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静夜思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静夜思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3 17:1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静夜思》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夜、思”等10个生字,会写“思、床、前、光、低、故、乡”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
3.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浓浓的思乡情。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猜谜导入
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预设:月亮。
2.揭示课题
大诗人李白就望着明月写下了一首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静夜思》。(板书:静夜思)
过渡:诗人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课题,拉进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诗文
过渡:要想学好一首古诗,了解它的作者是必不可少的,下面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李白的生平吧。
1.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2.情境听读
播放《静夜思》的音频,学生可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3.纠正读音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4.全班齐读《静夜思》
5.集中识字
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jìnɡ yè sī chuánɡ ɡuānɡ yí jǔ wànɡ dī ɡù
静 夜 思 木床 月光 怀疑 举头 望见 低头 故乡
预设:形声字识字、加一加识字、部首识字、看图识字、字源识字。
点拨:
①借助看图识字的办法来识记“静”“夜”“光”。
师:同学们,这样的夜晚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呢?
预设:安静。
同学们真棒!这样安静的夜晚就叫“静夜”。
师:同学们再看这张图,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了黑夜里有一束亮光。
(出示“光”)和老师一起读:光、光、光。光就是能照亮物体的某种物质。不同的光有不同的名称。太阳发出来的光叫阳光,月亮的光叫月光。你还能说说别的带有“光”的词语吗?
预设:星光、灯光。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
②借助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思、床”。
师:同学们,有些字是有几个字组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来巧记。
(出示“心”)和老师一起读心字底、心字底,表示和心里活动有关。谁能用加一加的办法说一说“思”字怎么记?
预设:思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加起来就是“思”。
师:真不错。古人误认为人是用心来思考的。所以用了心字底。可组词:思乡、思考。
(出示“广”和老师一起读广字旁,表示宽阔。谁能用加一加的办法说一说“床”字怎么记?
预设:床是木头做的,所以有个“木”,“广”加“木”就是“床”。可组词:木床、小床。
师:这真是个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③借助字源识字来识记“疑”“举”“望”。
师:同学们认字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我们还可以用字源识字的方法来识记。
(出示“疑”的字源图片)和老师一起读“疑、疑、疑”。谁来说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了一个人拄着拐杖,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师:是的,图片上这个人站在那里好像迷路的样子。“疑”就是“迷惑、犹豫不定”。
(出示“举”的字源图片)和老师一起读“举、举、举”。谁来说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了一个人用双手把孩子高高举起。
师:是的,所以“举”就是“双手托物”的意思。
(出示“望”的字源图片)和老师一起读“望、望、望”。谁来说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了一个人远远地看着月亮。
师:是的,所以“望”就是“远远地看”的意思。
④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低”“故”。
师:同学们,学习生字有很多,比如有很多字,它的部首与字义有关,而部首旁边的基本字与它的读音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记住一个识记形声字的口诀“基本字表音,部首表义”。
(出示“亻”)和老师一起读:单人旁,单人旁,与人有关。谁能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说一说“低”字怎么记?
预设:低,头向下垂,所以用“亻”,基本字“氐”的音节是“di”,所以“低”读“dī”。组词:低头、低下。
同学们真棒!知识运用得真不错!
(出示“攵”)和老师一起读:反文旁,反文旁,与鞭打、敲打或手持东西有关。谁能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说一说“故”字怎么记?
预设:故,就是过去的意思。基本字“古”的音节是“gu”,所以“故”读“gù”。组词:故乡、故人。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疏通课文中的生字词,读通读顺古诗,读出诗味。简要介绍、交流作者和创作背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看一看那轮明月,去感受一下诗人当时的思乡之情吧!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学生自由诵读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探究活动
理解诗意
点拨:
(1)解读诗题:“静夜思”就是“诗人在静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2)词语注释:
①理解“明月”是“明亮、皎洁的月亮”的意思。
②“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似、好比”的意思。
③“霜”是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④“望”是指远远地看。
⑤“思”是思念。
(3)诗意: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播放《静夜思》情境视频(诵读版),在情境中进一步感受古诗大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借助注释和情境诵读等方式理解诗文大意。
(二)自主探究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古诗大意,你知道李白写下这首诗的夜晚是怎样的吗?我们去探究一下吧!
1.探究任务
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探究活动
(1)学习前两句诗。
①自由诵读古诗第一、二句, 引导学生圈画出诗中描写夜晚景物的关键字句。
预设:圈画“明月光”“地上霜”,可以看到空中高挂一轮皎洁的月亮,银白色的月光洒下来,一眼望去就好像白白的霜。(板书:明月光 地上霜)
②思考:李白真的看见地上的霜了吗?
预设:没有看见。
③出示月光和霜的图片,说说月光是怎样的,霜是怎样的。
预设1:月光白白的,亮亮的。
预设2:霜白白的、冷冷的。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到了明月光是白白的,霜也是白白的,那岂不是这两样东西的颜色很像?这银白色的月光洒下来,一眼望去就好像白白的霜。李白在诗中特意用了一个字来说明月光和霜很像,你知道是哪一个字吗?
预设:我知道是“疑”这个字。
④“疑”,可以看出银白色的月光洒下来好像地上铺了一层霜。
师:李白看到了银白色的月光,联想到了冷冷的寒霜,可见此时此刻他内心是怎样的?
预设:孤独。(板书:孤独)
小结:同学们,李白当时就是孤零零地住在一家客店里,因为没人陪伴,心情像冷冰冰的寒霜一样。
(2)学习后两句诗。
①诗人孤零零地住在一家客店里,他在干什么?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请读后两句诗,边读边圈画诗中描写诗人动作的关键字句。
预设1:圈画“举头”“望”。可以看出诗人抬起头远远地看着月亮。(板书:举头、望)
预设2:圈画“低头”“思”。可以看出诗人低下头思乡情绪涌上心头。(板书:低头、思)
②天上挂着明月,银白色的月光洒下来照在李白的窗前。同样这月光也照着李白的家乡,但是他却回不去,他“举头望明月”时,想到了什么?
预设:故乡。
师:想一想,李白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预设1:李白会想到故乡的人。
预设2:李白会想到故乡的景。
预设3:李白会想到故乡的事。
③李白那么思念家乡,他为什么还不赶紧回家去?(板书:思乡)
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小结:你们对古诗都有了自己的理解,非常好。我们不仅要把古诗读准确,还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思乡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播放情境课文(跟读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借助注释和图片等方式理解诗文大意。通过了解写作背景,联系实际生活来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拓展延伸
师:李白在写完《静夜思》之后,还写了一首思念家乡的诗《秋夕旅怀》。我们来看看它的节选部分。
秋夕旅怀(节选)
[唐]李白
凉风度秋海,
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
流水何时归。
诗意:秋天的凉风度过秋海,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情。回家的路上连山叠嶂遥远无际,流水什么时候才能流向故乡?
五、书写指导
1.教师出示“思、床、前、光、低、故、乡”这些生字并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注意点。
点拨:
(1)“思、前、光”是上下结构。“思”先写“田”字,再写“心”。左右两点在卧勾的两边,中间一点在卧勾里面。“前”上宽下窄,上面的点、撇在竖中线两侧,与横要分开,第四笔改成竖。“光”先写竖,竖压在竖中线,再写点、撇。横压在横中线,竖弯钩紧贴竖中线。
(2)“床”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广”,再写“木”。木的横压在横中线,竖压在竖中线,撇捺要舒展。
(3)“低、故”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低”的第四笔是竖提,第五笔是横,略倾斜,第六笔斜勾要长,最后一笔点要在竖提下面。“故”先写“古”,再写“攵”。注意“攵”的横画在上撇下部起笔,下撇靠短横左端起笔,撇收捺放。
(4)“乡”是独体字。两个撇折的撇、相互平行,整个字稳稳站立,否则就会倾斜。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汉字笔画及笔顺。重点字、重点笔画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寂静的夜晚,皎洁明亮的圆月,这是多么清冷的一个夜晚!月光洒下来,同时也照到了诗人的家乡,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诗人诗兴大发呢?同学们,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静夜思》。
2画一画:展开想象,按自己的理解,画一画《静夜思》的情景。
【板书设计】
明月光
地上霜 孤独
静夜思 举头 、望 思乡
低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