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辽的建立
(1)建立: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2)治国措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西夏的建立
(1)建立: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2)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北宋、西夏的和战
1.辽与北宋的和战(了解)
战—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
和—宋太祖: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
战—宋太宗: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从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和—宋真宗:从澶州之战到澶渊之盟
2.澶渊之盟
(1)背景: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
(2)结果:北宋胜出,双方议和,签订“澶[chán]渊之盟”
(3)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4)意义: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5)评价:“澶渊之盟”对辽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和约,不仅使辽军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和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北宋的财政危机;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几十年的战争,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宋夏和战(了解)
(1)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2)议和: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3)影响: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扩展: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辽宋、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1.许倬云在《说中国》一书中指出:“辽和西夏的知识分子所接受的教育,是中国(中原)传统的典籍。从他们的著作看,水平也不低下。辽与西夏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借用汉字部首来书写拼音文字,辽文(契丹文)还有大字、小字两种文字,各有特定用途。”这可以用来佐证这一时期( )
A.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 B.少数民族政权的高度完备
C.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度发展 D.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演变
【答案】A
【详解】根据“辽和西夏的知识分子所接受的教育,是中国(中原)传统的典籍。从他们的著作看,水平也不低下。辽与西夏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借用汉字部首来书写拼音文字,辽文(契丹文)还有大字、小字两种文字,各有特定用途”并结合所学可知,辽和西夏的知识分子接受中国(中原)传统的典籍的教育,并借鉴汉字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反映了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A项正确;B项“高度完备”、C项“高度发展”程度表述不准确,从题干材料中无法直接说明,排除BC项;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2.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
A.民族政权的对峙 B.中外政权的纷争
C.民族隔阂的消除 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宋夏议和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榷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反映的是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民族政权的对峙,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的政权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矛盾,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出民族隔阂的消除,排除C项。故选D项。
3.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介绍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中原政权战败的产物 B.是双方势均力敌的结果
C.带来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D.北宋给辽“岁币”
【答案】A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澶渊之盟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为双方带来了相对和平的环境,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事实上,在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但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率军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了辽军,随后,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在澶州之战中,宋军打退了辽军,双方在此背景下签订了澶渊之盟,使得两国之间保持了相对和平的状态,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在澶渊之盟中,北宋每年向辽国支付岁币,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根据下面图片中的信息,A处的政权应该是( )
A.西夏 B.辽 C.金 D.匈奴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故A处的政权应该是辽,B项正确;西夏在图中的B处,排除A项;1115年, 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排除C项;A处是辽,不是匈奴,此时的匈奴已消失,排除D项。故选B项。
5.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家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 )
A.瓦子 B.榷场 C.草市 D.市舶司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当时在宋与辽、家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这就是榷场,这有利于促进和平,加强交流,B项正确;瓦子是东京等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排除A项;草市是宋代国内商业交流地之一,排除C项;市舶司是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6.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 B.民族政权的并立
C.民族战争延续 D.对外交往的频繁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是仿照汉字创造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古代,北宋、辽、西夏曾出现过并立的时期。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在同中原的密切交往中,逐渐受到先进中原文化的影响。如西夏、辽就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契丹文字。北宋是汉人建立的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封建王朝,而辽和西夏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因此体现出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民族交融,并未体现政权并立情况,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文字、文化,不是民族战争,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民族问题,不是对外交往,排除D项。故选A项。
7.比较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异同点,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哪一项不是辽和西夏的共同点( )
A.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B.都与宋朝有过战争
C.都向北宋称臣 D.都同北宋达成和议
【答案】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辽和西夏的共同点”和所学知识可知,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辽没有向宋称臣,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辽为契丹族,西夏为党项族,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所以,都与宋朝有过战争,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所以,都同北宋达成和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8.“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赵构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A项正确;元昊是党项族首领,建立西夏,排除B项;阿骨打是女真族首领,建立金国,排除C项;赵构建立南宋,都城临安,排除D项。故选A项。
9.“宋朝每年交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以上内容最可能出自( )
A.唐蕃会盟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宋金和议
【答案】B
【详解】根据“宋朝每年交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可得出,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澶州之战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击退辽军。之后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B项正确;唐蕃会盟是在唐朝,不是宋朝,排除A项;宋夏和议是宋与西夏,而不是辽,排除C项;宋金和议是宋与金坤,而不是与辽朝,排除D项。故选B项。
10.宋辽、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边界贸易的场所称为“榷场”。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榷场的设置( )
①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③加重了人民负担 ④加剧了民族间冲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C
【详解】根据“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边界贸易的场所称为“榷场”。榷场设置,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①②符合题意;榷场的设置,没有加重人民负担,促进了民族间的了解和友好交流,不会加剧民族间冲突,③④不符合题意。所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
注:原文中1004年为农历,公历为1005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个民族所建立的政权?
(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1004年的协定”的评价。
【答案】(1)宋真宗;契丹族
(2)岁币;澶渊之盟
(3)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宋辽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发展
(4)既肯定了它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详解】(1)皇帝:根据所学知识,由“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之间的和议,约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澶渊之盟签订时在位的大宋皇帝是宋真宗。
政权:根据所学知识,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
(2)统称: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岁币,岁币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即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以换取和平。
约定:根据所学知识,由“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之间的和议,约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3)说明:根据所学知识,由“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可知,材料二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宋辽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发展。
(4)评价:根据所学知识,从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可以看出,黄仁宇先生对澶渊之盟既肯定了它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契丹”“党项族”分别是指什么政权?根据材料回答:这两个政权的建立有什么共同之处?
材料二:从历史的后端看来,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是指什么?这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材料三: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元吴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吴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币”的名义,给夏银、帛、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1)分别是辽和西夏。共同之处:仿效中原王朝。
(2)“代价”是指北宋与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辽撤军,北宋给辽岁币。
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宋民众的赋税负担。
(3)关系变化:先战后和。
原因:①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②战争也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西夏人民也反对战争;③西夏和北宋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4)作用:使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各自都有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促进了边疆的开发与贸易繁荣,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详解】(1)政权: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上京临潢府;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可知“契丹”“党项族”分别是指辽和西夏。
共同之处:根据材料一“……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政权的建立的共同之处,都是仿效中原王朝。
(2)代价:根据材料二“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1005年,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可知“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是指北宋与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辽撤军,北宋给辽岁币。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辽撤军,北宋给辽岁币;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宋民众的赋税负担。
(3)变化:根据材料三“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元吴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可知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变化是先战后和。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变化是先战后和,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战争也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西夏人民也反对战争;西夏和北宋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4)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使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各自都有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促进了边疆的开发与贸易繁荣,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13.辽宋夏金元时期,多民族政权的交融与碰撞推动了多元一体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终年流动的契丹牧民来说,它(农业)只是一种间或从事的副业。这种情况,从辽初起,就逐渐改变了。陆续流入契丹地区的大量汉人,带去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契丹人越来越多地懂得并熟悉了稼穑之事,转向半农半牧了。
——《契丹简史》
材料二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元)《许文正公遗书》
材料三 澶渊之盟是在辽宋都无力消灭对方、完成统一的情况下签订的和平协议,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对辽朝来说,北宋每年提供的银、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同时盟约对于双方边界的划定,也彻底宣告了燕云地区属于辽朝。对北宋来说……
——《问宋:赵宋王朝内政外交的得与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辽初社会生产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学习和接受了中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 )
B.汉文化没有给周边少数民族深刻影响。( )
(3)根据材料三,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补充“对北宋来说”省略号后面的内容。
(4)综上所述,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答案】(1)变化:从单一的游牧生产转变为一个半牧半农的生产。
原因:大量汉人带去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游牧业经济自身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辽初政府对于发展农业经济的支持。(答1点即可)
(2)A正确B错误
(3)积极:①使北宋获得了长期的安定,与辽的周边贸易兴旺起来;②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两国交往增多,有利于民族交融。
消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4)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契丹人越来越多地懂得并熟悉了稼穑之事,转向半农半牧了”的信息可知,辽初社会生产的变化是从单一的游牧生产转变为一个半牧半农的生产;原因:依据材料“陆续流入契丹地区的大量汉人,带去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信息可知,原因是大量汉人带去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2)根据材料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的信息可知,A.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学习和接受了中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依据材料“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的信息可知,.汉文化没有给周边少数民族深刻影响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积极的影响是使北宋获得了长期的安定,与辽的周边贸易兴旺起来;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两国交往增多,有利于民族交融;消极影响是: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4)特点:综上所述内容可知,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4.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开明地认为:“夷狄亦人,其情与中夏不殊。”(殊:不同,差异)他把“抚九夷以仁”当作“君之体”,宣称“我今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材料三: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统编教材七下《中国历史》
材料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并因此唐太宗被周边的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在唐朝时期任举一例史实对该政策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分析三幅图片中的货币有何相似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辽开放“榷场”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当今应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
【答案】(1)政策、尊称、史实: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
(2)相同:圆形方孔;有本民族文字;固定币值。
(3)作用: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互相了解。
(4)观念: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详解】(1)政策、尊称、史实: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我今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可知,这是说平等对待,这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被周边的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就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2)相同: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三种货币均是圆形方孔,有本民族文字,是固定币值。
(3)作用: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可知,这体现的是,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互相了解。
(4)观念: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树立的民族观念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辽的建立
(1)建立: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2)治国措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西夏的建立
(1)建立: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2)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北宋、西夏的和战
1.辽与北宋的和战(了解)
战—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
和—宋太祖: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
战—宋太宗: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从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和—宋真宗:从澶州之战到澶渊之盟
2.澶渊之盟
(1)背景: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
(2)结果:北宋胜出,双方议和,签订“澶[chán]渊之盟”
(3)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4)意义: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5)评价:“澶渊之盟”对辽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和约,不仅使辽军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和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北宋的财政危机;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几十年的战争,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宋夏和战(了解)
(1)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2)议和: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3)影响: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扩展: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辽宋、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1.许倬云在《说中国》一书中指出:“辽和西夏的知识分子所接受的教育,是中国(中原)传统的典籍。从他们的著作看,水平也不低下。辽与西夏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借用汉字部首来书写拼音文字,辽文(契丹文)还有大字、小字两种文字,各有特定用途。”这可以用来佐证这一时期( )
A.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 B.少数民族政权的高度完备
C.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度发展 D.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演变
2.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
A.民族政权的对峙 B.中外政权的纷争
C.民族隔阂的消除 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3.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介绍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中原政权战败的产物 B.是双方势均力敌的结果
C.带来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D.北宋给辽“岁币”
4.根据下面图片中的信息,A处的政权应该是( )
A.西夏 B.辽 C.金 D.匈奴
5.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家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 )
A.瓦子 B.榷场 C.草市 D.市舶司
6.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 B.民族政权的并立
C.民族战争延续 D.对外交往的频繁
7.比较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异同点,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哪一项不是辽和西夏的共同点( )
A.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B.都与宋朝有过战争
C.都向北宋称臣 D.都同北宋达成和议
8.“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赵构
9.“宋朝每年交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以上内容最可能出自( )
A.唐蕃会盟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宋金和议
10.宋辽、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边界贸易的场所称为“榷场”。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榷场的设置( )
①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③加重了人民负担 ④加剧了民族间冲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
注:原文中1004年为农历,公历为1005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个民族所建立的政权?
(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1004年的协定”的评价。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契丹”“党项族”分别是指什么政权?根据材料回答:这两个政权的建立有什么共同之处?
材料二:从历史的后端看来,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是指什么?这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材料三: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元吴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吴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币”的名义,给夏银、帛、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13.辽宋夏金元时期,多民族政权的交融与碰撞推动了多元一体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终年流动的契丹牧民来说,它(农业)只是一种间或从事的副业。这种情况,从辽初起,就逐渐改变了。陆续流入契丹地区的大量汉人,带去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契丹人越来越多地懂得并熟悉了稼穑之事,转向半农半牧了。
——《契丹简史》
材料二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元)《许文正公遗书》
材料三 澶渊之盟是在辽宋都无力消灭对方、完成统一的情况下签订的和平协议,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对辽朝来说,北宋每年提供的银、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同时盟约对于双方边界的划定,也彻底宣告了燕云地区属于辽朝。对北宋来说……
——《问宋:赵宋王朝内政外交的得与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辽初社会生产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学习和接受了中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 )
B.汉文化没有给周边少数民族深刻影响。( )
(3)根据材料三,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补充“对北宋来说”省略号后面的内容。
(4)综上所述,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4.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开明地认为:“夷狄亦人,其情与中夏不殊。”(殊:不同,差异)他把“抚九夷以仁”当作“君之体”,宣称“我今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材料三: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统编教材七下《中国历史》
材料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并因此唐太宗被周边的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在唐朝时期任举一例史实对该政策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分析三幅图片中的货币有何相似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辽开放“榷场”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当今应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