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人教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第5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微专题7 多角度突破基因定位问题(共1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4】人教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第5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微专题7 多角度突破基因定位问题(共1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24 12: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5张PPT)
第五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微专题7 多角度突破基因定位问题
题型1 一对等位基因位置关系的判定
1.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只位于 染色体上
(1)性状显隐性已知
(2)性状显隐性未知
&1& 此方法还可以用于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只表现母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2.是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只位于 染色体上
3.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1.[全国卷Ⅰ,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并表现为
隐性?
[答案] 不能。
[解析] 判断某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 染色体遗传的依据通常是子代雌雄中的表型及比例,若雌雄中的表型及比例不同,则相关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而题干中,子代雌雄中表型都是灰体:黄体 ,因此无法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是位于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 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解析] 要证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则选择的亲本杂交后代的表型应与
性别相关联,即雌雄的表型不同,据此原则选择杂交组合。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
A、 ,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黄体为隐性性状,则题干中灰体雌蝇的基
因型为 ,黄体雄蝇的基因型为 ,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分别为
(黄体雌蝇) (灰体雄蝇) (灰体雌
蝇)、 (黄体雄蝇); (灰体雌蝇) (灰体雄蝇) (灰体雌
蝇)、 (灰体雌蝇)、 (灰体雄蝇)、 (黄体雄蝇)。
2.[2023哈尔滨质监,10分]果蝇是动物遗传实验的常用材料,现新发现果蝇有一对相
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隐性关系未知,但雌、雄个体中均有两种表型
(称为 )。遗传学家用两对果蝇进行了如表实验。
母本 父本 表型 雌果蝇 雄果蝇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排除了基因在细胞质中的可能,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排除了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可能,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基因可能只位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对于基因位置的这两种推
测,可设计杂交实验进行验证,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与实验二中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
如果基因在细胞质中,所有子代的表型必然与母本的相同,与实验结果不相符
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的表型将与性别无关(或子代雌、雄个体的性状表现应该是一致的),但实验二子代的表型与性别有关
隐性母本与显性纯合父本杂交
基因分离
(2)若有实验证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用遗传
图解解释实验一(控制 的基因用A、 表示)。
[答案] &2&
[解析] 如果基因在细胞质中,所有子代的表型必然与母本的相同,这与实验结果不
相符,故可排除基因在细胞质中的可能;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的表型将
与性别无关,但实验二子代的表型与性别有关,故可排除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可能。
因此,基因可能只位于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设控
的基因用A、 表示,则实验一母本和父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用遗传图解表示为
(基因只位于 染色体上)
(基因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实验二母本和父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用遗传图解表示为
(基因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题型2 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位置关系的判断
1.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判断
其实质是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方法如表:
方法 分析判断
自交法 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
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或其变式,则两对基因分别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方法 分析判断
测交法 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 ,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 或其变式,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花粉鉴 定法 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 ,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
产生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 ,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续表
2.根据后代性状分离比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A对 ,B对 为完全显性)
3.多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
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相对复杂,总体可分为完全独立遗传、部分独立遗传和完全连锁三种情况。先将任意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进行自交或测交,观察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从而判断任意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最后再进行综合,即可判断 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
3.[全国卷Ⅲ,12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 、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
、正常翅(E)与斑翅 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
合品系:① 、② 和③ 。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
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 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
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
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 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 ,若各杂交组合的
中均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 ,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
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解析] 实验思路:要确定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根据实验材料,可
将其拆分为判定每两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如利用①和②杂交,得到
,再让 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观察 的表型及比例来判定基因 是否分别
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同理用②和③杂交判定基因 是否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用①和③杂交判定基因 是否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预期实验结果(以判定
基因 是否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为例,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
, 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 个体中关于刚毛和眼的表型及比例为有眼正常刚毛:有眼小刚毛:无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 。同理②和③杂交、①和③杂交后再分别进行 雌雄个体自由交配, 中均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 。实验结论:①×② ,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②×③ ,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①×③ ,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综合上述情况,得出 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假设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
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 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 中雄性个体的表型。若正交得到的 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 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染色体上。
[解析] 实验思路:要验证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染色体上,可通过①
、② 两种实验材料,利用正反交实验,观察 中雄性个体的刚毛和
眼两对相对性状,如果正反交结果均不相同,则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染色体上。预期实验结果:正交♀① ♂② 中雌性个体
全部为有眼正常刚毛正常翅,雄性个体全部为无眼正常刚毛正常翅。反交♂①
♀② 中雌性个体全部为有眼正常刚毛正常翅,雄性个
体全部为有眼小刚毛正常翅。实验结论: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染色
体上。
4.[2022广西检测,12分]某种两性花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 控制,
基因组成与花的颜色的对应关系见表。
基因组成 _ _ 其余基因组成
花的颜色 紫色 红色 白色
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为 的植株,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三种
情况,请参照甲类型的图示,画出另外两种类型的图示(竖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
示基因)。
类型编号 甲 乙 丙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能两个显性基因连锁、两个隐性基因连锁,也可能一显一隐连锁,所以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除了表中所示之外,还有以下两种情况:&5& 。
(2)请设计实验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并预测实验结果。
简要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
Ⅰ.如果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两对
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甲类型;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
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乙类型;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两对
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丙类型。
观察、记录和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表型及比例
紫色:红色:白色
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表型及比例是红色:白色
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表型及比例是紫色:红色:白色
[解析] 若要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以让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观察、记录和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表型及比例。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甲类型,即 在一条染色体上, 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花的颜色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
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乙类型,即 在一条染色体上, 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花的颜色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 ;如果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丙类型,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花的颜色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
题型3 判断某特定基因是否位于特定染色体上
5.[10分]基因定位是遗传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基因定位的方法很多,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系谱分析法能够判断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
系谱图,则该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双亲正常,女儿患病)
[解析] 系谱图显示,双亲均正常,其女儿患病,为隐性遗传,据此可推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非整倍体测交法可以用来测定基因是否位于某条常染色体。已知植物的单体和三
体产生的配子均为可育配子且后代均存活。如测定一对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方法一: 用隐性突变型植株和野生型单体(4号染色体少一条) 杂交,若子代中野生
型和突变型植株之比是_____而不是 ,则说明该突变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4 号染
色体上。
方法二: 用隐性突变型植株和野生型三体(4号染色体多一条) 杂交,让子一代中的
三体个体再和隐性亲本杂交。请预测杂交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子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之比是 ,则说明该对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
子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之比是 ,则说明该对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或若子
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之比是 而不是 ,则说明该突变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4
号染色体上)
[解析] 假设相关基因用 表示。方法一:若突变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
上,则隐性突变型植株的基因型为 ,野生型单体的基因型为 (“ ”表示缺少的4号
染色体),二者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野生型 :突变型 。方法二:
若突变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隐性突变型植株的基因型为 ,野生型
三体的基因型为 ;二者杂交,子一代三体的基因型是 ,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
;将子一代的该三体 植株与隐性亲本 杂交,则子代基
因型及其比例为 ,表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 。若突
变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不是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隐性突变型植株的基因型为 ,野生型
三体的基因型为 ;二者杂交,子一代三体的基因型是 ,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
;将子一代的该三体 植株与隐性亲本 杂交,则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
。综上分析,在方法二中,若子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之比是 ,则说明该对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之比是 ,则说明该对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3)体细胞杂交法可将基因准确定位在某条染色体上。
已知人的体细胞和小鼠的体细胞 杂交(融合)
后,杂种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人的染色体逐渐地丢
失,最后仅保留少数几条。由于人染色体的丢失是随机
17
[解析] 表中信息显示:只有杂种细胞2和5中的人胸苷激酶有活性,而2和5共有的是17和21号染色体,但具有21号染色体的杂种细胞1无酶活性,据此可推知:人胸苷激酶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
的,因此不同的杂种细胞会保留不同的人染色体。如测定不同的杂种细胞中人胸苷
激酶的活性,结果如表所示。由表分析:人胸苷激酶基因位于____号染色体上。
6.[2022福州质检,14分]科研工作者将苏云金杆菌的 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
获得了三个纯合抗虫品系甲、乙和丙。将三个抗虫品系与普通品系棉花杂交,
抗虫,且 自交所得 中抗虫:不抗虫均为 。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 基因时,需先将 基因插入农杆菌 质粒的______
___上。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甲、乙、丙三个品系中 基因均已整合到棉花的___
_____________上,其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染色体或核DNA
分离
[解析] 因为农杆菌 质粒的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所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目的基因( 基因)时,需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 质粒的 上。将三个抗虫品系与普通品系棉花杂交, 均抗虫,说明在甲、乙、丙三个品系中 基因均已整合到棉花的染色体或核DNA上。 自交所得 中抗虫:不抗虫均为 ,说明在甲、乙、丙三个品系中, 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将三个品系相互杂交,所得 自交,得到 ,结果如下:
甲×乙 抗虫 抗虫:不抗虫
乙×丙 抗虫 抗虫:不抗虫
甲×丙 抗虫 抗虫:不抗虫
判断甲、乙、丙三个品系中 基因所插入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让甲、乙杂交所得的 与乙、丙杂交所得的 杂交,后代中抗虫:不抗虫
=______。
甲和乙、乙和丙的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甲和丙的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甲×乙得 自交所得 中抗虫:不抗虫 的变式),说明
甲和乙的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理可知乙和丙的 基因
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甲×丙得 , 自交所得 中抗虫:不抗
,说明甲和丙的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甲品系中插入的 基因用
A表示,乙品系中插入的 基因用B表示,丙品系中插入的 基因用C表示,据题中信息
可知,甲、乙、丙为三个纯合抗虫品系,则甲品系的基因型为 ,乙品系的基因型
,丙品系的基因型为 ,其中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和乙杂交所得 的基因型为 基因独立遗
传),乙和丙杂交所得 的基因型为 基因独立遗传)。让甲、乙
杂交所得 与乙、丙杂交所得 杂交,后代中不抗虫个体
,抗虫个体占 ,即后代中抗虫:不抗虫
(3)通过基因工程另获含一对纯合抗虫基因的丁品系,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丁品系中的 基因是插入了新的染色体上,还是和甲或乙或丙的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请完善: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丁与甲(丙)、乙分别杂交,所得 自交,得 ,统计 中抗虫与不抗虫个体所占的比例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两组的 中抗虫:不抗虫均约为 ,则丁品系的 基因插入了新的染色体
上。若甲(丙)、丁杂交组的 中抗虫:不抗虫约为 ,乙、丁杂交组的 几乎
都抗虫,则丁品系的 基因与乙的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若甲(丙)、丁杂交组的
中几乎都抗虫,乙、丁杂交组的 中抗虫:不抗虫约为 ,则丁品系的 基因与
甲(丙)的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解析] 要想确定丁品系中的 基因是插入了新的染色体上,还是和甲或乙或丙中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可让丁与甲(丙)、乙分别杂交,所得 自交,
,统计 中抗虫与不抗虫个体所占的比例。如果丁品系的 基因插入了新的
染色体上,设丁品系中插入的 基因用D表示,则甲(丙)、丁杂交所得 的基因
型为 自交所得 中抗虫:不抗虫约为 ,乙、丁杂交
所得 的基因型为 自交所得 中抗虫:不抗虫约为 。若丁品系
基因与甲(丙)的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丁与甲(丙)杂交得 , 自交所得
几乎都抗虫,丁与乙杂交得 , 自交所得 中抗虫:不抗虫约为 ;若丁品
系的 基因与乙的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丁与甲(丙)杂交得 自交所得
中抗虫:不抗虫约为 ,丁与乙杂交得 自交所得 几乎都抗虫。
7.[2022济南检测,12分]三体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
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三体玉米减数分裂一般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一类
型,即配子中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一类是 型,即配子中含有一条该同
源染色体, 型配子若为卵细胞可正常参与受精,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
(1)已知玉米抗病(B)对感病 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 的母本植株与基因型
的父本植株杂交产生基因型为 的三体子代,若父本减数分裂正常,写出
此三体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B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形成基因型为 的异常卵细胞
[解析] 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 玉米作为母本,其与基因型为 的普通玉米(父本)杂交,产生基因型为 的三体子代;若父本减数分裂正常,父本产生的精子为B,则此三体产生的原因是母本 产生了 的卵细胞,而母本产生 的卵细胞的原因是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B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形成基因型为 的异常卵细胞。
(2)以第(1)问中的基因型为 的三体玉米作为母本,基因型为 的普通玉米
为父本杂交,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取 中三体玉米为父本,与染色体数正常
的感病普通玉米为母本杂交,则子代中表现为抗病与感病的比例为_____。


[解析] 基因型为 的三体玉米作为母本,其可以产生 、B两种配子,与基因型
的父本普通玉米杂交, 的基因型有 ;取 中三体玉米 为父
本,可以产生B、 共4种配子,因为含 型配子的花粉不能正常受
精,所以能受精的配子 ,因此与感病普通玉米 为母本杂交,则子代中
表现为抗病 与感病 的比例为
(3)现有2号染色体三体且纯合抗病玉米和染色体数正常的感病普通玉米,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抗病基因是位于2号染色体还是其他染色体上。
①该实验的思路:
a.以______________为父本,其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本杂交;
b.从 中选出三体植株作为母本与感病普通玉米进行杂交;
c.分析 表现抗病与感病的比例。
感病普通玉米
2号染色体三体且纯合抗病玉米
[解析] 根据实验思路的 步骤得知, 得到了三体,因为含 型配子的花粉不
能正常受精,故应以感病普通玉米为父本,与2号染色体三体且纯合抗病玉米为母本
杂交。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表型及比例为抗病:感病=_____,则感病基因在其他染色体上;
表型及比例为抗病:感病=_____,则感病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


[解析] 若等位基因 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而在其他染色体上,只考虑抗病/感
病这对性状,则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为 ,从 中选出三体植株作
为母本,其抗病基因型为 ,其与感病普通玉米 进行杂交,后代中表型及比例
为抗病 :感病 。若等位基因 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母本的基
因型为 ,其产生B、 两种卵细胞,父本的基因型为 ,产生 一种精子,
中三体是由 的卵细胞和 精子形成的,其基因型是 ;则 中的三体作为
母本,可以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感病普通玉米基因型为
产生 一种精子,则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抗病:感病
利用数据信息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依据题中信息进行判断
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确认基因的位置:
现象 结果
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的比 例一致 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可确定基因在常染
色体上
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的比 例不一致 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可确定基因在性染
色体上
2.依据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
1.[8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染色体上,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不考虑 染色体同源区段):
已知果蝇的暗红眼由隐性基因 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还是 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
(1)方案:寻找暗红眼的果蝇进行调查,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暗红眼果蝇的性别比例
[解析] 该实验是通过调查统计方法来判断控制果蝇暗红眼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还是 染色体上,方法步骤如下: 寻找暗红眼的果蝇进行调查,统计具有暗红眼果蝇的性别比例。
(2)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 基因位于常
染色体上;
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个体数量与雌性个体数量差不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 基因位于 染色体
上;
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个体数量多于雌性个体数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 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全是雄性
[解析] 分析结果:如果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个体数量与雌性个体数量差不多;如果 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则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个体数量多于雌性个体数量;如果 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则具有暗红眼的个体全是雄性。
2.[2022遂宁二模,9分]验证伴 染色体遗传的方法,果蝇的灰身与黑身受基因
控制,卷曲翅与正常翅受基因 控制。某研究小组将灰身卷曲翅雌果蝇与灰身正
常翅雄果蝇进行杂交, 的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不考虑 染色体的同源区
段)。回答下列问题:
灰身:黑身 卷曲翅:正常翅


(1)根据表中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 基因均位于常染
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无论是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染色体上,只要亲代卷曲翅雌果蝇为杂合子,正常翅雄果蝇为隐性纯合子, 雌雄果蝇都会表现为卷曲翅:正常翅 (合理即可)
[解析] 题干中的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无法确定基因 是位于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2)假设 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若要验证这个假设是正确的,可从 中选择表
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雌果蝇与________的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即可,
选择这两种果蝇杂交能验证假设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翅(或卷曲翅)
卷曲翅
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时,卷曲翅对正常翅是显性,则 中正常翅雌果蝇
与卷曲翅雄果蝇杂交的子代雌果蝇全为卷曲翅、雄果蝇全为正常翅,能体现出该对
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或当 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时,卷曲翅对正常翅是显性;
中卷曲翅雌果蝇与卷曲翅雄果蝇进行杂交的子代雌果蝇全为卷曲翅、雄果蝇卷
曲翅:正常翅 ,能体现出该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解析] 对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能验证控制性状的基因
位于 染色体上的杂交组合只有两种: 。若 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根据第(1)小题的分析可知卷曲翅为显性性状,且 基因型及表型
(卷曲翅♀)、 (正常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故可以选择正常翅的雌果蝇与卷曲翅的雄果蝇或卷曲翅的雌果蝇与卷曲翅的雄果蝇
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图解如下:
一、选择题
1.[2022保定二模]某 型动物群体中,直刚毛(E)和焦刚毛 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让等比例的直刚毛的雌性纯合子和杂合子分别与纯合直刚毛的雄性个体杂交,
全表现为直刚毛,且雌:雄 。不考虑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推断正确
的是( )
A.基因 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 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B.基因 一定位于 染色体上,因子代中无焦刚毛个体,推测 致死
C.基因 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 相互杂交, 中直刚毛:焦刚毛

D.基因 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由于基因型为 的胚胎死亡,故群体中无焦刚
毛个体

[解析]
2.[2022成都七中二诊]果蝇的 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
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1 刚毛(♀)×截毛(♂) 全部为刚毛
杂交组合2 截毛(♀)×刚毛(♂) 刚毛(♀):截毛(♂)
杂交组合3 截毛(♀)×刚毛(♂) 截毛(♀):刚毛(♂)
A.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C.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D.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C
[解析] 假设相关基因用B、 表示。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可能出现性别差异,如当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时,子代雌性均表现为显性性状,而雄性均表现为隐性性状,A正确。根据杂交组合1可知,刚毛对截毛为显性,B正确。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若位于 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则只有雄果蝇才表现该性状,与题意不符,排除此种情况。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的具体分析如图:
3.[2022郑州三测]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
♂灰体:♂黄体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灰体为显性,则可判断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B.若灰体为显性,则亲代和子代的灰体雌蝇均为杂合子
C.若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则可判断灰体为显性
D.取子代♀黄体与♂灰体杂交,分析后代性状可判断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是否位于
染色体上
A
[解析] 设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为 ,若相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一只灰
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 ,无法判断
性状的显隐性。如果相关基因在 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亲本灰体雌蝇和黄体
雄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即灰体为显性,黄体为隐性,C正确。据分析可知,
若灰体为显性,则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A错误。若灰体为显性,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灰体雌蝇的基因型为 ,
亲本黄体雄蝇的基因型为 ,子代中灰体雌蝇的基因型为 ,为杂合子;若灰体为显
性,且相关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则亲本灰体雌蝇的基因型为 ,亲本黄体雄蝇的
基因型为 ,子代中灰体雌蝇的基因型为 ,为杂合子,B正确。若相关基因在常
染色体上,子代♀黄体( )与♂灰体( )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均为
灰体:黄体 ;若相关基因在 染色体上,子代♀黄体 与♂灰体 杂交,
后代中雌性全为灰体,雄性全为黄体,D正确。
二、非选择题
4.[2022成都二模,14分]果蝇的灰体(A)对黑体 为显性,长刚毛和短刚毛由
基因控制, 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甲(灰体)、乙、丙三只果
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 表型及比例
① 甲×乙 灰体长刚毛:灰体短刚毛:黑体长刚毛:黑体短刚毛
② 乙×丙 灰体长刚毛:灰体短刚毛:黑体长刚毛:黑体短刚毛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果蝇的长刚毛对短刚毛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乙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丙果蝇的表型是____________。
隐性

灰体短刚毛
[解析] 组①结果分析:灰体:黑体 结合题干信息已知甲为灰体,可推测出亲代
关于体色的基因型组合为 (甲) (乙); 长刚毛:短刚毛 根据组②结
果分析可知,乙关于刚毛性状的基因型为 ,推测出亲代关于刚毛性状的基因型组合
(甲) (乙)。组②结果分析:灰体:黑体 根据组①结果分析可知,
乙关于体色的基因型为 ,推测出亲代关于体色的基因型组合为 (乙) (丙);
长刚毛:短刚毛 推测出短刚毛为显性性状,且亲代关于刚毛性状的基因型组合
(乙) (丙); 推测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
合定律。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实验组①的亲代基因型为 (甲)、 (乙);实
验组②的亲代基因型为 (乙)、 (丙)。果蝇的长刚毛对短刚毛为隐性,乙
果蝇的基因型是 ,丙 果蝇的表型为灰体短刚毛。
(2)根据表中第____(填“①”或“②”)组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 这两对
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进行分析,作出这种推测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果蝇的基因型为 ,能够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解析] 根据第(1)小题的分析可知,实验组②的子代表型比例能说明这两对基因的
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来看,实验组①的亲代基因型为
(甲)、 (乙),由于双亲各有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的,故无论这两对
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亲均能产生两种配子(甲产生的配子为
,乙产生的配子为 ),子代的表型比都是 。实验组②的亲代基
因型为 (乙)、 (丙),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
能产生4种配子 ,子代的表型比是 ;若这两对基因的遗
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考虑互换时,则丙只能产生2种配子( 或者
),子代的表型比是
(3)若要从 中选择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进一步验证 基因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第①组 中的灰体短刚毛果蝇与黑体长刚毛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子代灰体长刚毛:灰体短刚毛:黑体长刚毛:黑体短刚毛 (或者选择第①组 中的灰体短刚毛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子代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体短刚毛:黑体长刚毛
[解析] 两个实验组的遗传图解如下: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最常用的方法为双杂合子自交或测交,故
个体中选择果蝇时,可选择组别①中的灰体短刚毛个体
进行雌雄交配或者让其与 中的黑体长刚毛个体
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为若
选择灰体短刚毛个体 进行雌雄交配,则子代灰体短刚
毛:灰体长刚毛:黑体短刚毛:黑体长刚毛 ;若选择灰体短刚毛个体
与黑体长刚毛个体 杂交,则子代灰体长刚毛:灰体短刚毛:黑体长刚毛:黑体短
刚毛
5.[2022潍坊模拟,12分]南瓜 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我国栽培的南瓜品种
有中国南瓜、西葫芦、印度南瓜等。科学家对南瓜的抗病抗逆性状、强雌性状和品
质性状等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西葫芦10号染色体上有抗白粉病基因(A),
中国南瓜有3个抗冷基因 分别位于 和10号染色体上;印度南瓜2
号染色体上有强雌基因(C);中国南瓜果皮浅绿带斑对深绿无斑为显性,主要由3
号染色体上的 基因控制。请分析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南瓜的三个抗冷基因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等位基因,判断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属于
三个抗冷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中国南瓜有3个抗冷基因 分别位于 和10号染色体上,因
此中国南瓜的三个抗冷基因不属于等位基因,它们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以西葫芦植株甲 和印度南瓜植株乙 为材料,培育可稳定遗传的
抗白粉病、强雌的四倍体南瓜新品种。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甲×乙
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抗白粉病、强雌的南瓜。
③将抗白粉病、强雌南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利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处理,后期
进行筛选。
多次自交,直到没有性状分离
秋水仙素
[解析] 以西葫芦植株甲 和印度南瓜植株乙 为材料,培育可稳定遗传
的抗白粉病、强雌的四倍体南瓜新品种。实验思路如下:首先需要得到基因型为
的二倍体南瓜,而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该南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四倍体南
瓜新品种。具体的实验步骤:①甲×乙 的基因型为 ,结合题意可知,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②让
次自交,直到没有性状分离,获得抗白粉病、强雌的南瓜,其基因型为 。③
将抗白粉病、强雌南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
的形成)处理,后期进行筛选,即可得到抗白粉病、强雌的四倍体南瓜新品种。
(3)南瓜短蔓性状使南瓜的株型紧凑,适合密植。中国南瓜植株丙含有隐性短蔓基
,为确定短蔓基因是否在3号染色体上,请以中国南瓜植株丙 为材料,
设计实验思路,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互换及染色体变异)。
[答案] 让植株丙进行同株异花受粉获得 ,统计 植株的株型和果皮性状。若短蔓、果皮深绿无斑植株约占 ,则短蔓基因 不在3号染色体上;若短蔓、果皮浅绿带斑植株约占 ,则短蔓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若短蔓、果皮深绿无斑植株约占 ,则短蔓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
[解析] 中国南瓜植株丙含有隐性短蔓基因 ,为确定短蔓基因是否在3号染色体上,
可让中国南瓜植株丙 进行同株异花受粉(自交)获得 ,然后统计 植株
的株型和果皮性状。若短蔓基因不在3号染色体上,则 中短蔓、果皮深绿无斑植株
约占 ;若短蔓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且D、 在一条染色体上, 在另
一条染色体上,则 中短蔓、果皮浅绿带斑植株 约占 ;若短蔓基因在3
号染色体上,且D、 在一条染色体上, 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则 中短蔓、果
皮深绿无斑植株 约占
6.[2023贵阳摸底,12分]某种多年生植物叶片的形状由多对基因控制。某兴趣小组的
同学让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子代 中出现了条形叶个体,子代
的表型及比例为圆形叶:条形叶
依据这一实验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且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观点二:与该性状相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
性。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若观点一正确,用 表示相关基因;若观点二正确,
表示相关基因):
(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合理即可)
(2)依据观点一,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 圆形叶植株中纯合子
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条形叶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解析] 让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子代 中圆形叶:条形叶
的变式。若观点一成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根据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圆形叶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A_ (或 )、
,条形叶个体的基因型为 _(或A_ )。 圆形叶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
(或 )、 圆形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条形叶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若观点二正确且三对基因同时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条形叶。假设上述实验中圆
形叶双亲各含一对隐性纯合基因,则子代中条形叶的基因型有___种,其比例为____
______。
2

[解析] 若观点二正确且三对基因同时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条形叶,假设题述实验中
圆形叶双亲各含一对隐性纯合基因,又知 中条形叶个体占
,假设两圆形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则子代中条形
叶个体的基因型为 ,共2种,且
(4)为验证观点二是否正确,可让上述子代中的任一条形叶个体自交,如果后代中
条形叶:圆形叶=_____________,则观点二正确。

[解析] 若观点二正确,假设两圆形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则子
代中条形叶个体的基因型为 ,若子代中条形叶个体的基因型为
,其自交,后代中条形叶个体(A_B_D_)占
圆形叶个体占 ,即后代中条形叶:圆形叶 ;若子代中条
形叶个体的基因型为 ,其自交,后代中条形叶个体(A_B_ )占
,圆形叶个体占 ,即后代中条形叶:圆形叶

7.[2023江西五校联考,12分]蝴蝶的紫翅(M)对黄翅 为显性,绿眼(N)对白眼
为显性,其性别决定方式为 型。
(1)两纯合蝴蝶杂交后代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二代个体中,紫翅与黄翅的个体数
比例为 ,白眼与绿眼的个体数比例为 。据此,能不能确定控制翅色与眼色的基因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______,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解析] 分析可知,子二代中紫翅与黄翅、绿眼与白眼的个体数比例均为 ,说明
以及 在遗传时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或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可出现此结果。
子二代中的单性状的表型及比例仅能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本实验未统计组合性状的表型及比例,即未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互不干扰,因此无法推导出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某研究小组认为控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并列出了以下
三种情况:第一,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
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三,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若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___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____种;若控制翅
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性蝴蝶的基因型
有___种。
9
15
6
[解析] 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则蝴蝶有关眼色的基因型有3种
,有关翅色的基因型有3种 ,故蝴蝶的基因型共有
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则蝴蝶有关眼色的基因型有5种 ,有关翅色的基因型
有3种 ,故蝴蝶的基因型共有 种。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性蝴蝶有关翅色的基因型有2
,有关眼色的基因型有3种 ,故雌性蝴蝶的基因型
种。
②现有各种纯合蝴蝶若干,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三种情况,可选择的杂
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能支持上述三种情况的预期实验结
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雌性紫翅绿眼×雄性黄翅白眼
子代雌、雄蝴蝶均为紫翅绿眼;子代雄蝴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蝴蝶均为紫翅白眼;子代雄蝴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蝴蝶均为黄翅绿眼
[解析] 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题中三种情况,可让具有双显性状的雌蝶与具有
双隐性状的雄蝶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
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子代的基因型为 ,表型均为紫
翅绿眼;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亲本的基因型为 ,子代的基因型为 ,表型
为:雄蝴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蝴蝶均为紫翅白眼;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
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子代的
基因型为 ,表型为:雄蝴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蝴蝶均为黄翅绿
眼。
8.[2023河南名校摸底,12分]已知小鼠的
毛色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基因及
一对位置未知的 基因控制,其色素物
质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此外,基因A和
(1)由上图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B还与胚胎发育有关,小鼠胚胎必须有酶1或者酶2才能成活。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解析] 若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题中信息可知,白毛鼠的基因型为 _,灰毛鼠的基因型为A_ ,黑毛鼠的基因型为A_B_,基因型为 的个体不能成活。若 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则黑毛鼠的基因型为A_ _、A_ ,灰毛鼠的基因型为A_ 、A_ ,白毛鼠的基因型为 _、 ,基因型为 的个体不能存活。由题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图Ⅰ~Ⅲ三种情况。
为了确定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选用纯合灰毛雌鼠和纯合白毛雄鼠杂交,产
生了足够多的子代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请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Ⅰ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 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黑毛鼠:灰毛鼠:白毛鼠 (或
[解析] 若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题图Ⅰ所示,即 基因位于两对常
染色体上,则 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又知两亲本分别为纯合灰
毛雌鼠和纯合白毛雄鼠,结合分析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的基因型为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 ,由于小鼠胚胎必须有酶1或者
酶2才能成活,则 的表型及比例为黑毛鼠:灰毛鼠:白毛鼠 (或 )。
②若 全为黑毛鼠,且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 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判断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Ⅱ所示。
黑毛鼠:灰毛鼠:白毛鼠
[解析] 若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题图Ⅱ所示,即 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又知两亲本分别为纯合灰毛雌鼠和纯合白毛雄鼠,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的基因型为 (A、 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B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 的表型及比例为黑毛鼠 灰毛鼠 白毛鼠
③若 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判断 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位置如图Ⅲ所示。
黑毛雌鼠:灰毛雄鼠
[解析] 若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题图Ⅲ所示,即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的基因型为 ,表型及比例为黑毛雌鼠:灰毛雄鼠
(3)若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Ⅲ所示,让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理
论上 中灰毛雄鼠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


[解析] 若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题图Ⅲ所示,让 中雌、雄个体
相互交配,由于 中基因型为 的胚胎不能成活,
理论上 中灰毛雄鼠(A_ )所占的比例为
。由于 中基因型为 的胚胎不能成活,则
,
,故A基因的频率为

9.[2022莆田三模,8分]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刚毛变短成为截刚毛,正常刚
毛与截刚毛受等位基因 控制。现有一只杂合正常刚毛雌果蝇与一只截刚毛雄果
蝇杂交,所得 雌雄果蝇中均有正常刚毛果蝇和截刚毛果蝇,且比例为 。该对
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确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蝇刚毛这对性状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正常刚毛
[解析] 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结合题干信息“现有一只杂合正常刚毛雌果蝇”可说明正常刚毛为显性性状。
(2)若 中隐性基因 的频率为 ,则等位基因 位于___染色体上。若
由交配所得的 中显性基因B的频率为 ,则 中截刚毛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


[解析] 杂交过程分析:
本题需要考虑常染色体, 染色体和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3种情况。符合实验结
果的相应遗传图解如下:
自由交配得来,该过程中没有个体被淘汰,基因频率不变。若 中显性基
因B的频率为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等位基因 可能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
区段或常染色体上。求 中截刚毛雄果蝇所占的比例时可以采用配子法,分析如下:
①若等位基因 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雌果蝇基因型为
,可求出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雄果蝇基因型为
,可求出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则
中截刚毛雄果蝇 所占的比例 。②若等位基因 位于常
染色体上: 雌雄果蝇基因型都为 ,可求出雌雄配子种类及比例都
,则 中截刚毛雄果蝇 占的比例为
(3)选择 中正常刚毛雄果蝇与截刚毛雌果蝇杂交,通过观察子代中雌雄果蝇的
刚毛性状,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等位基因 位于 染色体还是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不能
若子代中,雌果蝇全部表现为正常刚毛、雄果蝇全部表现为截刚毛,则基因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解析] 选择 中正常刚毛雄果蝇与截刚毛雌果蝇杂交,位于 染色体与 染色
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图解如下:
据上述分析可知:若子代果蝇雌性全部表现为正常刚毛、雄性全部表现为截刚毛,则基因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故据此不能判断出基因的准确位置。
10.[2023武汉调研,16分]平衡致死遗传现象首先在果蝇中被发现,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带有两个非等位的致死基因(不存在互换),任意一个致死基因纯合即致死,成活的个体均为杂合子。平衡致死品系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可以将杂合状态永久保存,省去了后期选育的繁杂。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批纯合野生型直翅果蝇,经诱变处理后得到裂翅突变体品系。已知裂翅
和直翅由一对等位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现让裂翅突变体与纯合野生
型直翅果蝇杂交,后代中既有裂翅又有直翅,则裂翅对直翅为______(填“隐性”或
“显性”),该裂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____。
显性

[解析] 亲本野生型直翅果蝇为纯合子,其与裂翅突变体杂交,后代中既有裂翅又有
直翅,可推断亲本裂翅突变体为杂合子,基因型为
(2)经研究发现,该裂翅基因纯合致死。将 控制的存活与致死看作一对相对性
状,则隐性性状为______(填“存活”或“致死”)。
致死
[解析] 裂翅基因(A)在纯合时致死,即 致死, 存活,若将 控制的存活与致死看作一对相对性状,则隐性性状为致死。
(3)让上述裂翅突变体进行自由交配,发现后代只有裂翅,推测裂翅品系中存在平
衡致死现象,若另一种致死基因为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
系应为图中的____(选填)。

[解析] 由题意可知, 致死。当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图中的①时,题
述裂翅突变体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 (致死)、 (致死)、
(裂翅),符合题意;当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图中的②时,题述裂翅突变体
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 (致死)、 (野生型直翅)、 (裂
翅),不符合题意;当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图中的③时,题述裂翅突变体自
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 (致死)、 (致死)、 (致死)、
(致死)、 (致死)、 (裂翅)、 (野生型直翅)、 (裂
翅)、 (野生型直翅),不符合题意。
(4)现已知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
相关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现需确定裂翅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杂交方案:
第一步:将裂翅突变体(红眼纯合)与下表纯合品系中的______(填品系名称)进
行杂交得
第二步:选择 中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与下表纯合品系中的
______(填品系名称)进行杂交得 ,统计 的表型及比例。
紫眼
红眼裂翅(灰体不作要求)
紫眼
预期结果:若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裂
翅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品系名称 基因位置 品系特征
黑檀体 3号染色体 红眼、黑檀体、直翅
紫眼 2号染色体 紫眼、灰体、直翅
野生型 红眼、灰体、直翅
红眼裂翅:红眼直翅:紫眼裂翅:紫眼直翅
[解析] 若裂翅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则裂翅基因与眼色基因可自由组合,让裂翅突变体(红眼纯合)与纯合紫眼品系杂交得 ,仅考虑翅型和眼色, 的表型为红眼裂翅、红眼直翅,让 中的红眼裂翅果蝇(双杂合个体)与纯合紫眼品系(双隐性个体)进行杂交得 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裂翅 红眼直翅 紫眼裂翅 紫眼直翅
11.[2022广东二模,10分]野生型果蝇(纯合体)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图乙为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 可知,果蝇眼形的______(填“圆眼”或“棒眼”)是显性性状。
圆眼
[解析] 题图甲显示,圆眼果蝇与棒眼果蝇杂交, 全是圆眼,据此可推知圆眼是显性性状,棒眼是隐性性状。
(2)若 中圆眼:棒眼 ,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眼形的基
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解析] 若 中圆眼:棒眼 ,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联,推测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若 中圆眼:棒眼 ,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结合图乙可推测出控制
眼形的基因有可能位于:① 染色体的Ⅱ区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的Ⅰ区段
[解析] 若 中圆眼:棒眼 ,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控制眼形的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结合题图乙可推测出控制眼形的基因有可能位于:① 染色体的Ⅱ区段;② 染色体的Ⅰ区段。设相关基因用A、 表示,分析如下:
(4)为探究控制眼形的基因位置为上述(3)中的哪种情况,可从野生型、
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让 中棒眼雄果蝇与 中雌果蝇交配,得到
步骤二:让一只________雄果蝇与 中一只棒眼雌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是否有棒眼
果蝇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眼形的基因位置为①;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眼形的基因位置为②。
野生型
子代中有棒眼果蝇出现
子代中无棒眼果蝇出现
[解析] 无论控制眼形的基因的位置属于上述(3)中哪种情况,步骤一得到的
的棒眼雌果蝇基因型都是 。而题目已经限定从野生型、 中选择合适的
个体,根据上述分析,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的Ⅱ区段,则可供选择的雄
果蝇基因型为 (野生型和 中的圆眼雄性)、 中的棒眼雄性),
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的Ⅰ区段,则可供选择的雄果蝇基因型为
(野生型)、 中的圆眼雄性)、 中的棒眼雄性)。要从
中选一只雄果蝇与 中的棒眼雌果蝇交配来判断控制眼形的基因的具体位置,杂交
结果可列表分析如下:
野生型雄果蝇 雄果蝇 雄果蝇 若基因 位于Ⅱ 区段 若基因 位于Ⅰ 区段 若基因 位于Ⅱ 区段 若基因 位于Ⅰ 区段 圆眼 棒眼 若基因 位于Ⅱ 区段 若基因 位于Ⅰ 区段 若基因 位于Ⅱ 区段 若基因
位于Ⅰ
区段

棒 眼雌 果蝇 圆眼雌 棒眼雄 圆眼雌 圆眼雄 圆眼雌 棒眼雄 圆眼雌 棒眼雄 圆眼雌 棒眼雄 圆眼雌 棒眼雄 棒眼雌 棒眼雄
棒眼雌

棒眼雄
由表可知,应选择野生型雄果蝇与 中的棒眼雌果蝇交配,通过观察子代中是否有棒眼果蝇出现来探究控制眼形的基因位置是①还是②。
12.[2023广东六校联考,12分]如图是自然界中几种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受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灰体和黄体受另外一对等位
基因 控制。某兴趣小组用一只长翅灰体雌果蝇和一只长翅灰体雄果蝇为亲本
进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灰体雌:残翅灰体雌:长翅灰体雄:残翅灰体雄:长
翅黄体雄:残翅黄体雄 。如果不考虑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两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让子代中的残翅灰体雌果蝇与长翅黄体雄
果蝇杂交,子二代中残翅黄体雄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解析] 要分析亲本的基因型可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先考虑一对相对性状,再考虑另一对
相对性状,最后综合考虑两对相对性状。两亲本均为长翅灰体,子代中灰体:黄体
长翅:残翅 ,说明灰体对黄体为显性,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又由于子代中雌性都是
灰体,雄性有黄体和灰体,可以判断体色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果蝇灰体和黄体的基
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又因为不考虑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所以控制果蝇灰体和黄体
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亲本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由于子代中雄性有灰体和黄
体,据此可推出亲本灰体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再考虑翅型这对相对性状,子代中雌
性个体和雄性个体关于翅型的表型及比例均为长翅:残翅 ,说明控制果蝇长翅与残
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两亲本关于翅型的基因型都是 。将两对相对性状综合考虑,
亲本中长翅灰体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长翅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让子代中的残翅灰体雌果蝇与长翅黄体雄果蝇杂交,计算子二代中残翅黄体雄果蝇
所占的比例也可采用逐对分析法。先考虑长翅和残翅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残翅雌
果蝇的基因型为 ,子代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两者杂交所得
的子二代中残翅果蝇占 ;再考虑灰体和黄体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
灰体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子代黄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两
者杂交所得的子二代中黄体雄果蝇 。综合考虑两对相对性
状,子代中的残翅灰体雌果蝇与长翅黄体雄果蝇杂交,子二代中残翅黄体雄果蝇所占
的比例为
(2)用显微镜观察蝗虫正在分裂的神经干细胞,能看到___个四分体;蜜蜂的性别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0
染色体组数(或染色体数目)
[解析] 蝗虫的神经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根据题图分析可知,雌蜂为二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雄蜂为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1个染色体组,据此可知,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组数或染色体数目决定的。
(3)已知控制蝴蝶所产卵的卵壳颜色的基因 (黑色)和 (白色)在性染色体上,但
不知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现有纯合控制产黑卵和
产白卵的雌、雄个体多只,如何通过一代杂交实验观察后代雌蝶所产卵的卵壳颜色,判
断基因( )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请写出实验方案、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 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则 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让纯合控制产白卵的雄性个体和纯合控制产黑卵的雌性个体杂交,观察后代雌蝶所产卵的卵壳颜色
雌蝶所产卵的卵壳颜色均为黑色
雌蝶所产卵的卵壳约一半为黑色,一半为白色(或所产卵的卵壳既有白色又有黑色,且比例相当)
[解析] 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基因( )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可分如下
几步。
第一步:根据题图可知,蝴蝶为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性染色体组成为 的个体
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的个体为雌性。
第二步:现有纯合控制产黑卵和产白卵的雌、雄个体多只。
第三步:已知控制蝴蝶所产卵的卵壳颜色的基因 (黑色)和 (白色)在性染色体上,
要确定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可让纯合控制产白卵
的雄性个体和纯合控制产黑卵的雌性个体杂交,观察后代雌蝶所产卵的卵壳颜色。若
基因位于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则有 (黑卵壳雄
性)、 (白卵壳雌性);若 基因位于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有
(黑卵壳雄性)、 (黑卵壳雌性)。
13.[2022厦门二模,13分]果蝇体细胞中有4
对染色体,其中Ⅱ、Ⅲ、Ⅳ号为常染色体。
野生型果蝇体色为灰色;黄体果蝇由于
因缺失而表现为黄色体色。 是从
酵母菌中发现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其中的 片段连接在靶基因的前端,使
靶基因不能表达;而 基因表达出的 蛋白能与染色体上的 片段结合,
激活靶基因表达。科研人员将一个 基因插入黄体雄果蝇的一条Ⅱ号染色体上,
得到转基因雄果蝇甲;将 片段连接在 基因上游构建成 基因,并将其
插入黄体雌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得到转基因雌果蝇乙,如图所示(不考虑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相对性状易于区分、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染色体数目少等(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果蝇具有相对性状易于区分、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染色体数目少等优点,这使得果蝇适合作为遗传学实验的材料。
(2)甲与乙杂交得到的 中出现了灰体果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部分个体同时含有 基因和 基因, 基因表达出的 蛋白能与 片段结合,激活 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这些个体表现出灰体性状(合理即可)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雄果蝇甲含有 基因,雌果蝇乙含有 基因,两者杂交产生的 中会出现同时含有 两种基因的个体,该个体中 基因表达出的 蛋白能与 基因中的 片段结合,激活 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其表现出灰体性状。
(3)将甲与乙杂交,若 中灰体:黄体 ,______(填“能”或“不能”)据此判
基因是否插入乙的Ⅱ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基因插入乙的任意一条染色体上, 中灰体与黄体的比例均为
[解析] 为方便分析,假设插入的 基因用A表示(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点没
有该基因用 表示),插入的 基因用B表示(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点没有
该基因用 表示),根据(2)的分析,同时含有A、B的个体表现为灰体,否则表现
为黄体。已知 基因(A)插入黄体雄果蝇(甲)的一条Ⅱ号染色体上,而
基因(B)插入的位置是未知的,结合题图中显示出的果蝇染色体,推测
基因插入的位置有以下几种可能:① 基因插入乙的Ⅱ号染色体上,
甲、乙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杂交产生的 如图:
基因插入其他常染色体上(Ⅲ号或Ⅳ号),甲、乙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
关系及杂交产生的 如图:
基因插入 染色体上,甲、乙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杂交产生的
如图: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无论 基因插入哪一条染色体上, 中灰体与黄体的比
例均为 ,故根据 表型及比例不能判断 基因是否插入乙的Ⅱ号染色体上。
(4)从 中选择灰体果蝇随机交配得到 ,观察 的表型及比例。
[解析] 从 中选择灰体果蝇随机交配得到 ,按照(3)分析的结果,利用反推法分析:若 基因插入乙的Ⅱ号染色体上,则 灰体果蝇基因型为 ,根据(3)中分析的图解知,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在其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则 灰体果蝇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均为 ,故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黄体) (灰体) (黄体) ,即灰体:黄体
①若 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_____,则 基因插入乙的Ⅱ号染色体上;

②若 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_____,则 基因插入乙的Ⅲ号或Ⅳ号染色
体上;

[解析] 若 基因插入乙的其他常染色体(Ⅲ号或Ⅳ号)上,则 灰体果蝇基因型为 ,且A和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灰体) _ (黄体) _(黄体) (黄体) ,即灰体:黄体
③若 中灰体雌蝇:黄体雌蝇:灰体雄蝇:黄体雄蝇=_________,则 基因插入
乙的 染色体上。

[解析] 若 基因插入乙的 染色体上,则 灰体果蝇基因型为
,雌雄交配得到 ,计算 的表型及比例时可先对每对基因进行单独分析:
_、 。再根据
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组合:A_ (灰体雌性) (黄
体雌性) 、A_ (灰体雄性)
(黄体雄性) 、A_ (黄体雄性)
(黄体雄性) ,即 灰体雌性:黄体雌性:灰体雄性:黄体
雄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