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7-08 20: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一、教材简析:
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制订考察计划,帮助学生理清考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计划中有“注意事项”,强调了要注意安全,这是不能忽视的。第二部分实地考察,提示了考察的内容,观察水样的内容在考察报告中已列出。教材用插图提示取水样的方法。第三部分,回教室后的观察和讨论,考察报告详细列出了观察的内容,如要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要使用显微镜。经过考察后,教材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作出水是否被污染的判断,如果被污染了,要找出原因,要求学生提出治理的建议。
二、教学背景:
学生对生活用水问题有所了解,他们已经学习了观察水的方法,学习了过滤、沉淀,已经有了足够研究水的技能。自然水域可以是河流、池塘或湖泊等。当前,自然水域的水体变黑、变臭主要是人类污染造成的恶果,人类破坏环境的水污染行为有污水排放、垃圾倾倒、城建填河等等。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科学词汇:自然水域 污染 考察 沉淀 杂质(二)过程与方法:●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科学方法:考察(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核心价值观:自然水域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难点: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 具 学 具 说明与提醒
放大镜,显微镜。 采集水样的瓶子(自带), 1.教师课前实地踏勘家乡可供学生考察的河流、池塘或湖泊,选定地点。2、有关家乡水域状况的录像或照片。3.对学生考察后的信息需加强交流
教 学 流 程
制订考察计划 → 实地考察采集水样 → 回教室后的观察和讨论
活 动 过 程
基 础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一、制订计划:1.我们看了很多有关水域污染的资料,也研究了垃圾处理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系统地考察过我们身边的自然水域的情况。 以你们以往的经验看,从哪些现象可以判断水域被污染了?推断一下,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考察家乡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家乡自然水域里的水有没有受到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污染……要真正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就要去实地考察,考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这一次,我们将一起到去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地点就定在****。2.讨论:考察前我们应做些什么呢?考察时要注意什么?(确立考察主题,设计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案,注意安全等。)3.小组讨论制订考察计划。计划包括这些内容:目的、地点、时间、器材、考察程序、考察内容、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可参考教材84面的样稿。二、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取样。考察地点宜离学校较近(推荐地点:如果临近河、湖可以选择河、湖的水样来考察。也可以选择井水,或者小区周围的小溪。)。小组活动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取样时要注意安全,如果水平面比较低,可以选择用吊桶取样。考察过程强调纪律。2.考察时先看水域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有没有废水排放;再看看水的颜色怎样,水里有没有动植物,水面有没有污染物,最后取一瓶水样,带回学校进行检验观察。3.对采回的水样进一步观察。(1)把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杂质沉淀下来,杂质是什么?(2)用显微镜检验水中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三、观察讨论:1.回学校后,按照教材85面的“我的考察报告”提示观察水样,填写报告。我的考察报告水域名称 地点 水域周围的环境 有没有污水排到水里 水中生活着什么生物 水面上漂浮着什么杂物 水质情况颜色 气味 是否浑浊 水中杂物 其 他 2.与自然水和生活污水比较,判断家乡的自然水域是否已被污染 如果已污染,分析原因,如果未污染,讨论为什么 3.请学生就如何保护家乡的水环境提一提建议。可以组织学生撰写相关的环保小论文。
板书设计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实地考察 自然水域:河流、池塘或湖泊设计考察方案:目的、地点、时间、器材、考察程序、考察内容、人员分工、注意事项……采集水样 显微镜我的考察报告
课外活动 1.就如何保护家乡的水环境提一提建议。2.组织学生撰写相关的环保小论文。
生成预见 让学生具体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环境很有现实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课堂评估 1.能判断家乡的自然水域是否被污染。2.能分析水域被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的建议。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