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07 14:2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17、18世纪欧美国家在政治领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具体史实有: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厂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恩格斯《反杜林论》
工业革命定义 用 机 器 生 产 代 替 手 工 操作, 在 生 产 力 和 生 产 关 系两 个 方 面 都 发 生 深 刻 变 化的 一 场 革 命!一、工业革命1.政治
前提: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工业革命提供保障;
2.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工业革命为什么率先从英国开始?4.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3.开始行业:棉纺织业5.开始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发明者:
哈格里夫斯
(木匠) 可同时纺出十几根纱,但纺出的纱较细,而且易断珍妮纺纱机(1765)人力发明者:
阿克莱特(钟表匠) 纺出的纱结实,但比较粗。这种机器不用人力就能转动。水力1769年发明者:克隆普顿
(工人) 吸取了以上两种纺纱机的优点,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锭, 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
水力骡机(1779年)水力织布机(1785)水力发明者:
卡特莱特
(牧师) 提高织布效率40倍,大规模的织布厂很快出现。 棉
纺织业飞梭骡机 水力
织布机纺织厂 寻找
更强大,
更持久,
更稳定,
能在任何地方
任何季节,
使用的动力机械改良6.标志性成就(发展):瓦特改良蒸汽机1712年,铁匠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蒸 汽 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是什么?动脑筋瓦特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以工人、技师为主,他们的发明创造不是偶然的,而是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结晶。问题与思索 7.扩展:交通运输业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轮船。
铁路交通的面貌也大大改观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19世纪早期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8.完成标志:
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
生产的主要方式(或:
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
劳动)
这场 工业革命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呢?机器生产18世纪60年代开始
改良
蒸汽机 工 厂手工工场纺织采矿
冶金运输业19世纪40年代基


成工 业 革 命 的 历 程二英国工业革命之影响1.经济2.政治3.世界格局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材料1: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材料2:兰开夏(英国工业城市)最初一批工厂全用
童工。1788年,英国142个纱厂使用童工2.5万人,
女工3.1万人,男工只有2.6万人。童工在低矮、门
窗紧闭、飞花时时飘进肺里的厂房,常常工作14~
18小时,仅有40分钟吃饭时间,还得用20分钟擦机
器。手指轧断,四肢被辗碎,事故层出不穷。
一工人回忆:“我的父亲每星期仅赚10先令6便士,
而我母亲的小学校也只添补2、3个先令。收入十分不
足,而4磅(相当于1.8千克)重的面包要卖到1先令
10便士。”
不列颠工业像吸血鬼一样,只有靠吸吮人血——
并且儿童的血——才能生存。
——马克思
材料3:1818~1836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纱增加了5200倍。1850年,英国对印度棉纺织品输出,占英国棉纺织品输出的65%。殖民当局规定,英国输入印度的货物只收极低税,甚至免税,印度纺织品在本国销售,却要交极高的内地税。在英国棉织品冲击下,驰名世界的印度棉织工业急剧衰败,著名纺织业中心达卡,人口从15万减少到三四万人。大批破产的手工业者挣扎在死亡线上。
工业革命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小结:英国工业革命之进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主要成就机器的应用解决动力问题解决运输问题从棉纺织业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富尔敦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A2.工业革命完成标志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C4.下列发明家,哪一位不是英国人(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富尔顿
D.史蒂芬孙C说明:工业革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图1是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示意图。
棉纺织业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加速了棉花加工量的增长,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764年到1789年25年间,棉花加工量增长8倍多。 图2是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由于冶金、采矿行业中采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铁产量。从表中可以看出,英国的生铁产量在60年间增长了15倍。 这两张图表分别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变化:从1764年到1789年25年间,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迅速。变化:从1764年到1789年25年间,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迅速。英国的生铁产量从1740年到1800年增长了15倍阅读下列材料 :
……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9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以上数字反映了什么问题?答:生产力迅速提高
说一说: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思考欧美国家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怎样状态?中国是否从中受益?为什么?封建社会后期(清政府统治前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没有。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社会基本与世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