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八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微专题12 以下丘脑为核心构建生命活动调节的
知识模型
题型1 下丘脑在稳态中的作用模型
下丘脑在神经—体液调节中的调节模型
(1)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存在渗透压感受器。
(2)传导功能: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感。
(3)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等。
(4)作为效应器: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递质等。
1.[2022沈阳检测]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
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
B.激素②③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C. 表示胰岛 细胞, 、 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D.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①⑤⑥分泌
减少
[解析] 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有相同的作用,相抗衡作用指不同激素
对同一生理效应有相反的作用,激素②胰岛素降低血糖、③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两者之间为相抗衡作用,激素④肾上腺素、⑦甲状腺激素都可以提高细胞代谢,两
者之间为协同作用,B错误。 为胰岛A细胞, 为肾上腺细胞, 表示垂体, 表
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C错误。寒冷条件下,激素④肾上腺素、⑦甲状腺激素的分
泌均会增加,提高代谢,增加产热;寒冷条件下,汗腺分泌减少,尿量增加,①抗
利尿激素减少,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⑥(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
D错误。
2.[2022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检测]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
中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B.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C.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D.刺激下丘脑前部,动物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后部,动物有寒颤现象,说明产热中枢在下丘脑后部
A
[解析] 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A错误。分析题意可知,刺激下丘脑前部,动物有出汗现象,有利于散热;刺激下丘脑后部,动物有寒颤现象,有利于增加产热,可推断产热中枢在下丘脑后部,D正确。
题型2 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基本模型
构建模型细化生命活动调节的典型途径
3.[2022湖南名校联考]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 效应器”,使手缩回
B.寒冷环境下,可以通过“刺激 靶器官”,使汗液分泌减少
C.饥饿状态下,可以通过“刺激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饮水不足时,可以通过“刺激 ”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C
[解析]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手缩回,该过程为“针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A正确。寒冷环境下,通过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使汗液分泌减少,B正确。饥饿状态下,可以通过神经系统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途径为“刺激 ”,C错误。饮水不足时,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途径可为“刺激 ”,D正确。
4.[2022淮南一中检测]如图为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若 表示胰岛 细胞,①代表高血糖,则②③可分别代表糖原合成和葡
萄糖氧化分解
B.若 表示下丘脑,①代表寒冷刺激,则②③可代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C.若 表示神经递质,①代表神经元兴奋,则②③分别代表下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
D.若 表示浆细胞,①代表抗原,②③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 细胞
[解析] 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D错误。
一、选择题
1.[2022天津静海一中检测]如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
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A.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胰岛 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
体
B.途径②属于体温调节,激素 是促甲状腺激素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激素 是由垂体合成和释
放的
D.激素 、 、 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和靶器官起作
用
[解析] 途径①是血糖升高时,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血糖调节过程,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A正确;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一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抗利尿激素(D)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参与水盐平衡调节,C错误;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不能定向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只能定向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D错误。
2.[2023河北检测]瘦素是人体内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的一种激素,有关作用过程如图
所示(其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D
A.瘦素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从而减少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
B.瘦素分泌量减少或瘦素受体缺乏都可能引起发胖
C.瘦素分泌减少或神经调节紊乱都可能引发暴饮暴食
D.在畜牧业养殖中可以大量使用瘦素,以提高瘦肉量
[解析] 由图可知,瘦素能够抑制肝糖原分解,A正确;瘦素能促进脂肪分解,所以其分泌量减少或瘦素受体缺乏都可能使体内脂肪积累,从而引起发胖,B正确;瘦素作用于下丘脑,能抑制食欲,所以瘦素分泌减少或神经调节紊乱都可能引发食欲升高,导致暴饮暴食,C正确。
3.[2022济宁检测,多选]如图表示某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与该模型所
示相符的是( )
AC
A.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 代表下丘脑,则 、 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
B.若该模型表示体液免疫, 代表人体 淋巴细胞,则 、 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
细胞毒性 细胞
C.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且 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 可代表下丘脑渗透
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 、 可分别代表垂体和大脑皮层
D.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 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 可表示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 可代表汗腺分泌减少, 可代表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解析] 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中的胰岛
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 代表血糖浓度降低, 代表
下丘脑的血糖调节中枢,则 、 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A正确。B淋巴细胞接受
抗原刺激,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能分泌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则
表示抗原刺激, 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 、 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产生的兴奋能传到大脑皮层产生
渴感,从而主动饮水。产生的兴奋也能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使尿量减少。
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且 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 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性增强, 、 可分别代表垂体和大脑皮层,C正确。当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时,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引起产热增加,故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分泌均增多,引起汗腺分泌减少,从而减少散热。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 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 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可代表汗腺分泌减少, 可代表肾上腺素分泌增多,D错误。
二、非选择题
4.[2022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检测,12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的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调节。当腺体A分泌的激素以垂
体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调节。
神经—体液
反馈
[解析] 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可以通过神经调节维持体温,也可通过产生甲状腺激素等来增加产热,故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中腺体A分泌的激素以垂体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如腺体A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较多时,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据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____
______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会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__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尿量减少。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解析] 水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会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该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故尿量会减少。
(3)当正常人血钠含量降低或血钾含量升高时,肾上腺皮质会增加分泌________以
维持血钠和血钾的平衡。
醛固酮
[解析] 若人体血液中血钠含量降低或血钾含量上升,则肾上腺皮质会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钾离子的分泌,从而维持血钠和血钾含量的平衡。
(4)若图中刺激是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信号除了刺激下
丘脑外,还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含量上升
胰岛A细胞
肝脏细胞
[解析]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其作用机理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含量上升。除了刺激下丘脑外,该信号还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由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理可知,其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