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8 14: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伏尔泰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认识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4、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 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作者简介:伏尔泰(169 ( http: / / www.21cnjy.com )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维克多 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根据注音写汉字:
( )落yǔn ( )咒zǔ zh ( http: / / www.21cnjy.com )òu ( )留mí 灵( )jiù 诉( )sòng 无( )liáo ( )驾líng 深( )suì ( )智ruì ( )涵yùn 怜( )mǐn ( )尽职守kè 污( )miè 鞠( )gōng
2、词语解释:
陨落:     曙光:      灵柩:      盲目:   猖狂:                
媚上欺下:      睿智:    恪尽职守:         肃然起敬:         
二、探究展示:  
1、从雨果的演讲中,你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21·cn·jy·com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请举例说明。
3. 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4、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5、“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8、学习目标
1、了解“爱情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2、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爱情。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曾获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探讨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在学校集体中和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农村学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校内领导等问题。他在著作中,宣传苏维埃人道主义教育学思想,他的著作富有生动的教育实例,在一些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代表作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等。
【知识链接】——题目解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女儿十四岁生日的时候写给她的三封信之一。在信中,作者怀着激动和欣喜的感情,站在平等的对话者的角度,一反严肃的说教,用神话故事对女儿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21教育网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忐忑( ) ( ) 繁衍( ) 幼稚( ) 迷惑( )   惩罚( )   一抔黄土( ) 刹那间( ) 宿愿( ) 伫立( ) 怒不可遏( )
2、解释下列词语: 忐忑: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化为乌有:
3、请你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回答“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二、探究展示
1、 这种“美和力量”在文中出现了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这几次同样的“美和力量”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区别呢?
2、第一次是‘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与伦比的美’,这第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请思考这两个‘不可理解’有什么不同?”
3、上帝三次看到爱情,他在看到爱情后是怎样的表情?
4、照前两次的推论,应该是暴跳如雷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你看第三次是“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你们想一想,他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说‘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他又思索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离去了?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