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部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第47讲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课件+学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考历史部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第47讲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课件+学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4 22:29:07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十九单元 二战后——世界多元文明的竞争与发展
第47讲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霸权地位的加强
(1)背景: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①__________。
(2)行动:“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②__________;2001年发动了阿富汗战
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单极世界
反恐行动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国家和地区 表现
欧盟 继续向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③_____________
___;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
俄罗斯 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
日本 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④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的
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 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
相互尊重、⑤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国际关系
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区域性国际组织
政治乃至军事大国
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
(1)发展历程
时期 表现
起源 ⑥______________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工业革命时期 世界市场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 建立了⑦______________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新航路的开辟
国际货币基金
时期 表现
20世纪70年代 以来 以⑧__________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
主要推动力量
20世纪90年代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国际投资迅速增加,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21世纪 随着以互联网、⑨__________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
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2)主要问题: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续表
2.区域经济集团化
(1)欧洲联盟:⑩________________最高的区域组织。
(2)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3)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以 __________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
体化合作组织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经济一体化程度
经济合作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
(1)趋势:21世纪, ____________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
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2)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文化的多样性
(1)表现: ____________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2)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3)应对: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性
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1. ____________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
者相辅相成。
2.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问题: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日益严重。
(2)和平与安全问题: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
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 ________________持续蔓延; __________和
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____________________依然存在。
和平与发展
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
非传统安全威胁
海洋权益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传统的 ______________: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
易组织等,仍发挥全球治理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
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全球治理的新现象: ____________;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金砖国家
领导人会晤;新开发银行成立。
全球治理机制
二十国集团
(3)中国方案
内 容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
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
系;倡导构建 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依 据 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 ____________大势的准确把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
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意 义 是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
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实 践 通过实施共建“ __________”倡议、设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立
丝路基金等具体措施,使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与发展
一带一路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基础判断]
1.两极格局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长期对峙,造成世界市场分裂,经济
全球化进程受阻。( )
错误
【详解】全球化没有受阻,但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推动了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英国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欧共体,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最终
于1973年加入。这一现象揭示出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 )
错误
【详解】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表现为对区域外的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被拒,不属于区域集团化的排他性。
3.1960年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成员国通过相互支持,统一行动,逐
步赢得了同西方石油公司协商决定原油标价和石油税率的权利,提高了自己的石油
收入。这反映出新兴国家努力应对国际经济旧秩序。( )
正确
【详解】新兴国家努力应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这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并冲击了传统的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4.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准确含义是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但发展中国家却在其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地位。( )
错误
【详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指的是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的理论
和实践创新。中国政府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始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 )
正确
【详解】中国政府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是以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为背景的。
[概念阐释]
非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既属于传统安全也属于非传统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信息安全、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存在的个别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其他国家或全人类利益的问题。
[图解历史]
经济全球化
[视野拓展]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
2.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原因
(1)威胁:“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
(2)原因:全球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命题提醒]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多极化是本讲考查的重点,尤其要注意关注它们的表现和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培优磨尖课
主观题突破
选择题突破
主观题突破
层级一 信息提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背景
材料 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以来,多边贸易体系对全球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1986年乌拉圭回合开始,①多边贸易谈判难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始转向区域自由贸易协定。199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迅速增多,②截至2014年6月,在全部已知WTO的585个区域贸易协定中,379个已经处于实施阶段。除蒙古国外,全部WTO成员至少参加了一个以上自由贸易协定。③2008年全球有35%的货物贸易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1990年则仅为18%,主要经济体如欧盟2009年有44.6%的贸易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同一时期美国为41.6%。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有可能成为与WTO并驾齐驱的国际贸易机制。
——摘编自沈铭辉《自由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基于美国贸易战略的洞察》
【提取信息】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加快的背景。
【教你提取】
①→从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状况来看;
②→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施速度来看;
③→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来看。
[答案] 试答:背景:多边贸易谈判难度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填补多边贸易体制的空白;区域经济合作见效快,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快;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等等。
层级二 历史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材料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
国愈穷。”——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探究问题】依据漫画分析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的地位,并分析全球化的实质。依据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答案] 试答:地位:处于主导地位。实质: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的全球扩张。
问题: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层级三 开放写作: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材料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写作题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读当前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方案。
【教你写作】
先审题,明要求 提取信息,分析解读
再读材料,定信息 时空定位 21世纪当前
关系定位 中国方案的解读
后分析拟标题 明确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读方案 结合时代背景,从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解读
[答案] 试答: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容: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安全上,要坚持对话解决争端、协商化解分歧,反对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地球家园。
意义: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推动了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选择题突破
样题透析
(2022·海南·9)下图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全球经济增长的五大贡献国,1980~2019年(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计算)
A.体制机制创新 B.生产要素增加 C.产业结构优化 D.信息技术推动
A
·考法
情境设置 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
聚焦考点 经济全球化
素养立意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法
问 题 要 求 “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思维主题
易 错 排 查 B、C、D三项 均不符合材料 中国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要素基本变化
不大,不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存在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为第
三产业的明显增加;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最先开始
于美国等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合 理 推 论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1980~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的排名显示,中国
的贡献逐渐超越了美国、日本等传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在于中
国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体现
了体制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选A项
续表
类题精练
1.(2022·浙江6月·2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
质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
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
上矛盾尖锐,西欧积极扩大对美商品出口,一举扭转对美贸易长期逆差地位。下列
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
B.“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
C.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
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其产品与美国产品激烈竞争,对美国的经济霸权形成挑战,故选A项;“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结果,而日本与西欧经济崛起导致矛盾加深,排除B项;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各国国际贸易、国内贸易的数据比较,无法得出“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的结论,排除D项。
2.(2022·湖南·15)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
道:“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
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B
[解析] 依据材料“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变化就是加强了欧洲各国的合作,在统一的经济制度中共同发展,扩展到世界,就是全球化中各国加强联系,二战对欧洲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二战后,为重振欧洲,欧洲必须走向联合来增强自己的实力,B项正确;“消除国家边界”与实际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形态之分,排除C项;保卫和平与欧洲联合无关,排除D项。
创新衍练
[新情境]历史漫画
1.(2022·常州模拟)下图为2013年刊登在《求是》杂志上的一幅漫
画,图中跳高栏上写着“国外新增技术贸易措施”。对此图理解最
准确的是( )。
D
A.自由贸易的民意基础被削弱 B.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C.法制化的贸易体系亟待建立 D.全球经济竞争表现更加激烈
[解析] 根据材料“国外新增技术贸易措施”“生产企业”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的生产企业面临着国外新增技术贸易措施等方面的新挑战,说明生产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反映了当时全球经济竞争更加激烈,D项正确。
[新视角]聚焦变化
2.(2022·山东潍坊高三抽测)下图是某研究论文的目录,该目录可以折射出(  )。
A.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受到广泛关注
D.新中国外交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A
一、不结盟运动初创阶段(20世纪60年代):(一)高度赞扬与支持不结盟运动(二)对少数成员国偏离组织宗旨的行为予以批判二、不结盟运动鼎盛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一)重点关注不结盟运动的经济活动(二)支持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民主柬埔寨的代表权三、不结盟运动调整阶段(20世纪80年代):(一)重点关注和支持不结盟运动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二)继续关注与支持不结盟运动的反霸斗争
[解析] 由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不结盟运动,而不结盟运动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20世纪80年代世界重视和关注不结盟运动反映出国际经济新秩序,表明当时的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故选A项;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问的是“折射”出什么,那么问的是深层次的本质,不结盟运动受到广泛关注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排除C项;虽然不结盟运动和中国有关,但是材料倾向的是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来反映大局势的变化,不能表明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排除D项。
3.(2022·山东模拟)下图是2015~2018年历次非洲联盟(简称“非盟”)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议题。由此可见,非盟的发展目标是(  )。
A.构建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B.实现第三世界各方面合作
C.维护非洲国家民族的独立
D.致力于非洲国家团结协作
D
2015:妇女赋权和推进非洲2063年愿景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等2016:人权和妇女权利保护人权保护、妇女权益、地区和平与发展、非洲电子护照等2017:投资青年群体,利用人口红利青年教育、医疗、就业、非盟机构改革、非洲自贸区2018:打赢反腐斗争:非洲可持续转型之路推进非洲经济一体化
[解析] 2015~2018年历次非洲联盟(简称“非盟”)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议题涉及了人权和妇女权益保护、疾病控制与医疗、投资青年群体及其教育、地区和平与发展、经济一体化与可持续转型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非洲国家团结合作才可以实现,所以其发展目标是致力于非洲国家团结协作和共同发展,故选D项;题干中提到了非洲经济一体化,但并没有提到政治一体化,排除A项;题干中的信息是关于非洲联盟的发展问题,而不是第三世界合作问题,排除B项;题干中的各项议题都是在独立基础上的问题,且非洲国家的独立已经得到巩固,所以非盟的发展目标不是维护其国家民族的独立,排除C项。
4.(2022·山东潍坊高三一模)面对美国在欧洲影视产品市场上的垄断,法国主张强化欧洲影视配额制度,严格限制美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在法国的推动下,1995年欧盟建立支持欧洲影视产业的信贷保证基金。然而美国坚持文化产品应跟其他产品一样自由流通。美欧的这一争端体现了(  )。
A.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欧洲共识
B.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利益角逐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进一步分化
D.政治多极化与文化多元化冲突不可调和
B
[解析] 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利益获得国,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利益争夺,与题干中法国等欧盟国家与美国在影视产业上争夺欧洲市场份额相符,故选B项;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题干未提及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欧洲共识,排除A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目的是遏制社会主义,题干未提及资本主义国家在与社会主义对峙中存在分歧,排除C项;美欧之间虽有冲突,但不是“不可调和”的关系,排除D项。
[新视角]史学研究
5.(2022·山东日照高三模拟)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这样叙述20世纪70~90年代的世界:建立在领土主权之上的民族国家,对其事务控制掌握的范围日渐缩小;反之,其行动运作不为领土疆界所局限的另一类组织,如跨国公司、国际货币市场,以及卫星时代的全球媒体传播事业,却开始高奏凯歌。作者认为(  )。
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的手段越来越隐秘
B.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影响深远
C.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治理提出新的挑战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损害他国主权
C
[解析] 题干中,霍布斯鲍姆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权国家所控制掌握的事务范围日渐缩小,而代表经济全球化的组织和力量却超越了领土和主权的限制,这就使得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或者威胁,所以说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故选C项;题干提到的是经济全球化与主权国家间的关系,并没有专指发达国家,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对主权国家的影响,而不是新科技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主权国家面临挑战,而不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带来的,排除D项。第47讲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霸权地位的加强
(1)背景: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①    。
(2)行动:“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②    ;2001年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国家和地区 表现
欧盟 继续向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③        ;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
俄罗斯 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
日本 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④        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 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⑤          的新型国际关系
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
(1)发展历程
时期 表现
起源 ⑥       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工业革命时期 世界市场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建立了⑦       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⑧    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20世纪90年代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国际投资迅速增加,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21世纪 随着以互联网、⑨    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2)主要问题: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
2.区域经济集团化
(1)欧洲联盟:⑩         最高的区域组织。
(2)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3)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以    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
(1)趋势:21世纪,      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2)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文化的多样性
(1)表现:      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2)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3)应对: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1.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2.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问题: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       日益严重。
(2)和平与安全问题: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               持续蔓延;      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依然存在。
3.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传统的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发挥全球治理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全球治理的新现象: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新开发银行成立。
(3)中国方案
内容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构建        ,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依据 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      大势的准确把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意义 是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实践 通过实施共建“      ”倡议、设立              、设立丝路基金等具体措施,使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基础判断]
1.两极格局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长期对峙,造成世界市场分裂,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  )
错误 【详解】全球化没有受阻,但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推动了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英国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欧共体,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最终于1973年加入。这一现象揭示出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 (  )
错误 【详解】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表现为对区域外的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被拒,不属于区域集团化的排他性。
3.1960年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成员国通过相互支持,统一行动,逐步赢得了同西方石油公司协商决定原油标价和石油税率的权利,提高了自己的石油收入。这反映出新兴国家努力应对国际经济旧秩序。 (  )
正确 【详解】新兴国家努力应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这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并冲击了传统的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4.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准确含义是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发展中国家却在其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地位。 (  )
错误 【详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指的是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政府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始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  )
正确 【详解】中国政府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是以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为背景的。
[概念阐释]
非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既属于传统安全也属于非传统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信息安全、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存在的个别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其他国家或全人类利益的问题。
[图解历史]
经济全球化
[视野拓展]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
  【答案】①单极世界 ②反恐行动 ③区域性国际组织 ④政治乃至军事大国 ⑤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⑥新航路的开辟 ⑦国际货币基金 ⑧信息技术 ⑨人工智能 ⑩经济一体化程度 经济合作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性 和平与发展 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 非传统安全威胁 海洋权益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全球治理机制 二十国集团 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与发展 一带一路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原因
(1)威胁:“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
(2)原因:全球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命题提醒]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多极化是本讲考查的重点,尤其要注意关注它们的表现和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培优磨尖课】
主观题突破
层级一 信息提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背景
材料 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以来,多边贸易体系对全球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1986年乌拉圭回合开始,①多边贸易谈判难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始转向区域自由贸易协定。199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迅速增多,②截至2014年6月,在全部已知WTO的585个区域贸易协定中,379个已经处于实施阶段。除蒙古国外,全部WTO成员至少参加了一个以上自由贸易协定。③2008年全球有35%的货物贸易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1990年则仅为18%,主要经济体如欧盟2009年有44.6%的贸易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同一时期美国为41.6%。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有可能成为与WTO并驾齐驱的国际贸易机制。
——摘编自沈铭辉《自由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基于美国贸易战略的洞察》
【提取信息】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加快的背景。
【教你提取】
①→从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状况来看;
②→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施速度来看;
③→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来看。
试答:背景:多边贸易谈判难度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填补多边贸易体制的空白;区域经济合作见效快,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快;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等等。
层级二 历史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材料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探究问题】依据漫画分析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的地位,并分析全球化的实质。依据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经济全球化以美国等发达
国家为主导
试答:地位:处于主导地位。实质: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的全球扩张。
问题: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层级三 开放写作: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材料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写作题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读当前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方案。
【教你写作】
先审题,明要求 提取信息,分析解读
再读材料,定信息 时空定位 21世纪当前
关系定位 中国方案的解读
后分析 拟标题 明确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读方案 结合时代背景,从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解读
试答: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容: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安全上,要坚持对话解决争端、协商化解分歧,反对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地球家园。
意义: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推动了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选择题突破】
【样题透析】
(2022·海南·9)下图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全球经济增长的五大贡献国,1980~2019年(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计算)
A.体制机制创新   B.生产要素增加
C.产业结构优化 D.信息技术推动
情境设置 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
聚焦考点 经济全球化
素养立意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问题 要求 “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思维主题
易错 排查 B、C、D三项 均不符合材料 中国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要素基本变化不大,不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存在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为第三产业的明显增加;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最先开始于美国等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合理 推论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1980~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的排名显示,中国的贡献逐渐超越了美国、日本等传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体现了体制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选A项
【类题精练】
1.(2022·浙江6月·2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尖锐,西欧积极扩大对美商品出口,一举扭转对美贸易长期逆差地位。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
B.“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
C.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
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其产品与美国产品激烈竞争,对美国的经济霸权形成挑战,故选A项;“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结果,而日本与西欧经济崛起导致矛盾加深,排除B项;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各国国际贸易、国内贸易的数据比较,无法得出“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的结论,排除D项。
2.(2022·湖南·15)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道:“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变化就是加强了欧洲各国的合作,在统一的经济制度中共同发展,扩展到世界,就是全球化中各国加强联系,二战对欧洲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二战后,为重振欧洲,欧洲必须走向联合来增强自己的实力,B项正确;“消除国家边界”与实际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形态之分,排除C项;保卫和平与欧洲联合无关,排除D项。
【创新衍练】
[新情境]历史漫画
1.(2022·常州模拟)下图为2013年刊登在《求是》杂志上的一幅漫画,图中跳高栏上写着“国外新增技术贸易措施”。对此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自由贸易的民意基础被削弱
B.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C.法制化的贸易体系亟待建立
D.全球经济竞争表现更加激烈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国外新增技术贸易措施”“生产企业”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的生产企业面临着国外新增技术贸易措施等方面的新挑战,说明生产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反映了当时全球经济竞争更加激烈,D项正确。
[新视角]聚焦变化
2.(2022·山东潍坊高三抽测)下图是某研究论文的目录,该目录可以折射出(  )。
一、不结盟运动初创阶段(20世纪60年代): (一)高度赞扬与支持不结盟运动 (二)对少数成员国偏离组织宗旨的行为予以批判 二、不结盟运动鼎盛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 (一)重点关注不结盟运动的经济活动 (二)支持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民主柬埔寨的代表权 三、不结盟运动调整阶段(20世纪80年代): (一)重点关注和支持不结盟运动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二)继续关注与支持不结盟运动的反霸斗争
A.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受到广泛关注
D.新中国外交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不结盟运动,而不结盟运动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20世纪80年代世界重视和关注不结盟运动反映出国际经济新秩序,表明当时的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故选A项;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问的是“折射”出什么,那么问的是深层次的本质,不结盟运动受到广泛关注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排除C项;虽然不结盟运动和中国有关,但是材料倾向的是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来反映大局势的变化,不能表明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排除D项。
3.(2022·山东模拟)下图是2015~2018年历次非洲联盟(简称“非盟”)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议题。由此可见,非盟的发展目标是(  )。
2015:妇女赋权和推进非洲2063年愿景 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等 2016:人权和妇女权利保护 人权保护、妇女权益、地区和平与发展、非洲电子护照等 2017:投资青年群体,利用人口红利 青年教育、医疗、就业、非盟机构改革、非洲自贸区 2018:打赢反腐斗争:非洲可持续转型之路 推进非洲经济一体化
A.构建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B.实现第三世界各方面合作
C.维护非洲国家民族的独立
D.致力于非洲国家团结协作
【答案】 D
【解析】 2015~2018年历次非洲联盟(简称“非盟”)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议题涉及了人权和妇女权益保护、疾病控制与医疗、投资青年群体及其教育、地区和平与发展、经济一体化与可持续转型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非洲国家团结合作才可以实现,所以其发展目标是致力于非洲国家团结协作和共同发展,故选D项;题干中提到了非洲经济一体化,但并没有提到政治一体化,排除A项;题干中的信息是关于非洲联盟的发展问题,而不是第三世界合作问题,排除B项;题干中的各项议题都是在独立基础上的问题,且非洲国家的独立已经得到巩固,所以非盟的发展目标不是维护其国家民族的独立,排除C项。
4.(2022·山东潍坊高三一模)面对美国在欧洲影视产品市场上的垄断,法国主张强化欧洲影视配额制度,严格限制美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在法国的推动下,1995年欧盟建立支持欧洲影视产业的信贷保证基金。然而美国坚持文化产品应跟其他产品一样自由流通。美欧的这一争端体现了(  )。
A.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欧洲共识
B.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利益角逐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进一步分化
D.政治多极化与文化多元化冲突不可调和
【答案】 B
【解析】 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利益获得国,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利益争夺,与题干中法国等欧盟国家与美国在影视产业上争夺欧洲市场份额相符,故选B项;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题干未提及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欧洲共识,排除A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目的是遏制社会主义,题干未提及资本主义国家在与社会主义对峙中存在分歧,排除C项;美欧之间虽有冲突,但不是“不可调和”的关系,排除D项。
[新视角]史学研究
5.(2022·山东日照高三模拟)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这样叙述20世纪70~90年代的世界:建立在领土主权之上的民族国家,对其事务控制掌握的范围日渐缩小;反之,其行动运作不为领土疆界所局限的另一类组织,如跨国公司、国际货币市场,以及卫星时代的全球媒体传播事业,却开始高奏凯歌。作者认为(  )。
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的手段越来越隐秘
B.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影响深远
C.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治理提出新的挑战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损害他国主权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霍布斯鲍姆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权国家所控制掌握的事务范围日渐缩小,而代表经济全球化的组织和力量却超越了领土和主权的限制,这就使得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或者威胁,所以说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故选C项;题干提到的是经济全球化与主权国家间的关系,并没有专指发达国家,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对主权国家的影响,而不是新科技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主权国家面临挑战,而不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带来的,排除D项。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