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人教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第5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微专题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共10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4】人教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第5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微专题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共10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24 12:3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7张PPT)
第五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微专题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
题型1 9:3:3:1的变式问题分析
1.“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问题
(1)基因互作
条件 自交 后代比例 测交
后代比例
正常的完全显性
双显性、单显性、双隐性分别对应一种表型
条件 自交 后代比例 测交
后代比例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为一种表型,否则为另一 种表型
存在 (或 )时表现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其表型就一致,其余的为另一种 表型
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 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续表
条件 自交 后代比例 测交
后代比例
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 表现
单显性为一种表型,其余为另一种表型
续表
(2)基因累加
相关比较(以 基因型 为例) 原因 显性基因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
自交后代比例 A与B的作 用效果相 同,但显 性基因越 多,其效 果越强
相关比较(以基因 型 为例) 原因 显性基因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
测交后代比例 A与B的作 用效果相 同,但显性 基因越多, 其效果越强
续表
2.解题技巧
1.[2022河北]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
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
该眼色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
杂交,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B. 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6种
C. 红眼雌蝇和 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
D. 雌蝇分别与 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蝇
[解析] 红眼果蝇互交所得 中红眼:伊红眼:奶油眼 ,为 的变式,说明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正确。根据 互交所得 中红眼雌:红眼雄:伊红眼雄:奶油眼雄 可知,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为 ,根据 的性状分离比可知, 红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中红眼雌蝇占 、红眼雄蝇占 、伊红眼雄蝇占 、奶油眼雄蝇占
,可知 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_ _、 _,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
,伊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 ,奶油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 (种),B正确。 红眼雌蝇
红眼雄蝇 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A_ )的概率为
,C正确。若 雌蝇的基因型为 ,则
其与 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都不能得到奶油眼雌蝇,D错误。
2.[2022安徽示范高中名校联考]拉布拉多是
一种受人喜爱的宠物犬,有黑毛、棕毛和
黄毛三种。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
B
A.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在 的黑毛犬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C.有基因 无基因 的个体因黑色素不能沉积而表现为棕毛
D. 中,黄毛犬的基因型有 三种
控制,基因的功能如图所示。研究者让纯合黑毛个体与纯合黄毛个体杂
交获得 均为黑毛个体,再让 相互交配产生 中黑毛:棕毛:黄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 由题图可知,黑毛个体的基因型为 _B_,棕毛个体的基因型为 _ ,有基
无基因B的个体因黑色素不能沉积而表现为棕毛,黄毛个体的基因型为 _ _,
C、D正确。纯合黑毛个体 与纯合黄毛个体杂交获得 均为黑毛个体,
再让 相互交配产生 中黑毛( _B_):棕毛( _ ):黄毛( _ _)
,可知 的基因型为 ,且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
合定律,A正确;在 的黑毛犬( _B_)中,纯合子 所占的比例为
B错误。
3.[2022赤峰检测]某植物花色的遗传受A、 和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不存在显
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
渐加深。现让两纯合亲本杂交得 自交得 中出现5种类型花色的植株,
其数量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C. 中表型与 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有3种
D.用 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有4种表型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两纯合亲本杂交得 自交得 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
,该比例是 的变式,因此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且 的基因型是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A、B正确; 的基因型是 ,含有2个显性基因, 中含2
个显性基因的个体的基因型有 ,C正确; 的基因型是
若用 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由于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故基
因型为 的个体花色相同,故 的测交后代共有3种表型,D错误。
题型2 基因致死类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
1.致死现象分析
(1)胚胎致死或个体致死
致死类型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胚胎 致死 或个 体致 死 显性 纯合 致死 均 致死

致死类型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胚胎 致死 或个 体致 死 显性 纯合 致死 (或 ) 致死 _: [或 _ ]

续表
致死类型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胚胎 致死 或个 体致 死 隐性 纯合 致死 致死 A_B_:A_ _ /
(或 ) 致死 _B_: _ _B_: _ /
续表
(2)配子致死或配子不育(以基因型为 的个体自交为例)
类型 后代分离比
双显 的雌或雄配子致死 A_B_:A_ _:
单显 的雌或雄配子致死 A_B_:A_ _:
含A的雌或雄配子致死 A_B_:A_ _:
双隐 的雌或雄配子致死 A_B_:A_ _
2.解题方法——“先拆分,后组合”
(1)将其拆分成分离定律单独分析,如:
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两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2)从 每种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分析,如 致死。
(3)分析配子致死引起的后代性状比的改变时,可用棋盘法(最快捷的方法)。
4.[2022全国卷甲]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 的花粉 可育、 不育。 控制
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 的亲本进行自交,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D.亲本产生的含 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 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B
[解析] 由“等位基因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可推出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 独立遗传。单独分析 ,亲本的基因型都为
自交后,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表型及比例为红花植株:白花
植株 ,A正确。单独分析 ,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
比例为 ,由“含A的花粉可育;含 的花粉 可育、 不育”可推出亲
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不育雄配子数 ,则子代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占
推断过程如表所示:
雌配子 子代基因型 可育雄配子


综合分析可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B错误、C正确。
亲本关于花色的基因型为 ,其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 的可育雄配子数
相等,D正确。
5.[2021福建,13分]某一年生植物甲和乙是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单个品种种植
时均正常生长。欲获得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品种,科研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发现
部分 植株在幼苗期死亡。已知该植物的致死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
因( )控制,品种甲的基因型为 ,品种乙的基因型为_ _ 。回答
下列问题:
(1)品种甲和乙杂交,获得优良性状 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
基因重组
[解析] 题中所述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为研究部分 植株致死的原因,科研人员随机选择10株乙,在自交留种的同
时,单株作为父本分别与甲杂交,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 的表型,只出现两
种情况,如表所示。
甲(母本) 乙(父本)
乙-1 幼苗期全部死亡
乙-2 幼苗期死亡:幼苗期成活
①该植物的花是两性花,上述杂交实验,在授粉前需要对甲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______。
去雄
套袋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部分 植株致死的原因有两种:其一,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
致死;其二,基因型为______的植株致死。

③进一步研究确认,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则乙 的基因型为______。

[解析] ①该植物的花是两性花,进行杂交实验时,在授粉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
套袋处理。②乙 作为父本时,幼苗期全部死亡,乙 作为父本时,幼苗期死亡:
幼苗期成活 ,推测乙 是纯合子,乙 是杂合子,则乙 的基因型为
,其与甲 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全部死亡。③
进一步研究确认,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则乙 的基因型为
(3)要获得全部成活且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 杂种,可选择的亲本组合为品种甲
和基因型为______的品种乙,该品种乙选育过程如下:
第一步:种植品种甲作为亲本。
第二步:将乙 自交收获的种子种植后作为亲本,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 的表型。
选育结果:若某个杂交组合产生的 全部成活,则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这些植株自交留种的同时,单株作为父本分别与母本甲杂交
对应父本乙自交收获
[解析] 已知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要获得全部成活且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 杂种,可选择的亲本组合为品种甲 和基因型为 的品种乙。
题型3 基因连锁类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
连锁类型 仅连锁 连锁+互换
基因A和B在一条 染色体上,基因 在另一条染色 体上 基因A和 在一条 染色体上,基因 和B在另一条染色 体上 如基因A和 在一条染色体
上,基因 和B在另一条染色
体上, 与B所在部位染色体
发生互换
图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子类型 ,表现为
“两多两少”,两多指
两少指
自交 后代 基因 型 \
表型 测交 后代 基因 型 表型 续表
6.[12分]已知某种植物的一个表型为红花高茎、基因型为 的个体,A和 基因分
别控制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B和 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已知这
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有以下三种可能。据图回答:
(1)图②③中,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_(填
“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考虑互换,
且含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这种变化不影响配子和子代的存活率),图③细胞
能产生___种基因型的配子,其基因型是_______,这种发生在染色体上的变化属于
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
A、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 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而图②③中,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不考虑互换的情况下,含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图③
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其基因型是A、 。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结
构变异。
(2)假设图①中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
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另一种可能的分布状态。(画图并标注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位置)
[解析] 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两对基因 的位置如答案所示。
(3)现提供表型为白花矮茎的植株若干,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探究题述红花高茎植株的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究竟属于题述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不考虑互换),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基本思路是:用该红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一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
Ⅰ.若子一代植株中出现四种表型,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态如图①所示;
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
Ⅱ.若子一代植株中出现两种表型,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
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态如图②所示;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
Ⅲ.若子一代植株中出现两种表型,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
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态如图③所示。
红花矮茎:白花高茎
[解析] 用题述红花高茎植株 与白花矮茎植株进行杂交,相当于测交,白花矮
茎植株 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Ⅰ.若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分布如图①所示,该植
株能产生四种配子: ,故测交后代为
即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 ;Ⅱ.若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分布
如图②所示,该植株能产生两种配子: ,故测交后代为 ,即红
花高茎:白花矮茎 ;Ⅲ.若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分布如图③所示,能产生两种配
子: ,故测交后代为 ,即红花矮茎:白花高茎
7.[2021海南,10分]科研人员用一种甜瓜 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到 经自交得
,结果如表。
性状 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 母本 父本
果皮底 色 ,4号染色体 黄绿 色 黄色 黄绿 色 黄绿色:黄色
果肉颜 色 ,9号染色体 白色 橘红 色 橘红 色 橘红色:白色
果皮覆 纹 ,4号染色体 ,2号染色体 无覆 纹 无覆 纹 有覆 纹 有覆纹:无覆纹
已知A、 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当 同时存在时果
皮才表现出有覆纹性状。不考虑互换、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等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
橘红色
[解析] 仅考虑甜瓜果肉颜色这对性状,结合表格分析可知,亲本果肉颜色分别是白色和橘红色, 果肉颜色均为橘红色,则橘红色是显性性状。
(2)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种。

8
[解析] 由 中黄绿色:黄色 ,可推知 关于果皮底色的基因型为 ;由 中橘红色:白色 ,可推知 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型为 ;由 中有覆纹:无覆纹 ,可推知 关于果皮覆纹的基因型为 ,综上可知 的基因型为 。由于A和 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位于4号染色体上, 位于9号染色体上, 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 独立遗传, 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种)。
(3) 的表型有___种, 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黄绿色无覆纹果皮、黄色无覆纹
果皮的植株数量比是_______, 中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杂合子所
占比例是_____。
8


[解析] 结合表格可知, 关于果皮底色的表型有2种,关于果肉颜色的表型有2种,
关于果皮覆纹的表型有2种,故 的表型有 (种)。 中基因型为
A_ _的个体占 ,基因型为 的个体占 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个体
(A_ _ _)所占的比例为 ,黄绿色无覆纹果皮个体(A_ _
所占的比例为 ,黄色无覆纹果皮个体( _、 )所占的
比例为 ,这三种表型的植株数量比为 黄色无覆纹果皮植株
中纯合子占 ,橘红色果肉植株中纯合子占 ,则 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
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
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题型4 多对等位基因遗传中的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
8.[2022山东,不定项]某两性花二倍
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 无控制色
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 控制蓝色。基因 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
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 _
和A_ 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
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不考虑突变,根据表中杂交结果,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 测交,可确定 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
B.让表中所有 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 ,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
D.若甲与丙杂交所得 自交,则 表型比例为9紫红色:3靛蓝色:3红色:1蓝色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_B_ _和A_ 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
基因型为 _ _的个体花色为红色,基因型为 _的个体花色为蓝色,基因型为
_ _ _ _ 的个体花色为白色。根据甲、乙杂交结果中 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色:靛蓝色:白
的变式),说明 中有两对基因杂合,且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的
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理,根据乙、丙杂交结果,也可说明乙、丙杂交,
中有两对基因杂合,且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
的表型确定亲本甲、乙和丙的基因型依次为


中基因型为_ _ _ _ 的个体均表现为白花,让其与只含隐性
基因的植株测交,其子代仍然是白花,无法鉴别它具体的基因型,A错误。仅考虑
基因 , ,所以 紫红色植株自交一代后,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
例为 ,B正确。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 ,则亲本
的基因型为_ _ _ _ ,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 种,C正确。甲与丙
杂交所得 的基因型为 ,其自交后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红色(A_B_ ):
靛蓝色(A_ ):红色( _ ):蓝色 ;若A、 与B、
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 、B与A、 分别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 自交后,子代
的表型及比例为紫红色:靛蓝色:红色 ,D错误。
9.[2022湖北百校联考,12分]某植物的籽粒颜色受4对等位基因
控制,基因型为A_B_C_ _时籽粒为紫色,基因型为A_B_C_ 时籽粒为红色,其
他情况下为白色。甲、乙、丙为基因型不同的三个白色纯种,利用甲、乙、丙三个
白色纯种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甲×乙 全部表现为紫色籽粒 自交得 籽粒表型及比例为紫
色:红色:白色
实验二:甲×丙 全部表现为紫色籽粒 自交得 籽粒表型及比例为紫
色:红色:白色
实验三:实验二 丙→子代仅出现两种颜色的籽粒,且紫色:白色
(1)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判断控制该植物籽粒颜色的4对等位基因位于___对同
源染色体上。实验二中 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4

[解析] 实验二中 自交所得的 的表型比例之和为 ,说明4对等位基因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实验二的 基因型是
(2)实验一中 紫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籽粒颜色的4对8个基因中,甲与乙中相同的基因有___个;丙的基因型中一定含有
___(填“A”“B”“C”或“ ”)基因。

2

[解析] 实验一中 表型比例之和为 ,且基因型为A_B_C_ _
时籽粒为紫色,则实验一中的 的基因型中存在三对等位基因,还有一对基因纯合,
又由于子代中含有红色籽粒植株(A_B_C_ ),所以 肯定含有 这对等位
基因,因此其基因型可能是 。由上述分析可知,
实验一中 的基因型中有一对基因纯合,则甲和乙中有2个基因相同;由于实验二
基因型是 ,当其和丙杂交时,子代中没有出现红色籽粒植株(A_B_
C_ ),因此丙中一定含有 基因,且是纯合子,为
(3)将结白色籽粒的植株 的花粉传给任何其他基因型的结白色籽粒的植株,子代
籽粒均表现为白色,植株 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紫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C_ _,红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C_
同时白色籽粒植株显性基因数目含量最多的基因型是
,由题干信息可知, 和任何其他基因型的结白色籽粒的植株杂交子代
籽粒全为白色,即子代都不会出现基因型为A_B_C_ _和A_B_C_ 的个体,则
的基因型可能是 ,当其和任何其他基因型的结白
色籽粒的植株(例如A_B_ _、A_ _ _、 _C_ _等)杂交,子代全为白
色。
一、选择题
1.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 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 为显性,控制这两对
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
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 ,高秆植株存活率是 ,其他性状的存
活率是 1。若将玉米品种甲 和乙 杂交产生 自交产生
成熟植株表型的种类和比例为( )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B
[解析] 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 和乙 杂交得到 的基因型是
, 自交得到 是D_ _(高秆抗病) _(矮秆抗病) _ (高秆
易感病) (矮秆易感病) 。因为 没有存活率为0的表型,故
成熟植株表型种类不变,有4种。因为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 ,高秆植株存活率是
,其他性状植株的存活率是1,所以,D_ _(高秆抗病) _(矮秆抗病) : _ (高秆易感病) (矮秆易感病)

2.玉米籽粒颜色由 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 的紫
粒玉米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紫粒:白粒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 同时存在的玉米籽粒颜色为紫色,否则为白色
B.基因型为 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导致性状分离比出现偏差
C.基因型为 的玉米作父本或母本进行测交,可判断致死配子种类
D.基因型为 的玉米进行正反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相同
D
[解析] 理论上, 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 _ _: _ _: ,而题干中 表现为紫粒,自交后代紫粒:白粒 ,说明 _ _、 表现为白粒,A正确;与 相比, 的比例说明 _ _少了4份,因此基因型为 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B正确;用 的玉米作父本或母本进行测交,可判断致死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C正确;由于 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因此正交、反交的结果不同,D错误。
3.[2023皖南八校联考]某种昆虫的体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三种表
型。现用一对纯合灰色该昆虫杂交, 都是黑色; 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 中的雌性与白色雄性杂交,后代为1黑:2灰:1白。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体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若 中的雄性与白色雌性杂交,后代表现仍为1黑:2灰:1白
C. 灰色昆虫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D. 黑色昆虫中 的个体与 基因型相同
C
[解析] 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 是“ ”的变式,这说明控制该种昆
虫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设与昆虫体色有关
的基因为 ,根据 分离比可知, 基因型为 ,若 中的雄性与白
色雌性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表型为1黑:2灰:1白,B正
确; 灰色昆虫的基因型有 ,比例为 ,能稳定
遗传的个体占 ,C错误; 黑色昆虫有4种基因型,分别是
,所以 黑色昆虫中 的个体与 基因型 相同,D正确。
4.[2023湖南名校联考]黑腹果蝇翅的大翅和小翅、有斑和无斑分别由两对常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 控制。用纯合的大翅有斑果蝇与小翅无斑果蝇进行杂交,
全是大翅有斑果蝇。让 雌、雄果蝇交配得 表型比例为 ,研究表
明此结果是雌配子不育导致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不育雌配子的基因型为
B. 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C.若 中雌果蝇与小翅无斑雄果蝇杂交,后代表型比为
D.若 出现了一个 的个体,可能是亲本大翅果蝇减数分裂Ⅰ中同源染色体未分
离所导致
C
[解析] 用纯合的大翅有斑果蝇与小翅无斑果蝇进行杂交, 全是杂合的大翅有斑果
蝇, 的表型比例为 ,是由于某种单显性的雌配子不育,可能为
A错误。若 雌配子不育, 中缺失了基因型 ,则
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B错误。若 中雌果蝇与小翅无斑雄果蝇杂交,由于
或者 雌配子不育,导致 雌果蝇可以产生三种配子且比例为 ,所以后代表
型比为 ,C正确。若 出现了一个 的个体,则是因为亲本小翅果蝇进行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D错
误。
5.[2023天津实验中学质检]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
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
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 的表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
。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 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
C.表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若让 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相互交配,则 中灰色短尾鼠占
D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死亡(
都导致胚胎死亡),因此亲本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 ,它能产生
四种正常配子,A正确;已知 都导致胚胎死亡,所以黄色短尾
相互交配产生的 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有
,共5种,B正确;因为 都导致胚胎死亡,所以表型为黄色短尾的小
鼠的基因型只有 一种,C正确; 中的灰色短尾的基因型为
胎致死),它们相互交配,后代基因型有 ,比例为 ,其
胚胎致死,所以只有 两种,其中 (灰色短尾鼠)占
D错误。
6.[2022石家庄一模]苦叶菜属于雌雄同花植株,其花色(黄色和白色)受两对等位基
控制。 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使花色表现为黄色,而 基因的存
在会抑制 基因的表达,使花色表现为白色。现有多株纯合的白花植株和黄花植株
杂交得到 自交得到 中白花植株有338株,黄花植株有78株。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苦叶菜亲本杂交过程中去除雄蕊需要在花成熟后进行
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白花植株中表型能稳定遗传的占
D. 植株进行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是白色:黄色
C
[解析] 由题可知,苦叶菜属于雌雄同花植株,杂交过程中去除雄蕊需要在花未成熟
时进行,防止自花传粉对实验的干扰,A错误。由题可知,花色(黄色和白色)受
两对等位基因 控制。 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使花色表现为黄色,而
基因的存在会抑制 基因的表达,使花色表现为白色, 中白色植株:黄色植株
,属于 的变式,可判断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 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使花色表现为黄色,而 基因
的存在会抑制 基因的表达,使花色表现为白色,所以 _ 表现为黄色,则
花植株基因型为 _ _、 _、 ,表型能稳定遗传的有
,共占 ,C正确。 植株进行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
是白色:黄色 ,D错误。
7.[2023扬州检测]某繁殖力超强鼠的自然种群中,体
色有黄色、黑色、灰色三种,体色色素的转化关系如
图所示。已知控制色素合成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
色体上,基因B能完全抑制基因 的表达,不含基因
A的个体会由于黄色素在体内过多积累而导致
个体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黄色鼠个体可有3种基因型
B.若让一只黄色雌鼠与一只灰色雄鼠交配, 全为黑色鼠,则双亲的基因型为

C.两只黑色鼠交配,子代只有黄色和黑色,且比例接近 ,则双亲中一定有一只
基因型是
D.基因型为 的雌、雄鼠相互交配,子代个体表型及比例为黄:黑:灰

[解析] 黄色鼠个体可有 种基因型,A正确;若让一只黄色雌
_ _与一只灰色雄鼠A_ 交配, 全为黑色鼠A_B_,则双亲的基因型为
,B正确;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_B_,两只黑色鼠交配,后代有黄色鼠,说明
两只黑色鼠与酶1有关的基因型都为 ,后代无灰色鼠,则亲代必有一只与酶2有关
的基因型为 ,故双亲中一定有一只基因型是 ,C正确;基因型为 的雌、
雄鼠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为A_B_:A_ _
=黑色:灰色:黄色 ,由于黄色中有 的个体死亡,则后代个体表型及比例
为黄色:黑色:灰色 ,D错误。
8.[2023河南名校联考]水稻由于果皮中色素含量不同,可呈现多种不同颜色。科学家
利用一个深褐色水稻品种分别与甲、乙两个普通水稻品种(白色)杂交, 表型均
为亲本的中间型。 自交得到的 的果皮颜色由深褐色依次变浅至白色,按照颜色
深浅可分为7个不同等级,其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颜色(+越多,颜色越深) +++++++ ++++++ +++++ ++++ +++ ++ +
深褐色×甲 1 6 15 20 15 6 1
深褐色×乙 3 18 45 60 45 18 67
A.该水稻果皮颜色可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B.决定色素含量的多对基因具有累加效应,即每多一个显性基因颜色加深一等级
C.根据深褐色与乙杂交的结果推测,可能存在一对基因决定色素能否合成
D.深褐色与乙杂交的 中白色水稻的基因型可能有29种

[解析] 深褐色×乙这一组合产生的子二代的表型份数之和为256,等于 ,可知水
稻果皮颜色可能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结合深褐色×甲这一组合产生的子二
代的表型及比例可知,全部基因均为显性表现为深褐色,没有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
为白色,且二者所占比例相同,可推测决定色素含量的多对基因具有累加效应,即
每多一个显性基因颜色加深一等级,B正确;由深褐色×乙这一组合产生的子二代的
表型比例可知,可能除了三对基因控制果皮颜色外,还有一对基因决定色素能否合
成,且只要这一对基因隐性纯合,个体就表现为白色,C正确;假设
控制果皮颜色, 控制色素能否形成,则深褐色与乙杂交的 中白色水稻的
基因型为_ _ _ _ _ _ (含 种)和 _(含2种),共29种,
D正确。
9.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A、 和B、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
的红玉杏自交,子代 中的基因型与表型及其比例如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基因型 A_ A_ A_ _ 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A. 中基因型为 的植株与 植株杂交,子代中开淡紫色花的个体占
B. 中开淡紫色花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占
C. 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开深紫色花植株中纯合子占
D. 中纯合开深紫色花植株与 中杂合白色花植株杂交,子代中基因型为
个体占
C
[解析] 基因型为 的植株与 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基因型为 的个体表现为淡紫色花,占测交后
代的 ,A正确; 中开淡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中开淡紫色
花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基因型为A_
,B正确; 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基因型为 ,可产
生的配子为 , 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开深紫色花植
株(基因型为 )占 ,其中纯合子
,C错误; 中纯合开深紫色花植株基因型为 ,它与 中杂合白色花植株杂
交,若杂合白色花植株基因型为 ,则子代中基因型 的个体占 ,若杂合白色
花植株基因型为 ,则子代中基因型 的个体占 ,D正确。
10.[2023邵阳检测]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
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 与B、 ),研
究发现纯合的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情
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在实验2的 早熟植株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B.玉米的早熟和晚熟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若让实验1中的 随机交配,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比是
D.据实验1可知,有两种亲本组合类型,每一种亲本组合的 中早熟植株的基因型
有两种
[解析] 由分析可知,在实验2的 中,早熟的基因型为A_B_、A_ _,则纯
合子有3种,分别为 ,纯合子占 ,则杂合子占
,A错误;从分析可知,玉米的早熟:晚熟 ,属于 的变
式,故玉米的早熟和晚熟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实验1中
的结果为早熟:晚熟 ,说明 的基因有一对杂合,一对纯合,故可推测亲本
的基因型组合为 ,得到的 的基因型为
,若让 随机交配,晚熟性状 出现的概率为
,早熟性状出现的概率为 ,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
比是 ,C正确;由C项分析可知,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则 中早熟植株的基因型为 ,D正确。
11.[2022山东烟台、德州一模]某种大鼠毛色有黑色、白色、黄色、灰色,受两对等
位基因A、 和B、 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物质合成,基因 控制白色物质合成,且
基因A对基因 为不完全显性;基因 纯合时基因A和 的表达受到抑制,大鼠毛色
表现为黄色。黑身大鼠与黄身大鼠纯合品系甲进行正反交, 全为灰身大鼠,
品系甲进行回交,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父本 母本 表型及比例
品系甲 灰身:黄身
Ⅱ 品系甲 灰身:白身:黄身
A.基因 与基因 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黄身大鼠雌雄间进行交配,后代可出现性状分离
C. 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灰身大鼠所占比例最大
D.杂交组合Ⅱ中品系甲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解析] 题干信息转化:
表型 黑色 灰色 黄色 白色
基因型 _ _ _ _ _
黑身大鼠与黄身大鼠纯合品系甲进行正反交, 全为灰身大鼠,推出亲本基因型组
合为 (甲), 基因型为 。基因型为 的雄性个体可以产生
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即基因A、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
上,基因 位于这对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基因A、 与基因B、
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黄身大鼠基因型为_ _ ,雌雄个体间进行交
配,后代的基因型为_ _ ,均表现为黄身,故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错误。
基因型为 ,基因A、 与基因B、 连锁,理论上 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均为 ,则 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灰身大鼠 :黑身大鼠 :黄身大鼠 ,故灰身大鼠所占比例最大,C正确。杂交组合Ⅱ:母本 父本品系甲 灰身:白身:黄身 ,说明 雌性个体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说明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
12.[2022长郡中学模拟]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毒蛋白
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
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
了多个基因型为 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 植株与纯合的 长果枝不抗虫
植株杂交得到 (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 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 ,则 基因与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
体上
B.若 的表型比例为 ,则 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C.若 的表型比例为 ,则控制果枝长短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
染色体上
D.若 中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 ,则 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B
[解析] 如果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 的植株产生的配
子的类型及比例是 ,其与纯合的 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
及比例是 ,即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 ,A正确;由于B、D位于
一条染色体上,如果不考虑互换,则不会产生基因型为 的四种类型
的配子,B错误;如果控制果枝长短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基
因型为 的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 ,其与纯合的
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短果枝抗虫:长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
果枝不抗虫 ,C正确;如果 连锁,基因型为 的植株产生的配子
的类型是 ,其与纯合的 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即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 ,D正确。
13.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籽粒颜色受A、 和B、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
B同时存在时籽粒颜色为紫色,其他情况为白色(不考虑突变)。研究人员进行以下两
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组别 亲代
实验一 籽粒紫色×籽粒紫色 籽粒白色 :籽粒紫色
实验二 籽粒紫色×籽粒白色 籽粒白色 :籽粒紫色
A.籽粒的白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亲代籽粒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均为
B.实验一 中籽粒白色个体随机传粉,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籽粒紫色:籽粒白色
C.实验二亲代籽粒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子代籽粒紫色个体中没有纯合子
D.实验二的 中籽粒紫色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籽粒为紫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D
[解析] 玉米的籽粒颜色受A、 和B、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B同时存在时
籽粒颜色为紫色,其他情况为白色(不考虑突变)。根据实验一的子一代比例为白
色:紫色 可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根据实验二中子一代白色:紫
可知,紫色所占比例为 ,故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籽粒的紫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代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均为 ,A正确;实验一 中白色个体
基因型和比例为 ,产生的配子类型和
比例为 白色个体随机传粉,子代表现为紫色的概率为
,所以白色个体的概率为 ,故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为紫色:白色 ,B正确;
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二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即亲本中的白色个体基因型可能有2种,子代中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 _,均为杂合子,C正确;实验二的 中紫色个体可能为 (或 ),自交后代籽粒为紫色的概率为 ,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4.[11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
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
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 为扁盘, 自交, 中扁盘:圆:长 ;
实验2:扁盘×长, 为扁盘, 自交, 中扁盘:圆:长 ;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 植株传粉,其后代中
扁盘:圆:长均等于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 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 的分离比为 (是 的变式)可以得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若南瓜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 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
用A、 和B、 表示,若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 ,B、 和C、 表示,以
此类推,则圆形南瓜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扁盘形南瓜的基
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形南瓜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解析] 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 的性状分离比可以推测出,圆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_ _,即 ,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_B_,即 ,长形南瓜的基因型为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 植株传
粉,单株收获 中扁盘形南瓜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
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 的株系 果形均表现为扁
盘,有_____的株系 果形的表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有_____的株系
形的表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扁盘:圆:长
[解析] 扁盘形南瓜中,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
,用长形品种植株 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 中的扁盘形
南瓜植株传粉时,基因型为 的植株所得后代的基因型全部为 ,即有
的株系 果形均为扁盘;基因型为 的植株的后代中,扁盘形南瓜
和圆形南瓜各占一半,因此,有 的株系 果形为扁盘:圆 ;基因
型为 的植株传粉后,后代有4种基因型、3种表型,比例为扁盘 :圆
:长
15.[7分]某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其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性状受两对独
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为A、 和B、 ,且A对 、B对 为完全显性,只要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就表现出抗除草剂性状。含基因A的雄配子有 死亡,其他配
子育性正常。基因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是一对__________,该种植物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性
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抗除草剂植株共有___种基因型。
相对性状
自由组合
5
[解析] 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一对相对性
状。根据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可知,该种植物抗除草
剂与不抗除草剂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所以抗除草剂植株共有 这5种基因型。
(2)若母本甲 与父本乙 进行杂交,子代抗除草剂植株中含有两种抗
除草剂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这些含两种抗除草剂基因的植株自由交配,子
代中抗除草剂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


[解析] 母本甲 与父本乙 进行杂交,母本产生的雌配子为
父本产生的雄配子为 ,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其中,基因型为 的植株抗除草剂,且基因型为
的植株含有两种抗除草剂基因,故子代抗除草剂植株中含有两种抗除草剂基因的个体
所占比例为 。这些含两种抗除草剂基因的植株 自由交配,根据题干信息“含
基因A的雄配子有 死亡”可知,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
根据子代中 致死,利用棋盘法(如表所示),得出子代中抗除草剂植株所占的比例

雄配子 雌配子
(致死) (致死)

(致死) (致死)
(不
抗)
(3)利用基因型不同的两亲本进行一次杂交,验证含基因A的雄配子有 死亡。
请设计一个最佳杂交方案,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若利用基因型不同的两亲本进行一次杂交,验证含基因A的雄配子有 死亡,一般用测交法,可选择的亲本基因型的最佳组合是母本为 ,父本为 ,由于母本只能产生 一种雌配子,而父本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因此预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抗除草剂:不抗除草剂
16.[11分]小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决定,3对基因控制色素合成的关系如图所示。相关显性基因完全显性,且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表达产物没有图示功能。
(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相关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选择纯合黄色小鼠进行杂
交实验,再让 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观察并统计 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说明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_B_ ,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 _、A_B_ _、 _ _ _ _,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 。由分析可知,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 _、A_B_ _、 _ _ _ _,要探究相关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需利用三杂合子相互交配,根据亲本为纯合黄色小鼠可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②理论上,若 中黄色鼠:褐色鼠:黑色鼠为________,则3对等位基因均可自由组合。

[解析] 的基因型为 ,若3对等位基因均可自由组合,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_B_ ,占 ;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 ,占 ;剩余的黄色个体占 ,所以 毛色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鼠:褐色鼠:黑色鼠
(2)另一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培育出不含 基因的小鼠。利用该品种进行
上述杂交实验,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发现 中个体表型及比例接近黑色鼠:褐色鼠:
黄色鼠
①请针对出现该分离比的原因,提出一种合理的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为 的雌配子致死(或基因型为 的雄配子致死)
[解析] 敲除 基因的小鼠毛色只受A、B基因控制, 的基因型为 ,正常情况下,
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_B_,占 ,褐色鼠的基因型为A_ ,占 ,黄色鼠的基
因型为 _或 ,占 ,而实际情况是黑色鼠和褐色鼠各少2份,黄色鼠正常,
比较其中的差别可知,可能是由于基因型为 的雌配子致死(或基因型为 的雄
配子致死)。
②为验证该解释是否正确,设计如下实验:选择 中毛色表现为褐色的__________
______小鼠与表现为黄色的异性小鼠 进行杂交实验。根据以上假说推测实验
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雌性(或雄性)
子代小鼠毛色均为黄色
[解析] 为验证该解释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时,由于与毛色相关的基因并不在性染色体上,因此选择的动物与性别无关。若基因型为 的雌配子致死(或基因型为 的雄配子致死),则褐色小鼠的基因型为 ,子代成活的小鼠基因型为 ,毛色均为黄色。
③该研究方法与孟德尔遗传规律利用的研究方法相同,②为该研究方法中的_______
___过程。
演绎推理
[解析] 孟德尔遗传规律利用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②为该研究方法中的演绎推理过程。
17.[2022成都二模,12分]中国科学家团队对水稻科研作出了突出贡献。某兴趣小组
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
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表所示。
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 控制,A对 为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
的表达,使不育反转为可育。
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 表型
甲与乙杂交 全部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
(1)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是__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结果后认为
这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A
个体自交单株收获得到的 中的一半表现的性状分离比为可育株:雄性不育株 的变式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使不育反转为可育”可知,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 故表格中占3份的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_ ,据此可确定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为A。
(2) 中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___种;仅考虑 中出现雄性不育株的那一半,该部分
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7

[解析] 根据第(1)小题的分析可知,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为A_ ,可育株的基因型
为A_B_、 _、 。可初步推断亲代中甲(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为A_ ,再根
据实验结果中 全部可育,且有 ,可进一步推断出亲代基因型为
(甲)、 (乙), 基因型为 自交的后代中所有相关
的基因型都会出现,共9种基因型,其中 表现为不育,因此可育株的基因
型共有 (种);若仅考虑 中出现雄性不育株的那一半,该部分可育株中A_B
_: _: ,其中每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
,其中
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余均能稳定遗传,故该部分可育株中能稳定遗
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若要利用 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后代雄性不育株所占的比例最高,则选
择的两种可育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解析] 利用 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得到后代雄性不育株(A_ )的比例最高,其中一个可育株产生的配子应全部含 , 由此确定该可育株的基因型一定是 , 另一可育株产生的配子全部含A,且产生的配子中要含有 ,由此确定另一可育株的基因型为 , 故选择的两种可育株的基因型为
(4)现有各种基因型的可育水稻,请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
某雄性不育水稻丙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基因型为 的可育株与水稻丙杂交,收获后种植,观察后代植株的育性
若后代全是雄性不育株,则丙的基因型是 ;若后代出现可育株和雄性不育株,且比例为 ,则丙的基因型为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 水稻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为 ,确定基因型最常用的方法为自交或测交,由于该水稻雄性不育,不能自交,所以选取测交的方法鉴定,即取基因型为 的可育株与水稻丙杂交,收获后种植,观察后代植株的育性,若后代基因型为 ,全是雄性不育株,则丙的基因型是 ;若后代基因型为 ,可育株:雄性不育株 ,则丙的基因型为
18.[2022济南三模,10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农作物。科学家发现,玉米籽粒正
常与干瘪受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干瘪的籽粒无发芽能力;玉米的育性受另外一
对等位基因 控制,其中基因型 个体可产生可育的雌雄配子,
现为雄性不育。
(1)将基因型为 的正常玉米籽粒种植,开花时随机传粉,成熟后收获种子
再种植。 植株自花受粉后,有 植株果穗上结出干瘪种子,则亲代正常籽
粒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

[解析] 种植正常玉米籽粒,开花时随机传粉,得到 植株自花受粉后,有 植株果穗上结出干瘪种子,可知干瘪为隐性性状,正常为显性性状;玉米的育性受另外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其中基因型 个体可产生可育的雌雄配子, 表现为雄性不育,只能产生雌配子。分析可知, 中基因型为 的植株占 ,故亲本正常籽粒基因型为 ,假设亲代产生的 类型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则 类型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基因型为 的种子无发芽能力,则有 ,解得 ,故基因型为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基因型为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即亲代正常籽粒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2)将基因型为 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发现 植株中雄性可育植株与雄性
不育植株的比例为 ,则可判断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填“一对”
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株中雄性不育个体
所占的比例为_____。
两对
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 植株中雄性可育植株和雄性不育植株的比例为

[解析] 已知 植株中雄性可育植株与雄性不育植株的比例为 ,并且基因型为
的种子无发芽能力,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 植株中雄性可育
植株:雄性不育植株 ,故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
色体上。 中雄性可育植株 :雄性可育植株 :雄性不育植株
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母本,不能自交,故 植株中雄性不育个体 所占的比例为

(3)在玉米杂交育种过程中,为了持续获得雄性不育植株,将雄配子致死基因B
(含有基因B的雄配子致死)、红色胚带荧光基因 (正常玉米黄色胚)和花粉育性
恢复基因 (使雄性不育植株恢复育性)构成紧密连锁的“元件”,可通过转基因技
术将单个“元件”导入雄性不育植株细胞的染色体上。请简述利用该转基因植株持续
获得非转基因雄性不育植株的育种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植株均不含 基因)。
将该转基因植株进行自交,种子成熟后,收获种子,选黄色种子种植,即可得到非转基因雄性不育植株;荧光红种子种植继续自交,可持续获得非转基因雄性不育植株
[解析] 若要利用该转基因植株持续获得非转基因雄性不育植株,可将该转基因植株 进行自交,子代基因型为 (基因型为 的雄配子致死,基因型为 的雄配子正常)、 ,种子成熟后,收获种子,选黄色种子 种植,即可得到非转基因雄性不育植株;荧光红种子 种植继续自交,可持续获得非转基因雄性不育植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