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人教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第5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微专题4 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共9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4】人教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第5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微专题4 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共9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24 12: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3张PPT)
第五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微专题4 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
题型1 性状显隐性的相对性
辨析不完全显性与共显性
项目 概念 遗传现象
不完 全显 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 纯合亲本杂交, 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 间类型 紫茉莉开红花的纯系 与开白花的纯系
交, 植株 开粉红花,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
类型。 自交后,在 植株中出现红花 、粉红
和白花 种类型,其比例为
项目 概念 遗传现象
共显 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 纯合亲本杂交, 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 在 血型遗传中, 血型个体的红细胞膜上存在
抗原,由基因 控制; 血型个体的红细胞膜上有 抗原,由基因 控制。若 血型个体 血型个体 婚配,所生子女的血型为
其红细胞膜上既有 抗原,也有 抗原
续表
1.[2020浙江7月]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 (褐色)、 (灰色)、 (白色)
控制,其中 分别对 完全显性。毛发形状由基因 (卷毛)、 (直毛)控
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
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共显性、 完全显性,则 有6种表型
B.若 共显性、 不完全显性,则 有12种表型
C.若 不完全显性、 完全显性,则 有9种表型
D.若 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则 有8种表型
B
[解析] 基因型为 的雌雄个体交配,则毛发颜色基因型有
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 种。若 共显性,
则表型有4种, 完全显性,则表型有2种,所以 种表型,A错误;
共显性, 不完全显性,则毛发颜色表型有4种,毛发形状表型有3种,
种表型,B正确;若 不完全显性, 完全显性,则毛
发颜色表型有4种,毛发形状表型有2种,则 种表型,C错误;若
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则毛发颜色表型有3种,毛发形状表型有3种,
种表型,D错误。
2.[2022北京模拟]某遗传学家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了“镶嵌显性”这一遗
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 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如图表
示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过程及结果,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B. 中表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也与亲本相同
C.除去 中的黑缘型,其他个体间随机交配, 中均色型占
D.新类型个体中, 在鞘翅前缘为显性, 在鞘翅后缘为显性

[解析] 瓢虫鞘翅斑纹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A错误; 中个
体自由交配, 中应出现3种基因型, ,由图中信息可
知, 中表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也与亲本相同,B正确;除去 中的黑
缘型,新类型和均色型个体比例为 ,个体间随机交配, 产生的
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中均色型占 ,C错误; 表现
为鞘翅的前缘和后缘均为黑色斑,说明 在鞘翅前缘为显性, 在鞘翅后缘为显
性,D错误。
题型2 从性遗传、限性遗传、母性效应和雄性不育
1.从性遗传
(1)概念: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2)实例: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 为显
性,无角基因 为隐性,在杂合子 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表现为无角,其基因型与
表型关系如表:
基因型
雄性 有角 无角
雌性 有角 无角 从性遗传 伴性遗传
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型都与性别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后者基因在传递时并不与性别相联系,这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有本质区别。
2.限性遗传
(1)概念: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表达的现象。
(2)实例:如某甲虫的有角与无角,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
表型 有角 无角
雄性
雌性
3.母性效应
母性效用是指子代的某一表型不受自身基因型决定,而是由母本基因型决定,和母本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样,因此正反交所得结果不同,但不是细胞质遗传。这种遗传不是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而是由核基因的表达并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的。
4.雄性不育
细胞核雄性不育 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有显性核不育和隐性核不育,遗传方式
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细胞质雄性不育 表现为母系遗传、花粉败育和雌穗正常。可以被显性核恢复基因
恢复育性
核质互作不育型 由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型
3.“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
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
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
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
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和表现为右旋的个体的基因型均各有3种
C.让图示中 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螺壳右旋:左旋
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为父本进行交配
[解析] 据图分析,左旋螺 作为母本,与右旋螺 作为父本杂交, 的基因型为
表型为左旋螺(与母本相同), 自交, 全部为右旋螺,且后代
说明D、 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螺壳表现
为左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 ,则表现为螺壳左旋的个体基因型有 两种;
螺壳表现为右旋,根据 中表现为螺壳右旋的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B
错误。让图示 个体进行自交,基因型为 的个体自交的后代都是右旋螺,基
因型为 的个体自交的后代是左旋螺,因此 自交后代中螺壳右旋:左旋 ,C正
确。左旋螺的基因型为 ,鉴定某左旋螺的基因型,可以让该左旋螺作为母本,
与任意的右旋螺父本进行交配,若后代都是左旋螺,则该左旋螺的基因型为 ,若后
代都是右旋螺,则该左旋螺的基因型为 ,D正确。
4.[多选]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 (雄性可育)对 (雄性不育)为显性,是
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 (雄性可育)与 (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
质中的基因;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6种基因型
C.母本 与父本 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
D.母本 与父本 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
ABD
[解析] 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
律或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由题干分析可知,只有 表现雄性不育,其他均为
可育,即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B错误;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所
产生的后代细胞质基因均来自母本,而细胞核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母本
与父本 的杂交,后代细胞质基因为 ,细胞核基因为 ,即产生的后代
均为雄性不育,C正确;母本 与父本 的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
,即后代一半雄性可育,一半雄性不育,D错误。
5.[10分]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来说,有许多性状的遗传与性别密切关联。现提供三种遗传现象如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
遗传现象 相关基因的位置 遗传特点
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 表型与性别总是相关联
从性遗传 常染色体 通常杂合子的表型与性别相关联
限性遗传 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 性状只在一种性别表达,而在另一种
性别完全不表达
(1)某种哺乳动物的毛色有红褐色和红色,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
因控制(A表示红褐色基因, 表示红色基因),此等位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影响,
A基因在雄性中为显性, 基因在雌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基因型相同但表型不同的亲
本杂交,让其子代中红褐色雄性与红色雌性个体随机交配,子二代中红色雌性个体
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雄性中红褐色的基因型是 ,红色基因型是 ;雌
性中红褐色的基因型是 ,红色基因型是 。亲本基因型相同但表型不同,
所以亲本的基因型都是 ,杂交后代中红褐色雄性的基因型有 ,红色
雌性的基因型有 。所以子代中红褐色雄性产生的雄配子有
,红色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有 ,随机交配后,产生 个体的概率
为: ,产生 个体的概率为: ,所
以子二代中红色雌性个体(基因型为 )所占的比例为

(2)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黄色)和 (白色)控制着蝴蝶的体
色:雄性可以有黄色和白色,而雌性只能表现白色(不考虑致死的情况)。现提供
一种杂交组合,要求根据体色就可以判断亲本及产生的子一代的性别:若父本基因
型为 ,则母本基因型为____;若父本基因型为 ,则母本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
____。


[解析] 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黄色)和 (白色)控制着蝴蝶的
体色:雄性可以有黄色( )和白色 ,而雌性只能表现白色(
)。若父本基因型为 ,母本基因型应为 ,后代为 ,若为黄色,则
是雄性,若为白色,则为雌性;若父本基因型为 ,母本基因型应为
,后代为 _,若为黄色,则是雄性,若为白色,则为雌性。
(3)有同学认为处于性染色体 同源区段的等位基因A、 的遗传方式与性别
不再关联。如果你想反驳他,你可以有___种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方式作为证据。
你选取的亲本基因型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子代中所有雄性均
表现为一种性状,所有雌性均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4

[解析] 研究表明,性染色体 上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若要反驳“处
于同源区段的等位基因A、 的遗传方式与性别不再关联”的观点,可以有4种杂交组
合方式作为证据,即

,最好是 (或 ),这样子代中所有的雄性
个体均表现一种性状,所有的雌性个体均表现另一种性状。
题型3 复等位基因
6.[2021湖北]人类的 血型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三者之间互为等
位基因)决定的。 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A抗原, 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
表面带有B抗原。 基因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 基因型个体红细
胞表面无A抗原和B抗原。现有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对家系中各成员的血型
进行检测,结果如表,其中“+” 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
个体 1 2 3 4 5 6 7
A抗原抗体 + + - + + - -
B抗原抗体 + - + + -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5基因型为 ,个体6基因型为
B.个体1基因型为 ,个体2基因型为
C.个体3基因型为 ,个体4基因型为
D.若个体5与个体6生第二个孩子,该孩子的基因型一定是

[解析] A型血个体的红细胞表面带有A抗原,可以与A抗原抗体产生阳性反应,B型
血个体的红细胞表面带有B抗原,可以与B抗原抗体产生阳性反应, 型血个体的
红细胞表面带有A抗原、B抗原,可以与A抗原抗体和B抗原抗体产生阳性反应,
型血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无A抗原、B抗原,不能与A抗原抗体和B抗原抗体产生阳性
反应。由此可判断个体7为 型血,基因型为 ;个体1、个体4为 型血,基因型
均为 ;个体2、个体5为A型血,基因型为 ;个体3、个体6为B型血,基因型
,故A正确,B、C错误;若个体 与个体 生第二个孩子,该孩子的基
因型可能是 ,D错误。
7.[2022山东适应性考试]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
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 控制,
之间为共显性(即
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
B
A.基因型为 的个体背部皮毛颜色为白色
B.有关背部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背部皮毛颜色为褐色的个体均为杂合子
C.背部皮毛颜色为棕色或黑色的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D.某背部皮毛颜色为白色的雄性个体与多个背部皮毛颜色为黑色的雌性个体交配,
后代有三种表型,则该背部皮毛颜色为白色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为基因对该动物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 由题图可知,基因型为 的个体缺少酶1,背部皮毛颜色为白色,A正确。据
题干信息“某哺乳动物 为共显性”可知,关于背部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6种,分别
,背部皮毛颜色为褐色的个体的基因型
,B错误。背部皮毛颜色为棕色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背部皮毛颜色为黑色
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背部皮毛颜色为黑色的个体的基因型
,背部皮毛颜色为白色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 。若该背部
皮毛颜色为白色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其与多个背部皮毛颜色为黑色的雌性个
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三种表型,即黑色 、棕色 、白色 ;若
该背部皮毛颜色为白色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其与多个背部皮毛颜色为黑色的
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两种表型,即棕色 、白色 ;若该背部皮毛颜
色为白色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其与多个背部皮毛颜色为黑色的雌性个体交配,
后代中出现两种表型,即黑色 、白色 ,D正确。
题型4 分离定律中的致死现象
1.分离定律中4种致死问题
(1)隐性致死和显性致死
隐性致死 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效应
显性致死 显性基因具有致死效应。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
(2)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
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合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
或个体的现象
2.致死现象遗传的解题步骤
8.[2020江苏]有一观赏鱼品系体色为橘红带黑斑,野生型为橄榄绿带黄斑,该性状由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养殖者在繁殖橘红带黑斑品系时发现,后代中 为橘红带
黑斑, 为野生型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橘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为杂合子
B.突变形成的橘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
C.自然繁育条件下,橘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
D.通过多次回交,可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橘红带黑斑品系
D
[解析] 亲本为橘红带黑斑品系,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橘红带黑斑:野生型 ,说明亲本品系为杂合子,A正确;后代中橘红带黑斑个体占 ,说明后代中无橘红带黑斑纯合个体,即橘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B正确;由橘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可知,橘红带黑斑基因逐渐被淘汰,故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橘红带黑斑性状易被淘汰,C正确;橘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无法通过多次回交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纯合橘红带黑斑品系,D错误。
[设问拓展型]在题干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野生型和橘红带黑斑鱼都可以稳定遗传
B.不同的橘红带黑斑鱼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不同的
C.精子或卵细胞中含有橘红带黑斑基因时,该配子不能存活
D.橘红带黑斑雌鱼与野生型多代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相同
D
[解析] 假设该种鱼体色由A、 基因控制,分析可知橘红带黑斑个体基因型均为 ,自由交配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并不能稳定遗传,A错误;因橘红带黑斑个体纯合致死,故基因型只有 一种,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相同的,B错误;基因型为 的橘红带黑斑个体死亡,为合子致死,精子或卵细胞中含有A基因时,配子正常,C错误;橘红带黑斑 雌鱼与野生型 多代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均为 ,D正确。
9.[2022昆明三中模拟]若控制草原野兔某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 位于 染色体上,
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 雌雄野
兔数量比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致死基因为 ,则 雌兔有两种基因型、一种表型
B.若致死基因为 ,则 草原野兔随机交配, 存活的个体中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

C.若致死基因为 ,则 雌兔有两种基因型、两种表型
D.若致死基因为 ,则 草原野兔随机交配, 存活的个体中雌雄比例为
B
[解析] 题干信息分析: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基因B、 位于 染色体上,其中某种
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若致死基因为B,则雄兔的基因型只能为 ;同理,若致
死基因为 ,则雄兔的基因型只能为 。结合题干所述杂交实验,绘制如下相关
遗传图解:
雌配子 雄配子

(致死)
存活的个体中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占 ,B正确。
雌配子 雄配子

(致死)
存活的个体中雌雄比例为 ,D错误。
10.[2022重庆检测]基因型为 的豌豆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则可能是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则可能是含隐性基因的花粉有
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则可能是隐性个体有 死亡
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则可能是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死亡造成的
C
[解析] 若显性纯合子致死,则基因型为 的豌豆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A正确;若含隐性基因的花粉有 死亡,则基因型为 的豌豆植
株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基
因型为 的豌豆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B正确;若
隐性个体有 死亡,则基因型为 的豌豆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C错误;若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死亡,则基因型为 的豌
豆植株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
基因型为 的豌豆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正确。
题型5 表型模拟现象
1.概念
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叫表型模拟,即生物的表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
2.实例
果蝇长翅(V)和残翅 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表
所示:
温度 表型 基因型 (正常温度)
长翅 残翅
残翅 3.常考题型:设计实验判断隐性个体是“ ”的纯合子,还是“ ”的表型模拟。
11.某动物毛色的黑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用
表示。黑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如图表示两种交配方案,亲代动物A、
B、 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表现如图所示,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
A.动物 与动物 的表型不同,基因型相同
B.动物 与动物 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 环境中成长,表型最可能的比例

C.动物 与动物 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 环境中成长,表型最可能的比例是

D.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动物A和动物B均为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 ,所以动物C和动物D
的基因型均为 ,该基因型的动物在 环境中成长时毛色表现为黑色,在
环境中成长时毛色表现为白色,A正确。动物 和动物 的基因型均为 ,所
以动物 和动物 的基因型均为 ,该基因型的动物在 环境中成长
时毛色均表现为白色;动物 与动物 交配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
,若子代在 环境中成长,则基因型为 的动物的表型为黑色,基因型
的动物的表型为白色,比例是 ;若子代在 环境中成长,则基因型为
的动物的表型均为白色,B正确、C错误。综上分析可知,表型是基因型
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设问拓展型].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黑色皮毛对该动物的生存更有好处,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吸收热量保持体温
12.[2022马鞍山二中检测]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
代。在 的条件下,基因型为 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 的植株开白
花,但在 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 条件下进行杂交实

C.在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
D.在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 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
红花植株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温度能影响植株的表型,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A正确;
条件下,基因型所决定的表型能够真实地得到反映,因此,要探究一开白花
植株的基因型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实验,但杂交实验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最简
单的方法是进行自交,B错误;由题意可知,在 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的基因
型是 ,此种基因型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仍为 ,表现为白花,后代中不会出
现红花植株,C正确;由题意可知,在 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所
以在 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可能为 ,其
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D正确。
一、选择题
1.如果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杂交, 的花色是粉红色。有人认为这符合融合
遗传理论,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结果。为探究上述问题,下列做法错
误的是( )
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观察后代的花色
B.让 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C.对 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花色
D.让 与纯种红牡丹杂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A
[解析]
融合遗传(花色) 不完全显性遗传(花色)
纯红×纯白 粉红 粉红
自交 粉红 1红:2粉红:1白
纯白 比粉红更浅 1粉红:1白
纯红 介于纯红、粉红之间 1红:1粉红
由表分析可知,只有A项无法区分这两种遗传,故选A。
2.[2019全国卷Ⅲ]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 的受精卵均可发育
成个体,基因型为 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 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
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
群体的子一代中 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
A. B.
C. D.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1 000对基因型均为 的亲本交配,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若不考虑致死,一对基因型为 的亲本产生基因型为 的受精卵的概率分别为 对基因型均为 的亲本交配,产生基因型为 的受精卵的数目分别为250、 ,由于基因型为 的受精卵全部死亡,所以该群体的子一代中 个体的数目依次为250、 A项符合题意。
3.[2023淮安检测]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
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
现约 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
C
[解析] 根据分析,猫的无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A错误;由分析可知,自由交配
后代出现 有尾猫是显性纯合致死所致,B错误;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所以自由交配
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C正确;无尾猫 与有尾猫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为: (无尾) (有尾) ,其中无尾猫约占 ,D错误。
4.[2023枣庄三中检测,多选]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
控制,结合如表信息,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项目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
B.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
C.非秃顶男与秃顶女婚配,要想避免子代秃顶,选择生女孩
D.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后代男孩和女孩均有可能为秃顶
ACD
[解析] 秃顶的两人婚配,基因型有两种情况: ,所以后代女孩的基因型是 ,其中 为秃顶,A正确;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即 和B_,后代的基因型为B_,女孩不可能为秃顶,B错误;由于生男生女的概率相同,所以非秃顶男 与秃顶女 婚配,后代男孩都是秃顶,女孩都正常,因此要想避免子代秃顶,选择生女孩,C正确;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如果基因型组合是 ,则后代男孩和女孩均有可能为秃顶,D正确。
5.某植物的性别受一对复等位基因 控制,其中基因 控制雄株,基因
控制雌雄同株,基因 控制雌株。某科研人员将雄株与雌株杂交,后代表现为雄株
和雌雄同株,比例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E对 为显性, 为显性
B.亲代雄株和雌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C.雄株基因型有3种,雌株基因型有1种
D.让子代雌雄同株相互交配,后代中雌株占
C
[解析] 根据题意,雄株与雌株杂交,即 _ _,后代表现为雄株和雌雄同株,比例为 ,相当于测交,后代基因型为 _、 _,所以可知显隐性关系为 ,亲本基因型为 ,A、B正确;根据A选项结论, ,基因 控制雄株,基因 控制雌雄同株,基因 控制雌株,可知雌配子中不含 基因,雄株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因此雄株的基因型只有2种,即 ,C错误;子代雌雄同株 相互交配,后代中雌株 所占比例为 ,D正确。
6.[2023贵阳质监]某二倍体雌雄同花植物的花色有多种,经研究发现:其花色深浅是
由细胞核中的显性基因决定的,无显性基因的个体开白花,每个显性基因的作用效
果相同且每个显性基因的作用效果会累加。若该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研究人员让该植物种群中的红花植株和粉花植株作为亲本随机传粉,产生的
中白花占 。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B.亲本中红花植株占的比例是
C. 植株只有粉花和白花两种花色 D.粉花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为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红花、粉花、白花的基因型分别是 ,A错误;假设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 的比例均为 ,随机传粉后子代中白花所占比例
,解得 的概率为 ,那么A的概率为 ,进而求出亲本粉花植株占 ,红花植株占 ,B正确;该植物种群中有红花植株 和粉花植株 ,随机传粉,后代会出现 种基因型, 因此 植株有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花色,C错误;粉花植株 自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 ,D错误。
7.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15个共显性的复等位基因
控制的。该植物能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当花粉与母本有相同的 基因时,就
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 可位于同源染色体或非同源染色体上
B.15个 复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父本)和 (母本)杂交,子代有 植株
D.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可以获得该物种所没有的新的性状
C
[解析] 基因 是15个共显性的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A错误;15个 复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因为这些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错误; (父本)和
(母本)杂交,花粉 不能与母本的 基因完成受精作用,花粉 与母本的
基因能完成受精作用,花粉 能与母本的 基因、 基因完成受精作用,因此
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是 ,子代有 植株,C正确;
杂交育种可实现原有性状的重新组合,该方法不能获得植物所没有的新的性状,D
错误。
8.[2023蓉城名校联考]某同学发现一种植物的圆叶(N)对锯齿叶 为显性,据查
得的数据,推测有致死现象。为探究推测是否正确,他选用杂合子自交得 。下列
相关假设和分析错误的是( )
A.若 中圆叶:锯齿叶 ,则一定不存在配子致死现象
B.若 中圆叶:锯齿叶 ,则可能是显性纯合子致死导致的
C.若含基因 的花粉一半不育,则 中圆叶:锯齿叶
D.若含基因 的花粉一半不育,则 中圆叶:锯齿叶
A
[解析] 如果各种雌雄配子都各致死一半, 中圆叶:锯齿叶仍然等于 ,A错误;
,若显性纯合子致死,圆叶:锯齿叶 ,B正确;
若含基因 的花粉一半不育,则杂合子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雄
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因此 中圆叶:锯齿叶
,C正确;若含基因 的花粉一半不育,则杂合子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
比例为 ,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因此 中圆叶:锯齿叶
,D正确。
9.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有角对无角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
等位基因 控制。基因型为 的个体在公山羊中表现为有角,在母山羊中表现
为无角。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 的个体在公山羊和母山羊中的表型不同,可能与性激素有关
B.让无角公山羊与无角母山羊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有角母山羊
C.一对山羊杂交, 母山羊中有角:无角 ,则公山羊中有角:无角
D.要判断某有角公山羊的基因型,可让该公山羊与多只有角母山羊交配
C
[解析]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为 )在公山羊和母山羊中的表型不同,可能与
性激素有关,影响了基因 的表达,A正确。让无角公山羊(基因型为 )与无角母
山羊(基因型为 )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有角母山羊(基因型为 ),B
正确。一对山羊杂交, 母山羊中有角:无角 ,说明双亲的基因型均为
公山羊中有角 :无角 ,C错误。要判断某有角公山羊的基
因型,可让该公山羊与多只有角母山羊(基因型为 )交配,若后代出现无角母山
,则该有角公山羊的基因型为 ;若后代全是有角母山羊 ,则该有角
公山羊的基因型为 ,D正确。
10.[2023重庆质检]研究小组发现,水稻(雌雄同花)中存在“自私基因” ,它编码
的毒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使不含 基因的雄配子 致死。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为
B.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
C.基因型比例为 的群体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基因型比例为 的群体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
[解析] “自私基因” 编码的毒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使不含 基因的雄配子
致死,故基因型为 的植株产生花粉时不受影响,其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为
,A正确;基因型为 的植株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为 ,精子基
因型及比例为 ,所以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 ,B正确;
基因不影响雌配子比例,基因型比例为 的群体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及
比例为 ,C正确;基因型比例为 的群体中,基因型为 的个
体产生雄配子 的比例为 ,基因型为 的个体产生雄配子的比例为
且产生的总配子数为 个体产生总配子数的 ,相对于群体而言, ,D
错误。
11.“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由 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单基因遗传
病。 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在女性中表现为不孕。某女子婚后不孕,确诊为
该病患者,家庭遗传系谱图如图,基因检测显示 、6号含有致病基因,
5号不含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方
C.1号和2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D.3号和4号生一个含有致病基因孩子的概率为
[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 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在女性中表现为不孕,患者
中只有女性,男性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但不会患病。基因检测显示 、6号含有
致病基因, 、5号不含致病基因,因为1号含有该基因,且该基因传递给4号后
在其体内进行了表达,而5号不含该基因,说明该基因不是位于 染色体上;1号为
该基因杂合子,2号不含该基因,因此4号为该基因杂合子,并且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致病基因来自父方,A、B正确。设控制该病
的基因为 ,故1号基因型为 ,2号基因型为 ,再生一个患病孩子(女儿)的概率
,C正确。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 ,故3号基因型为 ,4号基因
型为 ,生一个含有致病基因孩子的概率为 ,D错误。
12.[2023南阳一中检测]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
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
对左旋 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
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是
( )
A.♀ , 全是右旋, 也全是右旋
B.♀ , 全是左旋, 中右旋:左旋
C.♀ 全是左旋, 也全是左旋, 中右旋:左旋
D.♀ , 全是右旋, 也全是右旋, 中右旋:左旋
C
[解析] 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这样就形成了母本的
基因型控制子代的表型的现象(只控制子代)。若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
型是 , 的基因型是 ,表型全是右旋, 的基因型为 ,受母性
影响,表型全是右旋,A正确;若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是 , 的基因
型是 ,表型全是左旋,这样 中以 为母本的个体出现右旋性状,以
为母本的个体出现左旋性状,且比例为 ,B正确;若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
基因型是 的基因型是 ,表型全是左旋, 的基因型为
受母性影响,表型全是右旋,C错误;若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是 ,
的基因型为 ,都表现右旋, 个体表型全为右旋,有三种基因型,即
,所以 表现出右旋:左旋 ,D正确。
13.某小鼠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 控制, 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
定黑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 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
A、 为显性,A对 为显性,现用 两种鼠杂交得 自由交配得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鼠种群中的基因型有5种
B. 中黄鼠所占比例为
C. 的基因频率是
D. 中雄鼠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的比例为
D
[解析] 两种黄鼠杂交得 的基因型为 (死亡)、 (黄
色)、 (黄色)、 (灰色), 中黄鼠:灰鼠 配子所占比例为
A配子所占比例为 配子所占比例为 自由交配得 ,由于基因 纯合
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故 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黄鼠)所占的比例为
,基因型为 的个体(黄鼠)所占的
比例为 ,基因型为 的个体(灰鼠)所
占的比例为 ,基因型为 的个体(灰鼠)
所占的比例为 ,基因型为 的个体(黑鼠)
所占的比例为 。因此 中黄鼠:灰鼠:黑鼠
。由于基因 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故该鼠种群中的基因型有
,共5种,A正确;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中黄鼠:灰鼠:黑鼠 ,因此 中黄鼠所占比例为 ,B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 的基因型为
,A的基因频率 ,C正确; 中雄鼠的基因型为 ,基因型比例为 中雄鼠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D错误。
14.[多选]某种雌雄同株植物叶片形状的圆形和针形受一对基因A、 控制,A对
显性,基因型为 的植株表现为针叶。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若 植株自交,淘汰掉 中的 植株,剩余植株自由交配, 中圆叶:针叶

B.若 使花粉一半死亡, 植株自交,后代圆叶:针叶
C.若 使花粉完全死亡, 植株自交得 自交所得
D.若基因型 致死,则圆叶植株自交得 自由交配所得 中圆叶:针叶
BC
[解析] 植株自交得 ,若淘汰掉 中的 植株,则剩余植株中
(可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所占比例为 ),剩余植株自由交配得
圆叶 :针叶 ,A正
确;若 使花粉一半死亡, 植株自交,雄配子中A占 ,雌配子中A
,后代圆叶:针叶
,B错误;若 使花粉完全死亡, 植株自交得
自交,所得 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 ,即 ,C错
误;若基因型 致死,则圆叶植株的基因型均为 ,其自交所得的 的遗传因子组
成及所占比例为 自由交配, 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
,即圆叶:针叶 ,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5.[12分]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中不表达的现象。某甲虫的有角与无角即表现为限性遗传(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有角 无角


(1)①外耳道多毛症是由位于人体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只在男性中表现,
称为伴性遗传。从基因位置的角度分析,甲虫有角、无角遗传与外耳道多毛症最主要区
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有角/无角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析] 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甲虫有角、无角虽然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要确定无角雌性的基因型,最好选用______(填“有角”或“无角”)雄性与它进
行交配,观察后代______(填“雌性”或“雄性”)的表型。
无角
雄性
[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无角雌性的基因型是 ,其与无角雄性杂交,观察子代雄性的表型比例,如果基因型是 ,则子代雄性都是有角;如果基因型是 ,则子代雄性有角:无角 ;如果基因型是 ,则子代雄性都表现为无角。
③纯合的有角雄性和纯合的无角雌性杂交,后代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
均为 的多对雌雄个体交配,后代有角:无角为_____。
有角:无角

[解析] 纯合的有角雄性的基因型是 ,纯合的无角雌性的基因型可能是 ,如
果纯合无角雌性的基因型是 ,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雄性表现为有角,雌性表
现为无角,有角:无角 ;如果纯合无角雌性的基因型是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
,雄性为有角,雌性为无角,有角:无角 ;基因型均为 的多对雌雄个体交
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雄性有角:无角 ,雌性全表现
为无角,因此后代有角( _雄性):无角( 雄性 _、 雌性)为
(2)该甲虫为 型性别决定方式,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进行孤雌生殖,
即卵细胞与来自同一个卵原细胞的极体结合产生子代个体(自然界不存在 的个
体),则由此产生后代的雌性:雄性为_____。

[解析] 该甲虫为 型性别决定方式,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如果减数分裂产生
的卵细胞和3个极体的性染色体分别是 ,进行孤雌生殖,产生子代
的性染色体是 ,如果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及3个极体的性染色体分别
,进行孤雌生殖产生子代的性染色体是 ,由于
不存在,因此进行孤雌生殖产生的后代的性别比例是 (雌性) (雄
性)
16.[10分]某观赏鱼的尾鳍分为单尾鳍、双尾鳍两种类型。研究表明,尾鳍类型受常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雌性个体均为单尾鳍,雄性个体有单尾鳍、双
尾鳍。用不同类型的此观赏鱼做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请据表回
答:
实验① 实验②
亲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 单尾鳍雌性×双尾鳍雄性
子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

(1)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双尾鳍性状的基因为____(填“显”或“隐”)性基因。此
观赏鱼中,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只有为雄性时才能正常表达出相应性状。这对性状
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遵循
[解析] 实验①中亲代均为单尾鳍,但子代出现双尾鳍,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单尾
鳍相对于双尾鳍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代的
表型及比例应为单尾鳍:双尾鳍 ,而实际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
,说明此观赏鱼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只有为雄性时才能正常表达出相应
性状。
(2)若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中双尾鳍个体所占比例为
_____。

[解析] 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但基因型为 的个体只有为雄性时才能正常表达出相应性状,因此理论上后代中双尾鳍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3)若双尾鳍雄性与实验②中子代单尾鳍雌性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型和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
[解析] 实验②中单尾鳍雌性×双尾鳍雄性 ,后代雄性均为单尾鳍(D_),说明亲本中单尾鳍雌性的基因型为 ,则子代单尾鳍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其与双尾鳍雄性个体 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型和比例为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
17.[12分]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其中雄性亲本在室温长大,分析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表一
基因型 饲喂条件
室温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二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型及数量
Ⅰ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 全部残翅
Ⅱ ③正常翅 ④残翅 室温 正常翅91,残翅89
Ⅲ ⑤残翅 ⑥正常翅 室温 正常翅152,残翅49
(1)亲代雌果蝇中____(填表二中序号)一定是在低温 的条件下饲养的;亲
代果蝇中③的基因型一定是____。


[解析] 雄性亲本在室温 长大,分析Ⅰ组,由于子代饲喂条件为低温
因此亲代雌果蝇①无法判断是在低温 还是室温 的条件下饲养的;分析
Ⅱ组,亲代雌果蝇③表现为正常翅,因此亲代雌果蝇③是在室温 的条件下饲
养的;分析Ⅲ组,根据⑤残翅与⑥正常翅杂交,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
翅:残翅 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因此亲代雌果蝇中⑤一定
是在低温 的条件下饲养的。由于亲代果蝇中③是正常翅,其基因型为
与④残翅杂交后代中正常翅:残翅 ,说明亲本为测交类型,所以③基因型一定

(2)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____________共同调控的。
基因与环境
[解析] 基因型为 的个体在室温条件下都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都表现为残翅,说明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的。
(3)为确定亲本①的基因型,请完善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
果得出结论。将Ⅰ组的子代进行随机交配得 ,把 幼体放在____________的条件
下饲喂,观察统计 表型及比例。预测结果及结论:若 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
_____,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 ;若 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_____,则果蝇①的
基因型为 ;若 全为______,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
室温


残翅
[解析] 亲代①为残翅,其子代又在低温条件下饲喂,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其基因型,
其基因型可能是 。可将Ⅰ组的子代进行随机交配,且把 放在室温
的条件下饲喂,最后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由于雄性亲本在室温
下长大,因此②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 ,若①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 ,则
子一代基因型和比例为 ,A配子占 配子占 ,故子二代中
,则A_占 ,把 幼体放在室温 的条件
下饲喂,表型和比例为正常翅:残翅 。若①的基因型为 ,则子一代基因型
均为 ,子一代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二代中A_: ,室温条件下培养后表现为
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 。若①的基因型为 ,则子一代基因型均为 ,子一代
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二代均为 ,室温条件下培养后均表现为残翅。
(4)若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 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
只果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

[解析] 若Ⅱ组的亲本③ 与亲本④ 杂交,子代在室温 的条件下饲喂,后代正常翅 :残翅 。如果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都为残翅的概率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