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3 14:31:22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京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下列文物选项中符合北京人生活特点的是
A
B
C
D
2.考古发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某一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粟和磨制石器,以及精美的
陶器。这一遗址最有可能位于
A.云南元谋县
B.西安半坡村
C.北京周口店
D.安徽和县
3.开启”家天下“变为“公天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事件是
A.尧禅位舜
B.禹传位启
C.商汤灭夏
D.盘庚迁殷
4.从下列三幅图片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
A.书写材料变化
B.农业发展
C.古代商业繁荣
D.中华医学深奥
5.“(商鞅)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
‘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这一事例可以佐证秦国变法的成
功得益于
A国君支持
B.顺应潮流
C符合国情
D.取信于民
6.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下列选项中符合战国时期史实的是
A.周平王迁都洛阳
B.齐桓公成为霸主
C.长平之战赵国战败D.垓下之围霸王自刎
7.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从右图所示的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诵读到
A.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8.“它大大便利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促进了经济
上统一局面的发展。”这是对秦始皇哪一措施的评论?
A.皇帝制度确立
B.车同轨,书同文
C货币的统
D.灵渠的开凿
9.从右图的电影海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相关历史知识是
A.大禹治水
B.楚汉之争
C.八王之乱
D.淝水之战
10.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在思想方面树立了一个“精神皇帝”,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实力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反击匈奴,巩固国家的统一
D.盐铁官营,统一物价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4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11.据《后汉书》记载,在汉光武帝时期“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说明光武帝为加强统治而
采取了
A.释放奴婵
B.减轻刑罚
C.崇尚节俭
D.裁减官员
12.下列表格给我们展现了东汉后期的政治状况,这一状况与东汉后期哪一政治形势直接相关?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31
30
3
9
36
34
14
54
A.社会动荡起义不断
B.豪强横行阶级矛盾尖锐
C.统治残暴刑罚残酷
D.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专权
13.欧洲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中国瓷器为富有荣
耀的象征。这说明丝绸之路
A.促进经济交流
B.维护民族团结
C.巩固汉朝统治
D.推动文化繁荣
14.“它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着今新疆
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与这里描述相关的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制度
C.西域都护
D.桂林郡
15.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中国典故渊源流长。与右图知识卡片相关的成语典故是
A.纸上谈兵
近义词:礼贤下士
B.揭竿而起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C.破釜沉舟
歇后语:刘备访贤
D.三顾茅庐
灯谜:刘备请孔明
16.成语“击楫誓清”,“闻鸡起舞”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春秋战国动荡
B.汉武帝大一统
C.东汉末年纷争
D.祖荻统一梦想
17.“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这段描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A.目的
B.原因
C.结果
D.意义
18.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面食(烙饼、馅饼)传入到南方,南方的酿酒、豆制品制作、菜
肴烹饪术传入北方。这主要说明的问题是
A.民族交融
B.国家统一
C.文学繁荣
D.社会稳定
19.祖冲之环形山是月球背面一座相对较小的撞击坑,其名称取自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1961
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命名。我们纪念祖冲之是因为他
A.提出人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B.打败匈奴维护中原的稳定
C.具有高深的书法绘画艺术
D.对圆周率和历法具有贡献
20.“它位于山西大同,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
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这里评论的是
秋物光
京品、晋肾
A
B
D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先进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因传承交流而熠熠生辉。辨别下列史实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1)文字记载着先进文化,指事是中国文字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改正:
【】(2)连接东西方文化纽带的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远至大秦。
改正: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4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9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B A D C A C B B D D A C D D B A D C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21.(1)【×】指事 改为 象形
(2)【×】 洛阳 改为 长安
(3)【√】
(4)【×】编年体 改为 纪传体
(5)【×】王羲之 改为 顾恺之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6 分,共 32 分)
22.(1)铁犁;牛耕;(2分,任意一点即可)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
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分,意思相近即可)贾思勰(2分)
(2)秦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2分,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汉朝:轻徭
薄赋;重视农业发展;(2分,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文景之治(2分)
(3)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统治者重视;稳定社会环境;人民辛勤劳作等(4分,
任意两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23.(1)修筑长城;(2分)匈奴、鲜卑、羯、氐、羌等(2分,任意两个即可)
(2)淝水之战;(2分)前秦和东晋;(2分,对一个给 1分)苻坚骄傲的心理(2
分,意思相近即可)
(3)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等(3
分,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尊重少数民族习俗;民族之间应该以和为贵;加
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3分,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四、活动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18 分)
24. (1)①干栏式建筑;(2分)②李冰;(2分)漠北战役(2分)
(2)商鞅变法;(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增强了秦国和北魏的实力;使
秦国和北魏成为封建性质的国家等(2分,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3)魏国;(2分)局部统一为我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各国为了防止被他
国吞并,都努力发展生产,生产力进一步得到发展等(2分,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
理即可)
(4)去伪存真;科学研究态度;严谨思考方法等(2分,任意两点意思相近言之有
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