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8 15: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探索与发现
《物种起源》绪论
教材概述
《物种起源》是奠定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一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的著作。作者根据二十余年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物种起源,即生物界进化的现象。尤其重要的是说明了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即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作用。绪论,亦称导言,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作者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这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及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的看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本文的最大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准确、严密,掌握阅读科普类文章的基本技能。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作者选词讲究,善于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首先要解决这些难句的句意理解问题。
思路方法
从这篇文章的行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达尔文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正是一个科学研究者所必备的素质和科学家的精神所在。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帮助学生疏通一些疑难词语,引导学生找文章中的关键句,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师生互动,展开讨论,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列出文章结构提要。接着分析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1~2课时
三维目标
1.积累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句。
2.了解绪论的写作体例,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3.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5.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1课时
导语设计
由题目导入课文。《物种起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屏幕随同显示)“起源”即生物是怎样产生的。21·cn·jy·com
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扬扬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达尔文。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物种起源》的绪论部分。21*cnjy*com
推进新课
作家作品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后又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比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出版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基础积累
(1)字音
栖息(qī) 轻率(shuài) 摘要(zhāi) 胚胎(pēi) 狭隘(ài)
槲寄生(hú) 雌雄(cí) 提供(gōng) 近似(sì)
(2)词语解释?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探讨:研究讨论。
传布:广泛散布。
博物: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
信奉:文中指相信并奉行。
归因于:归结原因到(某方面)。
渐感不支:渐渐感到(体力或精力)支持不住。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没什么了不起的。多指事物或现象很平常。
信息筛选
一、交流预习信息,交换大家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投影资料)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 ( http: / / www.21cnjy.com )译“天演论”。通常指生物学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摘自《辞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看本文题目,解题:
1.辨析绪论与序言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绪论的作者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绪论的内容与著作的内容一定要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
2.关于《物种起源》
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请学生认真阅读全文,阅读时应该注意用笔圈、点、画。
注意:文章每一段的关键句有哪些?通读全文,画出来,完成下表。
§1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2 ……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
§3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4 我极抱歉的是……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5 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6 觉得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
§7 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8 “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将在第四章里有若干论述以后的五章中将论述在承认此学说时所遇到的最显著和最严重的困难
§9 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这与任何一个物种的公认的变种是该物种的后代,是同样的情形。而且,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阅读文章,记住一定要学会用笔圈、点、画。
1.阅读文章“圈”什么?
明确:一些关系到文章主要内容的名词,动词加名词构成的动宾结构可以“圈”出来。
2.阅读文章“点”什么?
明确:“点”是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进行标记。比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及文章观点变化的一些关联词,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等,还有一些表示特征性的形容词也可以在阅读的时候“点”出来。
3.阅读文章“画”什么?
明确:一些句首或句末的重要语句,我们一般将之称为关键句,建议大家把这样的句子“画”出来。特别是一些与作者观点有关的语句要特别重视。21cnjy.com
1.根据关键句的梳理表,我们能否看出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明确:①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这与任何一个物种的公认的变种是该物种的后代,是同样的情形。而且,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根据关键句的梳理表,可以看出本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全文9段的行文思路是这样的:先陈述自己研究的历程,表明没有轻率地下结论,接着用华莱斯先生的研究印证了自己结论的可靠性,然后才水到渠成,说出自己的观点。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生物进化论是对“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的根本否定,是生物界的一次革命。显然一开头就宣布自己的观点,读者是不容易接受的。因此作者先谈《物种起源》写作的有关情况,说明自己的著作言必有据,读者才会相信其正确性,才会接受下文的那个全新的观点。www.21-cn-jy.com
3.按照上面的分析,给全文画一张主要内容的写作思路图。
明确:图片结构如下:
4.根据上面这些关键语句,全书共分几部分?试用最简洁的短语给文章每一部分、每一段作意义的归纳。
明确:第一部分(1~4段):写作经过。
第1段:整理成书的经过;
第2段:提前发表的原因;
第3段:内容过简的原因;
第4段:感谢给予自己帮助的人。
第二部分(5~9段):基本观点。
第5段:物种演变而来;
第6~7段:介绍研究的方法、家养变异的作用;
第8段:《物种起源》一书的章节安排;
第9段:强调观点的正确。
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要善于抓关键句。
1.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揭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2.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21教育网
3.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关键句找到之后,再进行整理,把相关段落以意义关联为标准,进行段落的划分,从而得出文章的层次。www-2-1-cnjy-com
从课文看达尔文的科学态度的严密性
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准确、严密。作者选词讲究,善于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比如“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句子虽长,但结构严谨,主干是“我被打动”,被什么打动?被“一些事实”打动,这些事实是指南美洲的生物分布和它现存生物与古生物之间地质上的关系。再如“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这个双重否定句用得很有表现力,它不但加强了语气,肯定了物种变异这一认识,而且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不是不变”是对“不变”论的有力批驳。  21*cnjy*com
从这篇文章的行文中,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体会到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正是一个科学研究者所必备的素质和科学家的精神所在。比如在第1段中提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这段话从条件、可能、数量、时间等方面作出严格限制,不仅说明了自己科学探索的过程,从中更可以看出达尔文审慎的科学态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出处:21教育名师】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抓关键句理思路的方法。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方法对我们整体把握一篇文章的思路非常有效。整体把握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它是我们解答短文阅读题的前提。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今后在做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运用圈画法对文章的关键句进行标识。本课我们还了解了进化论学说的基本理念。《物种起源》的影响深远。马克思评价说,这本书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的根据。恩格斯认为,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作业设计
阅读语文必修五的读本第一专题,任选一篇文章,画出关键句,列出文章提要。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2课时
导语设计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的创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的一句名言。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物种起源》所阐述的观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推进新课
作家作品
达尔文本来是个神学论者,认为宇宙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是由神创造的,物种是不变的。1835年,他以博物学家身份随海军考察船比格尔号作了5年的环球旅行。在途中他亲眼见到的大量事实与他原有的观点大相径庭,使他彻底跳出了神创论的旧范畴,把进化论置于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达尔文为人坚忍不拔,虚心好学,73岁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他对生态学、行为学、心理学等都有很大的贡献。2·1·c·n·j·y
这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2-1-c-n-j-y
第1段,从远航到“现在”,其间“深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动”,“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又“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几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2段,“华莱斯先生……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3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细刊印出来”避免使别人“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虚的精神。
第4段,对给予“我”帮助的学者表示感谢,反映出达尔文感恩、知恩图报的精神。
第5段,“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6段,“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7段,“很不幸”“我只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十分简单”,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9段,“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充分相信”“我相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明确:在达尔文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这些优秀精神一直陪伴着他。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文段内容精细品读。
1.《物种起源》写作经过怎样?
明确:环球远航;考察搜集资料;回国后整理材料、做札记、充实札记;写成纲要;从那时起一直从事研究。
2.提早发表摘要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①全部完成还需许多岁月,但体力渐感不支;②华莱斯的结论几乎与己相同。
3.第3段对内容作了哪些相关说明?
明确:错误在所难免;内容过简;希望以后得以补充。
总结:第一段,以远航考察、采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本、整理材料、修改札记等一系列过程来证明自己对物种起源问题研究的科学态度,使读者知道本书产生的坚实的研究基础,了解它的内容的可靠性,摘要发表的两个原因的交代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第二个原因的所述内容从侧面进一步说明内容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一个原因的说明使读者了解,本书为何会出现不完备的情况,避免产生误解。而关于著作不完备性的说明,是要求读者以审慎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阅读本书,更是对于阅读方法的直接指导。
前三段是对这部分的写作和出版过程进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说明,目的是告诉读者自己的研究是审慎的,而出版是仓促的,书中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书中的材料还不是十分充足,希望读者对他的观点不要持怀疑的态度。
4.在第5段中,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5.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被创造出来的。
②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惟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明确:是要证明第③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是不合理的”。
二、对有关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时,必须联系上下文,还要对文中相关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输出。
教师总结:物种由演变而来及演变因素:
一般自然学者:外部环境
达尔文:生物本身倾向(啄木鸟、槲寄生)
1.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明确: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意义: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2.作者在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时,得到了哪两点认识?
明确:①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②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3.第7段开头,“由于这种理由”具体指什么理由?
明确:仔细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为弄清楚“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良好的机会,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4.文章第9段是如何总结自己的观点的?21世纪教育网
明确:先破:创造论决不能成立;后立:深信物种由变异而来;确信自然选择有重要作用。
“谁能解释为什么同一物种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广远而且繁多,而另一个近似物种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然而这些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们决定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现在的安全,并且我相信也决定着生物未来的命运和变异的趋向”,“这些关系”指什么关系?
明确:这些关系指的是某种生物和近似物种的关系,它决定着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命运和变异的趋向。
解答本题应学会辨别筛选次要信息与重要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应认识到:某种生物和近似物种分布状态的强烈反差在句中是次要信息。而“某种生物和近似物种”才是重要信息,它们构成了决定地球每一生物的“命运”和“变异的趋向”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
精读课文第5段,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介绍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被创造出来。
2.根据这段文字筛选下列信息。
(1)研究物种起源所凭借的事实基础是什么?
(2)研究物种起源的方法是什么?
(3)作者批判了什么错误学说?
明确:(1)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胚胎的关系,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2)对事实加以思考,进而推断。(3)创造论。
3.作者举槲寄生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明确:要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一个方面。
达尔文: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物种起源〉绪论》赏析
郭如桃
达尔文,伟大的生物学家。《〈物种起源〉绪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是他为《物种起源》而写的绪论。绪论主要介绍了《物种起源》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绪论处处可见一个优秀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精神。【版权所有:21教育】
实事求是就是注重调查研究,依据事实说话,敢于直面现实。
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精神首先表现为他在思想上高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视材料的重要性。第3段作者写道:“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也正是因为如此,达尔文作了实际考察。1831年,达尔文随英国皇家军舰“比格尔号”环球旅行。在旅途中他搜集了许多资料。回国后,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文章第1段告诉我们,从1837年,他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写了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他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成为结论的提纲。并且在此之后,未曾中断对同一事物的探索。《物种起源》于1859年正式出版。这时已经距离达尔文环球考察28年。
为了弥补实际考察的局限,达尔文还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了大量的家养动物、栽培植物(第6段)。结果,他从中获得了许多变异的知识,为他的学说找到了丰富的佐证材料。由此可见,达尔文为《物种起源》作了多少的准备呀。
实事求是还表现为勇于承认自己材料的不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世界上无数生物在许多已往地质时代里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道的就更少了。”(第9段)“但是很不幸,我只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十分简单,因为如果要把它好好地讲起来,必须举出大量的事实。”(第7段)不难看出,达尔文为自己材料的缺乏而深感歉意和遗憾。
毫不讳言材料的谬误、坦承理论研究中遇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困难也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第3段)“以后的五章中将论述在承认此学说时所遇到的最显著和最严重的困难:第一,转化的困难……第二,‘本能’……第三,‘杂种’问题……第四,‘地质记录’的不完全。”(第8段)对材料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对研究中遇到的难题,一点也不隐瞒,充分体现了达尔文的求实精神。
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值得我们敬 ( http: / / www.21cnjy.com )佩。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样也值得我们喝彩。我们学习他的绪论,不仅从中明白了物种起源的一些基本思想,也从中知道了达尔文实事求是搞科研的优秀品质。他是我们所有学子学习的楷模。
18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太波山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土了许多精巧的石器工具,鉴定后确认这是5 500万年前的遗迹,完全打破了进化论里人类进化的体系。然而,这个惊人的发现很快被莫名其妙地“淡忘”了。当盛行的理论受到冲击时,人们总是不愿意怀疑自己的信仰,即便面对事实也要怀疑或者不愿理睬。
1966年,墨西哥的霍亚勒克出土了一批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矛,美国地质学家麦金泰尔博士奉命去鉴定。她用了两种方法测定了铁矛的年代,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距今25万年。这个违背进化论的结果实在让科学界无法接受。一个欧洲学者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改成了人们愿意接受的年代。而麦金泰尔,这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声望的教授,却从此失去了在相关领域里工作的一切机会。
已故的考古学家阿曼塔也遭遇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似的命运。他在墨西哥的普瑞拉瓦城发现了一个史前动物的颌骨,里面有一块残破的铁矛的矛头,鉴定发现是26万年前的武器,一些刊物公布了这个不寻常的发现,但很快招来了权威们不做任何调查的批判,阿曼塔的事业也从此被扼杀了。
这类故事还有不少。好像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总在维护着过去的东西,他们可以凭经验否定事实。少数人的权威言论,代替了公众的思考。权威们造成的科学舆论,成了先入为主的思维框框,公众很难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无条件接受权威的观点——科学在这里成了一种信仰。
如果你是达尔文,面对这些事实,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
明确:承认进化论学说的不足,努力探究事实的真相。敢于扬弃旧我。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进化论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念,而且还知道了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身上具有的种种优点。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学术成就受世人敬仰。他的人格魅力也同样散发着绚丽的光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作业设计
《琐忆》中鲁迅曾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怎样理解这句话?请加以思考。
优秀科学品质
课文层次分析21世纪教育网
课文可以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交代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提早发表的原因,说明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以及向提供过帮助的学者致谢。
第1段,概述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说明关于物种进化的理论不是“轻率地下结论”,而是经过二十多年的考察、实验、研究,审慎地提出来的。
第2段,说明《物种起源》之所以要早日发表的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物种起源》作为进化论的绪论部分的研究工作“将近结束”;进化论的全部研究计划的完成需要更多岁月,并且由于体弱多病,所以要早日出版。从客观方面来说,华莱斯写了关于生物进化的论文,促使达尔文尽早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3段,说明《物种起源》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的全部内容,而是内容摘要。内容不完备,论点依据的事实和参考资料也不能详尽刊出。因此,错误之处是不可避免的。
第4段,向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学者尤其是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谢意。
第二部分(第5~9段):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批判神创论,同时阐明他的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第5段的意思有两点:
1.根据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胚 ( http: / / www.21cnjy.com )胎关系、地理分布、古生物学的证据等事实,可以作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结论。
“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各种生物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即血缘关系。生物学里把生物分成门,门下分纲,纲下分目,目下分科,科下分属,属下分种(即物种)。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亲缘关系,但同一属的不同物种(如老虎和猫)的亲缘关系,比同一目的不同科(如犬科)更密切。
“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属于同一基本类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物,不管成体形态构造彼此差别有多大,如鱼、蛙、龟、鸡、猪、人,可是它们的早期胚胎很相似。这表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2.地球上的生物是有共同祖先的,不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种是进化的,但它们是怎样经历变异而来的呢?换言之,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般博物学家认为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是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达尔文认为,这种说法,从某一狭隘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正确的,但是,把生物进化、变异“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达尔文用啄木鸟、槲寄生的事例来说明,引起生物进化变异,“条件”是重要的,但若和有机体本性比较,仅属于次要地位。
第6段的意思是,为了解决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达尔文采用了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方法,即科学实验的方法。达尔文认为这是他能够了解动物变异原因的最良好、最可靠的方法。
第7段说明著作前三章讲述的内容,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观点是生物之所以进化,一是由于生物“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二是由于人工选择,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培养出新种来。21世纪教育网
第8段概括说明第四章以后各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转化的困难,“本能”“杂种”问题,“地质记录”的不完全,以及生物通过时间在地质上的连续,通过空间的地理分布,生物的分类或亲缘关系和全书的最后结论等。
第9段主要意思有以下三点:一是生物学方面还有些问题,如对我们周围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对某种生物分布广而繁殖多、它的邻种却分布狭小而稀少等等,了解得很不够,知道得很少,需要继续研究。但是,“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为近代许多博物学家和自己以前信奉过的“创造论”在事实上是决不能成立的。二是达尔文申明“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他认为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遗传下来的直系后代,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同种的后代。三是指出“‘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来源:21cnj*y.co*m】
本课设计,第1课时梳理关键句,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思路,培养学生抓关键句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同时分析进化论的基本思想。第2课时,对文章要点进行仔细分析,同时,分析达尔文的优秀精神、人格魅力。在课前应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画出难句来,课堂上讨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