(4分)
(3)政策:以农为本;原则: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农时。(顺天时,量地力)(4分
(4)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任意2条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4分)
18.
(1)A:魏国;B:吴国;C:蜀国(汉或蜀汉)(3分)
(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任意2点即可,4分)
(3)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禁用鲜卑语,改用汉语(说汉语)、与汉族贵族通婚(联汉姻);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每小问2分,共6分)(4)政权的分裂和民族交融。(2分)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19.
商周时期;小篆。
(2)“仁”;《论语》。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任意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