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下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张岱年先生作为杰出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有着自己独特的为人与为学境界。
张岱年先生秉持着“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张先生的一位早年弟子刘鹗培教授在平反之后向先生讲述自己的人生体会,说自己已经被政治激流冲刷成了鹅卵石,但志向不改,只是“取向于钱,外圆内方”而已。先生听后,片刻不语,只是在纸上写了四个字:“直道而行”。张岱年先生在50年代的“反右”中遭受诬陷,直至“文革”,大约有20年时间不准“乱说乱动”,处境困厄,但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未有丝毫动摇和怀疑,仍然认真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论。
《易传》讲“修辞立其诚”,著书立说,把自己真实的见解表达出来,乃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著书立说,张岱年先生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所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思想,绝对不会因环境的变幻而扭曲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会讨好时尚而顺风转舵。
张岱年先生晚年自称“渠山拙叟”(“渠”即横渠,“山”乃船山),表达了以北宋哲学家张载和明末清初哲学家王船山为学术人生楷模的意愿,凸显了其为发展祖国学术事业做出毕生贡献的神圣使命感。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荀子对此释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即是说,君子之学目的是有益于身心,而小人之学只是作为夸夸其谈之资或为外在的装饰品。在现代社会里,有的人读书做学问,或者为钱,或者为权,可谓是地地道道的“伪学者”。面对“学术浮躁”及“学术腐败”等现实问题,当代年轻学者时常感到茫然无措,热切期盼着有人能够指点迷津。
张岱年先生其为人与为学,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彰显其道德学问人生境界,为当代中国学者树立了道德学问的楷模,对于端正当下的学术风气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迟成勇《论张岱年的为人与为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所说的“真”,与古代儒家所说的“诚”内涵一致。无论古今,“修辞立其诚”
都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B.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文学不表现客观事实或客观
规律,所以文学不需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C.无论在何种境遇中,张岱年先生都对辩证唯物论坚信不疑与坚持研究,这正是其对
“直道而行”的践行。
D.张岱年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境界,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相互贯通、相辅相
成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语言严谨,又活泼生动,对引用的典籍加以解释,使文章读来并不艰涩。
B.材料一引用《汉书·儒林传》记载,论述了端正学风与“修辞立其诚”的关系。
C.材料二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真挚的情感,从中可见作者对张岱年先生的钦佩之情。
D.两则材料论述重点不同,但都认为著书立说必须坚持“修辞立其诚”。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论证“修辞立其诚”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哲学乃所以求真。既已得真,然后可由真以达善。如无求真之诚,纵聪明博辩,亦止于
成为粉饰之学。(张岱年《哲学思维论》)
B.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毛泽东《改
造我们的学习》)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
点,新的结论。(《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吾今已届耄耋之年,渐就衰损,但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还要向理论深处进行求索。
(张岱年《研习哲学过程杂忆》)
4.材料二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5.当前“学术浮躁”“学术腐败”等现实问题突出,年轻学者时常感到茫然无措。请结合
两则材料为年轻学者提供几点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新生
【前苏联】基里尔·梁波夫
皮包屁股,是指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双腿、坐着小车在火车过道里滑来滑去、口中大唱悲歌的人。我父亲即是这样的人。1942年他从坦克学校毕业后就上了前线,1945年,他的队伍在华沙城下遭到伏击,所有人都成了肉饼,只有父亲幸存下来。
我当时5岁,疏散后跟妈妈回到列宁格勒,并不知道父亲发生了什么事。从战地医院出来后,父亲没有回家,显然是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我想他仍在战斗,妈妈大概以为他死定了。没有任何他的消息,也没有阵亡通知书,不过却常常有从喀山来的信件寄到战前我们跟外婆住过的地方。
有一天,我们从妈妈收土豆的农庄里回城,车厢内爬进一个坐着木头小车、身穿破背心、衣服脏兮兮、胡子乱蓬蓬的人。他用双手支撑地板,滑过车厢过道,唱着一支关于营队侦察员的歌。妈妈仔细地看着他,然后就大叫起来,向他跑去,①不过那男人却突然决绝地转过身子,向相反的方向滑走了。他在走廊附近跌落到小车外面,剩下的路只好匍匐前进。当我们追上他时,发现他已经烂醉如泥。
他是我的父亲。妈妈扳过他的身子,久久亲吻着他肮脏的脸颊和因失眠、醉酒肿胀的眼睛。他哭了,号啕大哭。
我们把他带回家。从此生活在一起。父亲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从野战医院出来后住过大大小小的车站,靠乞讨为生,此外父亲伤得很重,包括心灵和身体。
夜晚我常常被阵阵喊叫惊醒。父亲从床上跌到地板上,打着滚,蜷缩着身子。最可怕的是他那绝望的吼叫:“腿,腿疼呀……”妈妈不知该怎么办,只是一个劲儿地哭,我也哭,因为怜悯和恐惧。有时我竟希望他没有回来。父亲从不和我说话,仿佛我根本不存在。自从他出现后,妈妈不再关心我,以前她常常坐在床边跟我交谈,可是自从父亲回来后,我不得不睡在地板上,我突然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他们尝试重新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则成了局外人,无法在家庭的崭新蓝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有一天妈妈对父亲说,她想生个孩子,父亲说,他也想有个孩子。不过这很难,他是个残废,没有收入,抚恤金还没发,有个孩子生活很难。妈妈说,没关系,很多人过得比我们差,还养活了3个孩子呢。我真想大声叫:你们是有儿子的呀,你们要拿我怎么办呢?难道我对你们来说就是个空位子吗?
不久,妈妈对父亲说,她怀孕了。她一句话也没跟我说,但是我一清二楚,我整天都跟他们在一起,尽管对他们来说我并不存在。
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非常小,长着一张老人的脸。我常常走到他的床边看着他,这是我的兄弟,我觉得自己对他的爱一点儿也不少于我对父母的爱,尽管他生下来就是为了取代我,这很明显,因为他们甚至给他取了我的名字——科利亚。
每天早晨妈妈都去上班,②父亲坐在他的小车上为他应得的抚恤金奔波,我则整日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秋去冬来,冬去春来。孩子们上学了,他们却忘了让我上学,或者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已经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我的兄弟在长大。很快他已经能够单独走上几步路了。父亲开始领到他的抚恤金,甚至还在某个残疾人事务所里谋了差事,妈妈现在是工厂的车间主任,一切都很美好,我们的家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幸福生活。夜里父亲不再叫喊,妈妈也早就停止了哭泣,只有我仍旧每日坐在窗台上,生活不声不响地从我身边悄悄溜过。有一天父亲说:“我想去看看科利亚。”
妈妈哭了。
“把我带到他那儿去,”父亲说,“他毕竟是我们的儿子……”
“没错,没错。”妈妈急忙应和。
我默默地看着他们收拾行装,却有种奇怪的轻松感觉。我已经很久没跟他们在一起,我甚至从不出门,不过这一次我决定跟他们一起去。
我们从家里出来。一路上谁都不说话,父亲在妈妈旁边滑行着,努力不使自己落后。
路上他们从一个老奶奶的手里买了一束金合欢,我跟在他们身后,长久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无比幸福。
墓地上空无一人,大片雪花静静地飘落下来。妈妈很快就找到那座坟墓。
“在这儿。”她指着。
父亲看着小坟丘,久久地一言不发,后来他从怀里掏出一瓶酒放到嘴边喝了几小口,然后将瓶子递给妈妈,妈妈也喝了一小口。
“我会记住,”父亲说,“就算死了,也会记住……”
妈妈又哭起来。
③“孩子们都在这儿。”她哭着说。
“走吧,”过了很久,父亲说道,“该去接科利亚了……”
他们向出口走去,很快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雪花中。
④而我则留在了自己的墓旁。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11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解释“皮包屁股”,由此联系到我父亲的经历,这既凸显了故事发生的时代
背景,同时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当我们追赶上父亲后,妈妈扳过他的身子,久久亲吻他肮脏的脸颊和肿胀的眼睛,
表现出母亲对父亲真挚的爱。
C.父亲和母亲给新出生的孩子——“我”的弟弟取了一个和“我”一样的名字(科利
亚),可见父母想用弟弟取代“我”。
D.文章结尾处设置了寂寥的墓地、雪花飘落这些场景,对父母的表现进行了具体的描
写,这些都渲染了肃穆感伤的氛围。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父亲在母亲认出自己后却决绝地转身滑走,体现了父亲受到战争重创后的
冷漠。
B.句子②中父亲虽然行动极为不便,但为抚恤金四处奔波,体现了他为家庭的幸福而
努力。
C.句子③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却极具震撼力,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句子④交代了“我”已经去世,使前文许多不合理的情节最终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8.小说以逝者科利亚的视角叙事,增强了艺术效果。请结合“夜晚我常常被阵阵喊叫惊
醒”这个段落试作分析。(4分)
9.读书小组要为这篇文章写一则文学短评,关键词是“新生”,请围绕这一关键词写出你
的短评要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然时诸伶,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最。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
李嗣源、郭从谦反。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 选自《新五代史 卷三十七》,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因前请A亟行刑B诸伶共C唱和之D庄宗E大笑F县令G乃得免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用事,当权,与《屈原列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的“用事”词义相同。
B. 教坊,掌管俳优杂技的官署,与《琵琶行》“名属教坊第一部”的“教坊”相同。
C. 就,靠近、接近,与《论语》“就有道而正焉”的“就”词义相同。
D. 当,应当,与《苏武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的“当”词义不相同。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庄宗做了天子,他就开始宠爱伶人,经常亲自和伶人一起在庭中表演杂戏。
B.为了感谢陈俊、储德源,周匝为其请功,庄宗当即分别封陈、储为景州、宪州刺史。
C.庄宗打猎践踏民田,县令拦马直谏,庄宗想要杀他,伶人敬新磨巧妙求情救下县令。
D.李嗣源、郭从谦叛乱时,庄宗被乱箭射中倒在绛霄殿廊下,后被伶人用乐器烧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4分)
(2)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4分)
14.请根据文本推断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三句点明时令,描写了夏日光景,“清”字突出氛围的安静;“圆”字既形象
又富有画面感。
B.“地卑山近”两句,极言词人生活贫困,溧水之地低洼靠山,衣服常常潮湿,烤干
它很费炉烟。
C.词人以飘飞流浪、寄居屋檐的社燕自比,“年年”使语气沉重、意味深长,蕴含宦
途疲苦的感慨。
D.结句中“容我”二字,措辞婉转,表现了词人心情烦乱,无可奈何,只能以醉遣愁。
16.此词感情曲折多变,请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
的“ ▲ , ▲ ”。
(2)西汉贾谊《过秦论》中“ ▲ , ▲ ”两句写出蒙恬领
兵北逐匈奴并修筑长城带来的影响。
(3)古代诗词中“鸿雁”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哀怨之感、兴亡之叹等
情感,比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托尔斯泰把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 ▲ 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透射出浓郁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
随着苦难的不断加深,玛丝洛娃性格的复杂特征愈益显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苦难人之上。她天资聪颖,阅历丰富,能看清许多严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 ▲ ,结果受骗上当。玛丝洛娃在苦难的深渊中感到绝望,以致 ▲ ,但天性纯洁的她并没有完全堕落,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
托尔斯泰塑造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怀着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才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卡秋莎灵魂的觉醒,正好是在她堕落到谷底的时候。
B.《复活》确是一幅触目惊心的人民受难图。
C.托尔斯泰在情节安排上一向尊重情理。
D.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确是煞费苦心的。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
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有一次,焦裕禄从堌阳公社回县城路上,遇到了白帐子猛雨。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全县变成了一片汪洋。焦裕禄想:“嗬,洪水呀,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他回到县里后,连停也没停,就带着办公室的三个同志出发了。眼前只有水,哪里有路?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这时,焦裕禄突然感到一阵阵肝痛,时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部。三个青年恳求着说:“你回去休息吧。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焦裕禄没有同意,继续一路走,一路工作着。
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雨水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全县有大小风口84 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有大小沙丘 1600 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21.语段中画横线句中的逗号很有表现力,请简析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2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全县有很多大小沙丘,也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
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处在舒适区中会感到轻松自在,保持生活的稳定状态,更好地沉淀自我。也有人认为,走出舒适区会增长阅历,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成就更好的自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B项“文学不需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错,曲解文意)
2.(3分)A(A项“活泼生动”错,材料一语言平实质朴)
3.(3分)D(D项表达的是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精神)
4.(4分)①举例论证,举了张岱年先生教诲弟子的例子(或晚年自称“渠山拙叟”的例子);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汉书·儒林传》“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或引用《易传》,孔子、荀子的话);③比喻论证,将张岱年为人与为学,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④对比论证,把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进行对比(或将张岱年和现代“伪学者”对比)。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5.(6分)①要坚持“修辞立其诚”原则(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秉持“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或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③树立人生楷模(或树立为学术贡献的使命感)。
评分建议:每点2分。如答出“端正学风”可得1分,“摒弃名利思想”可得1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C(C项中取同样的名字是因为他们想永久地纪念“我”)
7.(3分)A(A项中并非是冷漠,而是表现了父亲强烈的自尊心,以及不想成为家庭的拖累)
8.(4分)①增强真实感。以“我”的口吻讲述全家人的遭遇,显得更真实可信;②制造悬念。反复提及“我不存在”,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③揭示主旨。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之深,使人深思战争的罪恶。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如能从“丰富小说内容”或“塑造人物形象”角度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9.(6分)①“新生”首先是指在生活的困境中,一个新生命弟弟科利的诞生;②科利亚的出生使父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父亲获得了新生;③孩子有了父亲,妻子有了丈夫,父亲有了爱他的家庭,整个家庭获得新生;④由这个家庭的新生可以窥见国家历经战争后社会秩序正在恢复,人民生活渐趋安定,走向新生。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D、F(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3分)C(C项文中指“成就”)
12.(3分)C(A项“自从庄宗做了天子”错;B项“当即”错;D项“被伶人用乐器烧死”错)
13.(8分)(1)为什么不使你们县的百姓挨饿而空出这片地,用来满足(或准备)我们天子打猎呢?
评分建议:“饥”、“空”、“驰骋”、句意各1分。饥,使动用法,使……饥饿。空,使……空出。驰骋,打猎。
(2)群臣又愤怒又痛恨,没有人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得到恩泽宠信。
评分建议:“嫉”、“相”、“恩幸”、句意各1分。“嫉”,痛恨。“相”偏指动作一方,翻译成“他们”。“恩幸”,宠爱、宠幸。
14.(3分)①宠幸伶人;②封赏不公;③不体恤百姓。
评分建议:每点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B(此句点明环境,而非极言词人生活贫困。)
16.(6分)①“风老”三句,写出夏日美景,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②“地卑”两句转写环境之苦,稍见诗人之愁;③“人静”三句又转为环境清幽,人鸟自乐;④“凭阑久”三句,化用白居易的典故,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江水侵云影 鸿雁欲南飞/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18.(3分)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千变万化) 花言巧语(甜言蜜语) 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19.(3分)D(摘编段落内容重点是玛丝洛娃人物形象。第一段有“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最后一段有“托尔斯泰塑造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等句子,都强调了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20.(4分)示例一: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
示例二: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是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
示例三: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示例四:托尔斯泰将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21.(4分)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棍子和动作起到了强调作用。(2分)②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前行的艰难。(2分)
22.(6分)①与上文句式、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更加协调;(2分)②原文列出详细的数字和“一个个”,(2分)突出了工作量大、工作细致。(2分)
四、写作(60分)
23.(一)基本审题
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善于处理身处舒适与勇于走出的关系,舒适是相对的,只有在不断的走出与适应中提高自己才是目的。学生选择“处在舒适区”和“走出舒适区”皆可,如能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讨论人生阶段的需求或两者的关系更好。
(二)评分标准
1. 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2. 评分等级
一类卷:56-60审题立意: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或新颖。语言表达: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二类卷:51—55审题立意:审题准确,立意清晰,有见识。语言表达:语言通畅,连贯、得体,言尽其义。
三类卷:46—50审题立意:审题比较准确,立意比较清楚。语言表达:语言通顺,言能达意。
四类卷:41—45审题立意:审题基本清楚,立意基本清楚。语言表达:语言大致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
五类卷:36—40审题立意:审题不完整,立意不清晰。语言表达:语言不够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
六类卷:26—35审题立意:貌合神离。语言表达:语言拙劣,多有语病,标点随意。
七类卷:0—25审题立意:自说自话。语音表达:语言粗俗混乱,基本功差。
3. 个案处理
①经“查重”,确认为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23分;三分之二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1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5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教研员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0分(不满100字,0~4分;200字左右,5~8分;300 字左右,9~15分;400字左右,16~25分;500字左右,26~35分;600字左右,36~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5分;思想情感庸俗低下的,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17分;内容恶俗不堪的,评分最高不超过8分;政治倾向有问题的,一律提交教研员处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1 分,扣满5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后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灭亡。
庄宗与梁在胡柳打了一仗,他的一个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汴州,周匝拜于马前,唐庄宗得到他非常喜欢,赐给他黄金与布帛,犒劳他的辛苦。周匝回答说:“我身陷仇敌之中,能够不死而活着回来,是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功劳啊。希望请求用两个州来报答这两个人。”唐庄宗都答应下来决定任用为刺史。郭崇韬劝谏说:“与陛下共同作战夺取天下的人,都是杰出的忠诚勇敢之人。现在大功刚刚告成,一个人都还来不及封赏,却首先任用伶人为刺史,这样恐怕会失去天下民心,是不行的。”于是任命没有得到执行。过了一年,伶人多次拿话在庄宗面前请求,庄宗对郭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你让我见到这三人时很惭愧。你的话虽然公正,但你应当为我委屈心意来执行这件事。最终,任用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喜欢打猎。一次去中牟县打猎时,庄宗的马践踏了百姓种的田地。中牟的县令非常急切的挡住了庄宗的马,向庄宗进谏,为百姓请求,庄宗很生气,呵斥县令让他走开,想要杀了他。乐工敬新磨知道这样做不合适,就率领乐工们跑着去追赶县令,把他捉拿到庄宗的马前,责备他说:“你当县令,难道不知道我们皇上喜欢打猎吗 为什么还要让老百姓种庄稼来交纳赋税呢 为什么不使你的百姓饿着肚子空出这块土地,来供我们的皇帝纵情打猎呢 你犯的罪该判死刑!于是上前请求赶快行刑,其他伶人一起应和。庄宗大笑,县令于是得以免罪离开。
然而当时的各位伶官,只有敬新磨特别善于演滑稽戏,他的笑话也流传最广,但没有听说他的别的过错和恶行。那些败坏政治祸乱国家的伶官,以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首。当时,众伶人出入宫廷,侮辱戏弄官员,群臣又愤怒又痛恨,没有人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得到恩泽宠信。
李嗣源、郭从谦反叛。乱兵从楼上向庄宗射箭,庄宗受重伤,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从皇后到诸王身边的侍从全都逃跑了。到午时,庄宗驾崩。五坊乐人善友聚集乐器焚烧庄宗的遗体。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庄宗的尸骨,埋葬在新安的雍陵。李嗣源任命郭从谦为景州刺史,不久之后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