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种凤仙花》单元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种凤仙花》单元备课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23 22: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学科第二单元(主题)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种凤仙花
单元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贡款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书中提到对探究式教学影响重大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建构主义教学就是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构建他们的知识,更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单元(主题)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第4课是《播种发芽》。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从“播种”开始,播种活动进行得成功与 否直接影响本单元的后续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从观察凤仙花的种子开始, 然后挑选种子进行播种,最后探究不同的播种方法对凤仙花种子发芽的影响。在拓展与应用部 分要求学生记录种凤仙花日记,坚持每天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为以后的观察和研究 提供支持性的证据。 第5课是《养护凤仙花》。本课围绕“怎样养护凤仙花”这个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查阅资 料,提出自己养护凤仙花的设想。浇水的多少、土壤的种类等因素都对凤仙花的生长产生影 响。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比实验,让学生了解凤仙花生长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完善养护凤仙 花的方案。 第6课是《根茎叶》。风仙花在生长过程中,植株在不断地长高.根、茎、叶都在不 断地发牛变化,因此根、茎、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为 此,本课安排了两个科学实践活动.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学生通 过测量叶子大小、茎的粗细等活动了解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在观察的基础上,再把凤仙花的 根、茎、叶与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通过这个活动学 生既了解了凤仙花的根、茎、叶的特点,又建立起对植物根、茎、叶多样性的认识。第二个科 学实践活动是探究根和茎的作用。通过设计实验、査阅资料、交流等多种方法,让学生r解風 仙花根和茎的作用。 第7课是《花 果实 种子》。本课有两个科学实践活动:观察凤仙花的花;观察果实 和种子。在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中教科书通过一幅图 个同学正在用撮子解剖-朵凤 仙花,提示学生采用解剖的方法了解凤仙花的基本结构。在了解了凤仙花结构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其他植物的花进行观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花的形态的多样性,另一方 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花的基本结构。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观察果实和种子,引导学生 从果实的形状、颜色、表而光滑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在观察果实外部特征后,引导学生 猜测果实里面有什么,然后进一步观察果实的内部构造;最后结合播种、凤仙花种子发芽、 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花、果实、种子对于植物繁殖的作用,知道它们都 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8课是《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本课是在学生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通过整理 “种风仙花日记",说一说凤仙花一牛中“身体”的变化,了解凤仙花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所经 历的大致时间。最后,认识和比较其他植物的生命周期,通过比较使学生意识到所有的植物都 和凤仙花一样有生命周期现象,不同植物的生命周期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种植植物有一定的兴趣爱好,但对于种植方法及植物的生长及形态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同时三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及约束能力也较低,坚持性较差,兴趣不容易持久,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与引导。 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并说出事物的构成要素,比较事物之间的某些本质特征,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分类,基于事物之间的功能相似性进行比较。 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感官和工具、仪器,观察并说出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用较为准确的科学词汇记录、整理信息,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乐于动手操作感兴趣的事物;能较为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与实验的信息,具有基于事实表达观点的意识;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
单元(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能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变化对植物生存的影响。能说出植物有基本生存需要,认识到植物的某些结构具有帮助其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举例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科学思维:能比较分析植物的根、茎、叶对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相应功能。能分析植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应特点。 科学探究:能设计简单方案并实施操作,搜集植物的根、茎对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能记录、整理和描述常见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态度责任: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与他人交流证据和观点。对栽培植物以及观察植物的生命周期产生兴趣。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能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能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变化对植物生存的影响。能说出植物有基本生存需要,认识到植物的某些结构具有帮助其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举例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学习难点:能比较分析植物的根、茎、叶对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相应功能。能分析植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应特点。能设计简单方案并实施操作,搜集植物的根、茎对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能记录、整理和描述常见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框架(流程图)
单元(主题)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优秀良好合格知道不同植物的生命有 长有短,但很多植物都 会经历由种子萌发到开 花、结果、死亡这样的 生命周期知道很多植物都会经历 由种子萌发成幼苗、成株,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能够举例说出3种或3种以上植物的生命周期知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 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 死亡的过程,能说出风仙花生命周期的特点能说出一些植物会经历 由种子萌发到开花、死亡的过程,能够以凤仙花为例,说出植物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知道植物的根、茎、 叶、花、果实、种子六 大器官,知道每种器官 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各有不同的功能能指认常见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这些器官的结构和相应功能能指认凤仙花的六大器官,基本说出这些器官的结构和相应功能能指认凤仙花的几种器官,基本说出这些器官的功能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测量、解剖、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植物的各种器官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用测量、解剖、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描述和认识植物的各种器官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运用2~3种方法描述和认识植物的各种器官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各种器官对养护植物表现出情感 和兴趣,能坚持观察、记录凤仙花等植物的生长变化对植物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关于植物的研究和学 习;能在长周期的研究活动中自觉、主动地观察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关于植物的研究和学习,但兴趣不能保持太久;能在家长和教师的督促下坚持观察和记录能参与关于植物的研究和学习,但兴趣不大;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观察和记录,记录比较随意
单元(主题)整体作业设计
作业 设计作业 形式落实的 单元目标评价标准优秀良好合格凤仙花植物观察记录观察并记录移栽的凤仙花的生长情况植物日记能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能利用文字加画图、拍照等方式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能利用文字加画图的方式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能利用文字的方式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植物的生命周期调查其他植物的生命周期调查单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举例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3种植物的生命周期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2种植物的生命周期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1种植物的生命周期单元绘制《种凤仙花》主题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