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3 17:15:06

文档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
涂黑。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023年9月5日,2023年德国(欧洲)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在德国第三大城
市一慕尼黑正式开幕。除宝马、梅赛德斯-奔驰、雷诺、现代等国际知名车企外,比亚
迪、零跑汽车、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也亮相此次博览会,标志着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巴经
走向世界领先舞台。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同学想要了解慕尼黑的大致位置,可以查阅的地图是
A.世界政区图
B.欧洲政区图
C.欧洲交通图
D.德国政区图
2.慕尼黑位于(48N,11E),最接近下图中的
10°
09
10°

609
50

40°

A.①
B.②
C.③
D.④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
第1页(共8页)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海滩上,散布着大小不一、形状浑圆的石头,据地质学家研
究,这是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被埋到了海底,“不安分”的板块运动,将海底的
玄武岩给“顶”了上来。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新酉当
。火山□地:帮一块边界
◆一板块运动方向
3.新西兰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A.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拉伸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4.在这些石头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类、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说明
A.这里气候寒冷
B.海洋生物进化成陆地生物
C.这里海拔很高
D.这里发生过地壳运动
2023年12月中旬,山西省迎来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气象部门发布暴雪黄色预警,部分中小学因此停课。降雪是降水的一种,在冬季气温
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便在云层中凝结成小冰晶,小冰晶体积逐渐增大,就
慢慢变成了雪花。据此完成5~6题。
5.此次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雪预警是





红,SNOW ST0RW
SHOWST0R吧
寅NOWST0RM
岳SHNOW ST0RW
B
U
D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
第2页(共8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D D C C B D D C B D A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大题,共35分)
16.(1)纬度位置:中低纬度地区;(1分)海陆位置:沿海地区;(1分)地形:多位于平原。(1分)
(2)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房屋多平顶;该地全年炎热,民居墙厚可以隔热;民居的小
窗可避免阳光大面积射入屋内,减少热风。(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清晰可辨的住宅塔楼、挺拔的宣礼尖塔,掩映在周围的群山中,组合成完美的整体,宛若仙
境。(2分)
(4)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做到开发
与保护相结合;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加大
宣传力度,提倡文明、环保旅游;控制游客数量等。(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7.(1)北温带和南温带。(2分)
(2)温带季风气候;(1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分)
(3)纬度位置。(2分)
(4)南美洲(或大洋洲)。(1分)南美洲(或大洋洲)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的中国相反,樱桃上市
时间为12月~2月,正值中国春节前后。(2分)
18.(1)非洲;亚洲。(每点1分,共2分)
(2)白色人种;(1分)伊斯兰教。(1分)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2分)
(4)经济全球化。(2分)
(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增加教育
投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答出两点即可,每
点2分,共4分)
评分说明: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
部分试题答案解析
4. D 【解析】贝壳、鱼类、珊瑚等海洋生物一直生活在海洋,这些海洋生物没有进化成陆地生物;资料
无法体现当地的气候和海拔情况;大圆石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类、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
说明这里发生过地壳运动,原来是海洋,现在变成陆地,沧海变桑田。
9. D 【解析】测量气温的方法是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测量,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
放在离地面约 1.5米,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不被其他物体遮挡的阴影处来测量,这样测出的温
度可以减小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以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
10. C 【解析】①为四次测定中的最低气温,应该表示 2时的气温;②气温为 6°C,应该表示早上 8时的
气温;③测得的气温为 15℃,是当日最高的气温,应该表示 14时的气温;④气温为 12℃,应该表示
20时的气温,②④温度差为6℃。
11. B 【解析】冬至日,位于北半球的太原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低,屋内太阳光线入射角度最低,屋内
光照面积最大,应选B。
12. D 【解析】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运行至图中丁位置。
13. A 【解析】太原位于北半球,“日南至”说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渐长至”说明此后半年,太
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太原不在极圈内,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15. C 【解析】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不能禁止使用化
石燃料,应该减少使用;南北极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合植树造林;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二
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经济发展速度与现实不符。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