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辛亥革命微课 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辛亥革命微课 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07 17: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武昌首义东莞市石龙中学·此处插入经压缩后的授课教师照片,大小不能超出此相框武昌首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湖北武汉武汉三镇(汉口、汉阳、武昌)①1906年“预备立宪”
1911年“皇族内阁”
②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
③铁路收归国有政策
1911年四川成都起义 武昌首义1.武昌首义背景:目标不满湖北抽调新军镇压立宪派失望
倒向革命长江流域保路运动湖北空虚1911年,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起来,组成共同的领导机构,决定发动起义。

3.武昌首义的主力军:2.武昌首义的领导者:新军
①领导层被破坏
⑴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时,不慎引起了爆炸,引来了俄国巡捕搜查。起义用的旗帜、印信、文告和革命党人的名册都被搜去,转交给清政府。起义主要领导人孙武、蒋翊武逃亡,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被捕。
4.武昌起义过程:⑵1911年10月10日整整一个白天,清政府四处搜捕革命党人,革命党人有32人被捕。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三人被立即杀害。②起义行动
⑴由于领导层被破坏,湖北革命党人群龙无首,湖北新军中革命士兵决定自行发动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 湖北新军的革命士兵在熊炳坤、金兆龙率领下,打响起义第一枪,发动了武昌起义。
⑵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到10月12日整个武汉都掌握在革命新军手中;
1911年10月11 日,湖北军政府成立,推选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皇帝年号,声讨清政府,号召各省起义。湖北军政府的成立5.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革命派要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首脑?
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曾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在海军服役,甲午战后,他帮助了张之洞教练新军。武昌起义当晚,他想制止革命,并杀害了起义士兵和革命党派来的联络员。
黎元洪①当时革命党群龙无首,自认不够“资格”。
②黎元洪在当时算得上比较开明军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6、武昌首义后续影响
①、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2月,清王朝正式灭亡。
②、意义: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其开拓创业精神更值得后人铭记。 武昌起义并不是辛亥年间的第一次起义,广州早在半年前就发生了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中也发生了成都起义,为何独以武昌起义被尊为“武昌首义” ?“武汉首义”的正式提法,较早见于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发布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其中明确称:“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
武昌新军起义并非清末首次发生的反清武装暴动,孙中山先生称之为‘首义’,别有深意。
自1895年10月孙中山举行第一次广州起义以来,期后十余年间发动十多次反清武装暴动,然而,历次武装暴动,皆被清方迅速扑灭下去。 相比之下,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晚的武昌起义,虽然晚于广州的黄花岗起义和成都起义,但经过一夜血战,光复了武昌全城,并于11日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此后,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革命取得胜利。所以武昌首义中“首义”是指首次举义成功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