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1张PPT)
第四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课时1 细胞的增殖
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核心素养对接
1.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 方式进行分 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 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细胞增殖 和细胞周 期 2022:辽宁T8、浙江6月T8、浙江1月T18; 2021:重庆T7、浙江6月T22; 2020:山东T5、江苏T29; 2019:海南 ; 2018:浙江4月T21、全国卷Ⅰ 、天津 1.生命观念——结构与
功能观:分析细胞器在
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
用,理解结构与功能
观。
2.科学思维——比较与
分类:比较动、植物细
胞分裂的异同,不同分
裂时期的特征;建立模
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核心素养对接
2.制作和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 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细胞的有 丝分裂和 无丝分裂 2022:湖南T6; 2021:江苏 、全国卷乙T1、 海南T7、浙江6月T13、浙江1月T8; 2020:浙江7月T8; 2019:浙江4月T25; 2018:浙江11月T14和T21、江苏 型:研究有丝分裂过程
中染色体和核DNA分
子数目的变化。
3.科学探究——进行实
验、得出结论:观察植
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
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续表
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核心素养对接
2.制作和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 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观察根尖 分生区组 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 2022:北京 、江苏T7、广东T4; 2021:天津 、全国卷乙 、 辽宁 ; 2020:北京T5、浙江7月 、 江苏 ; 2019:浙江4月T18、北京T1、江苏 T7、海南T22; 2018:北京 3.科学探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续表
课标要 求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核心素养对接
命题分 析预测 1.细胞周期的特点以及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都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通 过设置新情境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是考查核心 素养的基本手段。题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2.预计2024年高考可能会借助文字或图示信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细胞周期 及相关实验分析,突出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或借助细胞分裂示意图或曲 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核DNA分子或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等,突出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 续表
考点1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1.细胞增殖
2.细胞周期
(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 ________________开始,到 ______________
____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次分裂完成时
下一次分裂完
成时
(2)图解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 表示方法 说明
扇形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为一个细胞周期(注意:
不是一个细胞周期)
坐标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一个细胞周期
柱状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
复制;C组细胞处于分裂期
情境应用
利用一定的方法能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如何利用DNA合成阻断法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提示 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因DNA无法合成而停滞在细胞周期的间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
深度思考
1.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人的宫颈癌细胞都可以用于有关细胞周期的实验探究,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这些细胞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2.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时,为什么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提示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所以占用的时间较长。
3.如何运用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提示 胚胎发育期细胞分裂旺盛,因此孕妇不能拍 光片以及服用一些禁忌药物,应尽量避免接触诱发基因发生突变的因子;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利用特定的药物阻断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命题点1 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析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
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细胞周期可用图甲中的 段或图乙的
表示
D.精原细胞一定无细胞周期
[解析]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为已分化的细胞,无细胞周期,A错误;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有细胞周期,已分化的细胞无细胞周期,B错误;细胞周期是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可用图甲中的 段或图乙的 表示,C正确;精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有细胞周期,D错误。
[设问拓展型].下列有关图甲、图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处于图甲中的 、图乙中 时的细胞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
B.处于图甲中的 、图乙中 时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加倍
C.处于图甲中的 、图乙中 时的细胞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
体的自由组合
D.根据在细胞周期中阻断DNA复制的原理,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殖
C
[解析] 图甲中的 、图乙中 都表示分裂间期,处于此时的细胞可能正在进行DN
A的复制,A正确;图甲中的 、图乙中 都表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
末期,其中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因着丝粒的分裂而加倍,故处于图甲中的 、图乙中
时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加倍,B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甲中的 、图乙中的 都表示有丝分裂
过程,C错误;细胞周期中阻断 DNA的复制可阻断细胞分裂增殖,根据此原理可以控制
癌细胞的增殖,D正确。
命题点2 细胞周期的特点和调控分析
2.[2022浙江1月改编]某多细胞动物具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 和多种细胞周期蛋
白依赖性激酶 ,两者可组成多种有活性的 复合体,细胞周期各阶
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 复合体调控,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有差异
B.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 复合体调控
C.抑制某种 复合体的活性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
D.一个细胞周期中,调控不同阶段的 复合体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
[解析] 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同,A正确;根据题
意“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 复合体调控”,可知细胞周期各
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 复合体调控,B正确;由于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
转换分别受特定的 复合体调控,因此抑制某种 复合体的活性
可使各阶段之间的转换受抑制,从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C正确;由于一个细
胞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变化不是同步的,故调控不同阶段的 复合体不会同
步发生周期性变化,D错误。
√
[题干拓展型] 在细胞中的浓度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是一种对关键酶及相
关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进行磷酸化的酶。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 处于失活状态,
与 结合才能行使功能,在 期(DNA合成后期)二者结合形成一种化合
物 ,能够促进细胞进入分裂期。据此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直接作用使细胞周期中的关键酶磷酸化以激活酶的活性
B.细胞周期蛋白的周期性降解是启动或维持细胞周期的关键
C.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
D.在细胞分裂末期,有活性的 可能越来越少
A
[解析] 据题干“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 处于失活状态, 与 结合才能行使功能”可知, 不能直接发挥作用,A错误;温度的变化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C正确; 能够促进细胞进入分裂期,推测在细胞分裂末期,有活性的 可能越来越少,D正确。
3.[2021重庆]有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中DNA发生损伤时,P53蛋白能使细胞停止在细
胞周期的间期并激活DNA的修复,修复后的细胞能够继续完成细胞周期的其余过程。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失活,细胞癌变的风险提高
B.P53蛋白参与修复的细胞,与同种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周期时间变长
C.DNA损伤修复后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D.若组织内处于修复中的细胞增多,则分裂期的细胞比例降低
C
[解析] 据题干信息“P53蛋白 其余过程”,推测 基因失活,受损的DNA不能
修复,细胞癌变的风险提高,A正确;P53蛋白修复DNA需要一定时间,修复后的细
胞才能继续完成细胞周期的其余过程,因此与同种正常细胞相比,P53蛋白参与修复
的细胞,使细胞周期时间变长,B正确;DNA损伤修复后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
染色体数目不发生改变,C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P53蛋白能使细胞停止在细胞周
期的间期,因此若组织内处于修复中的细胞增多,则分裂期的细胞比例降低,D正
确。
整合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常考点
考点2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1.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时 期 分裂模式图 特点 物细胞植 动物细胞 前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点 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
成为 ________;
②核仁逐渐解体, ______逐渐
消失;
③ ________散乱分布于纺锤体
中央
区别 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植物:
__________发出纺锤丝;动物:
____________发出星射线
染色体
核膜
染色体
细胞两极
中心粒周围
时 期 分裂模式图 特点
物细胞植 动物细胞 中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纺锤丝 (星射线) 牵引着 [6] ________ 运
动, 使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 [7] __
________ 置上
染色体
赤道板位
续表
时 期 分裂模式图 特点
物细胞植 动物细胞 后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 __________
____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由纺锤丝(星
射线)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②结果: ____________加倍,细胞的两
极各有一套 ____________完全相同的染
色体
续表
姐妹染色
染色体数目
形态和数目
单体
时 期 分裂模式图 特点 物细胞植 动物细胞 末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点 ①染色体变成 __________,
纺锤丝(星射线)消失;
②出现新的 ____________,
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区别 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植物:
________→细胞壁;动物:
________凹陷
染色质丝
核膜、核仁
细胞板
细胞膜
续表
(2)与细胞周期紧密相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细胞器名 称 细胞类型 活动活跃的时 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主要是间期 ________合成的场所
中心体 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 胞 主要是前期 与 ________的形成有
关
高尔基体 植物细胞 ______ 参与 ________的形成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整个细胞周期 提供能量
蛋白质
纺锤体
末期
细胞壁
&2& 细胞周期过程中,中心体经复制后,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而线粒体等细
胞器随机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 ________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
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
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 ______的稳定性。
&3& [必修1 P115“思维训练”]细胞大小影响物质运输的效率,可以解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的大小呈负相关,细胞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染色体
遗传
2.无丝分裂
3.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判断方法
(1)根据染色体(质)的形态判断
(2)根据柱形图判断
(3)根据核DNA分子、染色体和细胞数目加倍或减半的时期进行判断
生理变化 结果 时期
DNA复制 核DNA分子数目加倍 间期
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数目加倍 后期
细胞分裂 细胞数目加倍,但形成的子细胞中核DNA分 子和染色体恢复到原来的数目 末期结束或新周期
开始
情境应用
1.多数抗肿瘤药物是影响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分裂间期或分裂期。长春新碱作用于分裂期,抑制癌细胞分裂,则长春新碱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提示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
2.某物质可以阻断染色质螺旋化,请问这种物质可以让细胞停滞在细胞分裂前期吗 为什么
提示 不能。因为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该物质阻断了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的过程,使细胞停滞在间期。
深度思考
1.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是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如何验证这个结论?
提示 不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中的细胞,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仍然可以分裂,从而证明着丝粒的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2.为什么细胞分裂期蛋白质合成的较少?
提示 分裂期染色体中的DNA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从而无法正常转录。
1.分裂间期细胞核内的主要变化是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提示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2.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等于DNA分子的数目。( )
×
3.细胞板和纺锤体的出现可发生在一个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 )
×
4.染色体出现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末期。( )
×
5.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核DNA的数目是染色单体数目的两倍。( )
×
6.无丝分裂不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 )
×
7.大肠杆菌和人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
×
8.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2021河北, ]。( )
√
9.[2019江苏,T2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
√
命题点1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图像分析
1.[2022湖南]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对,细胞周期约12小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
A. 为分裂后期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B. 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32个
C.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
中期时长
D.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所
占比例降低
[解析]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A错误;
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染色体16条,
每条染色体上含2个DNA分子,该细胞共含核DNA分子32个,B正确;已知细胞周期
时长,根据中期细胞数占处在细胞周期中细胞总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
分裂中期时长,但需要统计多个视野,图中只有一个视野,无法准确推算,C错误;
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DNA复制不能
正常进行,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大,D错误。
[设问拓展型]题干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B.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C.观察处于 时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
D
[解析] 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故观察到的细胞大多处于间期,这时观察到的是细丝状的染色质,A错误;解离过程中细胞已死亡,在末期细胞内能观察到细胞板,但不能观察到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的过程,B错误;赤道板并非真实存在的结构,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故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D正确。
2.[2023仁寿模拟]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分裂前期,都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在分裂中期,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分裂后期,都会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D.在分裂末期,都是通过细胞膜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B
[解析] 在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A错误;赤道板是不存在的假想结构,C错误;在分裂末期,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植物细胞是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展成细胞壁,D错误。
命题点2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分析
3.[2021全国卷乙改编,多选]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
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
B.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C.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D.在末期,含有组成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成细胞板
CD
[解析] 在有丝分裂前期,DNA已经完成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2条染色单体,A正确;在有丝分裂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B正确;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在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的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变为16条,C错误;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D错误。
4.[2023绵阳模拟]如图是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 数、染色单体 数
和核DNA分子 数的统计图。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A.分裂间期用图②表示最恰当
B.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在图①所示时期
C.图①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D.图③可表示分裂完成的细胞
[解析] 间期主要进行染色体和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含量加倍,图②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核DNA分子数 ,说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处于图①所示时期,因为图①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核DNA分子数 ,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B、C正确;图③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核
DNA分子数 ,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结束,细胞分裂完成的细胞,D正确。
考点3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项目 原理
选材 高等植物的 __________ 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如根尖分生
区、芽尖分生区等
染色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 ____染料(如甲紫溶液)染成 _____,便于观察
时期确定 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
判断细胞所处时期
分生组织
碱性
深色
2.操作步骤
&6& 高倍镜下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3.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 的选择 类型 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
部位 选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芽尖的分生区)
时间 必须在分裂旺盛的时间
操作注意 事项 解离时间 太短 细胞间质未被完全溶解,压片时细胞不易分开
过长 导致细胞解离过度、根尖酥软,无法进行染色和
制片
漂洗时间 适宜 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
染色时间 太短 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
过长 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无法分辨染色体
压片时间 过轻 细胞未分散开
过重 将组织压烂
显微镜观 察 细胞状态 解离时细胞已死亡,不能看到细胞的动态变化
细胞数目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分裂间期
历时最长
最佳观察时期 中期,原因是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4.细胞分裂时期与所观察细胞数目的关系及计算
(1)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持续时间长短与处于该时期的细胞数目呈正相关。
(2)某时期持续时间 细胞周期(T)。
续表
(1)根尖与根尖分生区有何区别?
提示 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尖分生区属于根尖的一部分,位于根尖最前
端的 内。
(2)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何特点?
提示 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
分裂旺盛,适宜作为有丝分裂实验的观察材料。
情境应用
深度思考
1.有丝分裂实验操作中漂洗和染色的顺序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提示 不能。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组织细胞中的盐酸,有利于碱性染料的着色,若漂洗和染色的顺序颠倒,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影响染色的效果。
2.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什么同一分生组织中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各个时期的细胞
提示 同一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3.为什么需要移动装片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提示 根尖细胞经过解离后已死亡,观察不到细胞动态分裂过程,因此要通过移动装片寻找不同时期的细胞。
命题点1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分析
1.[2022广东]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视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C
A.根尖解离后立即用甲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
B.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
C.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解析] 根尖解离后应先进行漂洗,然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A错误;将染色后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地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进行镜检,B错误;据图可知,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根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可知,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才能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D错误。
2.[2020北京]为探究干旱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用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条件,
处理白刺花的根尖,制片(压片法)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变异(畸变)的情况,
细胞图像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A.制片需经甲紫染色→漂洗→盐酸解离等步骤
B.直接使用高倍物镜寻找分生区细胞来观察染色体
C.染色体的形态表明该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D.观察结果表明该细胞染色体发生了变异(畸变)
[解析]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时,应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并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进行观察,B错误;图示根尖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移向细胞两极,表明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C错误;图示中出现了断裂的染色体片段,表明该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异(畸变),D正确。
[条件改变型]若将题干中白刺花的根尖细胞换成白刺花的叶肉细胞,处理条件相同,制
片后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变异情况,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白刺花的
叶肉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不能再进行有丝分裂
命题点2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拓展应用分析
3.为寻找“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适宜材料及其最佳取材时间,有
人测定了大蒜和红葱的生根情况和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指数(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
细胞数 细胞总数 ),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图1所示的数据应该是同一时间测得的须根长度的平均值
B.测定细胞分裂指数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图2所测得的细胞分裂指数均低于 ,原因是分裂期持续时间较短
D.依据实验结果,红葱是适宜的实验材料,且最佳取材时间是上午10:00左右
√
[解析] 据图1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天数和实验材料的种类,因变量是须根长度。在
采集数据时,应在同一时间测得大蒜、红葱多条须根的长度,并取平均值绘制曲线
图,以减小实验误差,A正确。测定细胞分裂指数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应为解
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图2所测得的细胞分裂指数均低于 ,是因为分
裂期持续时间较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在同一视野中所占的比例较低,C正确。由图
1可知,与大蒜相比,相同时间内红葱的须根长度较长,由图2可知,在上午10:00
时,红葱的细胞分裂指数最大,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红葱是适宜的实验材料,且最
佳取材时间是上午 左右,D正确。
1.[2021浙江6月]“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个
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属于箭头所指细胞分裂期的上一时期的特点是( )
C
A.出现染色体,核膜开始解体
B.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染色体凝聚,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D.纺锤体消失,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解析] 图中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的上一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C符合题意。
2.[2021海南]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解体和重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D
A.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
B.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
C.Ⅲ时期,核膜组装完毕,可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D.组装完毕后的核膜允许蛋白质等物质自由进出核孔
[解析] 真核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会发生核膜解体,由图示可知,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A正确;由图示可知,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B正确;真核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核膜会重新形成,核膜形成后可为下一次细胞分裂做准备,C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核孔具有选择性,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进出核孔,D错误。
3.[2021浙江1月]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B.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布在一个平面上
C.末期,含有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成细胞板
D.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
[解析]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但染色体数目并未加倍,A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分离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B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含有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成细胞板,C正确。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亲代细胞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错误。
4.[2020山东] 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
在DNA复制开始后, 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
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 发生去磷酸
C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 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 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感染 的细胞中, 蛋白通过促进 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 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 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 的 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
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 的细胞中 的磷酸
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 由题意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 处于磷酸化状态,即去磷
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正确;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 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
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由题图可知,正常细胞和感
染 的细胞中 磷酸化水平达到最高点(二者相同)后均出现下降,但感染
的细胞中 的磷酸化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正常细胞中 磷酸化水平
降低明显,说明被感染细胞中磷酸化的 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故 蛋白
通过抑制磷酸化的 的去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C错误;磷酸化的 发生
去磷酸化而被激活,才能使细胞进入分裂期,故 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 的
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D正确。
5.[2020江苏,8分]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期), 根据DNA合成情
况, 分裂间期又分为 期、 期和 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
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
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运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 期细胞相比, 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染色体数不变,
[解析] DNA复制发生在 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期;故与 期细胞相比, 期细胞染色体数不变,核DNA数加倍。
核DNA数加倍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亲子代
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图中检验点 、 和3的作用在于检验DNA分子是否______
(填序号:①损伤和修复、②完成复制);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
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的检验点是_________。
染色体正确复制和平均分配
①②
检验点5
[解析]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以后,
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检
验点 、 和3都在分裂间期,间期DNA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其双螺旋结构解开,
易受损伤,所以要检验DNA分子是否损伤和修复以及DNA是否完成复制。染色体分
离发生在分裂后期,应该在检验点5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两极。
(3)细胞癌变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有
些癌症采用放射性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前用药物使癌细胞同步化,治疗效果会更好。
诱导细胞同步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DNA合成阻断法、分裂中期阻断法。前者可用
药物特异性抑制DNA合成, 主要激活检验点___,将癌细胞阻滞在 期;后者可用
秋水仙碱抑制________的形成,主要激活检验点___,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
细胞无限增殖
2
纺锤体
4
[解析]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可以无限增殖。DNA复制发生在 期,对应检验点2。秋水仙碱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使癌细胞停滞在中期,对应检验点4。
一、选择题
1.[2023绵阳模拟]以下有关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
B.原核细胞不能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C.人的成熟红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D.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有限,导致细胞体积不能无限长大
D
[解析] 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A错误;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分裂方式增加细胞数目,B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发生分裂,C错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D正确。
2.[2023德阳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的长短受细胞种类影响,与环境无关
B.细胞周期被人为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C.用药物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
D
[解析] 细胞周期的长短受细胞种类、环境因素等的影响,A错误;细胞周期被人为分为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错误;用药物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错误;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3.[2023眉山模拟]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DNA的复制和染色体的加倍 B.染色体数目加倍和姐妹染色单体形成
C.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C
[解析] 染色体数目在后期加倍,而DNA分子数在间期复制加倍,A错误;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间期,B错误;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均发生在间期,C正确;细胞板出现在末期,纺锤体出现在前期,D错误。
4.[2023大连模拟]将某种动物细胞分别进行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一段时间后统
计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B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C.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解析] 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有纺锤体出现。由柱形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 的细胞数多,即处于分裂间期DNA复制前的细胞多;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 的细胞数多,即DNA完成了复制而加倍,且细胞不分裂而保持在 ,则该药物类似于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B正确。
5.[2023杞县模拟]下列现象仅会出现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的是
( )
A.分裂间期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略降低
B.细胞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
C.星射线附着在每条染色体着丝粒的两侧
D.分裂间期出现中心粒倍增
B
[解析]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分裂间期均会适度生长,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略降低,A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进而向四周扩散形成新的细胞壁,B符合题意;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均存在星射线附着在每条染色体着丝粒两侧,C不符合题意;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均存在分裂间期中心粒倍增的现象,D不符合题意。
6.[2023石家庄模拟]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所示时期,染色质逐渐变成染色体
B.图②所示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单体
C.图③所示时期,核DNA含量暂时加倍
D.图④细胞中,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
[解析] 图①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会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A正确;图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B正确;图③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会发生着丝粒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含量不变,C错误;图④细胞中,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
7.[2023河南名校联考]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时期的图示(局
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时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该时期中心体加倍
B.乙时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中核DNA数目加倍
C.丙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D.甲、乙和丙三个时期细胞中的线粒体都停止活动
C
[解析] 中心体复制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甲图为有丝分裂前期,A错误;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目加倍发生在间期,B错误;丙图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C正确;甲、乙和丙三个时期细胞都需要消耗能量,其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因此线粒体没有停止活动,D错误。
8.如图为某细胞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该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④→①→③
B.该分裂过程只能出现在低等植物体内
C.该分裂过程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D.该分裂过程中没有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 图示为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正确顺序为细胞核延长并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故正确顺序为②→④→①→③,A错误;无丝分裂不只是出现在低等植物体内,动物如蛙的红细胞也可进行无丝分裂,B错误;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9.[2022江苏]培养获得二倍体和四倍体洋葱根尖后,分别制作有丝分裂装片,镜检、
观察。如图为二倍体根尖细胞的照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A.两种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区的区段进行制片
B.装片中单层细胞区比多层细胞区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细胞
C.在低倍镜下比高倍镜下能更快找到各种分裂期细胞
D.四倍体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①的相等,是②的4倍,③的2倍
[解析] 二倍体洋葱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四倍体洋葱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目是 ,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所
以两种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区的区段进行制片,A正确。多层细胞相互遮挡不容易观
察细胞,故B正确。低倍镜下,细胞放大倍数小,视野中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高
倍镜下,细胞放大倍数大,视野中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所以在低倍镜下比高倍
镜下能更快找到各种分裂期细胞,C正确。已知四倍体洋葱根尖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
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图中细胞为二倍体洋葱根尖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
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为 ,②处于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数目为 ,
③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为 ,所以四倍体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①的
相等,是②和③的2倍,D错误。
10.用不同浓度的药物 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 、 后,分别制作临时装片,观察
并计算有丝分裂指数[注: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期细胞数/观察到的细胞数 ],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药物 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为 ,表明多数
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制作装片时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C.药物 会抑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D.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 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指数下降
[解析] 有丝分裂指数为 的含义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 ,说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A正确;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高浓度药物 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正确;药物 处理 的有丝分裂指数比处理 的低,故一定范围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23南通调研,10分]通过实验研究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其中图甲表示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乙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显微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段染色体复制,
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复制,形成的染色单体由着丝粒连在一起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解析] 分析图甲可知, 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段染色体复制(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单体形成,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导致染色体数目不变。 和 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2)从图甲可以看出,细胞分裂前后,子细胞与母细胞相比,染色体______不变。
由于染色体上含有______,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_____。
数目
DNA
遗传的稳定性
[解析] 从图甲可以看出,纵轴表示染色体数目,细胞分裂前后,子细胞与母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不变。由于染色体上含有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3)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显微镜观察
有丝分裂装片时,欲把图乙中的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把装片向上移动
[解析] 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步骤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使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图像,由于图乙中的A细胞位于视野的上方,因此欲把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操作是把装片向上移动。
(4)图乙中的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期,B细胞与A细胞相比,染色体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
更短更粗、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解析] 图乙的C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表示有丝分裂中期,A表示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与A细胞相比,染色体的特点是更短更粗、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12.[2022天津一中模拟]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时,用同位素
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用 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
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已知蚕豆的细胞周期为 。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B
A. 点时,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
B. 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C. 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蚕豆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时间大约为
[解析]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
料;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速率分别代表合成RNA、DNA
的速率。分析曲线图可知, 点时 利用量大,说明此时细胞大量合成
RNA,A正确; 点到 点, 仍被利用,说明该阶段仍合成DNA, 点时细
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B错误;基因突变最容易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即
段,C正确;据图分析,分裂间期大约有 ,而已知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
周期大约为 ,则分裂期时间大约为 ,D正确。
13.[2023南京期中]美花石斛 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日节
律性。图1、图2是某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分裂期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作为
细胞分裂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伸长区细胞分裂旺盛
B.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
C.图1中的细胞①,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为4和14
D.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左右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高峰期
D
[解析] 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A错误。
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前的间
期,细胞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⑤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则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
顺序是③→⑤→④→①→②,B错误。图1中的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
粒分裂,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都加倍,因此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为4
和 ,C错误。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中,9:00左右细胞分裂指数最大,此时为细
胞分裂的高峰期,D正确。
14.[2022滨州二模]液泡化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中形成细胞质丝,细胞核从细胞
的边缘通过细胞质丝移动到细胞中央。成膜粒出现在某些细胞质丝中后扩展成一个平面
形成成膜体并逐步形成新的细胞壁,进而完成细胞质分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细胞质丝的出现和消失具有周期性
B.成膜体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图示过程不能保证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D.诱导成熟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时会出现图示过程
C
[解析] 由于细胞质丝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因此细胞质丝的出现和消失具有周期性,A正确。高尔基体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成膜体可逐步形成新的细胞壁,因此推测成膜体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正确。结合图示可知,最终细胞核均等分裂,因此图示过程能保证染色体的平均分配,C错误。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诱导成熟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时需要经过有丝分裂、分化等过程,因此会出现图示过程,D正确。
15.[2022内江模拟]中心体位于细胞的中心部位,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
一些蛋白质构成。从横切面看,每个中心粒是由9组微管组成的,微管属于细胞骨架。
细胞分裂时,中心体进行复制,结果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
体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在超微结构水
平上,调节着细胞的运动。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如果中心体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将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
B.中心体在分裂期复制,每组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分别来自亲代和子代
C.白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抗原的运动与溶酶体有关,与中心体无关
D.气管上皮细胞中心体异常易患慢性支气管炎,与纤毛运动能力过强有关
A
[解析] 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从其周围发出微管形成星射线,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纺锤体微管和动力微管在细胞分裂时牵引染色体到细胞两极,使每一个子代细胞都具有完整的染色体,因此动物细胞如果中心体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将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A正确;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B错误;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白细胞穿过血管壁的运动与中心体有关,C错误;中心体异常会造成纤毛运动能力过弱,会使气管的异物和病原体不易被清除,从而易患慢性支气管炎,D错误。
16.[2023西安模拟]某科研小组发现某植物细胞 核DNA中的一个胞嘧啶(C)
脱氨基形成尿嘧啶(U)。该细胞之后进行了3次有丝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 次有丝分裂后,脱氨基位点为 的细胞占
B.该DNA分子脱氨基位点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C. 次有丝分裂后,每个子细胞都含有18个DNA分子
D.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但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D
[解析] 该细胞经3次有丝分裂后,形成8个子细胞,只有1个细胞有脱氨基位点为
,因此脱氨基位点为 的细胞占 ,A错误;该细胞核DNA中的一个胞
嘧啶(C)脱氨基形成尿嘧啶(U),发生了碱基的替换,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错误;3次有丝分裂后,每个子细胞都含有18个核DNA分子,同时细胞中还含有细
胞质DNA,故每个子细胞的DNA分子大于18个,C错误;该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导
致的,属于可遗传变异,如果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故
该变异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D正确。
17.[2023辽宁名校联考]人蛔虫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适宜材料,受精后的蛔虫生殖器官
中游离着许多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受精卵。某同学做了“观察人蛔虫受精卵有丝分
裂”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不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B.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不需要解离、漂洗等实验操作
C.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实验过程中可能用到生理盐水
D.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一样,观察过程中仍需要先使用低倍镜
A
[解析] 观察人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游离着许多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受精卵”可推测,该实验不需要解离、漂洗等实验操作,B正确;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实验过程中可能用到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C正确。
18.[2022深圳六校联考]科研人员用显微镜观察被化学药剂处理过的某种植物根尖分生
区细胞,发现有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末端黏合,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形成
“染色体桥”,最终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下列对于出现“染色体桥”的细胞
叙述正确的是( )
D
A.碱性染料染色后,经解离、漂洗再进行观察
B.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完全相同
C.可在分裂中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
D.图中细胞所处时期是这种植物染色体和染色体组
数目最多的时期
[解析] 制作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即需要先解离、漂洗,再用碱性染料染色,A错误。由于“染色体桥”最终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故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不一定完全相同,B错误。由图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在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此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目最多,D正确。
19.[绘制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曲线][ 分]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可用秋水仙素对
发芽的种子进行诱导处理。技术路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______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
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Ⅰ中的甲株和幼苗Ⅱ中的
乙株的统计结果。
幼苗 计数项目 细胞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甲株 细胞数
细胞染色体数 / / /
乙株 细胞染色体数 / / /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__和________________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
间长短。
分生
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
[解析] 观察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需选择具有分裂能力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在观察时视野中出现细胞多层重叠的现象,可能是解离不充分或者压片不充分导致细胞没有分散开。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时间不同,处在各个时期的细胞数目也不同,要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间期和分裂期的时间长短,需利用表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 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 来比较。
(2)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
&7&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甲株在分裂中期时的染色体数目为 ,说明其体细胞中染色
体数目为 ,在用秋水仙素诱导处理形成乙株的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间期、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目都为 ,在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变为 ,
由于没有纺锤丝牵引,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故细胞不能分裂,后期、末期染
色体数目也为 ;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目都为 ,
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 ,末期结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恢复
到 ,据此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