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树和喜鹊》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13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会写“单”“种”2个字。
2.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朗读好课文,体会“孤单”的感受。
4.体会有伙伴的快乐,懂得邻居和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开展随文识字,会认1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朗读好课文,体会“孤单”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学习“窝”字:①故事导入②鸟住的叫鸟窝,鸡/蜜蜂/狗住的叫什么呢?③总结:窝指的就是小动物的家④认读生字:窝⑤认读词语:“鸟窝”
2.揭示课题:①鸟窝里住着一只象征着好运的喜鹊,一起来和它打打招呼吧!②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检查分段。
3.认读生字:①领读②小组读③去拼音赛读。
4.认读词语,梳理文章脉络:①同桌认读词语②指名读③分组读。
5.相机学习AABB式词语:①指导:叽叽喳喳形容的是鸟的叫声,所以第二个叽要读得轻一些。②前两个字一样,后两个字也一样的词语我们称之为AABB式词语③拓词: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吗?④齐读:孤孤单单、快快乐乐。
6.梳理脉络:①男女生合作读:竖着读词语②每一列词语,都构成了一副画面,你能把这四张图片对照词语的顺序排排序吗?③聚焦关键词:找一找“孤单”“邻居”“快乐”藏在课文的哪三个句子中,找到后用横线画出来
三、学习1、2自然段,了解“孤单”的意思。
(一)聚焦“只有”,体会孤单。
1.学习多音字“只有”:①从前树和喜鹊都很孤单,课文中有个句子虽然没有出现孤单这个词,但是一读就令人觉得非常孤单,你能找到这个句子吗 (预设: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②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觉孤单呢?
2.认读多音字“只”
3.体会孤单:
师:这里只有一棵树,有没有第二棵树?
师:这里只有一个鸟窝,有没有第二个鸟窝?
师:这里只有一只喜鹊,有没有第二只喜鹊?
师:所以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①总结: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快乐没有人分享,所以(引读第二自然段)。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难过也没有人安慰,所以(引读第二自然段)
②现在你们知道孤单是什么意思了吗?③总结:只有一没有二,这就是孤单。④你们有没有过孤单的时候呢?说一说你的感受吧!(生交流)⑥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4.字理识字“孤”:①字理识字“孤”②仔细观察,“子”字作为偏旁发生了什么变化?③生活当中你还认识哪些“子字旁”的字呢?
5.字理识字“单”:①字理识字“单”②生活识字
6.课中操
四、学习3、4自然段,了解“邻居”的意思。
1.联系课文,学习词语“邻居”:书本中有一句话,虽然没有提到邻居,但一读就能让你知道树和喜鹊它们都有了邻居,你能找到这句吗?
2.说话练习:“好多好多”说话练习
3.感受有伙伴就快乐:
①你们有邻居吗?你们会和邻居做什么呢?②拓展:邻国、邻座④当你的同桌画画时忘记带笔了,你会怎么做呢?⑤总结:远亲不如近邻,邻居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伙伴,而同桌就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有快乐一起分享,有困难互相帮助,这就是伙伴带来的快乐
五、写字学习
1.指导观察: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仔细观察指名反馈
2.指导书写:①“单”就像一个单脚站立的小人,为了保持平衡所以要伸展双手,这一长横要长而舒展。身体平衡了,这一笔竖就可以站得直直的,踩在竖中线上。②“种”有两笔长竖,左右两边都有长竖的汉字,一定都是左短右长,比如上学期学过的“林”和作业的“作”。
3.范写
4.练写
5.展示、师生合作讲评
6.总结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联系故事内容,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还知道了邻居与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故事里的树和喜鹊有了邻居后会一起做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邻居
孤单 快乐
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