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4《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4《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3 13:4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面积单位的换算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面积单位的换算,教材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知道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初步学会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节课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面积单位的直观认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认识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
②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并能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2. 过程与方法:
①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平方米、平方分米的表象。
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②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进行估测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并能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难点:探索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关系。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新知,发现规律,展开想象,通过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运用观察、操作、估测、思考等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学生准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环节自主探究,感悟新知;第三环节小组合作,探索关系;第四环节实践应用,拓展延伸;第五环节动手操作,深化认识;第六环节全课总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智慧老人和机灵狗的一段对话:智慧老人问:“机灵狗,你知道1米是多少吗?”机灵狗回答:“当然知道了。”智慧老人又问:“那你知道1平方米是多少吗?”机灵狗答不上来了。小朋友们,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板书课题)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巧妙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系列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探索1平方米、1平方分米面积的过程。具体安排以下活动:
1. 认识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让学生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面积有多大。教师揭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板书)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这样既加深了对1平方分米的认识,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认识1平方米的正方形。
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用米尺在黑板上画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或用大报纸拼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然后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后得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板书)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3. 小组合作,探索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关系。
先让学生拿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纸片(或小组内每人拿一块),剪成边长为10分米的正方形小纸片(每人都拿一个),说说每个小纸片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再因势利导:那么,小组内议一议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教师让学生齐读一遍后,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房间的地面长是5米宽是4米,这个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然后指名学生完整地叙述推想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探索关系。
教师出示课本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并读一读小华和小丽所说的话,小组内说说小华和小丽谁说得对?并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后汇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为了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与拓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答案及思路,并说说做第2题时是怎样想的。教师及时把握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拓展练习:解决智慧老人和机灵狗的争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答案及思路,教师注意及时评价和引导。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开放练习:老师家有两间房,分别长8米、宽7米,每间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提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答案及思路,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及时进行评价。
(五)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为了使学生对面积单位有更深刻的认识,安排了一个动手操作活动: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测量课桌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测量?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动手操作,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加深了对平方米、平方分米等面积单位的认识。
(六)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不仅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有多大,还知道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
(七)布置作业。
1. 练习十五第1题;
2. 练习十五第2题。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提醒学生: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字母表示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希望大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