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主编) 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18课 大师画我也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主编) 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18课 大师画我也画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1-23 11:4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师画我也画》教学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 四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进一步学习画家(梵高和毕加索)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们艺术作品中丰富的表现手法,感悟艺术的多元化。本节课分为 2课时进行,本人选择第 2课时毕加索为主要内容进行授课。主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物,以帮助学生感悟立体派的造型特点。引导他们大胆作画。本课内容切合《美术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要求:“能运用造型元素、形式原理和欣赏方法,欣赏、评述艺术家的作品,感受中外美术作品的魅力。能运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会以视觉形象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本课学习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尝试、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画家毕加索立体主义的造型表现方法,感悟艺术多元化的特点,模仿大师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画派的造型特点。学会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并能运用立体主义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抽象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以及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感悟画家毕加索造型表现手法。
难点:学习如何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怎样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装饰方法表现形象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报纸、废旧纸箱等综合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前置作业--自主学习
1.教师“艺想天开”示范--引出课题教师示范绘制毕加索头像导入(播放导入音乐伴奏)板贴 3个不同角度的毕加索头像线描作品(板贴到黑板的左边一栏)2.引出课题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老师要把这位重量级的人物请到我们的课堂,他就是 20世纪艺术大师毕加索。贴板书“大师画我也画”
二、情境创设--艺术感知
1.介绍艺术大师同学们,在你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还都知道哪些艺术大师呢?从古到今,在艺术领域中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大师!走,跟老师去艺术展厅欣赏大师的作品吧!
2.探究不同国家和时期的艺术大师作品思考上面的这 3幅你对那幅作品最有感觉呢?
3.介绍毕加索艺术大师生平课件+学生录音介绍师总结:这就是毕加索的一生,他不断的突破自己,尤其是他创作的立体主义成为了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他打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形式,使用了全新的观察方法,开创了新的艺术表达形式。那么毕加索使用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呢?
三、自主初探--学生体验
1.探寻“多角度”规律思考:作品中人物的脸型和五官的各个部分都是从哪些角度观察的?
2.师生总结毕加索他把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同时出现在一个形象上......(板书“多角度”)
3. “艺想天开”我也来(小游戏)请 3位学生体验,师生交流点评
四、交流探究--合作尝试
1.探寻“错位分解重组”的规律教师用硫酸纸示范,给出构图方法:先错位,再组合的造型表现方法师生互动交流示范创作,生观察感受新视角。
2.学生小组探究体验体验造型构成,为后续创作做准备师生展评,肯定评价和给出建议师生总结:毕加索这种通过物象的分解与重组再创作出新的形象的创作方法,也正是立体主义画派的重要特征。
3.探究毕加索涂色方法、装饰特点、表情等毕加索用这种方法创作了很多立体主义作品,请你们仔细观察,对比大师的作品,我们刚才作品缺少些什么呢?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出示范画。
4.总结立体主义特征师归纳毕加索立体主义另一个特征。(板书:错位重组)同学们想一想,100多年前的毕加索就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大胆创作,你们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板贴:创新)
5.欣赏学生作品欣赏了大师的作品,接下来我们看看玉龙湾的小学子们的作品吧。摆放教室两边+课件
五、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欣赏
到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创作了,认真倾听,我们来看作业要求: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了新的想法,请你用立体主义的这些表现方法继续完成你们的人物头像吧。喜欢用综合材料创作的同学你们利用课前搜集的材料尽情发挥吧。(播放课件欣赏图片)教师巡视指导。
六、活动评价拓展多维收获
1.展评自评、互评、小组成员评价、师评
2.固学小毕加索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拓展
师:毕加索不仅在绘画领域有着突出的成绩,他的视觉语言也在影响着我们生活,服装衣服的装饰元素、艺术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元素等等都有着毕加索的身影。这些栩栩如生的视觉语言持续激励着我辈。其实不管是艺术大师、还是老师、还是我们玉龙湾的孩子们或者眼前可爱的你们,我们大家都可以用我们的创想表达我们的“艺想天开”!“艺想天开”从这里起航。
教学反思
《大师画我也画》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结合上一课《画家梵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贴近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本课主要介绍毕加索的绘画方法,通过先欣赏一些其他艺术大师的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心中埋下对艺术作品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先直观感受毕加索的与众不同。再加上学生讲解毕加索的一生,让学生对毕加索有了全新的认识。然后学生回归课本,自主发现“多角度”特征,学生体验、教师模仿创作,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大师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效果显著,一下子将学生的难点解决了。在学生基本掌握方法技巧之后,结合上一节课的后印象画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尝试、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用油画棒、彩铅、甚至纸箱进行创作,利用多种材料尝试创作,体会艺术创作的多样性。本节课在综合组创作中,感觉深入不够,学生的创作思路没有打开,创作思维不顾活跃,应该给与学生更多素材欣赏、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