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练习课
授课时间: 课型:练习课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提高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②知识与技能:理解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乘法计算,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用除法计算的算理、算法以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和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方法. ③思维与表达:算理、算法以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和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方法. ④交流与反思:知道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意义,会进行不同计量单位的改写。
2.学习重点难点: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意义,会进行不同计量单位的改写。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知识巩固
教师活动: 现在我们尝试做教材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 表扬鼓励,纠正,归纳 高级单位的数化为低级单位的数 如果把情景图中的数据都转化成用cm为单位的数,需要转化哪些数据 把0.95m转化成用cm为单位的数,你会吗 按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把1.32m化成以cm为单位的数吗 学生活动: 简便方法是用45除以100,也就是把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点上小数点,补“0”转换为0.45m。 用1m加上0.45m,结果就是1.45m。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80cm=0.8m 1.32m=1.32m 0.95m=0.95m 1m45cm=1.45m 所以,1.45m>1.32m>0.95m> 0.8m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 班交流 直接根据小数的实1、际含义进行改写。0.95m表示9dm5cm,9dm5cm合起来就是95cm。 2、1m=100cm,所以,0.95m=(0.95×100)cm,再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出最后结果0.95m=95cm。
活动意图: 提高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环节二:巩固练习
教师活动: 课件出示题目 用一张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这道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说出你们的看法。 学生活动: 学生单独完成,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把1.32m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用cm表示出来,再求它们的和。1m=100cm,0.32m=32cm,合在一起就是100+32=132(cm) 高级单位的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数,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所以把1.32m化成用cm表示的数,就乘进率100,也就是把1.3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132cm。 1m=100cm,所以1m45cm=145cm , 即1×100+45=145cm。 仔细观察。
活动意图: 提高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简单问题能力。
环节三:讲解练习
教师活动: 用一张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这道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说出你们的看法。 学生活动:
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25X15=375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375÷100=3.75
活动意图: 5.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 2、提升作业; 6.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1.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2.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提高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简单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