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诗二首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古诗二首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3 21: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二首》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生字。会写“无、树、爱、尖、角”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古诗《小池》。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小池的美丽、和谐。
4.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古诗描写的是初夏小池的美景。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复习旧诗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白居易的《池上》,感受到了荷塘美景,认识了活泼可爱的小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吧!(PPT播放《池上》情境背诵版视频)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关于夏天荷池的名诗,看看这位大诗人是如何描绘他眼中的美景的。现在就请同学们跟随诗人的步伐,来游览他笔下的美丽小池吧。(板书:小池)
设计意图:抓住本课两首古诗均是写夏日荷塘这一特点,通过朗诵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所写景物的独特魅力,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桥梁,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诗文
过渡:要想学好一首古诗,了解它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下面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杨万里以及他创作《小池》的背景吧。
1.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著有《诚斋集》等。
2.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杨万里到常州任职期间。那里淳朴的民风、小河的流水、美丽的田野都使他感到新鲜,一有空便漫步郊野,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一天他来到池塘边,只见一汪清泉分出细细的水流汇入池塘,杨柳拂水,小荷刚刚钻出水面,几只蜻蜓或站或飞,虽没有粉红色荷花的点缀,倒也清新可爱。杨万里诗兴高涨,即成小诗一首。
3.情境诵读
播放《小池》的音频,学生可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4.纠正读音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
(1)自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5.全班齐读《小池》。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读通读顺古诗,读出诗味。简要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6.集中识字。
本诗中有几个生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识记它们吧。
泉眼 流水 爱心 柔和 荷花 露珠 尖角
(1)泉,上下结构。“泉”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泉”字像水从水洞中流出的样子。
(2)流,左右结构。是会意字,表示水流急速。本义是水流动。组词:流动、流传。
(3)爱,上下结构,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就是用“爪”掀开蒙在“心”上的遮挡物“冖”,从而敞开心扉、真心实意地用心和被爱的对象作友。组词:爱心、爱惜。
(4)柔,上下结构,上面是“矛”,下面是“木”,可组词:温柔、柔和。
(5)荷,上下结构,形声字。“艹”表意,篆书之形像草,表示荷是草本植物;何表声,兼表意。本义是莲。组词:荷花、荷叶。
(6)露,上下结构,上面是雨字头,下面是“路”,可组词:露水、露珠。
(7)角,上下结构,角是象形字,为动物的角,引申为像角的东西等义。组词:眼角、桌角。
过渡:同学们,你们是否也像我一样好奇: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池到底有什么样的美景引发了大诗人杨万里的感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看一看吧!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学生自由诵读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探究活动
(1)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词语注释:
①“泉眼”是“泉水出口”的意思。
②“惜”是“爱惜”的意思。
③“晴柔”是“晴天里柔和的风光”的意思。
④“小荷”是“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的意思。
⑤“尖尖角”是“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的意思。
⑥“上头”是“上面,顶端”的意思。
诗意: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3)情境诵读
播放《小池》情境视频(诵读版),在情境中,进一步感受古诗大意。
(二)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思考:杨万里笔下的小池景色是怎样的?并通过读诗想象作者创作的意境。
2.探究活动
(1)自由诵读古诗, 引导学生圈出诗中描写小池景物的关键字词。
点拨:
①圈画“泉眼”,可以看出泉水静静地从洞口流出来。(板书:泉眼)
②圈画“细流”,可以看出细细的水流静静流淌。 (板书:细流)
③圈画“树阴”,可以看出树荫倒映在水面。(板书:树阴)
④圈画“小荷”,是娇嫩的小荷叶。(板书:小荷)
⑤圈画“蜻蜓”,可以看出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停在荷叶上头,不愿离去。(板书:蜻蜓)
(2)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①听诗歌,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画画,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
②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
预设:初夏时节,杨万里在乡间散步,突然看见路边有一方小池,他停住脚步静静欣赏。水池里的泉水从泉眼静静流出,没有一点声响,像是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在水面上,像是喜爱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水面上娇嫩的小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面,不愿离去,大概小蜻蜓也爱这小池的美景吧。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小结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诗兴大发呢?同学们,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说说看,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预设: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热爱)
让我们也像诗人一样,来吟一吟这首诗吧!
(3)情境跟读
播放《小池》情境课文(跟读版),全班配乐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初夏小池的美好。
(4)情境背诵
①自由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②播放《小池》情境课文(背诵版),组织学生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借助注释和图片等方式理解诗文大意。通过圈画有关小池景物的词语理解这首诗都是描写的是初夏小池的美丽景色。
四、拓展延伸
师:杨万里的《小池》让我们看到了初夏时小池的美景,大诗人杨万里还写了一首关于盛夏时节西湖荷池的诗,让我们一起看看盛夏时节的荷塘又有怎样不同的美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意: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大不相同。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五、书写指导
(1)教师出示“无、树、爱、尖、角”这些生字并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注意点。
点拨:
①“无”是独体字,两横上短下长,第二横从横中线上起笔,竖撇从第一横中间位置起笔,竖弯钩从第二横下方竖中线起笔,弯钩伸展比第二横略长。
②“树”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紧凑,“树”中间“又”的横撇要写到木字旁的点下方,长点位于“寸”字的点下方。“木”和“又”的捺要变成点。部件之间要穿插避让,中间低,两边高。
③“爱、尖、角”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爱”第一撇短而平,两点与第二撇间距均匀。“尖”上半部分“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位于竖中线上。下半部分“大”字的横略低于横中线,撇捺舒展位于同一高度,撑起整个字。“角”上小下大,第一笔短撇从竖中线起笔。下半部分“用”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左右两边。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
(2)学生练写,师生共评。
六、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杨万里笔下的初夏小池的美景。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们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小池》。
2.画一画:展开想象,按自己的理解,画一画小池的美景。
【板书设计】
泉眼
细流
小池 树阴
晴柔 热爱
小荷
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