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西湖游记两则》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或用法。
2.理解准确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本文简洁明快、形象活泼的语言特色。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清高淡雅的志趣。
4.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一、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湖北省)人。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写作背景
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羡慕陶潜“归去来兮”,万历二十五年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即十六篇之多。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被誉为人间天堂。其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去,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华、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堤上有石拱桥六座。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杭州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 5.6公里 ,湖周约 15公里 。景区由一山(孤山)、两堤(苏堤、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犀利户、岳湖和南湖)、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锋夕照、南平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构成。
二、初读文章
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突兀( )棹( ) 颊 ( )目酣( )神醉 东阿( )王
夕岚( ) 石篑( ) 罗纨( ) 夕舂( )
2.朗读课文。要求: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读出感情。
方法链接
(A)读准节奏,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B)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应读出作者与西湖相遇的愉悦心情。
三、疏通文意
1.注意下面加横线的字的含义。
①保叔塔突兀层崖中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棹小舟入湖 ③目酣神醉 ④花光如颊 ⑤波纹如绫 ⑥余游西湖始此 ⑦艳冶之极 ⑧粉汗如雨 ⑨梅花为寒所勒 ⑩山峦设色之妙
2.重点句子翻译
①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②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③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④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方法链接:
①翻译句子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句式。
②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③力求准确通顺。
四、深入研读
《西湖一》
1.作者初游西湖时的心情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西湖一》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
3.《西湖一》哪句话是对西湖作作全景的描写?试品味这句优美的语言。
《西湖二》
1.《西湖二》哪句能统领全文?哪些句子作了具体描写
2.你最喜欢这篇文章中的哪几句话,请你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并点评一下。
3.比较:《西湖一》与《西湖二》在写景上有何异同?
方法链接:
从文中找出有关描写西湖景物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进行对比,进行体会,然后概括。
写景,要注意从自己的“此情”出发来写景摹物,把自己对景物的独特感受生动地表现出来。
五、积累迁移
1. 读下列句子,区别加横线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
①竟不忍去湖上 古: 今:
②安可为俗士道哉 古: 今:
2.描写西湖的优美诗词很多,请你找出来,写在下面。
(1)
(2)
(3)
(4)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二、1.wù zhào jiá hān ē lán kuì wán chōng
三、1.①突兀:高耸的样子。②棹zhà ( http: / / www.21cnjy.com )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③目酣: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了酒。④颊:面颊。这是说桃花雅丽如少女的颜面⑤如绫:形容极细软平滑⑥始此:从这一次开始⑦艳治:美丽、妖艳⑧粉汗:年轻女子的汗⑨勒:抑制。⑩设色:用颜色描画。
2.①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轻软的绫罗一般起伏。
②花的情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情调,别有一番情趣。
③歌声和乐器声如阵阵清风,到处传扬着,年轻妇女的汗如道道细雨,依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比堤边的草还要多,美丽极了,妖艳极了。
④其实湖水成为绿色的精巧,雾气笼罩山峦的奇妙,都是出现在旭日初生、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才把它的浓眉姿态发挥到了极点。
四、
(一)
1.明确:“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明确:“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这种感情蓄积已久,其发必速,故游记开篇不容许多笔墨交待,一落笔就直抒性灵:保叔塔为西湖北侧门户,塔身挺秀,卓立山巅,未近西湖而先入眼帘,本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仅以“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一笔带过,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已心飞湖上也”。整个杭州山水风物此时惟“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心飞”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无遗。
3.明确: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以比喻和排比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西湖妩媚动人的风光。
(二)
1.明确:(1)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2)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如雨,罗纨为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3)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2.明确:(1)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绘出西湖的月夜美景,照应前面的“为月”,并为结尾的抒情议论张本。
(2)歌吹为风,粉汗如雨,罗纨为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以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杭人春游西湖的盛况,照应《西湖游记》(二)的首句“西湖最盛,为春”。
3.明确:异:西湖一,只写“面”,只有日景;西湖二,“点”“面”结合,日、月之景结合。同:从面上写西湖春天美景。运用了衬托之法。
五、
1.①古:离开 今:前往
②古:疑问代词“怎么” 今:安静、安全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