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篇【寒假计划】2024年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3.盛唐气象 学生版 教师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预习篇【寒假计划】2024年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3.盛唐气象 学生版 教师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3 10:54: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3.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方面:
(1)纺织业:品种繁多,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冠于全国。
(2)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闻名中外)。
3、商业方面: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长安城:
特点: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地位: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2、民族交往的方式:
(1)战争:唐与突厥
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结果: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影响: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任职: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3)册封:
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4)设置机构:
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
(5)和亲政策:唐与吐蕃
背景: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
概况:641年(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
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总结:唐和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与唐“和同为一家”。(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专门刻“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碑”)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积极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
(一)科技方面
类别 朝代 设计者 成就
建筑 隋朝 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雕版印刷术 唐朝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学方面(诗歌)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代表著作 诗歌特点 人称
李白 盛唐时期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由盛转衰 “三吏”、“三别”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 “诗圣”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 代表人物 著作 特点 成就
书法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 成就的书法家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楷书四大家之一
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历代帝王像》 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石窟 艺术 甘肃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 艺术宝库之一
1.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妇女喜好骑马、打球等活动 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
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 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A项正确;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反映的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与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与题干“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关,排除C项;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与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下图为曲辕犁,其反映了唐朝( )
A.农业方面情况
B.手工业方面情况
C.商业方面情况
D.制造业方面情况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等生产工具,促进农业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图片是唐朝的曲辕犁,反映的农业发展状况,与手工业、商业和制造业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3.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C.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D.英西海战中,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属于历史结论,A项正确;“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属于历史事实,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属于历史事实,排除C项;“英西海战中,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属于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
4.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盛唐社会风貌 D.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答案】C
【详解】分析图片可知,唐朝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最负盛名,唐三彩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体现的是唐朝经济的繁荣;唐朝女性可以与男性一起参与对弈、拔河、击球、打猎、斗鸡、抛球、看戏,说明了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阎立本的《步辇图》体现的是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盛唐的社会风貌,C项正确;妇女打球与《步辇图》与唐朝经济繁荣无关,排除A项;妇女打球与唐朝民族关系和谐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排除D项。故选C项。
5.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他被后人称为( )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C项正确;医圣是张仲景,排除A项;书圣是王羲之,排除B项;诗仙是李白,排除D项。故选C项。
6.一代明君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视( )
A.“舟可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状,朕独爱之如一。”
C.“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D.“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答案】B
【详解】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这句话反映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项正确;“舟可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反映的是以民为本,排除A项;“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矣!”反映的是科举制度,排除C项;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反映的是善于用人,排除D项。故选B项。
7.近年,西方国家屡屡借口所谓“新疆人权”、“新疆棉花”等问题挑起事端。新疆(西域)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朝时期设置的哪一机构可以证明此观点?( )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元帅府 C.安西都护府 D.伊犁将军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疆(西域)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C项正确;西域都护府是西汉时期设置的,排除A项;北庭都元帅府是元朝设置的,排除B项;伊犁将军是清朝时期设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8.七年级某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其中恰当的是( )
①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②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③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④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时期民族关系和谐,原因是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许多少数民族自愿要求内附,少数民族首领把能与唐室通婚视为荣耀,唐太宗宽厚平等对待败降的少数民族,使其得到妥善的安置,唐朝民族关系和谐的史实有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唐蕃会盟等,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佛教和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属于民族关系,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9.苏轼诗云:“颜公(颜真卿)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颜公”的书法特点是( )
A.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B.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C.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风格奔放,用笔老道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颜公”是指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其书法特点是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颜氏家庙碑》,A项正确;方折峻丽,笔力劲健是指唐朝另一位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特点,排除B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王羲之书法的赞美,排除C项;风格奔放,用笔老道不是颜真卿的书法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
10.史料记载,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发生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
A.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B.铁器牛耕技术推动农业繁荣
C.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已形成 D.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粟主要种植于北方,稻米主要种植于南方,汉武帝和唐玄宗时期的国家政治中心都位于北方,汉唐太仓的储粮由单纯的粟到粟和稻米相结合,说明南方的稻米大量运输到北方,体现了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D项正确;“稻米、粟”均为中国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与洲际物种交流无关,排除A项;技术推动农业繁荣不是主要条件,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在南宋时期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1)材料一中的诗作有何特点?李白享有什么美誉?
(2)材料二中的诗作有何特点?杜甫享有什么美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诗人诗歌特点各异的时代原因。
【答案】(1)特点:飘逸洒脱。
美誉:“诗仙”。
(2)特点: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美誉:“诗圣”。
(3)时代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它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
【详解】(1)特点、美誉:根据材料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和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所以,材料一中的诗作的特点为飘逸洒脱。李白享有“诗仙”的美誉。
(2)特点、美誉:根据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所学知识可知,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所以,材料二中的诗作的特点为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杜甫享有诗圣美誉。
(3)时代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所以,导致诗人诗歌特点各异的时代原因为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它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待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有关治国的想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时期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请列举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概括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答案】(1)想法:要务本,以人为本;用人要各尽其才,注重德才兼备。
(2)措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事件:文成公主入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详解】(1)想法:根据材料一“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可知,唐太宗治国的想法是要务本,以人为本;根据材料一“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可知,唐太宗治国的想法是用人注重德才兼备。
(2)措施:根据材料二“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民衣食有余”可知,贞观时期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事件:根据材料三“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入吐蕃属于“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吐蕃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唐蕃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政策:根据材料三“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13.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下图)。

材料二 下图为《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四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个生产工具的名称。
(2)当时与吐蕃和亲的唐朝公主是谁?唐太宗将公主嫁到吐蕃有何影响?
(3)根据所学回答,诗人回忆了唐朝什么时期的盛况?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后人对他的诗有何赞誉?
(4)据材料四,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
【答案】(1)名称:曲辕犁;筒车。
(2)公主:文成公主;影响:促进中原地区与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3)盛况:开元盛世;赞誉:诗史。
(4)原因:对前朝的继承;制度创新;兼收并蓄的政策及精神;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图片信息可知,图1是曲辕犁,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图2为筒车,属于灌溉工具。
(2)公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因此材料二中的公主是文成公主。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3)盛况: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之一。
赞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
(4)原因:根据材料“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可得出对前朝的继承;根据材料“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可得出制度创新促进唐朝的繁荣;根据材料“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可知,唐朝时期的兼收并蓄的政策及精神促进唐朝的繁荣;根据材料“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可得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社会的繁荣。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材料二: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材料三: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四:……统治初期,曾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颇有作为,他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一些改革。如任用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这些人都是有名的忠臣。在……统治期内,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1)材料一中唐太宗时期有名的“谏臣”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他施政的哪一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唐朝与吐蕃交往主要采用什么手段?举出一例唐蕃和亲、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3)材料三中毛泽东评价的“她”是谁?她大力提倡科举,请举出她完善科举制的一项措施
(4)材料四盛世景象的出现与哪一位皇帝有关?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答案】(1)谏臣:魏征。 措施:善于纳谏。
(2)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手段:商贸、联姻、纳贡。
史实: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3)武则天。
措施:大力提倡科举,创立殿试制度。
(4)皇帝:唐太宗。 原因:政治清明;经济繁荣;重视选拔人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等。
【详解】(1)谏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谏臣,他先后二百多次向唐太宗进谏,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措施:根据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贞观之治中唐太宗善于纳谏的内容。
(2)民族政策:根据材料二内容“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与吐蕃交往主要采用商贸、联姻、纳贡等手段。
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蕃和亲、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有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3)她是谁:根据材料三“她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可知,毛泽东评价的“她”是毛泽东。
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创立殿试制度。
(4)皇帝:根据材料四“任用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皇帝是唐太宗。
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可以从政治清明;经济繁荣;重视选拔人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等方面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3.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方面:
(1)纺织业:品种繁多,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冠于全国。
(2)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闻名中外)。
3、商业方面: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长安城:
特点: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地位: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2、民族交往的方式:
(1)战争:唐与突厥
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结果: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影响: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任职: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3)册封:
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4)设置机构:
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
(5)和亲政策:唐与吐蕃
背景: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
概况:641年(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
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总结:唐和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与唐“和同为一家”。(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专门刻“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碑”)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积极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
(一)科技方面
类别 朝代 设计者 成就
建筑 隋朝 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雕版印刷术 唐朝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学方面(诗歌)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代表著作 诗歌特点 人称
李白 盛唐时期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由盛转衰 “三吏”、“三别”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 “诗圣”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 代表人物 著作 特点 成就
书法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 成就的书法家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楷书四大家之一
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历代帝王像》 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石窟 艺术 甘肃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 艺术宝库之一
1.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妇女喜好骑马、打球等活动 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
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 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
2.下图为曲辕犁,其反映了唐朝( )
A.农业方面情况
B.手工业方面情况
C.商业方面情况
D.制造业方面情况
3.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C.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D.英西海战中,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4.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盛唐社会风貌 D.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5.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他被后人称为( )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6.一代明君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视( )
A.“舟可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状,朕独爱之如一。”
C.“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D.“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7.近年,西方国家屡屡借口所谓“新疆人权”、“新疆棉花”等问题挑起事端。新疆(西域)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朝时期设置的哪一机构可以证明此观点?( )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元帅府 C.安西都护府 D.伊犁将军
8.七年级某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其中恰当的是( )
①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②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③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④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苏轼诗云:“颜公(颜真卿)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颜公”的书法特点是( )
A.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B.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C.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风格奔放,用笔老道
10.史料记载,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发生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
A.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B.铁器牛耕技术推动农业繁荣
C.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已形成 D.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1)材料一中的诗作有何特点?李白享有什么美誉?
(2)材料二中的诗作有何特点?杜甫享有什么美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诗人诗歌特点各异的时代原因。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待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有关治国的想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时期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请列举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概括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13.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下图)。

材料二 下图为《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四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个生产工具的名称。
(2)当时与吐蕃和亲的唐朝公主是谁?唐太宗将公主嫁到吐蕃有何影响?
(3)根据所学回答,诗人回忆了唐朝什么时期的盛况?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后人对他的诗有何赞誉?
(4)据材料四,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材料二: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材料三: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四:……统治初期,曾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颇有作为,他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一些改革。如任用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这些人都是有名的忠臣。在……统治期内,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1)材料一中唐太宗时期有名的“谏臣”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他施政的哪一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唐朝与吐蕃交往主要采用什么手段?举出一例唐蕃和亲、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3)材料三中毛泽东评价的“她”是谁?她大力提倡科举,请举出她完善科举制的一项措施
材料四盛世景象的出现与哪一位皇帝有关?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