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张PPT)
第八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时2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核心素养对接
1.举例说明中枢 神经系统通过自 主神经来调节内 脏的活动; 2.概述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是反 射(可分为条件 反射和非条件反 射),其结构基 础是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 结构基础 2022:山东 、河北 ; 浙江6月T12; 2020:浙江7月T20; 2018:浙江11月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
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
对功能的影响,建立结构与
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判断
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
出神经及分析膜电位的变
化曲线,培养科学思维的习
惯
神经调节的 基本方式 河北 ; 2020:浙江1月T15; 2019:海南T15、全国卷 Ⅰ 、浙江4月T19; 2018:浙江4月T20 命题分析预测 1.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居多,常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等结合进行综合考查,考查内容主要有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发
生的条件、反射弧异常情况分析等,命题形式较为灵活。
2.预计2024年高考可能会涉及一些复杂反射弧示意图的分析,主要
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续表
考点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系统
(2)自主神经系统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及模式图
(2)辨析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
(3)神经胶质细胞
情境应用
1.适当饮酒能兴奋神经,让人产生愉悦感,还能提神醒脑、舒筋活血,但饮酒过度会引起一系列后果。
(1)过度饮酒后走路摇摇晃晃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小脑中有控制身体平衡的中枢,而酒精起到了麻痹小脑的作用。
(2)过度饮酒后为什么会语无伦次?
提示 过度饮酒后,酒精麻痹了大脑(皮层)。
(3)饮酒过度时呼吸急促,与此现象相关的结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提示 饮酒过度时呼吸急促,与此现象相关的结构是脑干,因为脑干中有调节呼吸作用的中枢。
2.长跑或静坐时,呼吸、心率和胃肠蠕动是怎样变化的?比较这两种不同状况下这些生理活动变化的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提示 人在长跑时,呼吸和心跳加快,胃肠的蠕动减弱,以适应人体剧烈活动的需要。相反,当人静坐时,呼吸和心跳减慢,胃肠的蠕动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以适应人体在安静状态时的需要。人在长跑或静坐时,这些生理活动的表现是相反的。
3.如果老师现在通知你,马上要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你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提示 突如其来的考试消息可能会使人紧张,此时,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副交感神经的支配活动减弱。
深度思考
1.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提示 区别: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和位于颅腔内的脑。神经中枢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联系:中枢神经系统中有许多神经中枢,如脊髓中的膝跳反射中枢、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等。
2.呼吸不受意识支配,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呼吸。这种说法正确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 不正确。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呼吸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如我们可以屏住呼吸。
3.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树突很多?
提示 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对象;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受信息。
1.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的。( )
√
2.脑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
×
3.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
体温、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 )
×
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
×
5.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属于传入神经。( )
×
6.奔跑、跳跃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是随意的;惊恐引起的心跳与呼吸变化受自主
神经支配,是不随意的。( )
√
7.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同的,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
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 )
×
8.神经元特定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
√
9.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
能。 ( )
√
10.[2022山东,T23(1)节选]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____________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命题点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
1.[2022丹东检测]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C.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D.脑干中有些部位可以调节人体的呼吸、心跳等生命活动
D
[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而不是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A错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B错误;脑、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C错误;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D正确。
2.[2022湖北部分省级示范高中检测]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
出一条蛇,你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
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
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不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B.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C.惊吓引起的心跳等内脏器官的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不受意识控制
D.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D
[解析] 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D错误。
命题点2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分析
3.[2021浙江6月]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
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
D
[解析] 神经元的大小、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A错误;轴突的外周有髓鞘,树突的外周没有,B错误;同一个神经元不同部位的表面膜特性不完全相同,C错误;运动神经元就是传出神经元,其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传给效应器,D正确。
[设问拓展型]若将神经元用结构模式图表示,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B
A.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的⑤是树突末端的神经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C.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
D.图中的⑥为神经纤维
[解析]
&7&
4.[2022北京师大万宁附中检测]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多于神经元
B.神经末梢是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
C.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D.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用来接受信息并将信息传导至细胞体
D
[解析]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可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其数量多于神经元,A、C正确;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B正确;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但不能用来接受信息,D错误。
考点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
2.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图示 兴奋传导 结构本质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
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 即无感觉又无效应
感觉神经元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运动神经元 只有感觉无效应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 腺体等 &10& (1)产生反应≠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并有适宜的刺激。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
(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的完成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可不参与,可不产生反应。
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出生后不需要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
而形成的反射
刺激类型 具体的直接刺激 信号(光、声音等)刺激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经过 __________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 反射一般不消退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
易消退,需强化适应
意义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 ______
__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
__________变化的能力
大脑皮层
灵活性
复杂环境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数量 是有限的 几乎是无限的
举例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 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吃东 西时分泌唾液等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听
见铃声走进教室等
联系 ______反射是在 ________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 建立的。 (2)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将不断减 弱,甚至消失。条件反射的消失是由于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 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条件
非条件
续表
情境应用
1.宠物在固定的地点进行大小便是什么类型的反射?为什么?
提示 条件反射。在固定的地点进行大小便不是宠物生来就具备的行为,而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
2.从反射类型的角度分析“吃梅止渴”“望梅止渴”是否相同?
提示 不同。“吃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出生后不需要训练就具有的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3.给某患者做膝跳反射实验,患者无感觉但是小腿能迅速抬起,反射弧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提示 脊髓的神经传导功能出现异常,兴奋不能传导至大脑皮层,或大脑躯体感觉中枢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形成感觉。
深度思考
1.反射与应激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提示 应激性是生物对刺激作出的反应。反射强调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反射弧要完整。因此可认为反射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应激性表现,但应激性不一定是反射活动。
2.感觉的产生是不是一种反射活动?并说明理由。
提示 感觉的产生不是一种反射活动。感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一种“意识”,而不是效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1.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
×
2.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
×
3.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
×
4.条件反射一定要大脑皮层参与。( )
√
5.[2020山东,T7D](题干信息说明: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
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
√
6.[2019全国卷Ⅰ,T4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
√
7.[2019全国卷Ⅰ,T30(2)、(3)](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
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3)排尿过程中,尿
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脊髓
大脑皮层
感受器
命题点1 反射的理解与辨析
1.[2023洛阳检测]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只要神经中枢存在,受刺激即可引起反射
D.谈虎色变和望梅止渴均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C
[解析] 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C错误;谈虎色变和望梅止渴都属于条件反射,分别涉及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D正确。
2.[2022沈阳联考]恐惧是小鼠的情感
反应之一。小鼠经历条件恐惧后,当
再次接触条件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
的生理反应,包括自主神经紧张、应
激激素分泌增加以及防御行为增多等。
如图甲、乙、丙为小鼠恐惧实验的示
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电击属于引起恐惧反射的非条件刺激
B.声音引起的恐惧反射需要电击和声音多次结合
C.图丙中的小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若长期只给予声音刺激,则恐惧反射会逐渐消退
D.电击引起的恐惧反射比声音引起的恐惧反射经历的时间长
[解析] 电击引起的恐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故电击属于引起恐惧反射的非条件刺激,A正确;据图可知,一开始声音不能使小鼠产生恐惧,需要电击和声音多次结合,才能引起恐惧反射,B正确;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声音)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电击)强化,条件反射(单独的声音刺激引起的恐惧反射)就会逐渐消退,C正确;电击引起的恐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声音引起的恐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相比,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涉及的神经元较少,故经历的时间短,D错误。
√
命题点2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3.[2020浙江1月]下列关于膝反射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B.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细胞和内分泌腺
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
D.反射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
C
[解析] 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不位于脊髓中,A错误;由于是膝反射,所以传出神经末梢支配的是骨骼肌细胞,B错误;运动神经元的树突、胞体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C正确;膝反射是二元反射弧,没有中间神经元,D错误。
[设问拓展型]将上述膝反射用示意图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A.完成膝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从图中可知,该膝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④→②→①→③→⑤
C.⑤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D.直接敲击④也会出现膝反射现象
[解析] 膝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完成膝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A错误。图中的⑤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②箭头指向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故是传入神经,可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神经中枢;①位于脊髓的灰质中,属于神经中枢;③箭头从脊髓灰质指向股四头肌,因而是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传出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④是股四头肌,属于效应器。完成膝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⑤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B错误。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⑤感受器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C正确。直接敲击④效应器不会出现膝反射现象,D错误。
通性通法
反射弧中各结构的判断方法
4.如图为一高等动物体内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和肌肉之间可
看作通过突触连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B
A.Ⅵ为感受器,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
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其中3个位于神经中枢
C.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Ⅳ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
D.Ⅲ可接受Ⅳ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
[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分析题图,Ⅳ和Ⅴ所处的神经纤维上存在神经节,由此判断二者均为传入神经,根据反射弧的结构特点,可进一步判断Ⅵ为感受器,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A正确;分析图示中肌肉处的情况并结合题意可知,Ⅰ与肌肉的连接部位可看作突触,但末梢的分枝情况不确定,除此之外,神经中枢中含有3个突触,故图中突触个数不确定,B错误;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但刺激Ⅳ时,需考虑来自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以及Ⅲ可能为抑制性神经元等情况,因此刺激Ⅳ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由图可以看出Ⅲ可以接受Ⅳ传来的兴奋,另外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所以Ⅲ也可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D正确。
命题点3 设计实验验证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5.[2022福州检测]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去除脑保留
脊髓的蛙,剥离左后肢传出神经并剪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C
A.该实验不能证明脊髓的反射功能受脑的神经中枢控制
B.刺激右后肢趾部,右后肢收缩,证明脊髓有反射功能
C.刺激左后肢传出神经的 端,左后肢收缩,属于反射
D.反射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
[解析] 该实验所用的脊蛙是指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由于没有保留脑的蛙做对照组,所以不能证明脊髓的反射功能受脑的神经中枢控制,A正确;刺激右后肢趾部,右后肢收缩,说明反射弧完整,也可证明脊髓有反射功能,B正确;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刺激左后肢传出神经的A端(剪断处),左后肢收缩,但反射弧不完整,因此该反应不属于反射,C错误;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D正确。
6.[2022湖南检测]如图表示某一反射弧的模型,其
中有一部位被切断, 为外周段(远离中枢的部
位), 为向中段(靠近中枢的部位),且 段的
两侧连接电表。下面是不同的处理方法,说法错误
的是( )
D
A.若刺激 处,肌肉不收缩,刺激 处,肌肉收缩,说明切断的为传入神经
B.若刺激 处,肌肉收缩,刺激 处,肌肉不收缩,说明切断的为传出神经
C.若刺激 处,电表指针偏转1次,肌肉收缩,说明切断的为传入神经
D.若刺激 处,电表指针偏转2次,肌肉收缩,说明切断的为传出神经
[解析] 若刺激 处,肌肉不收缩,刺激 处,肌肉收缩,说明兴奋不能由外周段传
到神经中枢,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A正确;若刺激 处,肌肉收缩,刺激 处,肌
肉不收缩,说明兴奋不能由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则切断的为传出神经,B正确;由
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则若刺激 处,电表指针偏转1次,说明电表连接在
突触的两侧,且 处位于突触之后,肌肉收缩,说明切断的为传入神经,C正确;
为外周段, 为向中段,若电表连在传入神经靠近肌肉侧,刺激 处,电表指针可
偏转2次,肌肉收缩,若电表连在传出神经靠近肌肉侧,刺激 处,电表指针可偏转
2次,肌肉收缩,故不能说明切断的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D错误。
1.[2020浙江7月]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
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
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
B.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
C.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D.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B
[解析] 乙酰胆碱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兴奋,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两者的结合概率,从而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A正确;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则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而对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无影响,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参与学习和记忆等调节活动,该类神经元数量改变会对学习与记忆等活动产生影响,C正确;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不能正常兴奋,因此注射阿托品将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引起的生理效应,D正确。
2.[2019海南]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D
[解析] 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将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C正确;在一个反射弧中,感受器先产生兴奋,然后通过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分析综合,再经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反应,D错误。
3.[2018浙江4月]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
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
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
B
[解析] 若脊髓受损即反射中枢受损,此时刺激传出神经,兴奋能够传递到效应器,伸肌会发生收缩,A正确。刺激传入神经元,会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B错误。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C正确。在膝反射中,肌梭是感受器,皮肤破损并不会破坏膝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故反射仍能正常发生,D正确。
一、选择题
1.[2022哈尔滨检测]人的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
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C.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均为自主神经
D.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其对呼吸的调节离不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C
[解析] 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B正确。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其中传出神经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C错误。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可以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等,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其对呼吸的调节离不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D正确。
2.如图所示为外周神经系统中某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A.图中①②属于神经纤维
B.该神经元有多个轴突
C.图中除了神经元还有多个神经胶质细胞
D.①没有神经末梢
[解析] 图中①为树突, ②为轴突末端的神经末梢,A错误;该神经元有一条长的轴突,B错误;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多个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C正确;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因此①有神经末梢,D错误。
3.[2022菏泽检测]当面临高考等大型考试时,同学们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
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试发挥,但当人体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状态时,常会导致
心律失常、胸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跳加快
B.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消化腺分泌活动减弱导致消化不良
C.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胃肠蠕动加快
D.过度紧张、焦虑会使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变慢导致食欲不振
A
[解析] 在过度紧张、焦虑等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导致消化不良,综上,A正确,B、C、D错误。
4.[2022辽阳期末]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反射
C.狗的唾液分泌实验中,食物条件不满足会导致条件反射消退的过程与大脑皮层无关
D.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数量都是有限的
A
[解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正确;反射必须依赖完整的反射弧,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反射,B错误;狗的唾液分泌实验中,食物条件不满足会导致条件反射消退的过程与大脑皮层有关,C错误;条件反射是生物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建立的,而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具有的,所以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D错误。
5.[2022河南联考]如图表示缩手反射弧的结构模
式图。下列有关缩手反射及其反射弧的说法,错
误的是( )
A
A.②是传出神经,⑤是神经中枢
B.①是感受器,针刺②可在④⑥(突触间隙)处检测到化学信号
C.⑦是传出神经元,刺激⑦引起⑧的收缩不属于反射
D.机体能发生缩手反射说明脊髓缩手反射中枢的功能正常
[解析] ③为神经节,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故②为传入神经,A错误;①是感受器,针刺②能产生兴奋并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因而可在④⑥(突触间隙)处检测到化学信号,B正确;⑦是传出神经元,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⑦引起⑧的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C正确;机体能发生缩手反射说明脊髓缩手反射中枢的功能正常,D正确。
6.[2022北京顺义区二模]小鼠在觅食过程中忽然闻到猫尿液的气味,会出现心跳加快、
呼吸频率和血压上升等现象,当危险解除时上述生命现象消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闻到猫尿液的气味后小鼠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B.小鼠在闻到猫尿液的气味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现象属于反射
C.交感神经参与小鼠闻到猫尿液气味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D.副交感神经参与小鼠在解除危险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A
[解析] 闻到猫尿液的气味后,小鼠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和血压上升等现象,由此可推知小鼠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A错误。小鼠闻到猫尿液的气味后,出现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和血压上升等生理现象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而且这些生理现象的出现都经历了完整的反射弧,属于反射,B正确。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扩张,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支气管扩张等,所以交感神经参与小鼠闻到猫尿液气味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C正确。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参与小鼠在解除危险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D正确。
7.[2022广州检测]研究者将大鼠置于冰水中,以探究冰水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下
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刺激大鼠皮肤产生兴奋,可沿反射弧双向传导到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战栗
B.大鼠刚被放入冰水中时出现战栗,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C.研究者手接触冰水感到冷,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D.大鼠将要再次被放入冰水中时表现惊恐,该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D
[解析] 冰水刺激大鼠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反射弧单向传到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战栗,A错误;大鼠刚被放入冰水中时出现战栗,该反射的发生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研究者手接触冰水感到冷的过程只是兴奋传到了大脑皮层,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大鼠将要再次被放入冰水中时表现惊恐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
8.[2022南通检测]在人体骨骼肌受到牵拉而过度收缩时,会引起骨骼肌内的腱梭兴奋,
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 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受拉的肌肉舒张
(如图),这种现象称为反牵张反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A.反牵张反射属于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
B.在 处给予适宜刺激也会引起反牵张反射
C.腱梭兴奋后, 、 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相同
D.该反射能防止肌肉因过度牵拉而受到损伤
[解析] 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可知,反牵张反射属于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A错误;由于
没有通过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在 处给予适宜刺激不会引起反牵张反射,B
错误; 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是传出神经,因此腱梭兴奋后, 、 处膜外电位变化
情况可能不同,C错误。
二、非选择题
9.[6分]结合如图所示的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球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
(填字母)。
A.对投球的角度和力度作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①大脑
B.投篮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②小脑
C.比赛过程中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呼吸、心跳加快
D.图中⑤为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C
[解析] 对投球的角度和力度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①大脑这一高级中枢的参与,A正确;②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B正确;比赛过程中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呼吸、心跳加快,C错误;图中⑤为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D正确。
(2)运动员能快捷、灵敏地完成动作还与遍布全身的神经密切相关,一条神经由
(填序号)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
⑧
[解析] ⑧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3)图中神经元的树突很多,轴突很长,这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受信息,轴突很长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解析] 神经元树突的作用是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受信息;轴突将信息传给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轴突很长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一、选择题
10.[2021山东]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
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
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
B.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
C.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
D.患者能进食后,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
C
[解析]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有中间神经元,膝跳反射是一种最简单的反射类型,膝跳反射神经中枢中没有中间神经元,只有一次突触传递,而缩手反射过程神经中枢中不止一次突触传递,所以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A正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故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会使患者膝跳反射增强,B正确;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的量增加,不能减轻脑组织水肿,C错误;患者能进食后,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以减少氨基酸代谢,减轻病症,D正确。
11.[2023吉林检测]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②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③神经元是可以接受刺激、产生信号并传递信号的神经细胞
④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⑤多数神经元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
⑥神经元的长轴突称为神经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⑤⑥
D
[解析]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①正确;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主要有营养、修复、支持和保护)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②正确;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可以接受刺激、产生信号并传递信号的神经细胞,③正确;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④正确;多数神经元有一个长而较细的轴突和多个短而粗的树突,⑤错误;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其髓鞘形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⑥错误。故选D。
12.[2022哈尔滨师大附中检测]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D
A. 种神经元的树突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
息并将其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B. 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样,基本结构
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功能也相同
C. 种神经元的轴突可聚集成束,外包包膜,
构成一条神经
D. 种神经元尽管突起数量不同,但末端形成
的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
[解析] 3种神经元的树突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A错误;图中3种神经元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功能不相同,B错误;神经元的轴突先需要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C错误;图中3种神经元尽管突起数量不同,但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到全身各处,D正确。
13.[2022南京二十九中调研]“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
发现至今已有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
但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而不能运
动,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该病为“渐冻症”。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应属于传出神经
B.患者体内的传入神经是正常的
C.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
D.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D
[解析] 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且机体的感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故该病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为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是正常的,A、B、C正确;题意显示呼吸衰竭是该病患者最终的死因,而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是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导致机体无法完成呼吸运动,不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D错误。
14.[2022上海青浦区测试]神经科医生常做如下检测:手持钝物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
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指侧。若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若出
现拇指背屈,其余足趾呈扇形展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这是一种病理性反射(如
图)。成年人在深睡状态下,也可出现阳性。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C
A.巴宾斯基征阳性时所做的检测属于非条件刺激
B.巴宾斯基征阳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检测刚出生的婴儿一定为巴宾斯基征阴性
D.巴宾斯基征阳性成年患者可能是大脑皮层受损
[解析] 成年人在深睡状态下,也可出现阳性,说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也能进行该反射,即巴宾斯基征阳性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初级控制中枢位于脊髓,A、B正确;刚出生的婴儿大脑发育并不完善,检测刚出生的婴儿一般为巴宾斯基征阳性,C错误;巴宾斯基征阳性成年患者可能是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受损,不能对脊髓中的初级控制中枢作出调控,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5.[2022济南模拟,9分]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同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与体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快速调节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始终穿着保暖的运动服,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人体中内环境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环境稳态是指内
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2)寒冷条件下,运动员尿量增加,其原因可能是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受
到刺激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进而使尿量增加。
下丘脑
减少
[解析] 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汗液蒸发排出的水分减少,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此变化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
(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_____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两者往往作
用于同一器官,这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传出
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解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两者往往作用于同一器官,这样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4)验证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副交感神经元和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是化学信息。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保留副交感神经的蛙心脏A和去除副交感神经的蛙心脏B,A、B活性相同,置于相同的培养液中;
[解析] 刺激A蛙心的副交感神经会产生神经递质,使心肌收缩减弱,心率减慢。神经递质要从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所以A蛙心的培养液中含有神经递质,将其注入B蛙心的培养液后也会导致B蛙心心率减慢。
②刺激支配A蛙心的副交感神经,心脏跳动速率将______;
减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A蛙心培养液中取适量液体注入B蛙心的培养液中,测定B蛙心的心率
④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16.[9分]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 分别是
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
和骨骼肌; 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表,用于记
录神经特定部位是否受损,有电流表示未受损,无
电流表示受损;神经上的信号可经过 引起骨骼肌
收缩。
(1)若在图中用 刺激神经,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
反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属于
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解析] 用 刺激的是传出神经,引起的反应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2)正常情况下,用 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神经的某处受损时,用
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实验: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用 刺激神经, (电表)记录不到电流
[解析] 如果用 刺激神经, (电表)记录不到电流,表明电极处与电表处之间的
传出神经某处受损。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骨骼肌受损。
用 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解析] 如果用 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表明 部位受损。
用 刺激神经, (电表)记录到电流,骨骼肌不收缩;用 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解析] 如果用 刺激神经, (电表)记录到电流,骨骼肌不收缩,说明可能是 部位受损或骨骼肌受损,若再用 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则表明骨骼肌正常,是 部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