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课件)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课异构课件)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3 20: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家庭式劳作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机器大生产
手工劳动(零碎分散)
机器大生产(专业集中)
大机器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温故知新:根据图片,试归纳劳作方式的发展趋势?
工业革命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程标准】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第5课 工业革命与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的变化
生产力的变化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社会生活的变化
工厂制度
工业文明
大机器生产
一.工业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中国古代织布图
英国手工纺纱图
(一)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生产力的变化
1765 珍妮纺纱机
(一)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生产力的变化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1785 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织布速度可提高40倍
1785年 瓦特万能蒸汽机
手工劳动
机器大生产
背景:①工业革命前的生产专业化趋势;
②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一.工业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现代工厂诞生的标志: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厂
工厂
工厂
制度
独立于家庭生产之外的,确立了近代生产原则、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场所。
资产的运营或经营活动主要以工厂为基本单位的企业组织制度或组织形式。
(二)工厂制度取代分散劳动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1.背景:工厂的出现
一.工业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二)工厂制度取代分散劳动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2.特点
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十一条:任何在工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最典型的行业是陶瓷业,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场,在场内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
——钱乘旦《英国通史》
(2021·浙江高考·18)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
C
集中生产、专门化劳作
实行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
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
(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
使用机器流水生产(协同/厂主监督)
原料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管理形式
生产组织
一.工业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二)工厂制度
3.影响
产品竞争力更大
经济效益更高
专业程度更高
生产速度更快
生产成本更低
亨利 ·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10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2/3。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美国创新史》
对世界: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对中国:清朝洋务派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近代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一.工业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扩展——工厂制度引进中国
①官方——洋务企业:
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②民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世纪末,张謇、范旭东等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
(2)意义: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1)表现:
大生纱厂
天津永利碱厂
张謇
范旭东
洋务时期民族工业分布图
(二)工厂制度
一.工业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2023·辽宁高三)掌握地方军政实权的洋务派督抚支持兴办近代企业,但他们关注的往往是本地区的矿山开采和工业建设。洋务民用企业转归商办后,企业家更多地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总是在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地区投资设厂。由此可见,洋务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
A.促进了工矿企业的合理发展 B.满足了洋务运动的发展需求
C.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限制 D.抑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A
小试牛刀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前面有各种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著,罗稷南译《双城记》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如何理解这段话?
课本28页 史料阅读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2014·福建文综)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1.积极:
(1)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城市对比
表现:
城市:规模(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密度越来越高
国家:城乡人口比例;城市数量增多(城市集群)
C
1.积极: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促进乡村的改变,农业现代化提高,
人口流动带来的眼界开阔了
城际 —— 世界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出现蒸汽动力的大型拖拉机
1850年曼彻斯特城市空间分布图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2022·广东期末)19世纪初期,英格兰需要按时上班的人付费雇用“敲门人”来叫醒自己。“敲门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拿着摇铃在门前一直摇到吵醒客户并回应了自己之后,才肯离开。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钟表的发明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B.技术变革导致人们时间观念加强
C.资本家严格厂规使阶级矛盾加剧 D.工业革命危害了产业工人的健康
B
1.积极:
(4)社会生活: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
(5)初等教育推广,文化素质提升
“记住,半夜12点,决不能超过一秒钟!要是过了12点你还在舞会上,哪怕只过了一点儿,一切也都将会变回到老样子:马车变回到玩具,马变回到鼷鼠,侍从变回到蜥蜴,身上穿的也将变回到原来的旧衣服!”
灰姑娘在仙女再三叮嘱要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之后,前去参加渴望已久的舞会了。
——1912格林兄弟《灰姑娘》
西方国家:不断通过国家立法推行初等教育——1802年 英国 《工厂法》
中国:清政府于1904年推行“癸卯学制”,中国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
创办工人夜校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2.消极:
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但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
传染病与职业病都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身心健康。
结果: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被剥夺了工业……那是不能和其他民族在文明上并驾齐驱的。”
——恩格斯(德)
中国式现代化:
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选自习近平中共二十大报告
课堂小结: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生产方式的变化
生活方式的变化
1.机器大生产
(生产力的进步)
背景:工业革命前的生产专业化趋势
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结果: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向机器大生产的变革
2.工厂制度
(生产关系的变革)
特点:倒班制/规章制度严格/集中生产,专门化劳作/机器流水线作业/原料统一供应、调配
影响:对世界、对中国
积极
消极
1.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促进乡村的改变,农业现代化提高, 人口流动带来的眼界开阔了
4.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
5.初等教育推广,文化素质提升
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
传染病与职业病都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身心健康。
(2020.7·江苏高考·18)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了持续一周的大雾,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当时来到伦敦的一位作家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我本应继续在伦敦演讲,但雾快要捏碎我的心脏。”这位作家的抱怨(  )
A.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 B.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罪恶
C.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D.是由于汽车尾气污染环境
A
课堂训练
(2023·浙江联考)工业革命时期,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机器生产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
B.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发生了巨变
C.蒸汽时代工人工作生活环境恶劣
D.工业革命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B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