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散文风格隽永,有幽默感. 代表作有: 散文集《雅舍小品》 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 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面。? 梁启超(1873-1929)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 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 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整体感知:1、字词正音 戊戌(wùxū)叱咤(chìzhà)风云 莅校(lì )精悍(hàn)? 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蓟(jì)北?? 2、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品读探究: (1)分析感知 本文对演讲中的梁启超作了精彩生动的描写,请找出相关的描写语句,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表情:成为表演 酣畅淋漓(感情丰沛)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潇洒自信)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梁任公演讲特点汪洋恣肆 坦荡书生 “有学问, 有文采, 有热心肠”(2)讨论探究①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在哪一点唤起了梁启超先生的共鸣? ②《桃花扇》里左良玉的唱词,让梁任公先生悲痛而难以自已,你认为真正的原因何在? ③ 联系梁启超先生的生平事迹来看,《箜篌引》有着怎样更丰富的悲剧内涵?老杜之心即任公之心心忧国事, 希望国家从动乱中获得安定。伤心岂独为“桃花”维新失败, 中华民族失去了一次图强振兴的机会。补充介绍:《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记叙了一个悲惨壮烈的故事:朝鲜水兵在水边撑船巡逻时,见一个白发狂夫提壶渡江,被水冲走。他的妻子劝阻不及,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朝鲜水兵回家向自己的妻子丽玉讲述了这个故事,丽玉援引故事中的悲情,创作了这首歌曲,听过的人无不动容。 悲怆最难遣“箜篌”对义无反顾者的悲叹, 对无可挽回局面的痛心, 是肝胆赤诚者深刻的悲怆。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日本后以‘饮冰室主人’为笔名。 《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热心肠:爱国强国之梦 忧国忧民之心忧国忧民忧心如焚 爱国强国心系祖国有热心肠:爱国救国的热忱,强烈的责任感 晚年不问政治,专心学术,讲学育才,极为辛勤: 捐募基金,兴办中国公学;组织共学社; 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学府讲学,就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风范,山高水长。(3)写法探究浙江大学教授苏振元:“他(梁实秋)的散文,不少为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 肖像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侧面描写 用其他人的语言、行动或人物周围的环境表达出所要描写的人物性格特点 举例<口技> <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侧面描写小结这个单元,我们的学习重点是两个,一个是品文,再一个是品人。这节课,我们在品文上,主要是赏析了文章写人的技巧,作者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动作描写,对梁任公先生作了生动、形象的刻画,对于品文,我们主要是关注了人物的性格、品质,认识了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梁启超,梁任公。 学习这篇文章,我想让大家明白一件事情,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将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业(写法借鉴):运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写人技巧,结合写作第三单元:“写人要凸显个性”,我们布置一道作文题: 任选一题作文 ①、从肖像、语言或神态等方面对班上同学进行刻画 ②、模仿本文写作:记××老师的一次讲课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