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
课型: 新授 编号:
主备人: 李晶 审核: 小主人:
学习目标:通过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知识链接:一、示标自学一、复习导入: 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绘声绘色、名副其实 (1)教师板书。 (2)检查订正,写对的同学加星。 2、请你回忆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三部分的内容 板书 二、研读课文,品悟理解。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自然段,看看课文写了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 2.学生读书,交流: 外形、 捕食、变色 (一)端详变色龙之外形 1、自由读第9自然段,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 2、指读、 交流:变色龙的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相关词句说一说。适时板书: 凶 头部:头(椭圆形) 嘴(三角形) 眼(凸起) 凶相毕露 身躯:(长筒状) 背部:(隆起酷似龟背) 腹部 :脚(短) 尾巴(尖细) 指导朗读 看图,指名朗读。 3、小结写法:同学们,变色龙的外形之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的。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渗透观察顺序: 全身→ 头→ 身躯→尾巴),而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又紧紧扣住了它的特点(身体的颜色、嘴巴的形状等等)。 4、“我们”大声叫喊,对变色龙指手画脚,变色龙的反应如何? 5、如果你是“我们”其中一员,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小结过渡: 1、刚才我们有序地端详了变色龙怪异的外形。要想了解变色龙,我们光知道它的外形是远远不够的。默读课文第十到十五自然段,看看作者在写变色龙捕食和变色时,又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并简要地写写你的感受。 (二)端详变色龙之捕食 1、现在来观察他的捕食,看变色龙的捕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2交流: (1)捕食快: 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刷、刹那间、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②“刹那间”具体指多长时间呢 ——1/25秒 ③读读,体会它的捕食之快! 指读 齐读 (2)捕食准: ①还留下什么印象 读读相关的句子。 ——准。 ②为什么这么准呢 ——眼睛可以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读句子 ③ 用手来做眼睛,做一做动作,感受一下变色龙如何用眼睛、灵活观察的。 齐读 观看变色龙捕食的视频,感受它捕食的又快又准。 ④多神奇啊!让我们大声读出你的惊奇。(出示齐读)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三)端详变色龙之变色 1、变色龙这么快,这么准的捕食让我们惊叹,可是它会变色的本领会更让我们由衷地赞叹。 2、自由读14自然段,变色龙的变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交流 (1)变色多: ①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 读一读这段话。 ②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 你可以想象,它还能变出来别的颜色吗 可能变出什么颜色呢 说一说:变色龙在香蕉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 );变色龙在棕色的泥土上,变成了( );变色龙放在水泥板上,它变成了( );变色龙在( ),还会变成( )……看图片感受。 ③变色龙你的名声和实际真的很相符啊!请大家来写一写下面这段话: 变色龙,可真难发现你啊!你在香蕉叶上,你的皮肤就变成了香蕉叶色你在 ,你的皮肤就变成了 ;你在 ,你的皮肤就变成了 你果然是名副其实。 (2):变色快: ① 还留下什么印象 ——快 ②有谁知道它每变一次颜色到底有多快吗 ——20秒 ③ 20秒,到底是多长的一段时间呢 以我们非常认真的书写态度来些“避役”二字。——师板书,学生写字。 ④读:变色龙,真是名副其实! ⑤我们文中介绍它3次变色,那总共需要多长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 ——1分钟! 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表达我们的钦佩与赞叹! 读:变色龙,真是名副 其实! (3)拓展 ①观察变色龙会不会变色,我们把它搬来弄去3次,它也乖乖的变了3次色,我不禁产生疑问,它为什么要不停地变色呢 (——为了保护自己,保护色是它的救命法宝! ——是变色龙的本能,每到新的环境,它都会迅速变色,以此来掩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小结延伸:变色龙可真不简单啊!本领可真高强啊!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能像变色龙一样有保护自己的救命法宝吗 ——拟态(竹节虫、枯叶蝶)、装死(负鼠)、自切(壁虎)等等。 看图感受 三、补充介绍,激发情感。 1、师:变色龙学名叫避役,“役”在我国文字中的意思是“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说,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所以命名为避役。 2、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作者他们最后还是把它放回了原始森林。这是为什么呢 (保护动物) 四、回顾全文,拓展练习 1、推荐阅读《动物百科》,会认识更多有特点的小生灵的。 2、老师建议大家也回去实地观察、研究一种小动物,学着作者的样子把她介绍给更多的人。 3、学习两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①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② 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发现 外形:怪 端详 捕食:快、准 变色:多 放回 (数量少,要保护)
二、感悟成功 颗粒归仓1、知识归纳:2、感悟生成:
三、达标测试 巩固落实完成学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