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3 10:4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菏泽一中高一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种子,与其他科学实验样品一同被交付至空间应用系统。读返回舱着陆图与航天员太空水稻育种实验图。
图1 图2
1.返回舱从万米高空降落至地面的过程中,舱外大气层的温度( )
A.先降低后升高 B.先升高后降低 C.持续升高 D.持续降低
2.太空育种实验可以改良水稻品种的特定性状,这是因为太空( )
A.光照充足 B.大气密度大 C.热量充足 D.宇宙射线强
如图示意拉萨、乌鲁木齐、成都、上海四城市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3-4题。
3.代表成都的是( )
A.①城 B.②城 C.③城 D.④城
4.图中城市日平均日照时数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①城年均值大——天气状况 B.②城季节变化大——白昼时长
C.③城6月偏少——地形地势 D.④城年均值小——纬度位置
浙江常山黄泥塘“金钉子”被国际地科联组织确认为中国的第一枚“金钉子”。它是距今4.6亿年左右(奥陶纪中部)的一段全球标准地层剖面,该剖面内可以找到多种生物化石,如三叶虫生物化石、腕足类生物化石等。
5.按“代”的序列,黄泥塘“金钉子”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时期( )
A.爬行动物盛行 B.恐龙销声匿迹 C.出现哺乳动物 D.出现鱼形动物
6.三叶虫往往与珊瑚等共生,因此三叶虫化石能指示( )
A.氧化环境 B.还原环境 C.浅海环境 D.滨海环境
北京时间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本次地震。下图是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判断( )
A.地震波P为横波 B.地震波S为纵波 C.圈层M为地壳 D.界面G为古登堡面
8.地震预警系统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依据是( )
A.震源距预警中心的距离 B.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C.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
2021年1月7日,青岛经历了一次“史诗级”寒潮天气,市区最低温度达到-15.9℃,在附近海面上出现了罕见的海浩奇观(下图)。大海如“开锅”一般,蒸汽腾腾,仙气缭绕。据中国海洋大学专家介绍,此次海浩实际是极寒天气下形成的一种冰水混合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海浩形成,主要是由于( )
①附近海面风平浪静 ②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
③空气温度与海水温度差异大 ④冬季取暖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气象部门监测、预报寒潮利用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是( )
A.RS和GIS B.RS和BDS C.GIS和GPS D.GIS和BDS
在我国北方某地区,农民将庄稼花子留在田地,将秸秆覆盖地表过冬。春季时,发现秸秆覆盖地比裸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要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秸秆覆盖下的地表作物能安全越冬,主要是因为秸秆( )
A.增大地面反射 B.减弱地表热量散失 C.加强太阳辐射 D.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12.与裸地相比,该区域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较晚的原因是( )
A.地面吸收弱 B.地面辐射强 C.大气反射强 D.大气逆辐射弱
13.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相对较晚,下列做法与其原理相似的是( )
A.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透明地膜覆盖
B.夏季南京地区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
C.烟台地区夏秋季节在苹果树下铺设反光膜
D.冬季浙江地区熏烟驱霜保护西湖龙井茶树
平流雾是指暖湿空气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冷却形成的雾。平流雾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暖湿空气与地表之间有较大的温差,二是合适的风向、风速。下左图是平流雾形成示意图,右图是某日拍摄到的山东烟台平流雾景观图,建筑和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一年中平流雾最容易出现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我国易出现平流雾景观的地区是( )
A.西北内陆 B.东部沿海 C.横断山区 D.四川盆地
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示意拉萨某地节能房(图中甲、乙、丙、丁为可控开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白天,节能房中鹅卵石可以( )
A.减弱大气辐射 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增强太阳辐射 D.增强地面辐射
17.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 )
A.甲、乙打开,丙、丁关闭 B.乙、丁打开,甲、丙关闭
C.甲、丁打开,乙、丙关闭 D.乙、丙打开,甲、丁关闭
18.与上海相比,该地节能房光伏发电效率更高,主要是因为拉萨( )
A.纬度较低 B.气温较高 C.昼长较长 D.大气稀薄
山谷风是在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由于热力环流引起的大气运动现象。读我国某山两侧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时刻山谷地区( )
A.白天,吹山风 B.夜晚,吹山风 C.白天,吹谷风 D.夜晚,吹谷风
20.山谷风对果园的影响主要有( )
A.光照增强 B.降水减少 C.昼夜温差增大 D.土壤有机质减少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据图文信息判断。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排泄方式是( )
A.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排泄 B.地下水补给、蒸发排泄
C.冰雪融水补给、蒸发排泄 D.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22.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此湖非降水补给量约为( )
A.1260mm B.1600mm C.2800mm D.1100mm
23.根据图文信息判断,湖泊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2020年8月,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雅西高速公路一侧山体发生崩塌,导致交通中断。下图示意该处山体崩塌之后的无人机航拍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此次山体崩塌导致南桠河( )
A.上游含沙量增大 B.上游流速加快 C.下游水质改善 D.下游水量减少
25.此次崩塌前期变形未被准确发现,主要由于当地( )
A.交通不便 B.植被茂密 C.河流湍急 D.山坡陡峭
26.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了开发当地旅游业,在甲乙间修建水平高架桥,ab处为沿线的一段桥梁。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ab处桥梁有多个桥墩,若a处桥墩高度为7米,则a处桥墩基座的海拔高度和b处桥墩高度可能为( )
A.855米,8米 B.855米,10米 C.853米,15米 D.853米,25米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四期的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图示意现在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扇体边缘有大量水库分布,其直接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山地降水 C.河流水 D.冰川融水
28.推测F1-F4冲积扇中,最早形成的是( )
A.F1 B.F2 C.F3 D.F4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29.新型生态河堤侧面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缩窄河流水道,提高水位
C.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D.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30.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
A.喜阴凉 B.耐旱涝 C.根系横向生长 D.茎干中空而脆
同一纬度不同海域的表层海水性质会有很大差异。下图示意不同海域的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1.M、N两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差异是( )
A.M密度大,盐度大,温度低 B.M密度大,盐度小,温度高
C.N密度大,盐度大,温度低 D.N密度大,盐度小,温度高
32.影响M、N表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差异 B.洋流性质 C.大气运动 D.陆地径流
团状福禄草(下图)为多年生垫状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11厘米,直径10-15厘米,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圆柱形,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叶片细小呈钻形,叶片密集,成覆瓦状排列(叶片边缘彼此覆盖)。据材料完成下题。
33.推断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4.团状福禄草生存环境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 ②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
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 ④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选做题)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里氏7.8级地震。灾后救援随即展开,恢复和重建工作积极推进。完成36-37题。
35.下图为灾区某城市震前2月4日、震后2月8日和9日获取的三幅夜间灯光强度图,正确反映时间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36.在灾后救援和恢复承建过程中,可运用( )
A.全球定位系统(GPS)动态取区间灯光强度
B.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时采集区气象信息
C.遥感(RS)模拟分析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辅助决策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准确提供急救援的位置
二、综合题(共32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平潭岛位于福州市东南沿海,地形以丘陵为主(左图)。岛屿东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的景观(右图)。沙丘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有六七级。
(1)简述图中沙丘形成的过程。(4分)
(2)推测该地“沙不袭村”的原因。(3分)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某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该河段的部分区域谷坡陡峭,受地形与河流的影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的滑坡,并造成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右图示意该河段沿AB线的地质剖面。
(1)指出图中AB剖面线位置河相沉积物、湖相沉积物、坡积物形成的先后顺序。(3分)
(2)判断材料中大滑坡发生的位置(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一处),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说明AB剖面中湖相沉积物的形成过程。(6分)
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暑期,某校中学生赴江西庐山开展研学活动。研学中,同学们记录了庐山的植被(下表),并在庐山进行土壤样本采集,绘制出庐山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下图)。同学们发现,庐山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类型。
经调查,同学们了解到:庐山的植被在战争年代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门在庐山通过飞机播种黄山松等树种,导致庐山现存大片高密度的针叶林,影响了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生长。夏季,庐山常出现强降雨,雨滴滴落在针叶林林冠上,经过叶面汇集,形成巨大水滴,直接落到地表的泥土上,泥土被高水滴冲击,由此造成水土流失。林业部门对针叶林通过间伐(有选择性的伐木),使庐山地区物种更加多样化,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完善,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
海拔(米) 天然植被 人工植被
1100以上 山地落叶阔叶林 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1100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量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以下 山地常绿阔叶林 水稻田、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1)说出间伐人工针叶林对庐山植被带来的有利影响。(2分)
(2)调查发现,庐山山地草甸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山地黄壤,试分析原因。(6分)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土壤对植被的作用。(4分)
菏泽一中高一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
【答案】1.C 2.D 【答案】3.D 4.B 【答案】5.D 6.C
【5题详解】奥陶纪中部属于古生代,同时文字材料也说过有三叶虫生物化石,三叶虫也是古生代的物种,爬行动物是中生代盛行,A错误。恐龙销声匿迹是中生代末期,B错误。哺乳动物是新生代出现的,C错误。鱼类动物在奥陶纪时期出现,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根据材料,三叶虫与珊瑚等共生,珊瑚生活在温暖浅海中,因此三叶虫化石可以指示浅海环境,C对。
【答案】7.D 8.C
【解析】【7题详解】根据材料,据图可知,地震波P可以穿透地核,故为纵波,S波不能穿透地核,故为横波,圈层M为地幔,界面G为古登堡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地震波传播速度有差异,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地震发生前纵波先到达地面,横波后到达地面,而横波的破坏程度更大,故地震预警系统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利用的是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C正确;震源距预警中心的距离是地震发生后才计算出来的,A错误;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以及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并不能预警地震,BD错误。故选C。
【答案】9.C 10.A 【答案】11.B 12.A 13.B 【答案】14.A 15.B
【解析】【14题详解】根据题意,平流雾是指暖湿空气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冷却形成的雾。所以需要较冷的下垫面,夏秋季节不符合提议,BC项错误。还需要暖湿空气运动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春季更容易出现,故选A。
【15题详解】根据题意,需要较冷的下垫面,且需要暖湿气流,则我国易出现平流雾的地区应该是在春季开始由西北季风转向东南季风的东部沿海,B项正确。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缺少暖湿气流,A项错误。横断山区地势险峻,暖湿气流较难到达,C项错误。我国四川盆地冬季寒冷气流难以到达,不易形成较冷的下垫面,D项错误。故选B。
【答案】16.D 17.B 18.D
【解析】【16题详解】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能够增强地面辐射,给房内空气供给更多热量,增强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从而加强保温作用,D选项正确,AB选项错误;鹅卵石位于节能房地面,无法影响太阳辐射,C选项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冬季气温低,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使屋内热气流入、冷气流出。白天鹅卵石升温快,气流受热上升至丙,应关闭丙、打开乙,让热气流入屋内;同时关闭甲,减少室内热气流失;打开丁,让屋内较冷气流流出补充鹅卵石上方流失气流,气流再受热上升至乙,形成热力环流,减少屋内耗能。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18题详解】与上海相比,拉萨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更多,光伏发电效率更高,D选项正确;两地纬度相当,A选项错误;拉萨海拔高,年均温较低,B选项错误;相较上海,拉萨地势高,昼长略长一点,但对光伏发电效率影响不大,C选项错误。故选D。
【答案】19.C 20.C 【答案】21.B 22.D 23.B
【解析】【22题详解】由题干可知,苏木吉林湖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远低于蒸发量,但湖泊常年有水,所以其主要补给水源不是降水,故A错误;从湖泊总补给量动态变化曲线分析,湖泊总补给量全年较稳定,波动较小,夏秋多于冬春,所以不是冰雪融水为主,故C错误;该湖泊的主要水源补给是周围的地下水,苏木吉林湖被沙山环抱,为内流湖,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B正确,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若不考虑下渗,苏木吉林湖水收入为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支出为蒸发,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湖水收支平衡;再结合材料,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1261毫米,所以苏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补给量约为1100毫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读图可知,5月至10月中下旬,该时间段湖泊总补给量小于总排泄量,湖面面积减小,CD错;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中下旬,湖泊总补给量大于总排泄量,湖面面积扩大,到4~5月的湖泊面积最大,A错,选B。
【答案】24.D 25.B
【解析】【24题详解】由图可知,崩塌堆积体入河阻塞河道,导致河流上游流速减慢,泥沙沉降,含沙量减小,AB错误;由于堆积体阻塞河道,导致河水下泄少,下游水量减少,流速降低,水量减少和流速降低会导致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D正确,C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地附近山坡植被茂盛,影响了裂隙等崩塌前兆的发现,B正确;当地邻近公路,交通便利,A错误;河流在崩塌源区下方,河流流速对山体变形监测无影响,C错误;山坡陡峭可以通过航拍等手段监测,且山体陡峭是崩塌发生的条件而不是无法监测的原因,D错误。故选B。
26.【答案】C
【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桥梁为水平桥梁,即整座桥的海拔高度相等,读图可知,桥梁的两端分别为甲、乙,甲乙的海拔高度为860m,故桥梁的海拔即为860m;又有a处桥墩高度为7m,故a处桥墩基座的海拔即为860-7=853m,AB排除;读图可知,b的海拔在840m~850m之间,根据桥梁高度为860m可以计算出b处桥梁高度在10~20m之间,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答案】27.A 28.A
【解析】【27题详解】据图可知,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蒸发量大降水少,B错;众多水库中仅夹子河水库与玛纳斯河相接,因此河流水并非众多水库的的直接补给水源,C错;从水库的分布位置可知,水库的海拔降低,补给水源为地下水,能够时时互补,A对;冰川融水补给主要为地表径流,其季节主要在夏季,D错。
【28题详解】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堆积规律,沉积物具有逐层堆积的特点,因此可得,冲积扇沉沉积的先后顺序为F1-F2-F3-F4,F1沉积时间最早。选A。
【答案】29.D 30.B
【解析】【29题详解】从“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可以看出,传统河堤硬质牢固。轮胎中空,并不能明显减少河水渗漏,A错误;轮胎的铺设对提高水位十分有限,且新型生态河堤建设主要体现生态功能,B错误;生态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C错误;新型生态河堤是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牢固性相对要差,利用废旧轮胎可以减缓水流对生态带(河岸)的冲刷,保护河岸,D正确。故选D。
【30题详解】从图看,香根草从河堤底部到河堤顶部均有种植,推测有些生长于水中,说明耐涝;河道水位常会出现季节变化,可以推测部分香根草时而被浸没,时而露出水面,说明耐早,因此推测香根草耐早涝,B正确。选B。
【答案】31.A 32.B
【解析】【31题详解】M、N两地都在赤道附近,纬度相差不大,但是M附近有寒流流经,对附近区域起降温作用,N附近有暖流流经,对附近区域起增温作用,因此M温度低,N温度高,排除BC。M附近很少有河流注入,N附近有亚马孙河河水注入,对海水稀释作用显著,因此N盐度较低,M盐度较高;M温度低,盐度高,因此密度较大,N温度高,盐度低,因此密度较小,A正确,D错误。故选A。
【32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影响M、N表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洋流性质,B正确。M、N都濒临海洋,海陆差异不大,A错误。两地都在赤道附近,主要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运动状况相差不大,C错误。陆地径流主要影响海水盐度,对海水温度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答案】33.B 34.A
【解析】【33题详解】根据材料福禄草的植株特征,可以判断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区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上,福禄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是这些地方海拔较低,分布高山草甸的可能性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4题详解】团状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高海拔地区生存,热量条件差,蒸发弱,故其不可能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②错误;高海拔地区风力强劲,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差,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据图可以看出其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①③④正确,故选A。
【答案】35.A 36.D
37.【答案】(1)该岛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河流带来泥沙在河底沉积,枯水期水位低时河滩出露;河滩出露的泥沙和海岸带海浪沉积的泥沙,在东北风的吹拂下,沙粒随之运动,在山地的东北方向受到地形阻挡沉积下来形成沙丘。
(2)沙丘位于两河流之间,而村庄位于沙丘东西两侧,此地盛行东北风,沙粒在风的作用下,自东北向西南运动,受河流及两侧地形影响,对村庄影响小。
38.【答案】(1)由先到后:湖相沉积物、坡积物、河相沉积物。
(2)乙处。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乙处于河流的凹岸,山坡坡脚(底部)易受到侵蚀;乙处上游出现湖相沉积物。
(3)滑坡体堵塞乙处河道,在其上游河谷处形成堰塞湖;该河段的上游段地形崎岖,河流流速快,流水侵蚀、搬运了大量的泥沙;堰塞湖中水流速度减慢,上游水流搬运的泥沙逐渐在堰塞湖中堆积形成湖相沉积物。
39.【答案】(1)促进针叶林下植物的更新,有效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2)山顶地形和缓,土层深厚,草类植被茂盛,土壤有机质来源多;山顶海拔高气温低、湿度大、云雾多,有机质分解缓慢;山顶地形和缓,土壤受到的淋溶作用弱,有机质积累多。
(3)起到支撑作用;提供水和氧气;提供肥料及中微量元素等养分;对高浓度养分和密集微生物起到缓冲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