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 教学设计
课 题 《西门豹治邺》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材内容 分 析 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在已经学习掌握了详细复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同时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 《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看到当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深入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然后巧妙设计、惩治悲人、破除迷信、最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的故事。从而刻画了一个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员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全文结构清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为摸清底细、惩治首恶、兴修水利三部分内容。课文叙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适合培养学生学习简要复述能力。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借助对话推进故事情节,适合表演。
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1、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组织和引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依靠对语境的深刻了解,进行总结性写话,从而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感悟想象倾吐出来,自觉主动地投入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之中。 3、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本课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详细复述"的学习要求,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这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求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的简要复述能力。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探究性强,基本能将一件事情说清楚。难的是不仅要说清楚,还要详略得当,简明扼要。因此教学时需为学生搭建支架,学会抓住重点复述,故事的题材较大程度吸引了学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抓住重点段落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帮助老百姓破除封建迷信方法的巧妙。 3、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情节并根据课后习题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段落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帮助老百姓破除封建迷信方法的巧妙。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情节并根据课后习题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图片导入,认识历史人物 出示一组历史人物图片,生交流。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里的技术应用的教研与技术融合的目的是否达到。如:“采用展示 石拱桥的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中观察几何。 采用历史人物图片导入新课,与本单元语文要素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出示易错词饶,提醒学生饶的写法,并请学生说出含有相同部件的生字。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的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同样需要考虑到技术应用是否能满足教学、是否能创新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等一些列问题。 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字词,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梳理故事情节 1、检查反馈,西门豹为什么治邺,你能用文中文中的信息回答吗 2、像这样的四字词语文中还有哪些? 3、除了官绅和老百姓课文中还出现了哪些人物 这些人物与西门豹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4、理清结构。借助人物关系图,将故事划分为三个部分。 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1——9段) (10——14段) (第15段) 5、同桌合作,借助生字词及故事情节图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6、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 如上思考,建议要充分考虑到“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术”的问题。 借助人物关系图,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整体脉络。同时,借助生字词及故事情节图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倡了学生对课文的多元化理解。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朗读对话,训练简要复述 1、学习故事起因的四次对话,完成表格。 2、反馈交流,完成表格。 3、同桌合作读,小组对读,男女生读,读着读着发现了什么 4、简要复述这部分内容。 (1)创设情境:西门豹听了老大爷的话,想考考他的卫士。他说:老大爷的话太多了,你能把造成邺县人烟稀少的真实原因说得简洁些吗 请大家借助表格小组合作练习。 (2)小结:简要复述时,不是故事最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删掉,或者适当省略。 5、学习10——14段,感受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巧妙计策。 (1) PPT出示学习任务 (2)反馈交流。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有妙招,你们发现了吗 提示:西门豹说新娘不好看其实是——借口 总结: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第一招就是借口(新娘不漂亮)要去跟河神说一声,让卫士把巫婆投进漳河。 (3)迁移运用,突破重难点。运用“西门豹借口( ),( )。”的句式说说他的其他招式。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读,教师灵活处理,灵活指导,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自然而然就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借助表格小组合作练习,学习简要复述时,不是故事最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删掉,或者适当省略,更加直观明了。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播放视频,复述课文 1、把握详略,“摸清底细”和“兴修水利”说得简略些,“惩治巫婆和官绅”说得详细些。 2、提示:将故事说清楚,将“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情节说生动,详略得当。 3、学生练习,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西门豹的人物,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进一步深化。
板书设计 26西门豹治邺 调查民情 惩治恶人 兴修水利 投巫婆入河 简要复述 投官绅头子入河 突出形象 惩罚众官绅
课件设计 此处粘贴课件下载地址,建议放在阿里云盘。
教学反思 反思请多反思教学重难点用技术环境展示是否得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是否符合预期、学生互动是否满足效果、技术应用是否得到创新等问题。 1、巧设表格,突破重难点。 本堂课的重难点是"西门豹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妙处在哪里"。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紧紧抓住课文重点段落,抓住西门豹的语言描写西门豹采用"将计就计"的方法,惩治了"首恶﹣﹣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训了"一般官员"、教育了"百姓"的经过,创设表格,逐层递进,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学生理解了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计策巧妙无比,西门豹这一人物形象顿时跃然纸上。讲解表格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语言中的重点词,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深入地朗读,既培养了语感,又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紧扣文本,学习简要复述。 在《西门豹治邺》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完成简要复述的目标,我帮助学生完成两个层次的取舍,一是从三个故事情节中分清情节的主次,二是能够具体到每个部分的主次。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站在文章整体的角度上区分出故事情节的主次。在情节比较中学生们认为,“调查民情”“兴修水利”这两个故事情节可以复述得比较简单,而“惩罚巫婆和官绅”作为课文的重点部分,则可以复述得较为详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详细是相对于次要故事情节而言的,并不是让学生进行具体详细的复述。另外,具体到每个故事情节中,情节内容之间也是有着主次区别的,比如“调查民情”这个故事情节与“事件原因”和“老大爷每次具体回答的内容”相比较,只要学生们能够把西门豹想要知道的具体原因说出来即可,而在“惩治巫婆和官绅”部分则需要把惩罚的具体步骤以及人物的表现复述清楚;在“兴修水利”这个故事情节的复述方面则应该把重点放在兴修水利的结果上,这样有所侧重,合理取舍,抓住故事的重点部分进行复述,可以使学生的简要复述显得更加有的放矢,提升了学生的复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