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部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 第35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学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考历史部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 第35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学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4 11:59:23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十五单元 手工工场时期——近代早期的西方世界
第35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经济根源:①__________________的萌芽。
(2)文化基础: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
(3)阶级支持:新兴贵族、②__________的扶持。
(4)中坚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2.核心:人文主义。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时间 国家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思想(艺术)特点
14世纪 意大 利 “文学三 杰” 但丁 《③______》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
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
神曲
时间 国家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思想(艺术)特点
14世纪 意大 利 “文学三 杰” 彼特拉克 《歌集》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
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薄伽丘 《十日谈》
15世纪 意大 利 “美术三 杰” 达·芬奇 《④__________》 《最后的晚餐》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
硬的风格,描绘了现
世生活,展现了人物
的内心世界
⑤___________ _ 《大卫》
拉斐尔 《雅典学派》 《西斯廷圣母》
15世纪后 期 英国 文学家 ⑥__________ 《哈姆雷特》 《李尔王》等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
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

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莎士比亚
续表
4.实质:一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质上是创立符合新兴⑦___
_______需要的新文化。
5.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资产阶级
二、宗教改革
1.背景:⑧__________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天主教会的腐化、贪婪以及对德意志的长期盘剥;罗马教廷派人到德国出售赎罪券。
2.兴起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⑨______________》。
(2)主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
人平等;建立独立的⑩__________和廉俭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3.扩展:瑞士的 __________和英国的国教。
文艺复兴
九十五条论纲
民族教会
加尔文教
4.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背景:文艺复兴、 __________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表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________”,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
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 __________定律,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光学、
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巨大进步。
3.意义: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宗教改革
日心说
万有引力
四、启蒙运动
1.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 ________
运动。
3.过程: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核心:“ ______”,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5.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思想解放
理性
国别 代表人物 各自主张 共同主张
法国 伏尔泰 建立 ____________ 人的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
准;相信社会将趋于完
美;提出未来社会的一些
基本政治思想,如天赋人
权、平等、自由、法治、
权力制衡等
孟德斯鸠 __________,相互监督、制衡
卢梭 __________、直接民主制
英国 亚当·斯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 尺度,主张 __________
德意志 康德 人应该 __________,理性判 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6.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
自由竞争
独立思考
[基础判断]
1.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众多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法国、德
意志等。这得益于新航路开辟的推动。( )
正确
【详解】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国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萌芽随之扩展开来。
2.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同
样深刻的影响,二者都影响到了社会各个阶级、阶层。( )
错误
【详解】文艺复兴作为思想文化运动,属于贵族运动,其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是社会政治运动,属于民众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3.16世纪,德意志民族大部分改信新教,路德教与天主教分庭抗礼。面对宗教改革
对天主教会的冲击,教会选择接受现状,与新教派别和解。( )
错误
【详解】天主教进行了内部革新,并对新教予以镇压,导致欧洲爆发宗教战争。天主教同时还组织传教士到海外传教,如明末利玛窦来华。
4.启蒙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它直接推动了英法美资
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
错误
【详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先于启蒙运动,它是以宗教改革为旗帜的,加尔文教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很大。
[概念阐释]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图解历史]
1.文艺复兴
2.理性主义
[视野拓展]
1.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2.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英国,这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是法国社会矛盾特别尖锐的产物。
[命题提醒]
1.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理性强调凡事要以人自己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在于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培优磨尖课
主观题突破
选择题突破
主观题突破
层级一 信息提取: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教育思想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维多利诺、伊拉斯谟、蒙田等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提倡者,他们认为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要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②强调发展人的智慧,③并提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要求。维多利诺创办了“快乐之家”,他认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一定④要重视环境的陶冶作用:学生只有在优美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身心才能和谐发展。伊拉斯谟反对宗教的“原罪说”,认为儿童不是生而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经过教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⑤是理性使其成为人。蒙田要求我们在对儿童施行教育时,⑥首先应该重视体育,此外,他还强调儿童要在父母的关爱下愉快、自由地成长。
—— 摘编自潘祺蓉、陶志琼《西方和谐儿童
教育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启示》
【提取信息】根据材料,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教育家在儿童教育思想方面的异同。
【教你提取】
相同:①②③→从教育家在儿童培养过程中的侧重点来看;
不同:④→从维多利诺创办“快乐之家”的举动来看;
⑤→从伊拉斯谟对教养的重视来看;
⑥→从蒙田对体育的态度来看。
试答:相同点:注重个性;强调智育;保护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同点:维多利诺强调环境的作用;伊拉斯谟重视培育理性精神;蒙田肯定了体育的优先地位。
层级二 历史解析:对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自然科学之树,在经历一千年的凋敝之后,何以在15世纪下半叶开始重新发嫩,随即结出划时代的丰硕之果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这被看作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17世纪上半叶,伽利略建立起他的运动理论,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哈维创立血液循环理论,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等等。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梅森说:“科学革命,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兴起,即科学的方法(指实验方法);第二是一种理智上的变化,即产生的一种对世界的新看法。”
—— 摘编自郑家鸿《人文主义运动与近代自然科学》等
【探究问题】材料反映了部分学者对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教你探究】围绕16~17世纪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革命的关系,调动相关知识予以解释。
神学垄断,科学受束缚中世纪(15世纪以前)14~16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试答:看法:近代思想解放推动着近代科学产生与发展。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科学依附于宗教,其发展受到严重束缚。1500年前后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引发对以往的科学成果的质疑。这一切都为科学家冲破神学束缚,创立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条件,最终促使近代科学革命发生。总之,近代科学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思想、科技、对世界的认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层级三 开放写作:对启蒙运动中的理性的认识
材料 启蒙运动是一个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理性的高光时代。启蒙思想家们运用理性思考和处理他们能遇到的一切问题。在人与宗教的关系上,他们强调个人的潜在价值,将好的现世生活视为生命的真正目的,而不愿借鉴任何基督教教义,彻底摒弃了宗教界拥有圣赞的论说。在人与政府的关系上,他们主张各自管好自己的边界,不能彼此触犯,否则便是不可原谅的。尤其是君主制和寡头政治,由于历史上,他们的权力是不受限制的,所以,便是必须改变,甚至推翻的。整个社会都被放在有序的契约上衡量。在人类知识谱系上,理性的最亮的星——近代自然科学也成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历史、哲学、政治都要为自己套上一件科学的外衣,才能在启蒙思想家的知识盛宴上获得一席之地。但也有人站在历史的广角上,说这是一
个理性之名泛滥的时代。启蒙思想家们借用理性之名,将上帝的信仰打翻在地;将政府的威严打翻在地;将人类的温情打翻在地;将一切学科的个性打翻在地,成为科学万能论的温床;将西欧人置于世界民族的峰顶,成为种族优胜论的理论根据。
【写作题目】结合材料,联系世界近现代史知识,针对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谈谈你的认识。(要求:提取准确的观点,论证全面,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教你写作】
先审题,明要求 联系材料,谈谈认识
再读材料,定信息 时空定位 近代西方
关系定位 启蒙运动
后分析并说明 分析材料 理性在各个领域的表现
谈谈认识 结合所学并联系材料说明理性在各个领域的表 现和影响
试答:认识: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推动了欧洲和世界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
论证: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在宗教观上,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打击了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进一步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在政治方面,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分权制衡,将矛头直指专制政府,否定君权神授,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提倡法治,反对人治。这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提供了思想武器。同时,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鼓舞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理性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就是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随着启蒙运动的进
行,科学思想的地位得到提高,成为各个学科研究努力的方向,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但启蒙思想家过度夸大了理性的重要性,认为理性可以改造社会,改造一切,宣传的“理性王国”过于理想化,带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且借用理性之名,破除了上帝的信仰和政府的权威,不利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发展,使种族优胜论有所抬头。
选择题突破
样题透析
(2022·山东·12)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
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
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
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B
·考法
情境设置 学生情境:英国思想家的主张
聚焦考点 启蒙运动
素养立意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法
问题要 求 “这表明他们”:思维主题
易错排 查 A项以偏概全 此项只是材料的前半部分
C项以偏概全 材料强调人人参与到市场中,体现了人的主体作
用,但这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说明材料
D项以偏概全 由于社会分工,每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无法
依赖于个人自身的劳动,而是要依靠市场交换,
这也是材料后半部分所体现的内容
续表
合理推 论 据材料“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每个人都参
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可知,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政府不要用
“理性”设计的方式来干涉市场的交换,应该让其自由发展,即自由主义强
调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故选B项
续表
类题精练
1.(2022·湖北·12)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许多剧院不断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
戏剧。据统计,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戏剧在英国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
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 )。
A.意大利的戏剧艺术水平高超 B.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
C.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 D.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意大利戏剧在英国不断演出,莎士比亚也受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影响,说明从意大利爆发的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逐渐传播到英国,故选D项;A项只是材料的表层意思,实质是人文主义的传播,排除;由莎士比亚个人善于借鉴和创新不能推断整个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变革对戏剧创作的影响,排除C项。
2.(2022·全国乙卷·33)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
(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
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
的萌发缘于( )。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A
[解析] 材料信息涉及了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正是文艺复兴推动了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再结合材料时间“16世纪中叶”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已传播至法国,这种传播实际上就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A项正确;“摆脱”的说法过于绝对,16世纪新兴阶层只是反对宗教神学,启蒙运动前法国尚处于宗教神权统治之下,排除B项;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要到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
创新衍练
[新情境]历史地图
1.(2023·浙江嘉兴高三9月测试)右图中“▲”所示国家在近现代史上有着重
要影响。下列有关该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A.16世纪上半期,罗马教廷的盘剥直接导致该国所在地区拉开宗教改革序幕
B.18世纪80年代,该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养老等方面
C.19世纪后半期,该国建立第三共和国,并通过新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D.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该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解析] 据材料“欧洲示意图(部分)”可知,▲国家为德意志,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罗马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故选A项;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养老等方面,而不是18世纪,排除B项;19世纪后半期,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并通过新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排除D项。
[新视角]聚焦变化
2.(2022·山东青岛二模)英语 gentleman(绅士)一词从法语 gentilhomme(贵族)演
变而来,它的含义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扩大,每隔一段时间,所指的人的社会地位
就更低一点,最终被用来泛指所有公民。这种变化( )。
A.促进君主立宪制完善 B.受到宗教改革影响
C.冲击英国君主专制 D.反映民主化的过程
D
[解析] 根据“它的含义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扩大,每隔一段时间,所指的人的社会地位就更低一点,最终被用来泛指所有公民”可得出“绅士”一词所指的人群范围逐步从贵族下移到平民,体现出英国民主不断加强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材料与宗教无关,排除B项;C项表述不够准确全面,排除。
3.(2023·山东淄博高三摸底)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
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时也是为了探求举世皆通、
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一做法表明,当时的英国(  )。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B.宗教改革思想深入人心
C.文学创作世俗化倾向明显
D.自然科学成就影响广泛
D
[解析] 据材料“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原则与自然科学的“科学理性”原则类似,说明这一原则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18世纪正值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代替道德成为评判事物的标准,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主要发生在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所秉持的原则,不能说明文学创作的特点,排除C项。
[新视角]史学研究
4.(2022·山东潍坊一模)有学者对近代某一历史事件作了如下描述:“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的信心与现实主义结伴而行,而不是乌托邦空想的表征”“这是一个执着探索和批判的世纪,一个关注社会改革的世纪”“这是人的觉醒与现代秩序诞生的时代”。这一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C
[解析]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即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描绘了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天赋人权、法治和权力制衡等,与题干中“执着探索和批判”“关注社会改革”“现代秩序诞生”等相符,故选C项;文艺复兴未提出“社会改革”“现代秩序诞生”,排除A项;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廷,没有提出“现代秩序诞生”,排除B项;工业革命是生产领域的巨大飞跃,与“人的觉醒”关系不大,排除D项。第35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经济根源:①        的萌芽。
(2)文化基础: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
(3)阶级支持:新兴贵族、②    的扶持。
(4)中坚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2.核心:人文主义。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时间 国家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思想(艺术)特点
14世纪 意大利 “文学三杰” 但丁 《③    》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15世纪 意大利 “美术三杰” 达·芬奇 《④    》 《最后的晚餐》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了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⑤    《大卫》
拉斐尔 《雅典学派》 《西斯廷圣母》
15世纪 后期 英国 文学家 ⑥    《哈姆雷特》 《李尔王》等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4.实质:一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质上是创立符合新兴⑦    需要的新文化。
5.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二、宗教改革
1.背景:⑧    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的腐化、贪婪以及对德意志的长期盘剥;罗马教廷派人到德国出售赎罪券。
2.兴起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⑨        》。
(2)主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建立独立的⑩    和廉俭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3.扩展:瑞士的    和英国的国教。
4.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背景:文艺复兴、    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表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    定律,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巨大进步。
3.意义: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启蒙运动
1.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   运动。
3.过程: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核心:“    ”,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5.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国别 代表人物 各自主张 共同主张
法国 伏尔泰 建立        人的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提出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
孟德斯鸠     ,相互监督、制衡
卢梭     、直接民主制
英国 亚当·斯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   
德意志 康德 人应该    ,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6.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答案】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②资产阶级 ③神曲 ④蒙娜丽莎 ⑤米开朗琪罗 ⑥莎士比亚 ⑦资产阶级 ⑧文艺复兴 ⑨九十五条论纲 ⑩民族教会 加尔文教 宗教改革 日心说 万有引力 思想解放 理性 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 自由竞争 独立思考
[基础判断]
1.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众多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法国、德意志等。这得益于新航路开辟的推动。 (  )
正确 【详解】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国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萌芽随之扩展开来。
2.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同样深刻的影响,二者都影响到了社会各个阶级、阶层。 (  )
错误 【详解】文艺复兴作为思想文化运动,属于贵族运动,其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是社会政治运动,属于民众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3.16世纪,德意志民族大部分改信新教,路德教与天主教分庭抗礼。面对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冲击,教会选择接受现状,与新教派别和解。 (  )
错误 【详解】天主教进行了内部革新,并对新教予以镇压,导致欧洲爆发宗教战争。天主教同时还组织传教士到海外传教,如明末利玛窦来华。
4.启蒙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它直接推动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  )
错误 【详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先于启蒙运动,它是以宗教改革为旗帜的,加尔文教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很大。
[概念阐释]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图解历史]
1.文艺复兴
2.理性主义
[视野拓展]
1.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2.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英国,这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是法国社会矛盾特别尖锐的产物。
[命题提醒]
1.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理性强调凡事要以人自己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在于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培优磨尖课】
主观题突破
层级一 信息提取: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教育思想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维多利诺、伊拉斯谟、蒙田等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提倡者,他们认为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要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②强调发展人的智慧,③并提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要求。维多利诺创办了“快乐之家”,他认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一定④要重视环境的陶冶作用:学生只有在优美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身心才能和谐发展。伊拉斯谟反对宗教的“原罪说”,认为儿童不是生而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经过教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⑤是理性使其成为人。蒙田要求我们在对儿童施行教育时,⑥首先应该重视体育,此外,他还强调儿童要在父母的关爱下愉快、自由地成长。
——摘编自潘祺蓉、陶志琼《西方和谐儿童教育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启示》
【提取信息】根据材料,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教育家在儿童教育思想方面的异同。
【教你提取】
相同:①②③→从教育家在儿童培养过程中的侧重点来看;
不同:④→从维多利诺创办“快乐之家”的举动来看;
⑤→从伊拉斯谟对教养的重视来看;
⑥→从蒙田对体育的态度来看。
试答:相同点:注重个性;强调智育;保护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同点:维多利诺强调环境的作用;伊拉斯谟重视培育理性精神;蒙田肯定了体育的优先地位。
层级二 历史解析:对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自然科学之树,在经历一千年的凋敝之后,何以在15世纪下半叶开始重新发嫩,随即结出划时代的丰硕之果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这被看作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17世纪上半叶,伽利略建立起他的运动理论,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哈维创立血液循环理论,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等等。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梅森说:“科学革命,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兴起,即科学的方法(指实验方法);第二是一种理智上的变化,即产生的一种对世界的新看法。”
——摘编自郑家鸿《人文主义运动与近代自然科学》等
【探究问题】材料反映了部分学者对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教你探究】围绕16~17世纪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革命的关系,调动相关知识予以解释。
试答:看法:近代思想解放推动着近代科学产生与发展。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科学依附于宗教,其发展受到严重束缚。1500年前后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引发对以往的科学成果的质疑。这一切都为科学家冲破神学束缚,创立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条件,最终促使近代科学革命发生。总之,近代科学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思想、科技、对世界的认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层级三 开放写作:对启蒙运动中的理性的认识
材料 启蒙运动是一个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理性的高光时代。启蒙思想家们运用理性思考和处理他们能遇到的一切问题。在人与宗教的关系上,他们强调个人的潜在价值,将好的现世生活视为生命的真正目的,而不愿借鉴任何基督教教义,彻底摒弃了宗教界拥有圣赞的论说。在人与政府的关系上,他们主张各自管好自己的边界,不能彼此触犯,否则便是不可原谅的。尤其是君主制和寡头政治,由于历史上,他们的权力是不受限制的,所以,便是必须改变,甚至推翻的。整个社会都被放在有序的契约上衡量。在人类知识谱系上,理性的最亮的星——近代自然科学也成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历史、哲学、政治都要为自己套上一件科学的外衣,才能在启蒙思想家的知识盛宴上获得一席之地。但也有人站在历史的广角上,说这是一个理性之名泛滥的时代。启蒙思想家们借用理性之名,将上帝的信仰打翻在地;将政府的威严打翻在地;将人类的温情打翻在地;将一切学科的个性打翻在地,成为科学万能论的温床;将西欧人置于世界民族的峰顶,成为种族优胜论的理论根据。
【写作题目】结合材料,联系世界近现代史知识,针对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谈谈你的认识。(要求:提取准确的观点,论证全面,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教你写作】
先审题,明要求 联系材料,谈谈认识
再读材料,定信息 时空定位 近代西方
关系定位 启蒙运动
后分析 并说明 分析材料 理性在各个领域的表现
谈谈认识 结合所学并联系材料说明理性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和影响
试答:认识: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推动了欧洲和世界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
论证: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在宗教观上,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打击了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进一步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在政治方面,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分权制衡,将矛头直指专制政府,否定君权神授,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提倡法治,反对人治。这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提供了思想武器。同时,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鼓舞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理性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就是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随着启蒙运动的进行,科学思想的地位得到提高,成为各个学科研究努力的方向,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但启蒙思想家过度夸大了理性的重要性,认为理性可以改造社会,改造一切,宣传的“理性王国”过于理想化,带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且借用理性之名,破除了上帝的信仰和政府的权威,不利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发展,使种族优胜论有所抬头。
【选择题突破】
【样题透析】
(2022·山东·12)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情境设置 学生情境:英国思想家的主张
聚焦考点 启蒙运动
素养立意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问题 要求 “这表明他们”:思维主题
A项以 偏概全 此项只是材料的前半部分
C项以 偏概全 材料强调人人参与到市场中,体现了人的主体作用,但这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说明材料
D项以 偏概全 由于社会分工,每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无法依赖于个人自身的劳动,而是要依靠市场交换,这也是材料后半部分所体现的内容
据材料“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可知,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政府不要用“理性”设计的方式来干涉市场的交换,应该让其自由发展,即自由主义强调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故选B项
【类题精练】
1.(2022·湖北·12)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许多剧院不断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戏剧。据统计,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戏剧在英国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  )。
                    
A.意大利的戏剧艺术水平高超
B.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
C.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
D.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意大利戏剧在英国不断演出,莎士比亚也受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影响,说明从意大利爆发的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逐渐传播到英国,故选D项;A项只是材料的表层意思,实质是人文主义的传播,排除;由莎士比亚个人善于借鉴和创新不能推断整个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变革对戏剧创作的影响,排除C项。
2.(2022·全国乙卷·33)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涉及了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正是文艺复兴推动了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再结合材料时间“16世纪中叶”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已传播至法国,这种传播实际上就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A项正确;“摆脱”的说法过于绝对,16世纪新兴阶层只是反对宗教神学,启蒙运动前法国尚处于宗教神权统治之下,排除B项;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要到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
【创新衍练】
[新情境]历史地图
1.
(2023·浙江嘉兴高三9月测试)右图中“▲”所示国家在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下列有关该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6世纪上半期,罗马教廷的盘剥直接导致该国所在地区拉开宗教改革序幕
B.18世纪80年代,该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养老等方面
C.19世纪后半期,该国建立第三共和国,并通过新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D.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该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欧洲示意图(部分)”可知,▲国家为德意志,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罗马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故选A项;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养老等方面,而不是18世纪,排除B项;19世纪后半期,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并通过新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排除D项。
[新视角]聚焦变化
2.(2022·山东青岛二模)英语 gentleman(绅士)一词从法语 gentilhomme(贵族)演变而来,它的含义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扩大,每隔一段时间,所指的人的社会地位就更低一点,最终被用来泛指所有公民。这种变化(  )。
A.促进君主立宪制完善 B.受到宗教改革影响
C.冲击英国君主专制 D.反映民主化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根据“它的含义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扩大,每隔一段时间,所指的人的社会地位就更低一点,最终被用来泛指所有公民”可得出“绅士”一词所指的人群范围逐步从贵族下移到平民,体现出英国民主不断加强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材料与宗教无关,排除B项;C项表述不够准确全面,排除。
3.(2023·山东淄博高三摸底)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时也是为了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一做法表明,当时的英国(  )。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B.宗教改革思想深入人心
C.文学创作世俗化倾向明显
D.自然科学成就影响广泛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原则与自然科学的“科学理性”原则类似,说明这一原则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18世纪正值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代替道德成为评判事物的标准,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主要发生在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所秉持的原则,不能说明文学创作的特点,排除C项。
[新视角]史学研究
4.(2022·山东潍坊一模)有学者对近代某一历史事件作了如下描述:“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的信心与现实主义结伴而行,而不是乌托邦空想的表征”“这是一个执着探索和批判的世纪,一个关注社会改革的世纪”“这是人的觉醒与现代秩序诞生的时代”。这一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答案】 C
【解析】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即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描绘了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天赋人权、法治和权力制衡等,与题干中“执着探索和批判”“关注社会改革”“现代秩序诞生”等相符,故选C项;文艺复兴未提出“社会改革”“现代秩序诞生”,排除A项;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廷,没有提出“现代秩序诞生”,排除B项;工业革命是生产领域的巨大飞跃,与“人的觉醒”关系不大,排除D项。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