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历史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您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 ( )
A.禅让 B.世袭 C.分封 D.专制
2.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其距今5000年前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 ( )
A.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B.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C.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 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
3.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它兼顾家庭、社会、国家与天下。以下最能体现这一中国文化精神的是 ( )
A.儒家思想 B.法家主张 C.道教风骨 D.佛教修为
4.都江堰的设计者是 ( )
A.李春 B.李冰 C.沈括 D.蒯祥
5.历史上,弱小的刘邦战胜了强大的项羽,取得最终胜利。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 )
A.胜利的决定因素是军事力量 B.得民心者得天下
C.刘邦善于以少胜多 D.项羽不懂军事
6.秦朝是被哪支农民军推翻的 (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7.据统计,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这说明秦朝 ( )
A.赋税沉重 B.刑罚残酷 C.徭役、兵役繁重 D.统治者好大喜功
8.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汉化措施。如果用世纪年代的纪年方式表述,这一事件发生在 (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5 世纪初 D.公元5 世纪末
9.他对书法的贡献在于“摒弃隶书遗意,创造出最宜抒发情感因素、极富韵致的行书书体”。这里的“他”是 (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王羲之 D.白居易
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二、归纳列举题(15 分)
1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传说人物。(4分)
(1)制作音律——
(2)创造文字——
(3)发明算盘——
(4)会缫丝,擅长纺织——
12.根据提示,写出答案。(4分)
(1)南朝的第一个王朝——
(2)南北朝时期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
(3)灭掉西晋政权的少数民族——
(4)辅佐苻坚并推行改革的汉人——
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4分)
(1)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2)能实施外科手术,且发明了“麻沸散”——
(3)创立太平道——
(4)创立五斗米道——
14.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3分)
(1)发现甲骨文的人物——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分封制开始逐步瓦解的时期——
三、材料分析题(共 20分)
15.观看右图,根据所学回答问题。(6分)
(1)这是哪个朝代后期出现的政治局面 这是什么局面 (2分)
(2)说出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对这个朝代统治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1分)
(3)由于政治的腐败,加上自然灾害的频发,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爆发。请说出这个时期爆发的农民起义。说出这次起义的性质及作用。(3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义、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成纳其女,以充后宫。
—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
材料二:如右图 鲜卑姓 汉姓
拓跋兀
材料三: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贺楼 楼
丘穆陵穆
———《魏书》 步六孤陆
材料四: 贺兰 贺
(1)北魏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孝文帝即位后把都城迁到哪里 (2分)
(2)阅读四则材料,分别指出是孝文帝推行汉化的哪一项措施。(4分)
(3)孝文帝的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算法。
材料二:他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在《缀术》一书中,这本书在唐朝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
(1)阅读材料一,说出刘徽是三国时期哪个国家的数学家。他求出的圆周率数值是多少 (2分)
(2)阅读材料二,说出“他”指的是哪位数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几位数字 (2分)
(3)材料二提到的“他”在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也有突出成绩,请各举一例。(2分)
(4)你从这两位科学家身上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1分)
四、综合探究题(15分)
18.品析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一处远古居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用水牛骨骼做的农具……
材料二:1954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一处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磨制石器的农具、粟粒、白菜种子………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各是什么遗址 (2分)
(2)结合材料说说这两处遗址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写出一处即可)(2分)
(3)归纳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写出三个特征即可,3分)
19.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统一的措施,请根据相关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8分)
【文化统一】
(1)说出秦朝完成统一文字任务的丞相。(1分)
(2)说出秦朝通用的文字。(1分)
【经济统一】
(3)说出秦朝在经济统一方面采取的两项措施。(2分)
(4)秦朝陆路规范整齐且交通四通八达,这得益于秦朝的哪项措施 (1分)
【军事统一】
(5)说出为统一和管理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秦始皇开凿的水利工程。(1分)
(6)说出为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秦朝修筑的举世闻名的建筑。(1分)
【感悟】
(7)从以上统一措施角度出发,谈谈你的认识。(1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 A 2. A 3. A 4. B 5. B 6. B 7. C 8. D 9. C 10. A
11.(1)伶伦 (2)仓颉 (3)隶首 (4)嫘祖
12.(1)宋(宋王朝) (2)建康 (3)匈奴 (4)王猛
13.(1)张仲景 (2)华佗 (3)张角 (4)张陵
14.(1)王懿荣 (2)司母戊鼎 (3)春秋时期
15.(6分)
(1)东汉(1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分)。
(2)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1分)
(3)黄巾起义(1分);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1分);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1分)。
16.(7分)
(1)鲜卑族(拓跋部)(1分);洛阳(1分)。
(2)分别为与汉人贵族联姻、改汉姓、使用汉语、穿汉服。(4分)
(3)促进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1分)
17.(7分)
(1)魏国(1分);3.1416(1分)。
(2)祖冲之(1分);第七位(1分)。
(3)历法:创制历法《大明历》(1分);机械制造:设计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1分)。
(4)治学严谨、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刻苦专研、质疑探索等精神。(1分)
18.(7分)
(1)河姆渡遗址(1分)、半坡遗址(1分)。
(2)相同点:都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农用工具;过定居生活;开始了原始农业、畜牧业生产等。(任选一点即可,1分)不同点:地理位置不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种植农作物不同(水稻;粟、黍);房屋式样不同(千栏式;半地穴式)等。(符合实际即可,1分)
(3)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聚落出现并发展等。(任选三例,3分)
19.(8分)
(1)李斯。(1分)
(2)小篆。(1分)
(3)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2分)
(4)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并修贯通全国的道路。(1分)
(5)灵渠。(1分)
(6)万里长城(秦长城)。(1分)
(7)秦的统一措施促进了国家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军事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保护了政权的安全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