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年)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
1、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沿岸城市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2、开创科举取士制(隋炀帝)▲▲▲
科举制的确立过程: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科举制创立的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隋炀帝暴政的表现: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1)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2)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3)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2、概况: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
3、隋朝速亡给我们的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这一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汉朝 D.唐朝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大趋势,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排除A项;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排除C项;618年建立唐朝,排除D项。故选B项。
2.隋朝为加强对户籍的管理,规定不许大家族聚居,必须分房,各自立户。这项措施使得户数快速增加,官府的赋税也跟着水涨船高。此项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政府收入 B.巩固国家统一
C.提高生产效率 D.促进人口增长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这项措施使得户数快速增加,官府的赋税也跟着水涨船高”和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实行的分户制度,直接目的是增加政府的收入,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实行分户制度来增加政府收入,而分户制度与国家统一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中分户制度的直接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而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力发展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分户制度导致赋税的增加,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与农业发展、国家政策等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3.“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办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这种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始创于(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隋朝,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它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办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A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是,排除BCD项。故选A项。
4.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以杭州为中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答案】B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到余杭,所以B项表述不正确,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表述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表述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表述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5.“论考试制度的本身,确实是公平的。因有科举制度,所以能够逐渐将等级铲平;因有科举制度,所以人民向学的,不带劝勉而增多。”材料表明科举制( )
A.严重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为普通士人做官参政提供了机会 D.注重门第出身地位高低
【答案】C
【详解】“因有科举制度,所以能够逐渐将等级铲平;因有科举制度,所以人民向学的,不带劝勉而增多”说明科举制度为普通士人做官参政提供了机会,C项正确;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增强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并非“严重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排除A项;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有才学的世家子弟可以入仕,排除B项;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依据是考试成绩,并非出身地位高低,排除D项。故选C项。
6.在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北侧有几条不起眼的胡同:贡院东街、贡院西街、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从路牌上可以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中“贡院”结合所学可知,贡院是科举考试的地方,与科举制度有关,C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B项;郡县制是秦朝开始实行的管理地方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7.从605年起,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利用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连接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
A.黄河 B.淮河 C.丝绸之路 D.大运河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利用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连接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因此题干所述为大运河,D项正确;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与隋炀帝无关,排除A项;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而题干所述为隋朝大运河,排除B项;丝绸之路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8.“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上述材料表明隋文帝末年( )
A.隋朝疆域辽阔 B.人口数量增加 C.经济快速发展 D.全国得到统一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可知,隋文帝末年,各地粮仓都装满了粮食,说明隋朝经济快速发展,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隋朝经济的发展,与隋朝疆域辽阔、人口数量增加、全国得到统一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9.下列属于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是( )
①隋文帝的暴政,阶级矛盾尖锐 ②开凿大运河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③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④沉重的赋税,使人民不堪重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时期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开凿大运河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加上穷兵黩武,人民的赋税、徭役、兵役负担沉重,不堪重负,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隋朝短命而亡,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而隋文帝时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日炀。”“炀”是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得到这个谥号主要是由于( )
A.修建大运河 B.不恤民力,奢侈无度
C.统一度量衡 D.渡江灭陈,完成统一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在位时,不恤民力,奢侈无度,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B项正确;修建大运河利于南北经济交流,促进国家发展,不是隋炀帝得到“炀”这个谥号的原因,排除A项;统一度量衡与隋炀帝无关,排除C项;渡江灭陈,完成统一,与隋文帝相关,与隋炀帝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四五十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贞观政要》
材料二:到了隋末,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李密传》
(1)材料一反映了隋文帝时期的什么社会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隋文帝采取的哪些措施?(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隋朝末年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从隋朝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1)局面:国力强盛。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状况:民不聊生。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3)暴政导致亡国,仁政助推盛世;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要体恤人民;要坚持发展经济,造福于民;不能贪图个人享乐,杜绝奢靡浪费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社会局面:由材料“计天下储积,得供四五十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可知,材料反映了隋文帝时期国力强盛;措施:结合所学可知,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状况:由材料“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可知,材料反映了隋朝民不聊生的惨状;原因: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隋朝民不聊生。
(3)启示:从隋朝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暴政导致亡国,仁政助推盛世;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要体恤人民;要坚持发展经济,造福于民;不能贪图个人享乐,杜绝奢靡浪费等。
12.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王朝之一,但是纵观整个隋朝,该王朝虽然和秦朝一样短暂,但是极为繁华,为之后的大唐盛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的局面……在接下来的岁月中,需要为这片辽阔的版图植入新的体制,从根本上消除国家分裂的因素。
——卜宪群《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材料二 下图:隋朝大运河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另一方面,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隋朝完成统一的时间。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图示中①②③处的内容。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归纳该制度的作用。
(4)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发展又极其短暂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1)时间:589年。
(2)内容:①涿郡②洛阳③余杭原因:巩固封建政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南方的有效统治;保障北方的物资供应;加强南北经济的联系。
(3)制度:科举制度。标志:进士科的创立。作用: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主要原因:隋朝的暴政。
【详解】(1)时间:根据材料一“ 隋朝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填空内容:根据材料二图片“隋朝大运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故材料二图示中①②③处的内容为①涿郡;②洛阳;③余杭。
原因:根据材料二“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可知。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是巩固封建政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南方的有效统治;根据材料二“另一方面,…….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可知,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是保障北方的物资供应;加强南北经济的联系。
(3)制度:根据材料三“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
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创立。
作用:根据材料“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可知,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不堪忍受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因此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朝的暴政。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古代常用的两种运输方式,请指出哪种方式更有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他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位诗人对这条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1)用船运输。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胡曾持否定态度,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皮日休既肯定开运河的功绩,也指出游江都的弊端,比较全面;他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详解】(1)方式:根据材料一图片可知,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用牲畜运输,第二幅图片反映的用船运输。船的运量大,比牲畜运输更具优势。
人物: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期开通了隋朝大运河。
目的: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不同:根据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可知,胡曾对大运河的开通持否定态度,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皮日休对大运河既肯定开运河的功绩,也指出游江都的弊端,比较全面;他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
看法: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隋朝大运河。如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言之有理即可)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皇十七年(597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时期的经济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运河开凿的条件。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所述状况有何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认识。
【答案】(1)状况:社会经济繁荣。
原因:隋文帝在位时,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条件:劳动人民的智慧、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关系:隋文帝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
(3)认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等。
【详解】(1)状况:根据材料一“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可知,隋文帝时期的经济状况概括为社会经济繁荣。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回答隋文帝采取措施即可。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所以,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为隋文帝在位时,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条件:根据材料二“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可知,大运河开凿的条件概括为劳动人民的智慧、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关系:根据材料一、二可知,材料一得益于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为材料二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所以,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所述状况的关系为隋文帝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
(3)认识: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二信息“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等角度分析。所以,对隋朝大运河的认识为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年)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
1、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沿岸城市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2、开创科举取士制(隋炀帝)▲▲▲
科举制的确立过程: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科举制创立的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隋炀帝暴政的表现: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1)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2)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3)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2、概况: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
3、隋朝速亡给我们的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这一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汉朝 D.唐朝
2.隋朝为加强对户籍的管理,规定不许大家族聚居,必须分房,各自立户。这项措施使得户数快速增加,官府的赋税也跟着水涨船高。此项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政府收入 B.巩固国家统一
C.提高生产效率 D.促进人口增长
3.“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办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这种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始创于(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4.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以杭州为中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论考试制度的本身,确实是公平的。因有科举制度,所以能够逐渐将等级铲平;因有科举制度,所以人民向学的,不带劝勉而增多。”材料表明科举制( )
A.严重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为普通士人做官参政提供了机会 D.注重门第出身地位高低
6.在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北侧有几条不起眼的胡同:贡院东街、贡院西街、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从路牌上可以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7.从605年起,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利用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连接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
A.黄河 B.淮河 C.丝绸之路 D.大运河
8.“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上述材料表明隋文帝末年( )
A.隋朝疆域辽阔 B.人口数量增加 C.经济快速发展 D.全国得到统一
9.下列属于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是( )
①隋文帝的暴政,阶级矛盾尖锐 ②开凿大运河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③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④沉重的赋税,使人民不堪重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日炀。”“炀”是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得到这个谥号主要是由于( )
A.修建大运河 B.不恤民力,奢侈无度
C.统一度量衡 D.渡江灭陈,完成统一
1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四五十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贞观政要》
材料二:到了隋末,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李密传》
(1)材料一反映了隋文帝时期的什么社会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隋文帝采取的哪些措施?(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隋朝末年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从隋朝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2.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王朝之一,但是纵观整个隋朝,该王朝虽然和秦朝一样短暂,但是极为繁华,为之后的大唐盛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的局面……在接下来的岁月中,需要为这片辽阔的版图植入新的体制,从根本上消除国家分裂的因素。
——卜宪群《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材料二 下图:隋朝大运河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另一方面,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隋朝完成统一的时间。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图示中①②③处的内容。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归纳该制度的作用。
(4)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发展又极其短暂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古代常用的两种运输方式,请指出哪种方式更有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他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位诗人对这条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皇十七年(597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时期的经济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运河开凿的条件。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所述状况有何关系?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