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解析)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解析)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3 18:08:11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一、单选题
1.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H、△S应为( )
A.ΔH<0,△S<0
B.△H<0,△S>0
C.△H>0,△S<0
D.△H>0,△S>0
2.据文献报道,有氧条件下,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NH3还原为N2,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V5+=O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充入过量O2的有利于NO转化为N2
C.该转化过程中,NO和O2都体现了氧化性
D.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4NO+O24N2+6H2O
3.将等物质的量的和的混合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B.平衡常数:
C.反应速率:
D.当时,此时
4.《天工开物》中关于炼锌的记载:“凡倭铅(炼锌)古书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质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熬炼而成。……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以渐砑牙,勿使见火折裂。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铅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古代积累了炼锌的生产技术 B.用该方法可以炼铝和铜等
C.炼锌过程中,煤作燃料和还原剂 D.“逐层用煤炭”可增大接触面积
5.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COCl2(g)(△H<0),其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t3均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0~10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s-1
B.t1时改变的条件是充入CO气体
C.t2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体系温度
D.平衡常数K:①=②=③>④
6.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mol/(L·min)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百分含量增大
7.在室温条件下,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9 mol X和2 mol Y,发生反应:X(g)+3Y(g) 2Z(g)ΔH,2 min末测得Z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B.若ΔH<0,平衡后升高温度,X的反应速率降低
C.当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
D.室温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5
8.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见表。
温度T/℃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K 4.0 3.7 3.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B.下与反应,达到平衡时,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C.为了使该反应的K增大,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的用量,不能有效降低炼铁尾气中的含量
9.某温度下,反应2A(g) B(g)-Q(Q>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
B.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a>b
C.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充入少量B气体,则a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B气体,则a=b
10.碳单质可用于脱硝。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炭(足量)和NO,模拟发生脱硝反应:,测得不同温度下,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
B.逆反应速率:
C.T1时,内平均反应速率
D. T1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和各,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为40%
11.利用反应 可实现从燃煤烟气中回收硫。向三个体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反应,反应体系的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b中,4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
B.与实验a相比,实验b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C.实验b中的平衡转化率是75%
D.实验abc相应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12.多相催化反应是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反应。我国学者发现在T℃时,甲醇()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如下(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是放热过程,过程Ⅱ是吸热过程
B.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C.铜基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
D.CO(g)在反应中生成又消耗,CO(g)可认为是催化剂
1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发生下列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B.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当百分比不变时,不一定标志着达到平衡高温
C.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充入少量,反应再次达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增大
D.反应达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少量,此时正反应速率增大,是因为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14.向体积均为1L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和发生反应:,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反应速率:
C.a点平衡常数:K<12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二、填空题
15.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C(g)+2D(g),反应进行到10s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mol,B的物质的量为0.6mol,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
(1)用C表示10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0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 ;
(3)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原因是 。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Fe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
(4)目前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过程如图,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过程Ⅱ是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过程,则过程Ⅰ和Ⅱ的反应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16.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H2、CO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Cu(NH3)2Ac(aq)+CO(g) Cu(NH3)2Ac·CO(aq) △H=-Q kJ/mol(Q>0),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将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 ,欲充分吸收CO,适宜的条件是 (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醋酸亚铜氨溶液浓度
吸收CO时,溶液中Cu(NH3)2Ac和Cu(NH3)2Ac·CO的浓度(mol/L)变化情况如下:
0 min 30 min 45 min 60 min 90 min
Cu(NH3)2Ac 2.0 1.2 0.9 0.9 1.8
Cu(NH3)2Ac·CO 0 a 1.1 1.1 0.2
(3)前30 min Cu(NH3)2A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4)60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17.在800℃时,2L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NO(g)+O2(g) 2NO2(g),反应体系中,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如图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
(2)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18.合成氨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已知:25℃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为: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填“增大”或“减小”);
(2)25℃时,取1mol N2和3mol H2置于2L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
A.大于92.4 kJ B.等于92.4 kJ C.小于92.4 kJ
(3)一定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2、H2、NH3的浓度相等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N2,同时生成2amol NH3
(4)25℃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19.下列说法中能说明2HI(g) 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c(HI)=c(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
⑤c(HI)∶c(I2)∶c(H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20.冬季是雾霾天气高发的季节,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雾霾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
①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容积固定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8molNO和1.20mol CO,开始反应至 3min时测得 CO 的转化率为20%,则用 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N2)= 。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 (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p= 。
③在某一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 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正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t2~t1=t3~t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反应在 c 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速率 a 点小于 b 点
C.反应物浓度 a 点大于 b 点 D.NO 的转化率 t1~t2=t2~t3
(2)使用甲醇汽油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某化工厂用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恒温条件下,在 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到达平衡时,测得 CO、H2、 CH3OH 分别为 1mol 、1mol 、1mol,容器的体积为 3L,现往容器中继续通入 3molCO ,此时v(正) v(逆)(填‘‘>”、“<’’或“=”)。
(3)二甲醚也是清洁能源,用合成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 CH3OCH3(g)+H2O(g)
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a、b、c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 。
②某温度下,将 2.0molCO(g)和 4.0mol H2(g)充入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改变压强和温度,平衡体系中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温度和压强的 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p3>p2,T3>T2 B.p2>p3,T1>T3 C.p3>p4,T4>T2 D.p1>p4,T2>T3
③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2 充入一氧化碳和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 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化学平衡常数 K 值增大 D.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
E.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F.氢气的转化率减小
21.恒容密闭容器中,丙烷脱氢制烯烃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主反应:I.
副反应:II.
III.
IV.
各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的自然对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各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反应 (填标号)。
(2) 。
(3)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丙烷,若只发生反应II,则在W点时(此时总压强为)丙烷的转化率为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回答以下问题:
I.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一处仪器未画出,它是 (填“仪器名称”)。
(2)倒入NaOH溶液时需一次性迅速倒入并立即盖上盖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2J·g-1·°C-1。
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C 终止温度t2/°C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2 23.2
2 20.2 20.4 23.2
3 20.5 20.6 25.6
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kJ·mol-1
II.现用0.1mol/LNa2S2O3溶液和0.1mol/LH2S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反应过程中溶液出现乳白色浑浊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一: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4)除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填“名称”)。
实验二:乙同学得到各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加0.1mol/LNa2S2O3溶液的体积(mL) 加水的体积(mL) 加 0.1mol/LH2SO4溶液的体积(mL) 水浴温度(℃) 出现浑浊所用的时间(s)
I 5 0 5 20 t1
II 2 V 5 20 t2
III 5 0 5 a t3
(5)① V =
②实验I、III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测得t3
、<或=)。
(6)已知50℃时c(S2O )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中画出25℃时c( S2O )~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
23.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50~2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24.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CH3OH(g)+ H2O(g) CO2(g)+ 3H2(g) △H>0。
(1)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H3OH(g)和3mol H2O(g),20s 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 。
(2)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
①v正(CH3OH)=v正(CO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下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 CH3OH(g)和2mol 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 CH3OH(g)和2.4mol 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
试回答: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容器B中CH3OH的转化率为 ,A、B两容器中H2O(g)的体积百分含量的大小关系为B A(填“>”“<”或“=”)。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4)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 ℃
500 800
①2H2(g)+CO(g) 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 H2O (g)+CO(g) K2 1.0 2.50
③3H2(g)+CO2(g) CH3OH(g)+H2O (g) K3
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 (用K1、K2表示)。若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 、CH3OH(g)、H2O (g)的浓度(mol·L-1)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正 v逆(填“<”“=”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当时反应可自发进行,反之则不可自发进行,则ΔH<0,△S<0低温自发进行;△H<0,△S>0一定自发进行;△H>0,△S<0一律不自发进行;△H>0,△S>0高温自发进行,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故选D。
2.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中V5+=O即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中充入过量氧气,一氧化氮会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不利于一氧化氮转化为氮气,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中一氧化氮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生成氮气、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生成水,一氧化氮和氧气都是反应的氧化剂,都体现了氧化性,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中一氧化氮和氧气都是反应的氧化剂,氨气是反应的还原剂,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4NO+O24N2+6H2O,故D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已知不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增大,故M减小,由图可知,A项错误;
B.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则,B项错误;
C.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则,C项错误;
D.设起始时和的物质的量为,设的转化率为x,则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得,则,D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国古代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炼锌生产技术,A正确;
B.冶炼锌的方法为热还原法,冶炼铝的方法为电解法,该方法不能用于炼铝,B错误;
C.煤燃烧产生高温,为金属冶炼提供足够温度,作燃料,高温下C与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CO2,作还原剂,C正确;
D.“逐层用煤炭”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B。
5.C
【分析】由图象可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建立平衡,在10min时达到第一次平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t1时刻,CO的浓度突变,增大,而Cl2和COCl2的浓度连贯变化,说明加入了CO;t2时刻,三者的浓度同等比例减小,说明是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t3时刻,三者的浓度都是连贯变化,说明是改变温度,又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温度升高了;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0~10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s-1,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t1时刻加入了CO,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t2时刻,三者的浓度同等比例减小,说明是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故平衡常数K:①=②=③>④,故D正确。
答案选C。
6.C
【分析】由图可知,T1先达到平衡,则T1>T2,且图中温度高对应平衡时c(X)大,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X)越小,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平衡后再加X,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W点比M点平衡时c(X)小,则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多,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2下,在0~t1时间内,v(X)= mol/(L min),则v(Y)= v(X)= mol/(L min),故B错误;
C.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大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温度:T1>T2,则M点的v正大于N点的v逆,故C正确;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体积不变,压强增大,则2X(g) Y(g)正向移动,平衡后X的百分含量减小,故D错误。
答案选C。
7.A
【详解】A.根据方程式知,生成0.8molZ消耗n(Y)=1.2mol,0~2 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正确;
B.升高温度,X的反应速率增大,B错误;
C.该反应平衡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则密度一直不变,不能作为平衡判据,C错误;
D.列三段式:,室温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判断,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
B.1000℃下Fe2O3与CO反应,tmin达到平衡时c(CO)=2×10-3 mol/L,设CO起始浓度x,,,解得x=10-2mol/L,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故B错误;
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增大c(CO)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故C错误;
D.增大固体的量,不改变平衡的移动,则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Fe2O3的用量,不能有效降低炼铁尾气中CO的含量,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则b
B.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逆向移动,增大,a
C.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充入少量B气体,则平衡正向移动,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减小,b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B气体,则前后为等效平衡,平衡后a=b,D正确;
选D。
10.C
【详解】A.由图可知,T2>T1,温度升高,平衡时NO的量增加,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说明正向反应放热,即该反应ΔH<0,A项正确;
B. T2>T1,逆反应速率:,B项正确;
C. T1时,0~10 min时的反应速率v(N2)= =0.03 mol·L-1·min-1,C项错误;
D.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T1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N2(g)和CO2(g)各1mol与开始通入2molNO等效,则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40%,D项正确;
答案选C。
11.D
【分析】反应为放热反应,三个反应容器体积相同且恒容,反应物起始量相同,实验a、b起始压强相同,说明反应温度相同,实验b达到平衡快,反应速率大,但两者平衡状态相同,说明实验b使用了催化剂;与实验a相比,实验c达到平衡快,反应速率大,且平衡时体系压强大,说明实验c的反应温度更高。
【详解】A.对反应,反应时混合气体减小的物质的量相同于消耗SO2的物质的量,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实验b中, 40min内体系压强减小了,相当于二氧化硫的分压强减小了40kPa,则CO的分压强减小了80kPa,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正确;
B.根据分析知实验b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B正确;
C.设达到平衡状态时,SO2消耗了,列三段式得:
40min达到平衡,此时压强为120kPa,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得:,解得,故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C正确;
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根据分析知实验a、b反应温度相同,则。反应,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实验c 温度比实验a、b高,则,D错误;
故选D。
12.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Ⅰ的反应物能量低于产物的能量,所以反应Ⅰ是吸热反应;反应Ⅱ的反应物能量高于产物的能量,所以反应Ⅱ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甲醇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反应物能量低于产物的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B正确;
C.铜基催化剂参与了反应,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错误;
D.CO是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A.,该反应,根据,该反应高温自发,所以,故A错误;
B.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当与CO2的比值为定值,百分比不变时,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故B正确;
C.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平衡后,K=c(CO2),向该容器中充入少量,温度不变,K为定值,所以浓度不变,故C错误;
D.反应达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少量,此时正反应速率增大,是因为活化分子数增多,故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A.由图象可知:在甲绝热下,开始反应时压强开始增大,说明反应发生后体系温度升高,故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ΔH<0,A错误;
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为甲是在绝热条件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反应温度:a>c,则化学反应速率:va正>vb正, B错误;
C.甲为恒容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a点为平衡点,此时容器的总压为起始的一半,则a点气体总物质的量小于(1+2)mol=3mol,设Y转化的浓度为xmol,则有(2-2x)mol/L+(1-x)mol/L<3mol/L,解得x>0.75mol/L,则K(a)=>=0.75,C错误;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气体压强增大。a、c两点气体压强相同,由于温度:a>c,所以气体的物质的量:na<nc,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5. 0.04mol/(Ls) 1.5mol/L 0.4mol/L 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FeSO4 相等
【详解】(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C)==0.04mol/(L·s),故答案为:0.04mol/(L·s);
(2)达到平衡,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0.8×1.5=1.2mol,则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为(1.2mol+1.8mol)=3mol,A的浓度为=1.5mol/L;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C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D的物质的量,即n(D)=n(C)=0.8mol,所以10s末D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故答案为:1.5mol/L,0.4mol·L-1;
(3)CuSO4与Zn反应生成的Cu附着在Zn表面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FeSO4与Zn反应生成Fe附着在Zn表面形成银锌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FeSO4;
(4)根据图象可得焓变为:E2-E1kJ·mol-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而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过程Ⅰ和Ⅱ的反应热相等,故答案:,相等。
16. 减小 防止催化剂中毒 bc 0.027 mol/(L min) 升高温度
【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据此书写;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2)CO会导致催化剂中毒;根据平衡移动分析吸收CO的条件;
(3)计算Cu(NH3)2Ac浓度变化量,再根据v=计算;
(4)由表中数据可知,45 min时到达平衡,60 min到90 min,Cu(NH3)2Ac浓度增大0.9 mol/L,Cu(NH3)2Ac CO浓度减小0.9 mol/L,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且速率比0~30min快,应是改变条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加快反应速率,据此解答。
【详解】(1)Cu(NH3)2Ac(aq)+CO(g) Cu(NH3)2Ac CO(aq)平衡常数表达式K=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常数K减小;
(2)CO会导致催化剂中毒,因此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a.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CO吸收,a错误;
b.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CO吸收,b正确;
c.增大醋酸亚铜氨溶液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CO吸收,c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c;
(3)由表中数据可知,前30min内Cu(NH3)2Ac浓度变化为2.0 mol/L-1.2 mol/L=0.8 mol/L,故用Cu(NH3)2Ac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为v[Cu(NH3)2Ac]==0.027 mol/(L min);
(4)由表中数据可知,45 min时到达平衡,60 min到90 min,Cu(NH3)2Ac浓度增大0.9 mol/L,而Cu(NH3)2Ac CO浓度减小0.9 mol/L,恰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且速率比0~30min快,则改变的反应条件应该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加快反应速率,由于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不可能是增大压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可能是升高温度。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影响因素等,(4)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只考虑浓度变化,忽略速率问题导致错误,应该结合反应速率和该反应的特点综合分析判断。
17. b 1.5×10-3mol·L-1·s-1 B
【分析】(1)从图象分析,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各物质的浓度不再不变,且反应物没有完全反应,是可逆反应,根据一氧化氮物质的量的变化知,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在不断增大,且同一时间段内,一氧化氮减少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氮增加的物质的量;
(2)根据△v=计算一氧化氮的反应速率,再结合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氧气的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
【详解】(1)从图象分析,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各物质的浓度不再不变,且反应物没有完全反应,所以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一氧化氮物质的量的变化知,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在不断增大,且同一时间段内,一氧化氮减少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氮增加的物质的量,所以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
故答案为:b;
(2)0 2s内v(NO)= =0.0030mol/(L.min),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氧气的反应速率为0.0015mol/(L s);
故答案为: 0.0015mol/(L s);
(3)A.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v(NO2)=2v(O2)为正反应速率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压强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变,故B正确;
C. 恒容容器,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恒容容器,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B。
18. 增大 C B
【分析】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增大物质浓度、升高温度、气体反应增大压强,增大接触面积等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②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判断该反应放出的热量;
③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④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固体和纯液体不写入表达式。
【详解】①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只是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程度不同;
②由N2(g)+3H2(g) 2NH3(g),△H=-92.4kJ/mol可知,生成2mol氨气放出92.4kJ热量,l molN2和3molH2放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由于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故答案为:C;
③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92.4kJ/mol.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A.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浓度取决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转化的程度,N2、H2、NH3的浓度相等,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N2,同时生成2amol NH3,反应正向进行,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④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N2(g)+3H2(g) 2NH3(g),反应的平衡常数=。
【点睛】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19.②⑥⑨
【分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据此解答。
【详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H2的同时生成nmol HI,速率之比不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错误;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由于一个H-H键断裂等效于两个H-I键形成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③未知起始投入量,c(HI)=c()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错误;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错误;
⑤c(HI):c(H2):c(I2)=2:1:1,浓度比与化学计量数比相等并不能证明反应达平衡,故错误;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⑦前后气体系数和相同,容器压强始终不变,故错误;
⑧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也不变,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故错误;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c(I2)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由于反应前后体积和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即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故答案为:②⑥⑨。
20. 0.02mol·(L·min)-1 D = a>b>c BD B
【分析】关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转化率等问题,可以建立三段式进行解决。
【详解】(1)①根据题意可建立三段式:
根据= =0.02mol/(L·min),故填0.02mol/(L·min);
②根据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可得出用压强表示的平衡常数为Kp=,故填 ;
③A.从图中可以看出,从t1~t4正反应速率一直在改变,故c点未达到平衡,故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反应速率小于b点,故B正确;
C.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反应正向进行,所以a点反应物浓度大于b点浓度,故C正确;
D.根据,图中t1~t2的面积小于t2~t3的面积,故转化率,故D错误;
故填D;
(2)反应的平衡常数==9,恒压状态下,通入3molCO后,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9,,平衡不移动,v(正) = v(逆),故填=;
(3)①相同温度下投料比越大,CO的转化率越高,故 ,故填;
②在相同投料比下,升高温度CO的转化率降低,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为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在相同温度下,从三维柱形图中可以看出,p1、p2、p3、p4对应的生成物含量依次减少,故;在相同压强下,T1、T2、T3、T4对应的生成物浓度依次增大,故 ,故选BD;
③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表明反应正向进行,故A错误;
B.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表明反应逆向进行,故B正确;
C.该反应放热,平衡常数增大,反应正向进行,故C错误;
D.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可能为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进行,故D错误;
E.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可能为移除生成物,平衡正向进行,故E错误;
F.增大氢气浓度时,氢气的转化率降低,平衡正向进行,故F错误;
故填B。
21.(1)III、IV
(2)
(3)
【详解】(1)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减小,即减小。故为放热反应的是反应Ⅲ、Ⅳ;
(2)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反应Ⅳ=反应Ⅱ+反应Ⅲ,故;
(3)W点时,则,设充入丙烷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参加反应的丙烷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列三段式:,则,解得,则丙烷的转化率为。
22.(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热量损失,尽量减少实验误差
(3)- 50.4
(4)秒表(或计时器)
(5) 3 >
(6)
【详解】(1)测定中和热还需要环形玻璃搅拌机进行搅拌,图中缺少该仪器;
(2)多次开盖会造成热量损失,一次性迅速倒入并立即盖上盖板,可减少热量损失,尽量减少实验误差;
(3)三组实验的温差分别为(23.2-)℃=3.1℃、(23.2-)℃=2.9℃、(25.6-)℃=5.15℃,第三组数据偏差较大,舍去,所以平均温差为3.0℃,ΔH=-×10-3=- 50.4kJ/mol;
(4)本实验中需要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气体来计算反应速率,所以还缺少计时仪器,即秒表(或计时器);
(5)①为确保溶液总体积相同,则应满足2+V+5=5+5,解得V=3;
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a>20℃;
(6)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完全反应所需时间越长,所以示意图为。
23. 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 催化剂活性下降;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
【详解】NH3与NO2的反应为8NH3+6NO27N2+12H2O,在50~250℃范围内,NOx的去除率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以及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了,故答案为: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催化剂活性下降;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
24. 0.01mol/(L s) ③④ 75% < 1.75a K1·K2 >
【详解】(1)
根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分析,有,解x=0.2mol/L,则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1mol/(L s)。
(2)①v正(CH3OH)=v正(CO2) ,都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平衡;②容器不变,全是气体,所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到平衡;③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同,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到平衡;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可以说明反应到平衡。故选③④;
(3)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
根据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分析,有
解x=0.9mol,则容器B中CH3OH的转化率为 =75%,A为恒温恒容体系,随着反应进行体系内压强变大,结合反应方程式分析,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百分含量增加,所以A、B两容器中H2O(g)的体积百分含量的大小关系为B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达到平衡,根据恒温恒压条件下,起始加入物质的量比相同即可等效分析,设该反应到平衡时的体积为VL,则有,v=2.75aL,则容器B的体积为1.75a。
(4)根据反应①与②分析,,反应①+②=③,,则可推导出K3= K1·K2。即500℃时K3=2.5,若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 、CH3OH(g)、H2O (g)的浓度(mol·L-1)分别为0.8、0.1、0.3、0.15,则=0.29小于2.5,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即此时v正 >v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点击下载
VIP下载