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1.D由表可知,该地由周二到周四昼渐短,夜渐长,由周五到周日,昼渐长,夜渐短.故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
北移选项ABC错误,D止确
2.C由表可知,从周二到周日,该地经历了冬至节气,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选项ABD
错误,C止确
3,C图中山地为一地垒山,地垒构造是由地壳相对上升运动形成的。选项C正确
4.A巾图可知,平原位于地壳下陷地带,屈于地堑构造,后血丁黄河携带泥沙的沉积,形成地势平缓的平原。选项
BCD错误,A正确。
5.A根据已学和黄土沉积所在的位置判断,黄河流经的平原地带的黄土一是冬季风将西北内陆的粉砂等搬运于
此沉积,二是黄河将黄土高原的黄土搬运至此沉积的。选项BCD错误,A正确。
6.C根据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判断,图中甲为苔原带,①正确:乙为亚寒带针叶林带,②正确:丙为温带落叶阔
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丁为温带草原带,③④错误。选项C正确。
7.B①与②地所在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①地终年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冬季
比较温和:与①纬度相当的东部地区,冬季受来自高韩度的寒冷冬季风影响,冬季漫长寒冷,不适宜温带落叶阔
叶林的生长,使自然带向南退缩到②地所在的较低纬度地带。选项ACD错误,B正确:
8.D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区域边界是模制和过渡的,选项A错误;双季稻主要种植区内的自然特征存在区域差异,人
口密度也不相同,选项BC错误;这些种植双季稻的区域具有种植双季稻的优势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项D
止确。
9,D与同纬度的长江以南地区相比,贵州省、云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拔较高的云贵高原,积温较低,生长期较
短,不适宜种植双季稻,选项ABC错误,D止确
10,D由材料“其中只有绿氢是通过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或生物质等其他环保方式制氢”可
知,绿氢生产应布局在风能、太阳能资源丰高的以域: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区风能利太阳能资源都比
较丰富,成为布局优势。选项ABC错误,D正确。
11.A灰氢和蓝氨在制取过程中均有碳的排放,绿氢在制取过件中基本为碳的零排放,故其是我国实现绿色低碳
社会的重要载体。选项BCD错误,A正确。
12.C根据材料“毗邻大湾区,也是千年客家古邑的龙南市”可知,龙南市与广东省具有·脉相承的客家文化,在信
息交流、观念认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①正确:根据材料“该市出台了《龙南电子信息产业优惠政策》等一系
列政策措施,激励企业人才创新创业,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可知,龙南市已营选出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
②正确:龙南市地处赣南山区,地势起伏大,且电子信息企业占地少,③错误;龙南市工业基础薄弱,④错误。选
项C正确:
13.B龙南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集聚带来的显著效应一是利于企业的技术、信息交流,激发科技创新,①正确;二
是吸引配套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增强市场影响力,③正确:电子信息产业的废弃物较少,②错误;入驻龙南市
的电子信息企业的规模不会太大,④错误。选项B正确。
14.B由材料“系中国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可知,转型前,枣庄市以煤炭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由材料“枣庄市
努力打造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和高质高效农业、
新型商贸物流业、特色文旅康养业为主体的‘6+3'现代产业体系”可知,近年来,枣庄市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
多元化,产业等级由低端走向高端,①④正确;根据“‘工业強市、产业兴市'”和6大工业部门可知,枣庄市仍然
将工业作为该市的主导产业,且高端的重工业占优势,②③错误。选顶B正确。
15.A由材料可知.枣庄市新兴的支柱产业中大多与当地的煤炭资源关联度不大,选项B错误:外迁人口不一定是
转型产业需要的劳动力,选项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循环经济等,选项D错误;重要的一点是枣庄市积极营造
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引进技术、资金、项目,大力发展了新兴产业。选项A正确。
16.B由材料可知.枣庄市打造的“6+3”现代产业体系的推动力,应当来自不竭的创新与研发。选项ACD错误,B
正确
高二地理答案
第1页(共2页)秘密★启用前
大同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3分,共48分)
地球公转运动引起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表1为我国某城市2023年某月连续6日日出日落时间表。据此完成1~2题。
表1
日期 日出 日落
周二 07:07:52 18:03:15
周三 07:08:23 18:03:42
周四 07:08:54 18:04:11
周五 07:09:24 18:04:41
周六 07:09:53 18:05:11
周日 07:10:22 18:05:42
1.表中6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特点是( )
A.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B.先向东南,后向西南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
2.连续6日,该地的日出方位为( )
A.正东方向 B.正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内力和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地表形态的变化。图1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3~5题。
图1
3.图中山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 D.地质构造
4.图示平原在成因类型上,属于( )
A.地堑谷 B.山谷 C.曲峡谷 D.河谷
5.平原地带的黄土主要源于( )
①风力搬运 ②冰川侵蚀 ③流水搬运 ④流水侵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图2为俄罗斯主要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图2
6.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自然带,正确的有( )
①甲—苔原带 ②乙—亚寒带针叶林带
③丙—温带荒漠带 ④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与①地相比,②地自然带分布纬度偏低,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大 B.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临海洋,寒流流经
双季稻,是指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5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7月中下旬时收割早稻;然后翻耕水田、插种晚稻,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11月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双季稻比单季稻的总产量要高。图3为我国双季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图。据此完成8~9题。
图3
8.我国双季稻主要种植区( )
A.有明确的区域边界 B.区内自然特征完全一致
C.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D.为发挥区域优势而划定
9.我国贵州省、云南省没有成为双季稻主要种植区,主要原因是两省份大部分( )
A.山地多,土壤贫瘠浅薄 B.纬度低,雨季降水过多
C.森林多,耕地比重较低 D.海拔高,水热组合欠佳
氢能作为清洁无碳、灵活高效的二次能源和工业原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氢能按照其制取方式,可以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种,其中只有绿氢是通过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或生物质等其他环保方式制氢。目前,从空间布局上,我国鼓励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区的绿氢生产,加快煤炭减量替代。据此完成10~11题。
10.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区布局绿氢制造业的区位优势是( )
A.重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结构完整 B.煤炭资源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
C.土地面积辽阔,地租水平较低 D.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丰富
11.绿氢是我国实现绿色低碳社会的重要载体,主要是由于绿氢( )
A.生产过程中实现碳的零排放 B.占能源消费结构的绝对优势
C.原料来源丰富,制取成本低 D.呈多种物态,节省运输费用
毗邻大湾区,也是千年客家古邑的龙南市,凭借与大湾区相邻的区位优势,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该市出台了《龙南电子信息产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企业人才创新创业,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如今,龙南市的电子信息企业中,70%以上来自大湾区。图4示意龙南市位置及高速铁路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图4
12.龙南市成为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 )
①毗邻大湾区,拥有一脉相承的客家血脉和文化 ②政府大力支持,投资兴业环境良好
③土地后备储量丰富,水资源供应充足 ④工业基础雄厚,物产富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龙南市电子信息产业空间集聚带来的显著效应有( )
①利于企业的技术、信息交流,激发科技创新 ②有助于处理废弃物,建设垃圾电站
③吸引配套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增强市场影响力 ④吸引大型企业入驻,形成规模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枣庄市是鲁南中心城市之一,系中国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日渐枯竭,该市不断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近年来,枣庄市努力打造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和高质高效农业、新型商贸物流业、特色文旅康养业为主体的“6+3”现代产业体系,走向了“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5为枣庄市位置图。据此完成14~16题。
图5
14.枣庄市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多元化 ②扩大一、三产业规模,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
③夯实重工业基础,以轻工业为主导 ④产业等级由低端化转向高端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近年来,枣庄市能够成功转型的有利条件是( )
A.营造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 B.立足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
C.吸引外迁人口的回流 D.循环经济低碳化发展
16.枣庄市实现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需高度重视( )
A.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 B.人才引进,科技创新
C.生态修复,防御污染 D.构建宜业宜居的环境
二、非选择题。(共3道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及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会带来一定的天气状况及变化。图6为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图6
(1)分析图示甲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比较乙、丙、丁地风力、风向的异同及天气状况。(4分)
(3)推测戊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并说明理由。(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县份。该县地势起伏大,海拔从70米上升到2240多米,80%以上的面积为山地。近年来,长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在不同村镇、不同海拔地区,实施并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一批批特色农产品,如高山蔬菜、盆景、茶叶、栀果、椪柑畅销国内市场。2017年,该县文家坪村全面推广“高山蔬菜避雨延秋”大棚栽培技术,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努力培育新品种,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图7示意长阳县位置。
图7
(1)分析长阳县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的自然原因。(6分)
(2)从海拔角度,推测长阳县高山蔬菜、盆景产业、椪柑种植业的区位选择。(6分)
(3)说明长阳县推广“高山蔬菜避雨延秋”大棚栽培技术的必要性。(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及,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国土的96%为茫茫沙漠,全国98.5%的人口挤居在仅占全国面积4%的尼罗河流域,特别是尼罗河三角洲。1997年1月9日,随着埃及总统按动电钮,一阵爆炸声响彻云霄,埃及历史上最大的沙漠改造工程图什卡工程(新河谷工程)正式动工。1971年阿斯旺大坝的建成,使纳赛尔水库蓄水量达1640亿立方米,相当于尼罗河两年的流量,增添了埃及政府动工建设图什卡工程的信心和决心。这项工程包括在纳赛尔水库附近的图什卡湾建一座日抽水量达2500万立方米的巨型扬水站,修建长850千米的主渠道和9条分渠构成的灌溉网,通过灌溉网将西部沙漠中的可耕地和6个主要绿洲连为一体,构成新河谷及新三角洲。图8为尼罗河水系和埃及图什卡工程示意图。
图8
(1)分析纳赛尔水库蓄水量大的主要原因。(6分)
(2)推测埃及将图什卡工程选址于纳赛尔水库以西的理由。(6分)
(3)简述图什卡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对埃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6分)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