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0 21:20:31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平度月考)下列家庭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为确定家庭制氧机制出的氧气,可以通过闻味的方法
B.分离食盐和泥沙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为了获取海水中的食盐,可以将海水蒸发结晶
D.区分白糖和食盐可以用品尝的方法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粗盐提纯;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项,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过闻味的方法无法判断出是否产出氧气,符合题意;
B项,分离食盐和泥沙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C项,为获取海水中的食盐,可以将海水蒸发结晶,不符合题意;
D项,为了区分白糖和食盐可以用品尝的方法进行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 A项,是对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B项是对分离食盐和泥沙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
C项是对获取海水中的食盐的方法进行分析;
D项是区分白糖和食盐的方法进行分析。
2.(2024九上·哈尔滨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锡丝制作电线
B.盐酸用于铅酸蓄电池
C.石灰乳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A.制作电线的是铜丝,A不符合题意;
B.铅酸蓄电池中使用的是硫酸,B不符合题意;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C符合题意;
D.配置生理盐水必须使用纯的氯化钠,食盐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有碘酸钠等物质,不能用来配制生理盐水,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利用制作电线的材料分析;
B.利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的种类分析;
C.利用波尔多液的配置方式分析;
D.利用食盐的成分分析。
3.(2023九上·邵东月考)鉴别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区分。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碳粉和二氧化锰
【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项,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浮渣多,软水浮渣少,符合题意;
B项,二氧化碳与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法用闻味法判别,不符合题意;
C项,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不出二氧化碳和氮气,二者都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D项,碳粉与二氧化锰都是黑色,无法用观察法鉴别两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项对鉴别硬水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B项对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C项对二氧化碳与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D项对碳粉与二氧化锰的颜色进行分析。
4.(2023·牙克石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Mg2+、OH-、Cl- B.、K+、Ca2+、
C.Na+、Ba2+、Fe3+、 D.K+、、Na+、H+
【答案】D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A. Mg2+和OH- 反应生成Mg(OH)2沉淀,不能共存,A项错误;
B. 和Ca2+ 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共存,B项错误;
C. 含Fe3+ 的溶液显棕黄色,C项错误;
D.四种离子互不反应,且无色,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离子共存的方法:
(1)看溶液是否为无色:如果溶液为蓝色(铜离子)、棕黄色(铁离子)、浅绿色(亚铁离子)、紫红色(高锰酸根离子)等颜色则溶液中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看溶液中是否含有能够生成微溶物或者是难溶物的离子:如银离子,钡离子,锌离子,钙离子,铁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大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氯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物的离子在一起就不能共存;
(3)看溶液是否有气体逸出:当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存在时,不能大量共存;
(4)当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
5.(2023九上·建华期中)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MnCl2 B.ClO2 C.MnCl4 D.HClO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可得x的化学式为MnCl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分析。
6.(2023·长乐模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以此分类,下列与不属于同类物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是因为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与熟石灰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得到氨气,ACD中都含有铵根离子,与氯化铵属于同类。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氯化铵的化学性质分析。
7.(2023·綦江模拟)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的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制玻璃 B.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碳酸钙可作建筑材料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属于碱类,可用作炉具清洁剂,碳酸钠可用于制作玻璃,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以用作厨房调味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属于碱类,可以用作改良酸性土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用途分析;
B、根据氯化钠用途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钙用途分析;
D、根据碳酸钙用途分析。
8.(2023·长宁模拟)难溶于水的物质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溶解性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钾易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B. 碳酸钾易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钡能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钡难溶于水,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分析。
9.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碳酸钠用于除水垢
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答案】A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碳酸钠显碱性,不能用于除水垢 ,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用碳酸钙作补钙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盐的性质、用途分析。
10.(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检验O2是否集满
C.收集H2
D.探究甲烷的组成
【答案】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A、该图是正确的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符合题意;
B、氧气的验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瓶口,而不是深入瓶内,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符合题意;
D、此实验只能探究甲烷中的氢元素,不能探究甲烷中的碳元素,还应该再用一个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罩与火焰上方来探究碳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气密性的检查来解答;
B、根据氧气的验满来解答;
C、根据氢气的密度来解答;
D、根据甲烷的组成成分来解答。
11.(2023九下·锦江月考)中国科学家以CO2和H2为原料,经催化可转化为有机物,其微观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在反应②中,m(CO):m(H2)=4:9
D.在甲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24%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①中产物均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反应①的反应物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为水和一氧化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I,B中未标出反应条件,故B错误;
C、反应②中,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为丁烷和水,故反应方程式应为4CO+9H2
C4H10+4H2O。反应中=m(CO):m(H2)=(4×28):(9×2)=56:9。故C错误;
D、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4H10,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24%,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分析;B、根据反应原理模型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C、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D、根据化学式确定元素质量分数。
12.(2023·滨城模拟)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酸 B.纯碱属于碱
C.小苏打属于盐 D.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
A、醋酸由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酸,故A正确;
B、纯碱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B错误;
C、小苏打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C正确;
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①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②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③盐是由酸根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④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一种。
13.(2023·南海模拟)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
A.苛性钠 B.小苏打 C.酒精 D.水银
【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A.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属于碱,A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属于盐,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是乙醇的俗称,乙醇属于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汞属于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氢氧化钠的俗称有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属于碱;
B.明确小苏打是哪种物质的俗称,再进行分类;
C.明确酒精是哪种物质的俗称,再进行分类;
D.明确水银是哪种物质的俗称,再进行分类。
14.(2023·株洲)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飞船太空舱里,常用铁酸镍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氧气。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 由Ni2+和构成,属于盐,故选D;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盐。
15.(2023·济宁)下列物质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亚硝酸钠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亚硝酸钠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A错误;
B.生石灰能吸水,可以用作干燥剂,B正确;
C.小苏打指的是碳酸氢钠,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降雨,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据此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
16.(2022九上·镇江月考)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食盐B.氧气C.硝酸铵D.武德合金E.氢气F.水银G.金刚石H.黄铜
(1)自然界硬度最大   ;
(2)可作保险丝   ;
(3)生活中作调味品   ;
(4)理想绿色能源   ;
(5)可用作医疗急救   ;
(6)体温计中的金属   。
【答案】(1)G
(2)D
(3)A
(4)E
(5)B
(6)F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1)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2)合金熔点低,可作保险丝。
(3)食盐是生活中的调味品之一。
(4)理想绿色能源是氢气。
(5)氧气可用作医疗急救。
(6)体温计中的金属是汞,俗称水银。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据此分析解答。
17.(2021九上·滦州期末)在高锰酸钾、硫酸铜、纯碱、氯化钠、小苏打中,用于腌制食品的是   ,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可用作洗涤剂的是   
【答案】氯化钠;硫酸铜;纯碱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在高锰酸钾、硫酸铜、纯碱、氯化钠、小苏打中,用于腌制食品的是氯化钠,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可用作洗涤剂的是纯碱。
【分析】根据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于腌制食品;硫酸铜能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纯碱具有弱碱性可用作洗涤剂。
18.(2019九上·乐山月考)运用生活经验你如何区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
①白糖和食盐(   ) ②铜导线和铝导线(   )
③白酒和白醋(   ) ④酒精和水(   )
【答案】味道;颜色;气味;气味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白糖有甜味,食盐有咸味,故可以品尝味道进行区分。(2)铜为红色,铝为银白色,可以依据颜色不同进行区分。(3)白酒有特殊香味,白醋有酸味,可以依据气味区分。(4)酒精有特殊香味,水没有味道,可以依据气味进行区分。
【分析】根据白糖和食盐的味道不同、铜和铝的颜色不同、白酒和白醋的气味不同和酒精和水的气味不同对各组物质进行区分分析。
三、综合题
19.(2023九上·长沙月考)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这些物质分别是:
(1)乙   ;
(2)写出丁生成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氮气
(2)木炭/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甲气体为氧气,丁为碳,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乙为氮气,丙为二氧化碳。所以
甲、氧气、乙、氮气、丙、二氧化碳、丁、碳。
(1)乙为氮气;
(2)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表达式为。
【分析】根据氧气、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20.(2018九上·密山期末)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仪器A   ;仪器B   
(2)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
(3)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
(4)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
(5)需称取氯化钠   g;水   g
(6)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20%.
【答案】(1)酒精灯;烧杯
(2)瓶塞没有倒放
(3)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4)引流
(5)20;80
(6)<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A是酒精灯,B是烧杯;(2)操作①瓶塞没有倒放;(3)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4)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5)需氯化钠20g;水80g;(6)若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分析】(1)由图示可知,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酒精灯,B是烧杯;
(2)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
(3)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4)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5)实验室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100g×20%=20g;水的质量是:100g﹣20g=80g;
(6)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即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平度月考)下列家庭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为确定家庭制氧机制出的氧气,可以通过闻味的方法
B.分离食盐和泥沙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为了获取海水中的食盐,可以将海水蒸发结晶
D.区分白糖和食盐可以用品尝的方法
2.(2024九上·哈尔滨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锡丝制作电线
B.盐酸用于铅酸蓄电池
C.石灰乳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3.(2023九上·邵东月考)鉴别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区分。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碳粉和二氧化锰
4.(2023·牙克石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Mg2+、OH-、Cl- B.、K+、Ca2+、
C.Na+、Ba2+、Fe3+、 D.K+、、Na+、H+
5.(2023九上·建华期中)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MnCl2 B.ClO2 C.MnCl4 D.HClO
6.(2023·长乐模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以此分类,下列与不属于同类物质的是(  )
A. B. C. D.
7.(2023·綦江模拟)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的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制玻璃 B.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碳酸钙可作建筑材料
8.(2023·长宁模拟)难溶于水的物质是(  )
A. B. C. D.
9.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碳酸钠用于除水垢
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10.(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检验O2是否集满
C.收集H2
D.探究甲烷的组成
11.(2023九下·锦江月考)中国科学家以CO2和H2为原料,经催化可转化为有机物,其微观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在反应②中,m(CO):m(H2)=4:9
D.在甲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24%
12.(2023·滨城模拟)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酸 B.纯碱属于碱
C.小苏打属于盐 D.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13.(2023·南海模拟)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
A.苛性钠 B.小苏打 C.酒精 D.水银
14.(2023·株洲)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飞船太空舱里,常用铁酸镍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氧气。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15.(2023·济宁)下列物质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亚硝酸钠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二、填空题
16.(2022九上·镇江月考)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食盐B.氧气C.硝酸铵D.武德合金E.氢气F.水银G.金刚石H.黄铜
(1)自然界硬度最大   ;
(2)可作保险丝   ;
(3)生活中作调味品   ;
(4)理想绿色能源   ;
(5)可用作医疗急救   ;
(6)体温计中的金属   。
17.(2021九上·滦州期末)在高锰酸钾、硫酸铜、纯碱、氯化钠、小苏打中,用于腌制食品的是   ,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可用作洗涤剂的是   
18.(2019九上·乐山月考)运用生活经验你如何区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
①白糖和食盐(   ) ②铜导线和铝导线(   )
③白酒和白醋(   ) ④酒精和水(   )
三、综合题
19.(2023九上·长沙月考)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这些物质分别是:
(1)乙   ;
(2)写出丁生成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四、实验探究题
20.(2018九上·密山期末)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仪器A   ;仪器B   
(2)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
(3)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
(4)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
(5)需称取氯化钠   g;水   g
(6)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20%.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粗盐提纯;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项,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过闻味的方法无法判断出是否产出氧气,符合题意;
B项,分离食盐和泥沙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C项,为获取海水中的食盐,可以将海水蒸发结晶,不符合题意;
D项,为了区分白糖和食盐可以用品尝的方法进行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 A项,是对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B项是对分离食盐和泥沙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
C项是对获取海水中的食盐的方法进行分析;
D项是区分白糖和食盐的方法进行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A.制作电线的是铜丝,A不符合题意;
B.铅酸蓄电池中使用的是硫酸,B不符合题意;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C符合题意;
D.配置生理盐水必须使用纯的氯化钠,食盐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有碘酸钠等物质,不能用来配制生理盐水,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利用制作电线的材料分析;
B.利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的种类分析;
C.利用波尔多液的配置方式分析;
D.利用食盐的成分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项,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浮渣多,软水浮渣少,符合题意;
B项,二氧化碳与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法用闻味法判别,不符合题意;
C项,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不出二氧化碳和氮气,二者都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D项,碳粉与二氧化锰都是黑色,无法用观察法鉴别两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项对鉴别硬水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B项对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C项对二氧化碳与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D项对碳粉与二氧化锰的颜色进行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A. Mg2+和OH- 反应生成Mg(OH)2沉淀,不能共存,A项错误;
B. 和Ca2+ 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共存,B项错误;
C. 含Fe3+ 的溶液显棕黄色,C项错误;
D.四种离子互不反应,且无色,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离子共存的方法:
(1)看溶液是否为无色:如果溶液为蓝色(铜离子)、棕黄色(铁离子)、浅绿色(亚铁离子)、紫红色(高锰酸根离子)等颜色则溶液中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看溶液中是否含有能够生成微溶物或者是难溶物的离子:如银离子,钡离子,锌离子,钙离子,铁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大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氯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物的离子在一起就不能共存;
(3)看溶液是否有气体逸出:当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存在时,不能大量共存;
(4)当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
5.【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可得x的化学式为MnCl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是因为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与熟石灰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得到氨气,ACD中都含有铵根离子,与氯化铵属于同类。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氯化铵的化学性质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属于碱类,可用作炉具清洁剂,碳酸钠可用于制作玻璃,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以用作厨房调味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属于碱类,可以用作改良酸性土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用途分析;
B、根据氯化钠用途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钙用途分析;
D、根据碳酸钙用途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溶解性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钾易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B. 碳酸钾易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钡能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钡难溶于水,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碳酸钠显碱性,不能用于除水垢 ,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用碳酸钙作补钙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盐的性质、用途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A、该图是正确的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符合题意;
B、氧气的验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瓶口,而不是深入瓶内,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符合题意;
D、此实验只能探究甲烷中的氢元素,不能探究甲烷中的碳元素,还应该再用一个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罩与火焰上方来探究碳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气密性的检查来解答;
B、根据氧气的验满来解答;
C、根据氢气的密度来解答;
D、根据甲烷的组成成分来解答。
11.【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①中产物均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反应①的反应物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为水和一氧化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I,B中未标出反应条件,故B错误;
C、反应②中,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为丁烷和水,故反应方程式应为4CO+9H2
C4H10+4H2O。反应中=m(CO):m(H2)=(4×28):(9×2)=56:9。故C错误;
D、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4H10,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24%,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分析;B、根据反应原理模型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C、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D、根据化学式确定元素质量分数。
12.【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
A、醋酸由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酸,故A正确;
B、纯碱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B错误;
C、小苏打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C正确;
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①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②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③盐是由酸根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④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一种。
13.【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A.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属于碱,A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属于盐,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是乙醇的俗称,乙醇属于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汞属于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氢氧化钠的俗称有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属于碱;
B.明确小苏打是哪种物质的俗称,再进行分类;
C.明确酒精是哪种物质的俗称,再进行分类;
D.明确水银是哪种物质的俗称,再进行分类。
14.【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 由Ni2+和构成,属于盐,故选D;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盐。
15.【答案】A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亚硝酸钠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A错误;
B.生石灰能吸水,可以用作干燥剂,B正确;
C.小苏打指的是碳酸氢钠,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降雨,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据此分析解答。
16.【答案】(1)G
(2)D
(3)A
(4)E
(5)B
(6)F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1)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2)合金熔点低,可作保险丝。
(3)食盐是生活中的调味品之一。
(4)理想绿色能源是氢气。
(5)氧气可用作医疗急救。
(6)体温计中的金属是汞,俗称水银。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据此分析解答。
17.【答案】氯化钠;硫酸铜;纯碱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在高锰酸钾、硫酸铜、纯碱、氯化钠、小苏打中,用于腌制食品的是氯化钠,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可用作洗涤剂的是纯碱。
【分析】根据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于腌制食品;硫酸铜能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纯碱具有弱碱性可用作洗涤剂。
18.【答案】味道;颜色;气味;气味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白糖有甜味,食盐有咸味,故可以品尝味道进行区分。(2)铜为红色,铝为银白色,可以依据颜色不同进行区分。(3)白酒有特殊香味,白醋有酸味,可以依据气味区分。(4)酒精有特殊香味,水没有味道,可以依据气味进行区分。
【分析】根据白糖和食盐的味道不同、铜和铝的颜色不同、白酒和白醋的气味不同和酒精和水的气味不同对各组物质进行区分分析。
19.【答案】(1)氮气
(2)木炭/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甲气体为氧气,丁为碳,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乙为氮气,丙为二氧化碳。所以
甲、氧气、乙、氮气、丙、二氧化碳、丁、碳。
(1)乙为氮气;
(2)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表达式为。
【分析】根据氧气、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20.【答案】(1)酒精灯;烧杯
(2)瓶塞没有倒放
(3)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4)引流
(5)20;80
(6)<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A是酒精灯,B是烧杯;(2)操作①瓶塞没有倒放;(3)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4)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5)需氯化钠20g;水80g;(6)若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分析】(1)由图示可知,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酒精灯,B是烧杯;
(2)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
(3)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4)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5)实验室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100g×20%=20g;水的质量是:100g﹣20g=80g;
(6)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即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