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满分:50分考议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1在晋(山西)东南一神,流传着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沁州黄是这
一带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下列原始居民也种植“金
珠子”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夏朝
⑦
西周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约公元前771年
中因古代朝代更特示意图(局邮)
A.分封制的确立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司母戊鼎的铸造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3.2022年春晚节目中,以“三星堆”文化为背景的舞蹈《金面》惊艳四方,节目中还原青铜神树、
青铜面具等出土文物造型,部分文物与河南安阳殷墟、山西陶寺遗址、江西新干遗址等地出土
的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这些考古发现
A.确定了中华文化的新起源
B动摇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地位
C印证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D.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4.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以下关于春秋时期的资料中,可信度最高史料的是
A.《史记·周本纪》
B.出土文物“春秋护头胄”
C.小说《春秋霸图》
D影视作品《春秋风云录》
5关于历史上某一时期,唐朝诗人胡曾写道:“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
人得坐家。”右图是这一时期的形势图,其中其中③处为
①
A.秦
B.燕
C.齐
D.楚
6.“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
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验证此观点的历史史实是
A.焚书坑儒
B.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7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
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该学者意在说明
A.王室衰微的表现B.商鞅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朝统一的意义
8如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3
皇帝信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保印
A创立皇帝制度
B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C地方推行分封制
D统一了文字
七年级综合Ⅱ试卷第5页共8页
9,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和蜇仲邻“里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
议并付诸实施。汉武帝的月的是
A.巩固大一统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火地方权力
D发展小农经济
10,理清线索有助于把摇历史知识。如图展示的线索主题是
刘秀称帝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普专权
莆巾起义
A.西汉的政治统治B.西汉的兴亡
C,东汉的政治黑暗
D.东汉的兴衰
11.“他没有指挥千军万马,但用自已的一双脚改变世界…让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两
个帝国之间有了间接的经贸交流。”据此可判断,“他”是
A.卫背
B张
C,汉武帝
D,霍去病
12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讲道:“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
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作者旨在说明丝绸之路
A形成了完备的商业网络
B.推动了佛教向中国传播
C.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D.避免了与西方军事对抗
1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下列可以
印证这一毋庸置疑的历史的是
A.丝绸之路开辟B西域都护的设置C.宜政院的设图
D.驻藏大臣的设置
14.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背城山。”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
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
A春秋、战国B.战国、东汉
C.战国、西汉
D.春秋、东汉
15.唐朝诗人李白曾作诗描绘中国古代某次战役:“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
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场战役的形响是
A.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B.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C.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D.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16.长干古城的考古发现,将南京城区建城历史提前到距今3000多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
个定都南京的政权是
A.吴国
B.西晋
C.东晋
D.南朝
17.《三国志》关于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许县这一历史事件有不同记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载为“奉天子以令诸候”:《三国志·魏书·毛玢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蜀
书·诸葛亮传》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表明
A.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B.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C,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叙述
D.历史真相具有模糊性
18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草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2世纪晚期的是
A.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于公元前207年开始
C.黄巾起义于184年爆发
D.西晋于280年统一全国
19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所学,判断如图所示思维导图反映的单元主题是
劲
十六国
北朝
西晋
东晋
南朝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七年级综合Ⅱ试卷第6页共8页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A B D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B A A C C D A
二、非选择题
21.(1)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每点 1 分,总分 2 分)
影响: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
基础。(2 分)
(2)理由: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1 分)
制度:郡县制(1 分)
(3)原因:加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深受含文化熏陶.(任意一点得 1 分)
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任意一点得 1 分)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任意一点得 1 分)
(4)因素:顺应时代潮流;学习先进制度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1)现象:铁农具、牛耕(2 分)
时期:春秋(春秋后期)(1 分)
(2)态度: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1 分)
政策:休养生息(1 分)
局面:文景之治(1 分)
(3)原因:南方社会稳定;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生产工具、经验。(2 分)
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1 分)
(4)科技兴农,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重视农业生产,推行惠农政策。保持社会安定,
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定环境。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1)朝代:商朝(1分)
作者:司马迁(1 分) 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分)
领域:农业(1分)
(2)理由: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得传播(1 分)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千年(1分)
(3)示例 1:山东曲阜孔庙是后人纪念春秋时期孔子所建。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得核心思想是“仁”,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他创办“私学”,
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主张。
示例 2:河南南阳医圣祠是后人为了纪念东汉名医张仲景而设,他的著作《伤寒杂
病论》发展了中医学得理论和治病方法。他提出“治未病”,提出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
理论得开创者。被称为“医圣”。
(能答出纪念人物及生活年代、主要思想主张和著作,语言流畅,即得 3 分)
(4)观看书画展;聆听专家讲座等。(1分)
{#{QQABCQAAogiIABAAAQhCEwHYCEOQkAEAAAoGhAAEoAAASB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